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hteacher.net 2020-08-31 13:45 中國教師資格網 [您的教師考試網]
發展動因 人物 觀點 人物 孟子 性善論 弗洛伊德 性本能 威爾遜 「基因複製」 格塞爾 成熟勢力說「雙生子爬梯實驗」 外鑠論 墨子 「素絲說」 荀子 「性惡論」 洛克 「白板說」 畢生 「給我一打健康的嬰兒……甚至乞丐或強盜。」 多因素 相互作用論 內部和外部各因素的綜合作用【試題示例】
1.【單選】英國哲學家洛克提出白板說,認為外部力量決定了人的發展,這種觀點屬於( )。
A.外鑠論 B.內發論
C.多因素論 D.相互作用論
1.【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外鑠論。外鑠論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包括:墨子、荀子、洛克、華生。題幹中,洛克提出的「白板說」認為人出生時就是一張白紙,塗抹什麼顏色就會變成什麼樣子,即強調外界環境對人的影響。故本題選A。
2.【單選】精神分析學派認為人的性本能是最基本的自然本能,是推動人類社會發展的潛在的、無意識的、最根本的動因。這是一種( )。
A.外鑠論 B.內發論
C.多因素論 D.相互作用論
2.【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內發論。內發論強調人的身心發展的力量主要源於人自身的內在需要,身心發展的順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機制決定的。題幹中的性本能就是一種內在的影響因素,體現了內發論。故本題選B。
3.【單選】荀子提出「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化性而起偽」是( )的觀點。
A.外鑠論 B.內發論
C.多因素論 D.相互作用論
3.【答案】A
【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外鑠論。外鑠論認為人的發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代表人物包括:墨子、荀子、洛克、華生。題幹中「人之性惡,其善者偽也」、「化性而起偽」的意思是:人的本性是惡的,他所表現出來的善良是偽裝的;用禮儀法度去引導人的自然本性,強調外部的力量。故本題選A。
責任編輯:張欣
<上一頁1下一頁>
換一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