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嘗到耶拿戰役「甜頭」,卻想不到勝利後,隱藏著普法戰爭的苦果

2021-01-08 知行路上話歷史

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法國總理克裡蒙梭曾經義憤填膺地對外宣稱:「我加入戰爭的目的第一是復仇,第二是復仇,第三仍然是復仇」。那麼究竟德國歷史上做了什麼讓法國對其恨之入骨?

常言道:「渡盡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為什麼法德兩國作為歐洲大陸彼此相鄰的鄰居歷史上竟然爆發了大大小小200多場戰爭?

二者之間究竟有著怎樣的歷史恩怨,本文聚焦於近代歷史上法德的首次大規模軍事較量——「耶拿戰役」,這場戰役的激烈程度的戰爭結果對當時歐洲局勢和法德的命運走向產生了什麼影響,本文對其進行詳細解說。

一 19世紀法國快速崛起,拿破崙意欲稱霸歐洲

耶拿戰役或者稱之為「耶拿—奧厄施泰特戰役」爆發在19世紀初法蘭西第一帝國皇帝拿破崙·波拿巴與歐洲反法同盟的第四次戰爭中,這場戰役規模宏大,對陣雙方共動用20多萬兵力,戰爭以普魯士的慘敗結束。

據歐洲史料記載戰後普魯士傷亡人數共計兩萬七千餘人,火炮200多門,法國傷亡共計5000餘人。在分析這場戰役的爆發原因和影響之前,我們很有必要了解一下當時19世紀初歐洲大陸列強的整體格局是怎樣分布的。

1 對英作戰失利後,法國將目光轉移到歐洲大陸

法國大革命不久之後,1804年,根據《共和國十二年憲法》,拿破崙·波拿巴上臺建立法蘭西帝國,自立為法國皇帝。進入帝國階段後的法國在拿破崙的帶領下資本主義經濟、政治制度、法制建設迅猛發展,法國綜合國力達到歷史空前水平。

隨著法國在與英國爭奪海洋霸權和建立殖民地帝國願望陸續破滅以後,法國把注意力轉移到歐洲大陸本土,意欲通過建立一個由法國主導的包含荷蘭、西班牙和比利時在內的經濟體系。但此時歐洲大陸大部分國家仍處於封建專制制度下,破壞和重組歐洲大陸原有的秩序已經迫在眉睫。

在稱霸歐洲過程中,拿破崙奉行「兵貴神速」的戰術原則,在多次戰役中大獲全勝。其先後擊敗了荷蘭、普魯士、奧地利、西班牙、葡萄牙、義大利,意圖創建一個橫跨歐洲、亞洲、非洲的龐大帝國。

2 歐洲大陸反法聯盟的建立

由於當時歐洲大陸國家多為封建制度,他們對法國大革命的成功都抱有懷疑和敵視的態度。尤其是在拿破崙上臺以後,法蘭西已經成為當時歐洲大陸上可以狂掃一切的軍事力量,各國紛紛參與到反法陣營中。從1973年——1875年間,歐洲國家一共組建過7次反法同盟。

本文涉及的耶拿戰役發生在1806年由俄羅斯帝國、大英帝國和普魯士王國等國組成的第四次反法同盟中。在第四次反法同盟戰爭中拿破崙依靠高超的軍事作戰技術在耶拿和奧爾斯塔特兩個地點大破普魯士軍隊,普軍戰後幾乎全軍覆沒,法國趁機侵佔了德國超過一半的領土。

二 耶拿戰役普魯士潰敗的原因分析

1806年10月,一隻大約四萬八千人人的法國軍隊在耶拿附近遭遇到了普魯士霍恩洛厄親王親率部隊。由於兩國政治上和外交上的矛盾,雙方立刻進入戰鬥模式,一時間數十萬大軍在耶拿展開激烈廝殺。在此過程中,普魯士方面召集了從魏瑪由馮·布呂歇爾將軍率領的一萬五千人援軍趕來。

