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來越難見到的野生泥鰍,正在被送到餐廳和藥房

2021-01-15 居家生活大爆炸

以前有河的地方就能找到泥鰍,有樹的地方也能聽到知了聲。現在河水變質了,樹被砍了,童年成了回憶,知了越來越少了,好多年沒見過泥鰍了。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小時候抓到泥鰍,放水手裡滑滑的,放在礦泉水瓶子裡也能活好幾天,攢一攢炸一鍋,肉質彈軟鮮嫩,口感香醇。

現在很久沒發現過泥鰍了,在水產市場也得靠運氣。泥鰍的消失,總讓人有點傷感,長大之後,很多東西只能在回憶裡尋找了。

泥鰍的適應能力特別強,除了環境相對惡劣的藏區,幾乎在我國大部分地區都能生存。

這種魚類的生存溫度是10-30℃,從理論上說不算冷水魚,是正經的溫水魚。當有些地區的溫度低於5℃,泥鰍會鑽進土裡過冬,等氣候回暖,再鑽出泥土裡正常生活。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這種特別的生活方式得益於它強大的呼吸。泥鰍的呼吸不只依靠鰓跟皮膚,還有一種腸呼吸功能。大體來講,它平時生活在水裡,用鰓跟皮膚呼吸,也可以跳出水面,直接吞進去空氣,然後再通過腸胃,像排洩一樣排出廢氣。

有了這個功能,泥鰍的生活能力在觀賞魚群體中,像開了掛一樣,所以它作為魚類,能鑽進土裡冬眠,也就好理解了。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在人類的世界裡生存,即使這種先天生存能力強大的生物,還是越來越少了。主要原因是它的生活空間被反覆壓縮,加上人為的大量捕捉,導致這一群體的不能越來越壯大。

小時候抓到泥鰍總是做成菜,因為好吃。當時根本不管它是不是從發臭的泥裡來,只要好吃,怎麼都行。

現在大家對食物的要求越來越高,但有時會對泥鰍特殊對待。由於社會的發展,野生泥鰍越來越少,基本是有錢沒貨。

野生泥鰍的價格至少在40元一斤,有些地方都能炒到200元一斤。雖然我國已經有很多泥鰍養殖場,但養殖泥鰍的口感跟野生完全是兩個級別。

對於很多吃貨來說,遺憾往往是留不住小時候的美味。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其次,導致泥鰍越來越少的原因可能是它的藥用價值。

泥鰍體內含有天冬氨酸轉氨酶、亞精胺、核苷以及各種酶,可以提高身體抗病毒能力,延緩衰老,增加皮膚彈性與潤溼度。

基於這方面,野生泥鰍就足夠遭受滅頂之災。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在泥鰍慢慢從大家的視線中消失的歲月裡,我國各大小湖泊溪流漸漸萎縮,甚至部分支流直接乾涸。

