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年前從幾畝魚塘起步到年產200萬斤甲魚,養殖量位列全國前茅

2021-01-19 水產養殖網


上世紀90年代初,甲魚行情走俏,安徽蚌埠市水產研究所開始推廣甲魚養殖技術,取得很好的效果,20多年過年了,蚌埠市水產研究所早已不復存在,然而,甲魚養殖技術卻在蚌埠落地生根,並不斷發展壯大,到現在已經在當地形成年產值數億、產銷甲魚過1000萬斤的特色產業,其中安徽省喜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2017年投苗量達到260萬隻,養殖量在全國位列前茅。

安徽省喜佳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坐落於安徽省蚌埠市,是一家成立於1995年的民營企業,從22年前有起初僅有幾畝甲魚塘,發到現在的600餘畝養殖場喜佳農業通過最初收購野生甲魚進行人工繁殖,逐步摸索出了一套養本土甲魚的方法,不斷積累,逐步形成以中華鱉原種的保護、養殖、銷售及其相關產業的技術開發與諮詢為業、國內較大的專業從事甲魚養殖的企業。

養殖場外塘


集約化養殖,主要是集中在溫室,在喜佳養殖的臺灣鱉,經過10個月左右的溫室養殖可以直接到市場上進行銷售,臺灣鱉生長快但是肉質較差,性格比較溫馴,可以在溫室中高密度養殖,但是一旦進入外塘後就不生長,容易死亡。而中華鱉則恰恰相反,比較兇猛,在高密度養殖的環節下會互相撕咬,而且耐低溫養殖環境,因此適合低密度的外塘養殖,一般每平方在1-2隻就可以,這就導致中華鱉養殖如果要想達到規模化就需要大量的的外塘養殖面積,以喜佳為例,在整個養殖場溫室只佔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大約50來畝,其餘的都是外塘。


喜佳農業的甲魚養殖溫室外景一角


日本中華鱉的養殖跟中華鱉相差不大,也是先從溫室再轉到外塘,但是在喜佳的養殖中日本中華鱉只佔到很小的一部分,主要是用來做實驗對比的。然而目前在中國的甲魚市場消費中,需求最為旺盛的是日本中華鱉,這倒不是因為日本鱉好吃,而是對於養殖戶來說,日本品系的甲魚養殖周期短,經濟效益顯著。本土中華鱉養殖面積因此在慢慢減少。通過數據對比,本土中華鱉和日本中華鱉在外塘同樣的環境下生長速度要慢20%,因此本土中華鱉養殖成本遠高於日本中華鱉,因此養殖的農戶也越來也少。


現在即使是在蚌埠也很少能買到本土中華鱉了,80%以上的養殖戶轉養日本中華鱉。然而20多年來喜佳農業卻始終堅持用全外塘養殖、全天然飼養的方式養甲魚。據了解,日本品系的甲魚,相當於速成甲魚。它養殖14個月就能長到1公斤左右上市,而這14個月中,有8至10個月在溫室裡,然後再放到外塘裡養幾個月。多年堅持養殖原種中華鱉,一方面在於喜佳對養殖優質甲魚的追求,另一方面,也來自於企業多年來沉澱積累下來的客戶群體。


實驗溫室內景


更生態的自然環境,更科學的養殖技術一直是喜佳公司追求的目標,公司先後與安徽省農科院水產所和中國水科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開展產學研戰略合作,不斷革新技術,推動產業升級,提升甲魚品質。在這裡,從11年開始喜佳農業建立了標準化的實驗溫室,始終堅持依據不同的養殖品種、飼料、養殖條件等作數據對比,觀察同一品種在不同條件下、不同品種在同一條件下的養殖情況,以求養出更高品質的甲魚。


近年來,甲魚的苗種的價格從幾毛錢一隻到一塊多錢一隻不等,價格的主要區別還在於品種,目前國內主要養殖的品種有本土中華鱉、日本中華鱉、臺灣鱉三種,商品甲魚在同一品質規格下價格最高的是本土中華鱉,但是它的整體養殖規模與市場需求都是最小的。這是由於中華鱉養殖不能全程溫室,必須移到外塘,因此相比較而言,中華鱉的生長速度更慢。


一般來說,每年的5月份甲魚開始產蛋,到6月底7月初的時候出第一批苗,然後進入溫室養殖,等到第二年外界氣溫與溫室內氣溫相關不大的時候,將甲魚苗移到外塘養殖,直到當年10月中旬前後氣溫下降到25度以下時甲魚停止進食,這時候可以作為商品甲魚對外銷售了,到第二年的5月份左右氣溫上升,甲魚會重新開始進食,這時候就可以根據不同的年份銷售成品甲魚。雖說在每個階段都可以對外進行銷售,但是直到此時的成品甲魚品質是最好的。就最近幾年的行情來看,溫室甲魚一直處在每斤16元左右,同樣規格外塘甲魚的,本土中華鱉比日本中華鱉每斤高5元左右。


最上面的兩隻為中華鱉


你能通過花紋分辨兩種甲魚的不同之處嗎?