法國方面,則同時召集了貝爾納多特、達武和奧爾斯塔特三路大軍。其中達武率領的援軍在途徑伊卡斯堡南下的過程中還遭遇了普魯士國王腓特烈·威廉三世和陸軍元帥馮·莫倫多夫和馮·卡爾克洛伊特等人率領的主力部隊約五萬五千人的阻擊。

但是怎料達武軍團依靠自己紀律嚴明、訓練有素的作戰能力,以敵軍一半的兵力,轉守為攻,擊敗普魯士。在隨後展開的耶拿大戰中,法軍也用兵有方,作戰十分順利,最後以5000餘人的傷亡大敗普軍,普魯士損失將士兩萬七千餘人,火炮200餘門。

1 法軍戰術先進,機動性強

拿破崙一生非常崇敬兩個人,一個是普魯士的腓特烈大帝,另一個則是歐陸霸主查理大帝,他非常欣賞二人的軍事作戰天才。在此過程中,拿破崙奉行腓特烈大帝先下手為強的作戰方式,試圖效仿奧斯特裡茨戰役,預先瓦解普軍攻勢,北上進攻薩克森和進佔柏林,迫使普軍與其一決勝負。

在耶拿戰役中拿破崙充分發揮了法軍靈活機動作戰方式的優點,創造了步、炮、騎互相協作的兵種編制和師的建制,他們一改之前普軍嚴格順序的排槍射擊,而是加快部隊的調動速度,提高輜重部隊和補給系統的機動性,作戰能力迅速提高。

2 普魯士作戰古板教條,制度落後

普魯士軍隊中的著名將領克勞塞維茨、格奈森瑙和沙恩霍斯特都參與了這場著名戰役,但是無奈普軍的戰術水平、指揮體系和組織編制都落後於法軍,軍中仍然沿襲腓特烈大帝時期古板僵化的作戰隊形。

比如在普軍作戰的指揮系統中,某一個指揮位置經常由多個將領同時負責,混亂無章的指揮系統讓軍令傳達變得複雜而遲緩。再如普軍十分重視作戰計劃的統一,在戰前討論中,各位將領往往能夠提出諸多主要計劃,長時間的不能決斷往往導致普軍最終痛失戰機,將主動權送給法國。

其實這從更深層次上也反映出仍然堅持封建專制制度的普魯士,封建意識過於強烈難敵新型資本主義制度的法國。

三 耶拿戰役埋下的苦果

因果循環是我們所處世界的一個基本運轉規律,即任何一件事情一旦發生,其必然會引發一系列的後續反應,耶拿戰役自然也不例外。

1 法蘭西第一帝國的迅速衰落

首先,對於法國來說,拿破崙作為戰勝方的軍事總指揮,耶拿戰役和奧爾斯塔特戰役連續的勝利,無疑為他「常勝將軍」增添了不少光環。

在法國,越來越多的男性崇敬他高超的軍事才能,女性越來越沉迷於他的個人魅力。第三軍將領達武戰後則晉升為奧爾斯塔特公爵,戰役過後的法國將士允許飲酒慶祝,載歌載舞。

但是殊不知,這場戰役也大大加深了普魯士對法國的憎恨,普魯士人民已經在心底暗暗視法國為自己終生的敵人。法國之前徵服的奧地利國民雖然也在表面上表示了臣服,但心底卻期待覆仇的日子早早來臨。

沉浸在勝利喜悅下的拿破崙不知道自己的命運即將走在盡頭,在剩下的有限時光中僅存弗裡德蘭戰役、斯摩稜斯克幾次戰役他還能夠取得勝利。

此後,歐洲的命運似乎開始逆轉,1813年在第六次反法聯軍共計32萬人的龐大規模作戰下拿破崙領導的法軍在萊比錫遭遇重挫,元氣大傷。

1815年在第七次反法聯盟中,拿破崙帶領18萬對陣不敵英、普、俄、荷、奧、比70萬反法聯軍,戰敗後的拿破崙被流放至聖赫倫那島,拿破崙帝國徹底結束。

2 普魯士戰敗低迷,改革強國後意圖復仇

耶拿戰役後與法國戰後狂歡形成對比的是普魯士國內瀰漫著戰敗後的低迷與苦痛。普魯士在耶拿戰役中損失慘重,不倫瑞克公爵身受重傷,單就這一點來說就意味著普魯士未來一段時間沒有能力組織一次強有力的對法反擊戰。

