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創業4年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下50多萬元外債。為了還債他兩年後再次創業,周邊卻沒有一個人看好他。看廣西玉林的陳茂展如何在一無所有的情況下絕地翻身,又是怎樣從一個10畝水面的養殖場開始,創造了一個年銷售額4000多萬元企業呢?
陳茂展:挺大的,這個。
養鱉:甲魚養殖常用飼料介紹
這裡是陳茂展的甲魚養殖場,記者來採訪時,他正領著人清塘抓甲魚。
記者劉青青:像這樣的鱉多少錢一隻?
陳茂展:多少錢一隻?像這樣基本上有3斤多。200多一點吧。基本上我們是賣70多元一斤。
在陳茂展的養殖塘裡,3斤多一隻算小的,也是賣的最便宜的,一隻僅賣200多元。陳茂展的甲魚6斤以上可以賣到200多元一斤。
莫壽南,是玉林市的水產品經銷商,給市裡多家酒店供應鮮活水產,今天專程來陳茂展這裡收購大規格的甲魚。
莫壽南:我打算買幾百斤吧。
記者劉青青:大概多少錢?這幾百斤?
莫壽南:幾百斤大概也要上十萬元。
記者劉青青:十萬元?
莫壽南:十萬元左右。
陳茂展陳從一個10畝水面的養殖場開始,創造了一個年銷售額4000多萬元企業。然而,記者在當地採訪村民時卻發現,陳茂展在當地最出名的不是賺錢而是賠錢。
中龐村民陳彬:敗家的啦,這個人,敗了幾十萬元,農村人哪有幾十萬,那是貸款的。
中龐村梁蘭:如果換成是我,我說我不只是他那樣,可能成乞丐了我說,頂著那麼大壓力又虧本了。
陳茂展曾欠債50多萬元,因為還不上債躲在家裡連門都不敢開。
妻子秦海英:那些人總是在找,有時電話打不通上門找,連門都不敢開了。
陳茂展:當時的心情就是表面不流淚,心裏面真的是在流淚。
陳茂展又是怎樣從一個10畝水面的養殖場開始,創造了一個年銷售額4000多萬元企業呢?
養鱉:甲魚養殖周期縮短辦法
這裡是陳茂展的老家。1998年,陳茂展中專畢業,當時,他幾乎所有的同學都去廣東打工了,而陳茂展卻選擇回家自己創業。
陳茂展:他們去5年,或者10年8年,最終年齡大了也得回來當地發展,結婚生小孩,又從零開始,我不如比他們這個時間前搶一步,那我就把這幾年在家裡面打基礎。
1998年,陳茂展找朋友和親戚一共借了15萬多元,在離家3公裡的山裡養起了當地的土雞。
陳茂展:養雞的話確確實實這個利潤的話還算是可以,再加上(當時)養的人相對來說不是很多。
2002年年底,陳茂展跟妻子秦海英定好了春節後初八結婚。陳茂展打算用春節前賣雞的錢舉辦婚禮。可到了抓雞那天,買雞的經銷商卻突然不來了,這讓沉浸在喜悅中的陳茂展慌了手腳。
陳茂展:整個人好像都不懂在想什麼了,心裏面好難過,哎呀,那我怎麼辦,還有幾天時間(結婚)。
妻子:慘了,我們說這怎麼辦,結婚的錢在哪裡?一分錢都沒有。不賣雞的話,別說是買家具連辦酒的錢都沒有,買菜的錢都沒有。
無奈之下,陳茂展只好跟妻子商量推遲婚期。
陳茂展:我們這個結婚能不能往後退?後來女孩子聽到這句話肯定心涼,她就流眼淚了。
妻子:你什麼都發出去了,你還叫我怎麼去推,更何況,我要是先回娘家辦酒的,再過你這邊的。
妻子家2天後就要擺喜酒了,如果把婚期突然改了,怎麼跟妻子的家人交代呢?而就在陳茂展著急上火的時候,第二天突然有人找他收雞。更想不到的是,不僅雞賣完了,還比原先定的多賣了2萬多元。
陳茂展:昨天晚上跟今天賺回來的錢已經夠我們結婚了。感覺到是有點福氣。
婚結了,還賺了一筆,陳茂展信心大漲。2003年,他陸續借了50多萬元,全部買了雞苗,準備過年大賺一筆。然而,一場非典來襲之後緊接著又是禽流感,不到一年陳茂展就賠得傾家蕩產。
創業4年,陳茂展不僅沒賺到錢,還欠了50多萬元外債。他只好帶妻子回到老家村子裡去住。當時,陳茂展手中連買青菜的錢都沒有了。
妻子:叔伯他們那時候還資助點菜給我們吃。
記者劉青青:什麼都不買嗎當時?
