-
餐廚垃圾處理「神器」 小蟲子「大胃王」日吃垃圾10噸
小蟲子原是「大胃王」黑水虻進食過程需對溫度和環境進行控制。工作人員定時查看黑水虻進食情況。長期以來,國內絕大多數城市將餐廚垃圾與生活垃圾混合堆放,處置方式以焚燒、填埋為主,不僅容易引起二次汙染,還佔用土地且造成資源浪費。實現餐廚垃圾單獨處理,是當前垃圾分類推進過程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
黑水虻吃垃圾 新昌城區餐廚垃圾處置中心實現零排放
蟲子吃的是餐廚垃圾,排洩出來的是有機肥料,蟲子長肥後還能做成優質飼料原料——近日,新昌城區餐廚垃圾處置中心投入試運營,中心運用黑水虻生物技術處理餐廚垃圾,實現「零排放」。 餐廚垃圾因為高水、高油、高鹽,處理起來一直都讓人頭疼。
-
...章丘,孫宏瑗,廚,垃圾,餐,養殖,中國,糞便,-社會新聞-東方網
「美洲大蠊」1隻重約1克,每隻每天能吃自身重量5%的垃圾,中心現有300噸蟑螂,約為3億隻,一天共能處理近15噸垃圾。 為防止蟑螂逃逸,該廠設置了多重防護,養殖廠房完全密閉,並且周圍設置有水溝,水溝裡養殖著食蟲的魚類。 李延榮對記者說,處理餐廚垃圾的傳統方式是厭氧發酵和填埋等,厭氧發酵對固體垃圾作用甚微,而且投資成本高。
-
10億蟑螂大軍,吃掉你的餐廚垃圾
現在,在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蟑螂正打著一場名譽翻身仗。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
-
「吃貨蟲」每天吃100噸餐廚垃圾 廣州項目試運行
▲左邊為黑水虻幼蟲正在處理餐廚垃圾,右邊為處理後剩下的殘渣世界上有一種「無私的」蟲子:它吃的是餐廚垃圾,但排洩出來的是有機肥料,而且,在它長肥之後還能做優質的飼料原料——這種蟲子就是黑水虻。收運目前,白雲區城管局選取了景泰街作為餐廚垃圾強制分類試點,每天收運約4噸餐廚垃圾,運送至該項目地址進行處理。該項目負責人表示,最高每日可處理餐廚垃圾200噸。製漿將收運來的餐廚垃圾通過破碎機打碎,製成漿狀。打得越碎,黑水虻吃得越快,處理起來效率越高。
-
小小黑水虻來幫忙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
餐廚垃圾變廢為寶,變成了有機肥料、飼料或者生物柴油,實現了減量化、資源化和無害化。 3家企業開展試點,餐廚垃圾華麗變身 「你看,這就是黑水虻幼蟲,它們專吃餐廚垃圾。」惠州惜福複合農業科研基地有關負責人打開一個塑料箱,箱子裡密密匝匝的蟲子湧動著,一箱餐廚垃圾已被它們消滅得只剩下一些塑膠袋屑,聞不到異味。
-
黑水虻上陣,「吃掉」餐廚垃圾
原來,暫時存放在中轉站的餐廚垃圾,都將通過這臺載重為3噸的中型垃圾收集車,運到位於葛家園村的瀏陽宏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宏尚生物」)進行統一處理。 「餐廚垃圾有了新去處,不少群眾知道實情後對我們的工作給予了肯定。」葛家鎮相關負責人介紹,此前有不少群眾反映過「集鎮的餐廚垃圾不知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
象山有個男青年發現商機 養蟲大鬥餐廚垃圾
浙江在線10月22日訊為鼓勵對餐廚垃圾進行資源化利用,我市於2006年12月就施行了專門的文件———《寧波市餐廚垃圾管理辦法》。徐家增,象山縣大徐鎮海口村33歲的農村青年,正決心從事餐廚垃圾資源化項目。 他處理餐廚垃圾的方式是向大自然取經———藉助虻蟲分解泔水,再將養肥了的蟲子與蟲糞賣給養殖戶與種植戶,生產天然有機產品。
-
山東男子養十億蟑螂,「住豪宅吃大餐」,每天消化50噸餐廚垃圾
現在,在濟南市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蟑螂正打著一場名譽翻身仗。在這裡,一種名叫美洲大蠊的蟑螂每隻每天要吃掉自己體重5%的餐廚垃圾,10億隻蟑螂靠著自己的看家本領——「吃」,每天能消化章丘區50噸的餐廚垃圾。
-
深讀| 這是什麼神仙蟲子?竟然能吃掉那麼多垃圾!
300萬條黑水虻幼蟲10天可吃掉2噸餐廚垃圾。■ 海南日報記者 袁宇餐廚垃圾該怎麼處理?步入垃圾分類時代,這是很多人都關注的問題。在海南省萬寧市,以往和其他生活垃圾一樣運到填埋場的餐廚垃圾,如今有了更好的去處——被「吃」掉!