河水水質下降,入侵物種猖狂肆虐等多種因素,不斷壓縮泥鰍的生存空間。

城市發展,土地變馬路,河床遭破壞,水土流失,廢水、廢氣、廢渣的過度排放,是泥鰍數量減少的客觀原因。

人為過度捕撈,市場需求量大,養殖場供需關係不穩定以及養殖口感差等因素,還在繼續影響野生泥鰍的生存機會。

圖片來源丨Pinterest

捕捉泥鰍的方式有很多種,但有一種方式,是傷敵一千,自損一萬的自殘行為。

以前農民種水田是不會過度使用農藥的,但有些人為了逼出泥鰍跟黃鱔,故意加大農藥用量,通過農藥的滲透,迫使泥鰍與黃鱔會從水田裡鑽出來。

在這期間,泥鰍跟黃鱔會被農藥毒死,浮在水面。只要過一段時間帶上籮筐,幾乎不費什麼力氣就能撿到很多泥鰍跟黃鱔。

這麼簡單的捕撈方式省時省力,但大概不會有多少人敢吃被農藥毒死的魚,也不會有人確信水田裡過量的農藥不會繼續向下滲透到更深處,造成水質汙染。

圖片來源丨Unsplash 攝影丨cristianpal

在我們越來越聰明的歲月裡,很多社會問題越來越尖銳,很多生物因此遭殃,很多畸形的理論變成常態。我們希望生活美好,但有時候只能算是好好活著,並不是活得好。

當我們唏噓感嘆原生魚數量減少,野生白雲金絲成瀕危物種時,也考慮一下這種小時候常見的生物。它在水深火熱裡,艱難的尋找活命機會。

文章由意牌旗下【意寵】原創,轉載請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農村野生的泥鰍,最大能長到幾斤呢
    那天父親告訴我讓我帶些釣魚工具,因為在你旁邊的小河裡有很多魚,你可以在晚上捕到一些魚和吃魚,所以我很高興去拿釣魚工具,在轉移水的過程中,正如爸爸說的那樣,有很多野生鯽魚和蝦,我們很高興玩這個也就不足為奇了。當我開心捕魚的時候,我突然覺得有什麼東西撞到了我的腿上,而且還使了不小的勁,我想到的第一件事是有一條大魚,所以我急忙要求我的父親拿起網並試圖抓住它。
  • 泥鰍是很受喜愛的美味,野生的泥鰍能夠長多大呢
    泥鰍味道鮮美,而且營養豐富,素有水中人參的美譽,泥鰍也是過去農田、池塘、沼澤之中非常多久的,尤其是作為釣魚人,對於泥鰍是最恨的,釣魚打窩之後,如果頭杆上來的是一條泥鰍,那麼就要收拾東西回家,或者要抓緊換釣位,泥鰍進窩是很難在釣到魚的,泥鰍生命力極為的強健,我們縣城西邊有一個種植多年的藕坑,每年初冬之際,都會挖掘蓮藕,水早已經放的乾乾淨淨,只有一些很深的淤泥,每次挖蓮藕的時候,都會隨身攜帶一個小桶
  • 上市量大銷量一般 野生黃鱔泥鰍價格不高
    具體到黃鱔來說,由於苗種一直靠野生資源,苗種價格一直居高不下,最近兩年的價格雖然沒有那麼瘋狂,但是再加上飼料、藥品、人工等各方面的成本,養殖戶盈利空間越來越小,這是一些養殖戶紛紛出逃的根本原因。現在的臺灣泥鰍養殖範圍越來越廣,雖然去年下半年價格不是很好,但是臺灣泥鰍規模擴張的勢頭並沒有停止,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說,臺灣泥鰍和大陸普通泥鰍之間的競爭關係絕對是個好事,至少可以讓泥鰍價格慢慢降下來,吃泥鰍也不用多掏太多的錢。  按照目前的狀況來看,五月份以後,吃泥鰍真的不用掏太多的錢,比吃龍蝦可划算多了,這主要有兩個方面的原因。
  • 人稱「紅尾泥鰍」,漲水後一釣上百條,繁殖力超強,如今越來越少
    導讀:人稱「紅尾泥鰍」,漲水後一釣上百條,繁殖力超強,如今越來越少夏季梅雨時節,正是河道、小溪容易漲水的季節。隨著水流而來的還有各種豐富的浮遊生物,這對藏身在石縫中的魚類來說,是絕好的食物,所以常常在漲水過後,水流退去,石縫中的這些魚類便會成群結隊出來覓食。
  • 在中國,為什麼野生動物見到人就害怕?
    你看看美國人的餐桌,除了雞肉、雞蛋,牛肉、豬肉,海鮮金槍魚、三文魚,蝦,蔬菜,菜單簡簡單單一張,如果去紐奧良,可能還有生蠔魚鱷魚肉,去加州一些餐廳可能還有鹿肉,除此之外,你很難想到還有其它的。再看看我們的餐廳,菜單一大本,如果是南方的野味館,各種野生動物幾百種都不誇張,我以前曾經見到南方有一家鳥味館,單單各種野生鳥就幾十種,你說野生動物寄生蟲那麼多,我們不得病,誰得病?我覺得如果國人不好好管住嘴,下一個傳染病還是我們。