妻子:不買,就是買點鹽,連醬油有時候,差一點連醬油都接不上。
醬油都差點接不上,又拿什麼償還50多萬的外債呢?陳茂展在家裡待了20多天,連大門都沒出。
陳茂展:心情很複雜,一直在想,我什麼時候再能從頭開始。
2004年春節前,村裡人發現陳茂展不見了,大家都覺得他肯定是躲債去了,不會回來了。
朋友馮建林:預想他沒有膽子回來了。
記者劉青青:為什麼呢?
朋友馮建林:欠了那麼多錢,虧了那麼多,是不是。
讓大家沒想到的是,2005年5月,陳茂展突然回來了。父親曾在村裡養魚,有10畝魚塘。陳茂展回來後,馬上改造家裡的10畝魚塘,要養甲魚。當時村裡一個看好他的人都沒有。
村民馮建林:他搞鱉場的時候,我們都沒有過來看,也沒有對他抱有什麼信心。
記者:為什麼?
村民:養雞都養不成,現在養鱉?
村民:不相信他,已經敗過家了,不相信他有這個能力。
當地曾有不少人養過甲魚,後來幾乎都不養了。
村民陳汗強:你的這個行業已經都是最後了,都是自己虧本的多,是吧,上不了規模。
養鱉:幼鱉池塘養殖管理技術要點
陳茂展卻有自己的想法。
陳茂展:養雞已經欠下了幾十萬,必須要做更大的事情,更大的回報。才能把人家這個債還掉。
時間再回到2003年,這年年底,陳茂展聽說妻子的妹妹家養甲魚要請幫工。他立即借了200元錢湊足了車費,帶著妻子一起到離自家200多公裡的妻子妹妹家打工。
陳茂展:當時去的一種心態。不是去幫幫手那麼簡單,我去的目的就是想學東西。
原來,陳茂展之前一直聽說妻子妹妹家養甲魚很賺錢,他覺得這可能是個機會。在妻子妹妹家打工的日子,陳茂展工作非常賣力。
小姨子秦海榮:很勤快,他做事情也非常認真在我那裡,我經常也沒有什麼管的。
2005年3月,秦海榮生完孩子後嫌麻煩不想養了,陳茂展立刻決定接手這批甲魚。
秦海榮:我正好不想養那種(甲魚)了。後來我就全部(賒)給他了。
這批甲魚有1000多隻,都是養了10多年的種甲魚,價值40萬元。錢不夠,就先賒欠著。可是,別人不願意養的甲魚,陳茂展又從中看到了什麼商機呢?
陳茂展:我們這個人的生活水平跟著提高,這個對鱉的要求相對來說,也要求高,所以說我覺得這個市場潛力是比較大的。
陳茂展把1000多隻種甲魚帶回老家,放在10畝改造的魚塘裡仿野生養殖。這個時候的陳茂展,手裡根本就沒錢餵這些甲魚,但他想了一辦法:每天都去玉林市的水產批發市場低價買回別人批發剩下的魚。
陳茂展:一般批發魚到(下午)5點鐘就沒有人來要了。那(下午)5點鐘後,他賣不完的,他必須要走的,所以說他一般便宜就賣掉了。
她叫陳敏清,是玉林市水產市場的批發商,2005年6月的一天,陳茂展主動找到了她,請她幫自己收魚。
養鱉:黃沙鱉養殖技術七要點
陳茂展:我發覺陳大姐比較好說(話)。也比較愛開玩笑。
在從陳敏清這裡買了幾次魚後,陳茂展把自己的處境如實告訴了陳敏清,希望把賣魚的錢,由一天一結帳改成幾個月一結,陳敏清答應了。
陳敏清:反正他老實嘛,拖一下沒關係嘛。想幫幫他。
村民馮建林:他搞鱉場的時候,我們都沒有過來看,也沒有對他抱有什麼信心。
記者:為什麼?