我們來到喜佳農業的時候,恰逢有客戶來購買甲魚,喜佳農業的工作人員將中華鱉與日本中華鱉放到一起教我們如何辨認本土甲魚與日本品系甲魚的方法:先看背,本土中華鱉背泛黃、有光澤,背上沒有花點;日本中華鱉背部灰黑、有花點。再看腹部,本土中華鱉活得時間久,腹部有老疤,橫紋明顯;日本中華鱉腹部鮮嫩。看體型,本土中華鱉體型長,日本中華鱉體型圓。其實日本鱉也屬於中華鱉,日本鱉的裙邊比較寬,體型比較扁,體色偏黃,但背肋骨條清晰,不太好看。中華鱉品系較多,相對而言,江浙本地產梅花鱉體型較厚,但養殖技術到位,體表光潔度特別好看,黃沙鱉、黃河鱉體色偏黃,底板也偏黃,身體較扁,裙邊寬,體型優美,是目前市場比較認可的品種,普通白底板鱉、江西鱉、臺灣鱉市場認可度差一些。因此,目前除野生鱉外,黃河鱉、黃沙鱉市場價格最好,梅花鱉(烏鱉)次之,日本鱉再次,其它額品種價格就比較低了,不過各地消費習慣不一樣,各品種價格排序可能有較大差異,比如浙江比較認可梅花鱉,安徽比較認可黃河鱉。


據了解,目前喜佳農業已經形成自有中華鱉養殖基地600畝,投資合作相關基地2000畝,建立中華鱉良種核心群2個,良種保有量達10000組,形成年產200萬斤商品中華鱉的養殖規模。企業先後通過了「安徽省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安徽省水產良種場」,「農業部水產健康養殖示範場」認證。並建立了「安徽省鱉類養殖與良種繁育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安徽省甲魚生態養殖專家大院」兩個省級科研平臺,2016年在安徽省股權託管交易中心農業板塊掛牌(股份代碼:710296)。「十二五」期間,承擔科技部星火科技計劃項目1項,安徽省重點科技攻關項目2項,安徽省國際科技合作合項目1項,市級科技計劃項目2項,參與實施省級以上科技項目10項,均通過驗收或績效考核。獲得授權專利8項,其中發明專利2項,實用新型專利5項,外觀設計專利1項。擁有3項省級科技成果,獲得安徽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農業部豐收獎二等獎1項,蚌埠市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參與修訂安徽省地方標準3項。

養殖場外塘


作為安徽省甲魚養殖業的龍頭企業,對於此次安徽省龜鱉產業協會的成立,喜佳農業也有自己的思考,喜佳農業認為,水漲才能船高,一個企業的發展規模,最終取決於地區內產業的發展規模,只有產業發展壯大的了,相應的政策、技術、人力資源等才會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最終促使企業得到持久的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產業協會應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希望通過安徽省龜鱉產業協會,建立省內產業交流溝通的平臺,積極引導,促進產業內相關企業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水產養殖網 陳偉榮】