-
北京東城餐廚垃圾處理有「神秘武器」
10噸黑水虻,一天就能夠吞食260噸廚餘垃圾。現在,北京市東城區餐廚垃圾處理就用上了這種「神秘武器」。小蟲每日「吞食」東城廚餘垃圾260噸東城全區每天能產生廚餘垃圾260餘噸。而這260餘噸垃圾,只需要短短一天工夫,就能夠被一種名為「黑水虻」的外國小蟲全部吃光。
-
蟲不可貌相,餐廚垃圾處理「神器」竟是它們?
蟲界「小吃貨」,吃光街道餐廚垃圾 「提起黑水虻,大家都比較陌生。它的幼蟲形似蟬,成蟲卻與蒼蠅相似,屬於腐生性水虻科昆蟲,主要以餐廚垃圾、動物糞便等為食。」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棄物示範基地的負責人簡傳坤向記者介紹道,由於餐廚垃圾含水率達80%-90%,且高鹽高脂,是黑水虻的上等食材。
-
綠色生活丨大骨頭是餐廚垃圾嗎?垃圾分類實用細節
餐廚垃圾包括生活垃圾中的餐飲垃圾、廚餘垃圾和集貿市場有機垃圾等易腐性垃圾。大骨頭、榴槤殼、椰子殼看似餐廚垃圾,由於具有難腐蝕且質地堅硬不易粉碎、易損壞廚餘垃圾末端處理設備的特徵,實際屬於其他垃圾,像雞骨和蘋果核等較軟易腐爛的才是餐廚垃圾。
-
吃掉餐廚垃圾,智能有機垃圾破碎機打通餐廚垃圾回收利用產業鏈
廚餘垃圾佔生活垃圾的一半以上,當廚餘垃圾和餐廚垃圾混入生活垃圾之後,衛生填埋的滲瀝液產量大、堆肥則面臨產品雜質高的困難、焚燒時熱值偏低,因此廚餘垃圾分類是垃圾分類的重點。根據住建部統計數據,中國人均餐廚垃圾產生量約0.15公斤/日,以杭州980餘萬人口為單位換算下來,便是每天約1400餘噸餐廚垃圾。
-
廣州發布新版垃圾分類指南 煲湯剩骨都屬餐廚垃圾?
豬骨頭牛骨頭是餐廚垃圾嗎?頭髮貓砂衛生巾該怎麼分類?以後遇垃圾分類難題,不用再躊躇彷徨了。8月9日,廣州市城市管理和綜合執法局發布2019年版廣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以下簡稱「新版指南」),同時還發布了垃圾分類智能查詢系統方便市民明確要投放的垃圾如何分類。未來,廣州還將陸續出臺和垃圾分類工作相關的指引性規範,便於市民參與垃圾分類。
-
浙大教授撿垃圾養蟲年入百萬 網友:多讀書果然賺錢
張教授去年夏天在昆蟲農場耕地農場真的很小,不過幾畝地,建它幹什麼?張志劍說,主要是用來處理餐廚垃圾的。什麼,這麼漂亮的地方是處理垃圾的?到底怎麼回事,錢江晚報記者來到小農場一探究竟。「撿」來垃圾養蟲子餐廚垃圾全靠它消滅雖然靠近交通要道,但農場特別寧靜,不絕於耳的是嘰嘰喳喳的鳥鳴聲。
-
成都餐廚垃圾回收上「雲端」
這個系統使用了物聯網技術,數據會即時上傳給餐廚垃圾回收處理企業,並同步保存到「雲端」,供政府食品監管部門和回收企業使用。運輸車輛實行衛星定位、網絡派單,運的廚餘、走的線路完全由電腦系統設定。 餐廚垃圾回收也「上網」「騰雲」,變得「高大上」。
-
南京高淳這個基地養億萬條黑水虻,一天能「吃」4噸餐廚垃圾
4月2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高淳區城管局獲悉,和一般的餐廚垃圾處理廠不同,高淳區建起了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棄物示範基地,這裡養了億萬條黑水虻專吃餐廚垃圾,可謂垃圾分類的新「助手」。 △黑水虻在吃餐廚垃圾 黑水虻養殖轉化有機廢棄物示範基地位於高淳漆橋街道的荊溪村,這裡是漆橋街道和一家科技公司合作建立
-
解讀餐廚垃圾分類中易混淆的垃圾
按照2019年版廣州市居民家庭生活垃圾分類投放指南(以下簡稱「新版指南」),今天《廣州日報》垃圾分類「敲黑板」欄目,帶你看看餐廚垃圾分類有哪些易混淆垃圾。根據新版指南,廣州垃圾分類餐廚垃圾中有眾多細分。例如一碗椰子燉湯,就包含了兩種不同類的垃圾,椰子殼在新版指南中屬於其他垃圾,碎骨、湯渣則是餐廚垃圾,所以在處理湯渣時,就要注意分類。
-
生活垃圾難處理?交給這種蟲子吧,一天吃掉60噸!
現在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其實我們身邊垃圾的產生速度也在隨之加快,而如何處理其實也成為現在很多城市面臨的問題之一。比如,餐廚垃圾怎麼辦?傳統的方式是進行焚燒或者掩埋,但是問題也隨之產生。據說現在有一種小蟲子可以把餐廚垃圾分解了,那麼它們是什麼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