村民:養雞都養不成,現在養鱉?
村民:不相信他,已經敗過家了,不相信他有這個能力。
2006年9月,陳茂展養殖甲魚一年後,成功孵化出了9000多隻甲魚苗。除了自己留下養殖的5000隻外,陳茂展開始四處推銷甲魚苗。
陳茂展:要發展更多人來養,上了這個規模以後,對我們這個銷售等等方面有一定的幫助。要不整個地方,就那麼幾個人養,你出來喊人家收也挺困難的。
陳茂展想通過賣苗帶動當地更多的人養殖甲魚,而且,養甲魚的多了,甲魚也更好賣。可他推銷了一個多月,卻沒有一個人願意買他的甲魚苗。
村民陳科:他找了幾次我,剛開始我以為是怎麼有這麼好賺,這樣子。
當地村民陳漢強:你養那個鱉,資金又長,你這個還沒賣掉,你還找我們養,把我們拉下水。
那個時候,陳茂展自己養甲魚還沒開始賺錢,無論他怎麼說,也沒人願意買他的苗,跟他一起養。
他叫甘惠林,是當地水產養殖大戶,有200多畝魚塘。2006年底,陳茂展找到了甘惠林,想通過他推廣自己的甲魚苗。
陳茂展:甘老闆在我們當地那裡養魚,也養了20多年,也算有點名望的人,當時我就想如果說我能把這個甘老闆談下來,對我發展其他客戶有很大的幫助。
當時,市場上甲魚苗12元錢一隻,陳茂展為了讓甘惠林跟自己一起養,只賣給他7元錢一隻,沒想到,卻被甘惠林拒絕了。
甘惠林:我從來沒養過,主要是養這個標魚,鱸魚。
甘惠林一直養的是4大家魚,對在魚塘裡套養甲魚不感興趣。陳茂展卻說出了一個令甘惠林十分心動的事:把甲魚放到魚塘裡不用專門餵食,只吃魚塘裡這種隨河水進入的小雜魚就行。
陳茂展:你一抽水進來,它會跟著水進來,是這樣的。
記者劉青青:像這樣的小魚多麼?
陳茂展:多,因為他基本上鱉是吃7、8個月料,剩下那幾個月,他這個小魚還是在這裡面。
甲魚苗放魚塘裡不用喂,三年後就可以賣。甘惠林動了心,可他買了陳茂展的甲魚苗後,卻沒有馬上付錢。
甘惠林:我沒付錢給他。
記者劉青青:為什麼不給錢啊當時?
甘惠林:不知道成功不成功,我同他是熟人的他肯定相信我。
陳茂展:是我求著人家來養。那個東西有苦也就我自己心裏面(清楚)。
2009年5月,陳茂展第一批由小苗養成的商品甲魚終於可以賣了,他找來當地的甲魚經銷商。經銷商按80元一斤的價格收購了沒有咬傷的甲魚,而剩下接近三分之一有咬傷的甲魚,收購價低的讓陳茂展難以接受。
陳茂展:我知道便宜一點是肯定的,但是比我想像中的便宜還要便宜,太便宜了。
像這樣背部有咬傷的甲魚,經銷商僅給20到30元一隻。有些5斤以上的大甲魚因為有傷也只能按30元一個算。比同等大小背部沒傷的甲魚價格差了10倍。陳茂展雖然覺得價錢不合適,還是把帶傷的鱉一起賣了。
陳茂展:當時的話也想到因為他有一定的量,想到要回籠這一部分的資金,因為陳大姐那麼餘錢很多沒結算給人家。
陳茂展的甲魚是仿野生養殖,野性大,遇到一起就玩命咬架,被咬傷是常有的事。那一批甲魚賣了之後,陳茂展感覺下次不能再這麼賣了,必須解決這個問題。
陳茂展:你要發展更多的養殖戶,這個銷售問題還是最關鍵的,你銷售問題脫節了,你養的漂亮也好,再大也好,都沒有意義。
2009年9月,陳茂展來到深圳東門水產市場。他在市場邊上住了3天,每天凌晨都到水產市場去觀察那裡的水產批發商。
陳茂展:一個觀察誰的量大一點,第二個觀察有一個客人進來這裡交易的時間長與短。
他叫呂志彬,是這個市場上的水產批發商。陳茂展發現他的檔口生意很旺,同時甲魚成交的速度非常快,陳茂展突然感到自己找到合作夥伴了。
陳茂展:如果進一個客人在那裡跟你說半天都交易不成功,這個浪費時間。也許會影響其他客戶。相比之下呂老闆這個店面進進出出的人特別多。
陳茂展當即向呂志彬表明了來意,並邀請他到自己的甲魚養殖場做客。2009年6月,呂志彬來到陳茂展的養殖場,陳茂展燉了一鍋甲魚湯招待呂志彬。呂志彬喝了湯後很滿意,但訂的甲魚卻很少。
呂志彬:我不知道他那個一年能夠產多少,產幾萬隻,最多也不夠我一年的銷售。
陳茂展知道呂志彬的擔心後,立即帶他去了自己帶動起來的養殖戶的魚塘,看到這些魚塘裡套養的甲魚,呂志彬放心了。
呂志彬:看到他有這個量,我就還在想其他辦法把我這個擴大。
仿野生甲魚,在廣東並不罕見。呂志彬為什麼對陳茂展的甲魚情有獨鍾呢?