相關焦點

  • 室內也能養魚,1畝能產6萬多斤!一個人管理範圍相當於200畝池塘
    室內也能養魚,1畝能產6萬多斤!一個人管理範圍相當於200畝池塘2019-07-21 22:46: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壟上行        瀏覽量: 30208 次 我要評論
  • 養啥魚能年賺200多萬元?大哥發掘新模式,一人可管近200畝養殖池...
    它這一立方水體的養殖量是傳統模式的100多倍。武漢漁水情生態漁業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 李允 :傳統養魚每個立方水體大概養一斤多魚,我們這個工廠化循環水養殖一個立方可以達到100斤。工廠化循環水養魚池每立方米的水體可以養100斤魚,一畝就是6萬多斤,而傳統池塘一畝的養殖量在1500斤左右。相應的,每單位面積的產量就提高了40幾倍。
  • 都說養黃鱔賺大錢,他3畝塘起家,發展到1600畝黃鱔王國,年產成鱔...
    都說養黃鱔賺大錢,他3畝塘起家,發展到1600畝黃鱔王國,年產成鱔百萬斤2017-08-04 22:23:文/圖&nbsp李齊財養殖面積1600畝,年產成鱔100萬斤、苗種1000萬尾,他是湖北「養鱔大王」。
  • 重慶南川通報魚塘投毒「死2萬斤魚」:75歲男子投農藥報復
    重慶南川通報魚塘投毒「死2萬斤魚」:75歲男子投農藥報復 澎湃新聞記者 周寬瑋 實習記者 鄭春風 2016-04-20 17:55
  • 貨櫃和廠房內養魚,「魚工廠」每天遊出萬斤活魚
    秦銀華介紹,整個廠房是一個循環水系統,每個養殖池有輸水管道與位於車間一端的水處理系統相連,可隨時根據需要將池內的水輸送到水處理系統進行處理,再將處理後的水輸回到養殖池內。工廠化循環水養魚池,每立方米的水體可以養100斤魚,一畝就是6萬多斤,而傳統池塘一畝的養殖量在1500斤左右。秦銀華指著身後的廠房告訴楚天都市報記者,這間2200平方米的廠房,抵得上傳統的100畝水面養殖量。
  • 甲魚也不能吃了?這條產業鏈上的人坐不住了
    日前公布的《深圳經濟特區全面禁止食用野生動物條例(草案徵求意見稿)》的說明解釋稱,社會比較關注的經人工繁育、飼養的龜、甲魚、蛇、鳥、昆蟲等野生動物,具有不小的疫病傳播風險,無法保證食用的安全性,為此將上述動物排除在可食用動物範圍之外。第一財經記者在採訪中了解到,深圳的這一說法,讓全國的甲魚養殖業者、相關研究人員和政府官員擔心起來。
  • 70畝魚塘科學搭配養殖四種特種魚,年純利潤超五十萬
    出處:農業網        瀏覽量: 7055 次 我要評論 前幾年費新斌承包50畝魚塘,但是由於飼料不好養殖的經濟效益也不高。後來他的魚塘擴大到70畝,通過科學搭配養殖四種特種魚,每年純利潤超過五十萬。&nbsp湖州市水文資源豐富,主要的河流有西苕溪、下遊塘、雙林塘、泗安塘等,是南方地區典型的「魚米之鄉」。湖州市菱湖鎮享有「魚都」的美稱,不僅是全國三大淡水魚商品生產基地之一,還是遠近聞名的特種水產養殖專業集中地。
  • 640立方推水池養的魚高於18畝魚塘收益 !佛山三水池塘生態推水養殖...
    640立方推水池養的魚高於18畝魚塘收益 !高效高產,最慢三四年可回本「這種做法是十分高效的,我們之前管理魚塘就要看管整一個塘,現在18畝的水域就只要看顧這四個養殖水槽。理論上來講,養殖效益要比普通的池塘高30%。」李壁華說。
  • 常德甲魚養殖面積力爭突破30萬畝
    9月3日清早,鼎城區白雲生態養殖園,成群的甲魚在水池邊覓食,大口吃著岸邊的新鮮食料。今年,該養殖園利用湖泊資源轉型發展生態特產養殖,在圈養熱帶鱷魚的同時,積極開展大水面甲魚生態養殖,目前已投放甲魚苗10萬隻,預計年底可產成品甲魚7.5萬公斤。
  • 【甲魚養殖】破產戶養鱉再創業,借力+堅持終成功,年銷4000萬
