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例子
1、順序性:指人的身心發展是一個由低級到高級、由簡單到複雜、由量變到質變的連續不斷的發展過程。
教學啟示:循序漸進
例子:
拔苗助長;學不躐等;
雜施而不孫,則壞亂而不修;
不陵節而施之謂孫;盈科而進;
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裡;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2、階段性:個體的發展是一個分階段的連續過程,前後相鄰的階段是有規律的更替的,前一階段為後一階段的過渡做準備。個體在不同的年齡階段表現出身心發展不同的總體特徵及主要矛盾,面臨著不同的發展任務。
教學啟示:不搞「一刀切」
例子:小學教育成人化;幼兒教育小學化
3不平衡性:一是:同一方面的發展在不同的年齡階段是不均衡的。二是:不同方面在不同發展時期具有不平衡性。即有的方面在較早的年齡階段已經達到較高的發展水平,有的則要到較晚的年齡階段才能達到較為成熟的水平。
教學啟示:把握關鍵期
例子:印刻實驗;獸孩;當其可之謂時;時過然後學,雖勤苦而難成;過了這個村,沒有這個店;王陽明5歲還不會開口說話,卻能夠默背祖父大量藏書。
4、互補性:一方面是指機體某一方面的機能受損甚至缺失後,可通過其他方面的超常發展得到部分補償;另一方面,互補性也存在於心理機能和生理機能之間。如身患重病或有殘缺的人,如果他有頑強的意志和戰勝疾病的信心,身心依然得到發展。
教學啟示:揚長避短
例子:生理與生理的互補,盲人;生理與心理的互補;身殘志堅
5、個別差異性:從群體的角度看,首先表現為男女性別的差異;不僅是自然性別上的差異,還包括由性別帶來的生理機能和社會地位、角色、交往群體的差別。其次,個別差異表現在身心的所有構成方面,其中有些是發展水平的差異,有些是心理特徵表現方式上的差異。
教學啟示:因材施教
例子:
視其所以,觀其所由,察其所安;
一把鑰匙開一把鎖;大有大成,小有小成;人心不同,各如其面;
加德納多元智能理論;柴也愚,參也魯,師也闢;深其深,淺其淺,尊其尊,益其益;
量體裁衣。
以上是《個體身心發展規律例子》,更多教師招聘教育學考點,可查看中公教師網-教育學頻道。
中公講師解析
掃描二維碼·關注微信公眾號-中公教師考試
回復「教育理論」即可查看教師考編兩學各章節練習題
回復「我要過面試」獲取試講教案(含音頻)+答辯+結構化解題思路
註:本文章用於訪問者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版權為「中公教師網」所有,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或摘編。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應在授權範圍內使用,並註明"來源:中公教師網"。違反上述聲明者,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
本文來自中公教師網未經允許 禁止轉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