  • 酷似泥鰍,有「魚中珍品」美譽,離水數小時能活,60元1斤難買到
    一直以來,泥鰍有著「水中人參」的美譽。在酷暑天吃泥鰍,更是滋補的佳品。其實在南方還有一種淡水魚長得很像泥鰍,也常被人誤認為泥鰍,但是它卻主要是生活在山溪、河流中,並且這種魚和泥鰍一樣,也能離水數小時依然存活。在過去農村的一些山溪中就經常見到這種魚,但是現在卻十分稀少了,在市面上更是賣到了60元1斤,並且還是供不應求,很難買到。
  • 只因買了這一傳統中藥材,藥房主管被判刑
    一家中醫診所的藥房主管鄭某平日裡負責採購藥材,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備貨時買了34隻作為中醫藥材的海馬製品,竟讓他背上了刑事責任。記者今日(27日)獲悉,由於鄭某所在的診所沒有買賣野生動物製品的許可證,鄭某擅自採購並打算出售海馬的行為,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西城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2000元。去年5月初的一天,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到鄭某所在的中醫診所進行檢查,在診所的冷藏櫃裡發現了20多隻海馬製品。
  • 這6種野生魚肉質鮮美,而這種魚十分兇猛,但100塊一斤都難買到!
    這6種野生魚肉質鮮美,而這種魚十分兇猛,但100塊一斤都難買到溪石斑,這種魚可以說是非常的好釣了,還記得小時候,用一個大鐵錘就能將這種魚震暈,輕輕鬆鬆就可以收穫很多的溪石斑,這種魚不僅看著十分的好看,色彩比較豔麗,而且吃起來也十分的美味,一些喜歡吃魚的朋友們可以試一試吃這種魚。
  • 用海竿上泥鰍釣野生鱖魚技巧
    用海竿上泥鰍釣野生鱖魚技巧一、鱖魚習性釣鱖魚,正宗的野生鱖魚。不管是清蒸、黃燜還是紅燒,都好吃。至於更詳細的鱖魚的資料,網上足夠多了,喜歡釣鱖魚,在網絡上搜搜,就行了。這裡,我就不囉嗦了。我只會用泥鰍釣鱖魚。做餌用的泥鰍,大約10cm上下,就可以了,鉤子掛背上、掛泥鰍的嘴上,都可以。鱖魚嘴大,不在乎這些。釣野生鱖魚的方法知道了鱖魚的一些特點之後,就可以開始動手了。怎麼釣,估計一千個釣鱖魚的人,就會有一千種玩法。簡單的說,就是春夏搜邊秋搜底。關鍵的就是一個字、搜。釣鱖魚,靠搜。
  • 農村有一種像泥鰍的魚,味道鮮美價格高,為什麼很少有人去養殖?
    今天和大家分享的是:農村有一種像泥鰍的魚,味道鮮美價格高,為什麼很少有人去養殖?又到了夏季河裡逮魚的季節,可是如今的河流早已乾涸,已經沒有魚兒的蹤影,想起小時候麥收過後,河裡逮魚挖泥鰍黃鱔的場面真的很是感慨,那個時候河裡的魚兒非常的多,種類也是非常的豐富,而有一種長得像泥鰍的魚兒印象最為深刻,它就是刀鰍。
  • 野生泥鰍燉芋子,味道香甜!
    在旁邊聽了一會,王況總算是明白了,原來這男子叫胡六,平時就靠在河裡摸些魚送到客棧來換點錢為生,沒想今日運道不佳,僅摸了些小魚,還有十幾條鰍子。唐時是沒人吃鰍子的,因嫌它鑽泥吃泥,土腥味極重。這男子摸了一天才摸到這些,想著家裡還等著米下鍋,沒奈何,只能就拿了這些小魚和鰍子來客棧試試。
  • 泥鰍背部長刺是怎麼回事?它還是泥鰍嗎?
    泥鰍與背上長刺的「泥鰍」有什麼區別呢?  首先是泥鰍  泥鰍是鯉形目鰍科泥鰍屬下的魚類,它們體型呈圓柱形,體長平均在10公分左右,身體呈灰黑色,頭部比較的細長,口眼非常的小,比較有個性的是,它的口部有10個觸鬚,這是泥鰍的觸覺和味覺器官。野生環境下,泥鰍僅分布在亞洲,在我國泥鰍的分布很廣,幾乎除了西藏等高原地區,其他地區的淡水流域中均有分布。
  • 常被誤認成泥鰍,市場價格高達百元,很多農民卻不敢養