呂志彬:廣東的那個仿野生他們講究速度,時間,他們上市要快一點。
2010年5月,被陳茂展帶動起來養甲魚的甘惠林,捕撈完塘裡的烏魚後開始清塘抓甲魚。陳茂展立即聯繫了甲魚經銷商呂志彬來買甲魚,連甘惠林自己都沒想到,這一次,光甲魚就賣了800多萬元。
甘惠林:賺這麼多錢,我們家裡,我的朋友過來看到聽到,很喜歡這個。
記者劉青青:比你養魚賺的多吧?
甘惠林:肯定賺的多,我們養魚很便宜的,2元多一斤,這麼大的面積的,一年賺幾十萬要養其他魚。
甘惠林的甲魚賣了800多萬的消息在當地迅速傳開,很多養魚的人得知後紛紛找到了陳茂展,也要在自家的魚塘裡套養甲魚。 村民馮建林:心癢了,肯定心裡各個都想最好就是我的了,最好就是我養。
陳茂展養的甲魚賣上了好價錢,孵化的甲魚苗也更火爆起來。越來越多的養殖戶開始套養甲魚。2013年,陳茂展年銷售額達到1000多萬元。
2014年,陳茂展以10畝甲魚塘為基礎,流轉了別人閒置的土地,做起了生態旅遊農家樂。
陳茂展:人的生活水平也提高了,這個周末帶小孩,帶父母出來走走這種確確實實在我們本地能去的地方都比較少,特別是城區裡面的人。
陳茂展的農家樂距離玉林市區只有8公裡,農家樂建成後,陳茂展每周都會組織幾次像這樣的同學會等活動。
陳茂展:舉行什麼同學聚會等等方面的活動,也挺多的,還有我們這個水產的科普,給小孩子,體驗農耕一類的活動我們都經常舉辦。
陳茂展免費把場地提供給舉辦同學會,親子互動的人使用。這讓他的農家樂很快在當地打響了名氣。2016年底,陳茂展已經流轉了500多畝土地, 通過出售特色農產品和農家樂年銷售額4000多萬,帶動當地100多農戶共同致富。
養殖增值服務養殖一點通為您的網站、微信公眾號提供託管運營、搜尋引擎優化等服務(限養殖類)。感興趣的請聯繫微信私號:yzydt4(請註明養殖項目)。
·END·
長按二維碼,自動識別關注「養殖一點通」微信公眾號
養殖技術、資訊、交流、供求信息服務平臺!
養豬 | 養牛 | 養羊 | 養驢 | 養狗 | 養雞 | 養鴨 | 養鵝 | 養兔 | 鴿子 | 孔雀 | 鵪鶉 | 鴕鳥 | 鷓鴣 | 泥鰍 | 黃鱔 | 龍蝦 | 對蝦 | 狐狸 | 貉子 | 水貂 | 蜈蚣 | 土元 | 蠍子 | 蜜蜂 | 蝸牛 | 養鹿 | 飼料 | 獸藥
yzydt.com
……
搜索公眾帳號「 養殖一點通 」或「 yangzhiuu 」獲取最新資訊
商家合作,推廣。請聯繫微信私號:yzydt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