馮·呂歇爾將軍與霍恩洛厄親王所屬的幾萬大軍在戰後10月11日都投降了法國,這無疑又大大打擊了普魯士的士氣。耶拿戰役中普魯士的戰敗也正式宣告了歐洲各國第四次反法同盟徹底失敗,在有限的未來中拿破崙仍將任意馳騁在歐洲大陸,無人匹敵。

值得慶幸的是,普魯士並沒有一直頹廢下去,而是進行了一場自上而下涉及政治、軍事的全面改革。戰後的普魯士深刻意識到戰場上兩國之間的較量背後比拼的各自的綜合國力。

當時政治、軍事制度上仍處於封建時期的普魯士,比起大革命後強大而統一的法國而言自然處於劣勢之中。1807年,由施泰因和哈登貝格領導的普魯士土地改革逐步推行,到19世紀60年代普魯士終於廢除了農奴制,轉變為現代國家。

逐漸強盛起來的普魯士開始思考如何將法國趕出德意志的範圍,統一德國,最終成為歐洲大陸真正的主人,也正因如此,下一場的法德大戰似乎已經不遠。

參考文獻

1周大新:《耶拿戰役以後》,《十月》,2019年第2期;

2 丁平:《探析普魯士面臨危亡而改革強國的促成因》,《內蒙古社會科學》,2000年第1期;

3 羅玲玲:《拿破崙戰爭的雙重性》,《黔南民族師範學院學報》,1996年第3期;