    泥鰍一直都是大家餐桌上的美味,和鯉魚等大型魚類比起來,泥鰍更容易入味,而且做法也是五花八門,很受大家的歡迎,在南方的民間一直流傳著一句話,「天上的斑鳩,地下的泥鰍」,斑鳩很多人都沒吃過,但是泥鰍大家應該都不陌生了。不過,在南方的農村地區,還有一種很像泥鰍的魚類,常被誤認為是泥鰍,現在價格也很高,很多人卻不敢養,這是什麼魚呢?
  • 因買了34隻作為中醫藥材的海馬製品,北京一藥房主管被判刑6個月
    一家中醫診所的藥房主管鄭某平日裡負責採購藥材,讓他沒想到的是,自己備貨時買了34隻作為中醫藥材的海馬製品,竟讓他背上了刑事責任。記者今日獲悉,由於鄭某所在的診所沒有買賣野生動物製品的許可證,鄭某擅自採購並打算出售海馬的行為,犯非法收購、出售珍貴、瀕危野生動物製品罪,西城法院判處其有期徒刑6個月,緩刑1年,並處罰金2000元。去年5月初的一天,漁政部門的工作人員到鄭某所在的中醫診所進行檢查,在診所的冷藏櫃裡發現了20多隻海馬製品。
  • 驚奇動物在這裡:泥鰍也是魚!原來泥鰍還有這樣的作用!
    曾經有一部電影,名字就叫做《泥鰍也是魚》。別笑,它可不是在開玩笑,泥鰍真的是一種魚,而且是我國最為常見的一種魚類。除了西藏的林芝地區,我國各地都有分布,其中在南方的長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分布最為集中。「池塘的水滿了,雨也停了,田邊的稀泥裡到處是泥鰍。
  • 家宴上點了一盤泥鰍,婆婆很失望,養殖的和野生的味道差太遠
    前些天家庭聚餐,二嫂點了一盤泥鰍,大哥開始點評菜品的時候,我們問婆婆好不好吃,她說,總這樣吃啊,表情中似乎帶著一絲失望,那言外之意,我們明白,就是不好吃唄。其實我們來的這家飯店開了十幾年,是小區附近生意最好的飯店,老闆沒換過,廚子也沒換過,感覺不好吃一定是食材的緣故,奶奶輩吃的可都是野生的啊,如今恐怕都是養殖的,甚至放了各種藥物催長的,養殖的和野生的味道真的差太遠這次家宴上,婆婆她倒沒有重複說她小時候的村邊溪流裡的田螺,魚蝦,泥鰍等等,毫不誇張的說
  • 酷似泥鰍,俗稱「花泥鰍」,至今不知道學名,你認識嗎?
    不過讓筆者印象深刻的是在農村有一種小魚,它長得很像泥鰍,可是卻有細小的魚鱗,因此也被稱之為「花泥鰍魚」。 在過去農村很多的溪流中經常能見到、釣到這種魚,但是至今還不知道它的學名。如果在菜市場遇到了,再貴也要買一點,價值珍貴。
  • 廣州釣友,半夜珠江釣起條「大泥鰍」來,白肚青背,似蛇似鱔
    然而,在這天寒地凍的環境下,有的釣魚人常見的鯽魚、鯉魚等常規魚種釣不到,卻釣起一些平日裡難見到的稀奇「怪魚」來……比如下面這位廣州釣友……半夜珠江裡竟釣起條「大泥鰍」來?廣州的釣魚愛好者羅師傅在珠江夜釣時,頗受了幾分「驚嚇」——半夜時分一次黑漂之後,他激動提竿,竟直接從水裡拖出一條「白花花的大泥鰍」來,讓他嚇了一大跳……這條肚皮雪白的「大泥鰍」上岸後不停地蹦跳,雪白的肚皮、滑膩的外形看起來確實頗有幾分嚇人,這位釣友一時之間也是不敢上前……這大冬天裡的,還能從江裡釣起蛇來?
  • 泥鰍如何養殖?初夏季節養殖泥鰍5個注意事項,泥鰍養殖戶了解下
    尤其是隨著人們生活水平大大的提高,現在在農村一些野生的泥鰍價格賣得也挺貴,目前市場上野生泥鰍最少不低於10塊錢一斤。所以也有一些養殖水產的農戶,進入到養殖泥鰍的大軍之中。尤其是在農村上了年齡的男性,可能有些養殖戶並沒有太多的專業養殖知識,所以說在農村乾脆自己搞幾塊水田做起養殖水產的門路,但是最後可能發現效果甚微,那麼如何才能讓泥鰍高產呢?
  • 現在的城市,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有的你可能還見到過呢!
    現在的城市,聚集了越來越多的野生動物,有的你可能還見到過呢!野生動物這個詞對於我們來說,可能知道,但是沒有見過,小編就曾經見到過,大家可能想像不到有一天我們會在城市裡見到野生動物。像黃鼠狼啊、鳳頭鷹、狼這些都屬於野生動物的範疇。那他們是故意進入城市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