    200多一點吧。基本上我們是賣70多元一斤。  在陳茂展的養殖塘裡,3斤多一隻算小的,也是賣的最便宜的,一隻僅賣200多元。陳茂展的甲魚6斤以上可以賣到200多元一斤。  莫壽南,是玉林市的水產品經銷商,給市裡多家酒店供應鮮活水產,今天專程來陳茂展這裡收購大規格的甲魚。  莫壽南:我打算買幾百斤吧。  記者劉青青:大概多少錢?
  • 總能超前一步的養魚高手:兩畝魚塘兩個月賺千萬
    譚健標:今天賣一個魚塘有15萬斤左右現在還沒有稱完。  記者劉青青:一個魚塘有15萬斤魚?  譚健標:有啊,他們的產量好高的,現在是10畝地左右,10畝8畝吧,你還看看車每個車裝一萬斤的車。  譚健標在做商品魚買賣時,一直是同行中的佼佼者。他會把魚在地頭按大小分類裝車,送往不同的市場。
  • 停電死魚「20萬斤」 養殖戶索賠供電部門
    記者 陳濤 實習生 李文學東方今報商丘訊 7月5日23時左右,虞城縣豫東花卉有限公司對外承包的11個魚塘,遭遇突然停電,魚塘供氧機停止工作,至第二天早上6時才恢復供電。據養殖戶介紹,因停電共計20多萬斤魚因缺氧而死亡。
  • 魚塘一個月死了3萬斤魚 疑似與旁邊化糞池有關
    ,經營18畝魚塘、12畝垂釣園。最近,魚塘裡的魚,斷斷續續死亡,粗略算,有3萬多斤。 昨天,他和妻子把死了的魚,一條條打撈起來,掩埋在地裡,心情有點沉重,「損失了近10萬元,再這樣下去,連老本都要賠光了。」 化糞池緊挨著魚塘 小李的魚塘,就在村子裡,開了有20多年,主要品種有鯰魚、草魚、鯉魚、青魚、錦鯉等,是村裡規模較大的生態魚塘。
  • 荊州一魚塘6萬斤魚一夜死光 打撈出藥袋子已送檢
    黃於國是村裡的黨支部書記,同時也是出事的魚塘主人,水面按千平方算有七畝,上半年他投了一萬多斤各種魚苗,前不久,又有另外三名養殖戶將三萬多斤魚轉到這個魚塘中,共計約6萬斤。黃於國說,12號下午他們發現魚塘不對勁,水面上開始漂浮著死魚,隨後越來越多。黃於國說,自己從事養殖業已經17年的時間了,以前從來沒有發生過這種事。而且事發後,他和水產專家討論過,排除了翻塘的可能性。
  • 一畝魚塘純利潤一兩萬元
    安嶽縣李家鎮養殖戶何有洪的魚塘就養殖了這種魚。除了黑鯽魚,這裡還養有肉質細嫩的新品種銀鱈魚。筆者了解到,黑鯽魚、銀鱈魚的經濟效益都大大超過了普通魚,經過一兩年養殖,每畝塘能為何有洪帶來上萬元的純利潤。引進新品種大獲豐收何有洪的魚塘在安嶽縣李家鎮關上村,這裡緊臨磨灘河水庫,水庫的水為何有洪養魚提供了優質的水源。6月27日一早,何有洪啟動自動投餌機,水中頓時黑花花一片湧動,一條條黑鯽魚爭相搶食。從外觀上看,黑鯽魚除了渾身黢黑以外,體形與一般鯽魚沒什麼區別。
  • 致富經:一分地養出5萬斤魚
    這天來買魚的是一個陝西客戶,這一次他就訂了50萬斤的魚。從陝西到河南來買魚,他就是看中了這種魚存活時間長。  武陟縣農村信用聯社詹店鎮信用社主任 馮建橋:「當時的情況是,在我們這裡這樣養魚他是第一例,在一分多地裡養幾萬尾魚,上幾萬斤,我們聞所未聞,所以我們當初沒有考查也沒敢貸給他。」
  • 品種嫁接改良 橋墩200畝甜桔柚喜獲豐收
    視頻較長,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蒼南新聞 眼下正是桔子、橙子集中上市的時節,在橋墩鎮碗窯村,一片200畝經過品種改良的無公害甜桔柚喜獲豐收
  • 如何提高甲魚成活率?甲魚養殖戶破局關鍵解析
    甲魚(中華鱉,軟殼水生龜的俗稱),是我國重要的經濟水產動物。其生產及食用歷史有三千多年。春秋戰國時期鄭國的公子宋因為在一次宴會上沒喝到甲魚湯而憤憤不平,最終把宴會的主人鄭靈公給殺了。可想而知,甲魚湯非常美味,而且非常珍貴(只有貴族才能享用)。
  • 兩地3個魚塘的魚5天內接連死亡,老闆懷疑是熟人投毒,警方已介入
    楚天都市報11月22日訊(見習記者劉琴 視頻剪輯王鵬)今日,家住武漢市新洲區倉埠街道陡坡村村民周先生向楚天都市報反映,五天時間內,他在黃陂和新洲兩地承包的三個魚塘,均出現成塘的魚死亡現象。3個魚塘的魚接連死亡,讓他心痛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