4 鄭春生,鄭小敏:《拿破崙戰爭與德意志民族的崛起》,《溫州師範學院學報》,2003年第3期。

相關焦點

  • 歐陸戰爭6耶拿戰役怎麼過 歐陸戰爭6耶拿戰役通關攻略
    導 讀 做為歐陸戰爭的正統作的第六代歐陸戰爭6,其成功延續了前幾代策略類遊戲的方法,在遊戲中玩家要真實的經歷各場歷史戰役,尤其是耶拿戰役最為疼痛,下面小編就為大家帶來歐陸戰爭
  • 歐洲戰爭:耶拿戰役
    奧俄聯軍在奧斯特裡茨戰役戰敗之後,歐洲大陸暫時沉寂下來,進入一個不穩定的和平期,在上次戰役中,拿破崙之所以急於使普魯士保持中立,是因為十五萬普魯士大軍一旦加入奧俄聯軍的行列,勢必使他面臨一種十分嚴峻的局面,貝爾納多特進軍多瑙河期間,未經允許即穿越了普魯士的安斯巴赫公國,曾使普魯士當局甚為憤慨,
  • 揭秘法國梗的由來:普法戰爭中法國神一般的投降,遭到英國嘲笑!
    德軍攻入法國但是各位觀眾老爺絕對想不到的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法蘭西戰役中,法國完美的躲過了這個法國梗這個法國的投降梗是在普法戰爭後,英國率先提出來的,然後一直流傳至今!說白了就是英國對當時法國赤裸裸的嘲笑,但是當時的法國也是無能為力,不可能因為一個法國梗和英國撕破臉!
  • 老照片中的普法戰爭,法國當時賠款比清朝還多
    1870年前夕,圍繞著德國統一與法國對周邊小國吞併野心,法國與普魯士關係緊張,當時的法國皇帝拿破崙三世盲目樂觀,又想通過一次戰爭轉嫁國內統治危機,率領不到普魯士一半的沒有準備軍隊,去主動進攻軍事改革後普魯士軍隊。
  • 拿破崙史:耶拿會戰
    但一旦消息被證明屬實,拿破崙毫不吝嗇地讚譽這場戰役是19世紀,甚至歷史上罕見的勝利。戰鬥在耶拿開始這是一個寒冷的夜,霧氣瀰漫。拿破崙在絮歇元帥的陪同下,做了最後一次巡查,然後在凌晨3時上床休息,睡了好幾個小時。他很清楚對手的實力,普軍在蘭德格拉芬堡有2.5萬士兵和42門火炮。法軍背河列陣,處在一個危險的位置,但普魯士發動突襲的危險卻微乎其微。
  • 一場王位爭奪與虛假電報引發的普法戰爭,卻促成了德意志的統一
    只不過因為法軍在克裡米亞戰爭和奧意法戰爭中取得的大勝把局面硬是穩定了下來,法國國內尖銳的矛盾因為對外戰爭的勝利得到了緩和,強烈民族自豪感讓民眾對建立共和國不是很感興趣,法國民眾更願意支持能帶著他們打勝仗的拿破崙三世。
  • 普法戰爭中,法國皇帝都被俘虜了,為什麼普魯士不吞併法國?
    尤其是法國,法國在拿破崙之後,一度萎靡不振。但是拿破崙三世上臺後,通過和英國的合作,打了幾次勝仗,平息了不少內部矛盾,也拉攏了一定的民心。普魯士也明白這個道理,如果德國想要統一,必然受到強鄰法國的阻撓,與法國戰爭不可避免。 尤其是普魯士剛剛打贏了普奧戰爭,奧地利被踢出德意志帝國其在德意志聯邦中的領導地位,嚴重威脅到法國在歐陸的霸權。
  • 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捲土重來的夢幻終在第七次反法同盟戰爭的滑鐵盧戰役中破滅,追隨拿破崙流放到聖赫倫那島的不僅是他的帝國,連同法蘭西的榮光也一齊消失在了茫茫的海霧中。 盛極而衰 所謂「國運」,實質上與國家的戰略窗口期是緊密相關的。
  • 法國為何在19世紀的工業化中,被德國反超?
    接著,普魯士人便籤下了喪權辱國的《提爾西特和約》:割讓一半的國土給法國,並賠償1.2億法郎。 拿破崙時代,是法國威壓歐洲大陸,一超無霸的黃金歲月;就在耶拿戰役的前一年,拿破崙還在三皇會戰中,一舉打垮了俄奧聯軍,讓一籮筐中歐小國瑟瑟發抖,俯首稱臣。
  • 1940年法國戰役德軍第7步兵旅利刃破壁戰術行動
    第二次世界大戰初期1940年的法國戰役,在歷史的教科書中幾乎是一筆似乎德軍平步青雲一防風順,僅僅39天就徹底擊敗了當時號稱西歐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但回顧起細節上,德軍法國戰役的勝利無疑是運氣人和佔據了絕大成分,當中的驚險戰鬥是值得回味的,法國戰役德軍不只是單獨跟法國一個國家作戰,事實上參戰國家包括了法國
  • 歐洲的火藥進階與軍事變革,為什麼都從法國開始呢?
    在英法戰爭中初嘗甜頭的法國人,迅速成長為火炮的頭號擁躉和技術引領者——火炮既然能打破英王的城堡,當然也能幫助法王打破他封疆之內那些桀驁不馴的領主城堡(如路易十一之對付勃艮第公爵),迫使領主老實臣服,從而建立起了中世紀歐洲第一個中央集權國家。 而幾乎在同一時期,奧斯曼土耳其也於1453年以重型火炮轟垮君士坦丁堡的狄奧多西城牆,從而奪取了這座蠻族垂涎已久的歷史名城。
  • 二戰法國戰役後,古德裡安進軍北非的建議為何被無視?東進更重要
    從1933年XTL登上德國舞臺到1939年二戰爆發,德軍對古德裡安的裝甲快速打擊也是在逐步轉變,直到佔領法國以後,古德裡安的擔憂才得到緩解,因為德軍上下對他的閃擊戰並沒有完全達成統一認識,直到法國戰役後期,XTL命令他組建了一個裝甲軍團,並加強了各支裝甲師和摩託化部隊的進攻力量,他才鬆了一口氣。
  • 吳復星:養殖黃粉蟲嘗到甜頭 - 菏澤日報社
    日期:[2018年07月20日] -- 菏澤日報 -- 版次:[A6] 吳復星:養殖黃粉蟲嘗到甜頭當天回家後我就和妻子商量,孩子也大了,沒有什麼事,行不行的可以在家試著養殖一下,看看效益如何!就讓侄女幫忙聯繫要來1000木盒,開始養殖黃粉蟲。」   剛開始養殖黃粉蟲,既不懂技術,又不懂管理,夫妻倆有點忙。一個月後,逐步摸清黃粉蟲的生活習性,吳復星感覺飼養成本不高,容易養殖。   吳復星相繼投入5萬元,購買烘乾機、養殖盒、分皮機、篩糞機等設備,由種蟲不斷繁殖飼養。
  • 法國貴族如何全軍覆沒?阿金庫爾戰役,法軍在泥濘中被英軍殲滅
    如果提起法國,估計很多人想到的是法國特有的白旗,畢竟法國人在二戰的表現實在是太水了點,一個月就亡國了。不過在英法百年戰爭時期,法國還是比較勇烈的存在,和英國打的也算是十分兇狠。但很不幸的是,法國在和英國的戰爭裡,勇烈雖然是勇烈,可是被英國按在地上打的時候也是不少。比如說我們今天講的阿金庫爾戰役,那可就是法國被按在地上摩擦一次,捎帶腳還被打死了五千多貴族。
  • 法國梗:沒人能在法國投降前佔領巴黎!
    我只是想說我不承認我「辱法」,我只是想給大家闡述法國的悠久投降歷史!俗話說得好,正視歷史,敢於面對歷史,才能進步!儘管法國的歷史與我們沒有半毛錢的關係,但是我還是想聊一聊法國這底蘊豐厚的投降文化,給大家增長見識!
  • 嘗到甜頭了!繼萬聖偉後,廣東再鎖大學生新秀,四大球員被猜測
    當時廣東非常看重萬聖偉後,杜鋒在私下一直都在刻苦訓練他。特別是體重,杜鋒對他進行特別關照,這也讓萬聖偉減重之後,再加上基本功的提升,他自然會爆發。而目前廣東確實在CUBA嘗到甜頭了,今天又爆出廣東鎖定新的大學生,他們很可能會在今年的選秀大會選中他。
  • 從普魯士到德意志,德國是如何攪動全球的?
    戰爭勝利後,普奧兩國都想獨自吞併這一地區,雙方發生了爭執,這為普魯士後來的軍事行動提供了藉口。普魯士的第二個目標就是剛才的同盟奧地利。1866年他打著收回兩個公國的旗號,向奧地利發起了進攻。作為奧地利競爭對手的義大利也加入到了普魯士的陣營。戰爭發起時,奧地利擁有27.5萬的常備軍和近20萬的後備兵力。普魯士則僅有21.4萬常備軍和16萬後備力量。
  • 敘嘗到東方戰術甜頭,三路大軍進攻勢如破竹,白宮:背後有人指點
    有消息稱,敘利亞正規軍嘗到了東方戰術的甜頭,他們三路大軍發動的戰鬥勢如破竹一般擊潰了叛軍的防線。俄方這次為敘利亞正規軍補充火炮等裝備,就是為了讓他們可以擴大戰局,繼續鞏固戰果。據悉,敘利亞正規軍使用炮彈和飛彈,炮擊了位於伊德利卜南部降級區的法蒂拉、斯福洪、堪薩夫拉和巴拉等村鎮的反對派據點。而第25師、第4裝甲師和第7旅三路大軍在迅速合圍伊德利卜地區。
  • 潘傑鏡頭裡的時尚20年 玩前衛攝影嘗到甜頭
    1998年,潘傑和陳娟紅、胡兵等浙江模特都是好朋友,有一天,大家在胡兵家裡玩,陳娟紅突然提議,想跑出去拍一組「前衛照片」。這個提議立刻得到了潘傑的響應:「我早就有這個想法,但因為當時顧客的一些保守觀念,在自己的影樓裡一直無法實現。」  第二天,一幫人就拖著好幾個大箱子,直接飛去了敦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