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39期:港珠澳大橋建5G智慧橋梁,我國年底...

2020-12-08 前瞻網

工信部推進!年底移動物聯網連接數將達12億 深化4G加快5G

工信部官網7日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移動物聯網全面發展的通知》。《通知》要求,到2020年底,NB-IoT網絡實現縣級以上城市主城區普遍覆蓋,重點區域深度覆蓋,移動物聯網連接數達到12億。《通知》提出,在保障存量物聯網終端網絡服務水平的同時,引導新增物聯網終端不再使用2G/3G網絡,推動存量2G/3G物聯網業務向NB-IoT/4G(Cat1)/5G網絡遷移。

5G+北鬥加持!港珠澳大橋開展智慧橋梁監控科研項目

該項目由中國移動通信集團廣東有限公司珠海分公司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聯合開展,依託5G網絡毫秒級的低時延以及北鬥衛星毫米級的高精度定位等技術優勢,為機器人巡檢、視頻實時回傳及遠程控制作業等一系列新型監測和養護工作提供實時、安全、高精度的監測和應急管控能力。同時,大橋管理局聯合港澳高校等成立的研究中心,正開展智聯平臺搭建及維護關鍵技術等專題研究,實施總經費超4.9億元的「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應用」項目,延長大橋使用壽命,擬2022年底完成。

上海市政府通過《上海市推進新型基礎設施建設行動方案》

方案指出,上海已實現全市16個區5G網絡連續覆蓋,未來將建設了15個具有全國影響力的工業網際網路行業平臺,帶動6萬多家中小企業上雲上平臺,加快推動商貿、交通、物流、醫療、教育等終端基礎設施智能化改造,新建10萬個電動汽車智能充電樁,建設國內領先的車路協同車聯網和智慧道路。

上海今年5G、物聯網、智能車等領域投資逾500億元

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張建明表示,聚焦5G網絡、數據中心、工業網際網路、物聯網、智能網聯汽車、智能電網,上海市經信委梳理了3年內明確的70個重點項目,以及有投資意向、計劃實施的近20個儲備項目,涉及總投資約2000億元,今年將投資超過500億元。其中,上海今年5G建設總投資近100億元,將新建1.2萬個室外基站和3.2萬個室內小站。在數據中心方面,直接投資約120億元,將帶動投資超過380億元。在智能網聯汽車方面總投資超過20億元。

落地江蘇無錫!「中國車聯網示範區創新聯盟」正式成立

5月9日,江蘇省車聯網先導區建設現場推進會」在無錫召開,當天,由江蘇、上海、浙江等車聯網示範區共同發起成立了「中國車聯網示範區創新聯盟」,將聯合打造一個全國車聯網示範區的協作平臺、創新成果與產業對接的轉化平臺,做優產業生態,多方聯動構建協同創新體系。

2020年投資超百億 南京棲霞推進68個「新基建」及載體項目

南京棲霞區即將出臺《棲霞區應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 發展「新基建」行動計劃》,加快建設市、區兩級總投資超360億元的64個「新基建」及關聯產業項目、兩個總投資60億元的新基建關聯產業載體(園區)和兩個總投資14.5億元的儲備項目,今年力爭完成年度投資超百億元。 

昆明建成西南首個全物聯網公共工程安全監測平臺

5月6日,昆明經開區城市公共工程安全監測雲平臺正式投入使用,相當於給區域內的橋梁、邊坡、水庫、河堤、積水點等公共設施裝上「聽診器」和「眼睛」,起到實時監測、預警的作用。該平臺是「數字經開」體系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雲南省乃至整個西南地區首個全物聯網公共工程安全監測平臺。其先進與智能之處在於運用了物聯網、三維BIM、工程大數據分析等前沿技術。

雲南省首個5G+幼兒教育應用落地 多方位保障幼兒健康成長

雲南省首個5G+幼兒教育應用目前已在昆明滇池國家旅遊度假區第一幼兒園啟用。該應用對幼兒成長過程中海量大數據進行記錄、計算、分析,並形成科學的成長評估報告。該應用利用5G網絡高速率、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從「AI智能攝像頭監測寶寶專注力、身高體重大數據記錄寶寶成長、人臉識別強化寶寶接送安全、體溫監測時刻呵護寶寶健康、5G攝像頭關注寶寶在園安全」五大領域保障幼兒的健康成長。還可通過物聯網設備,輔以教師記錄。

國內首個SA獨立組網的5G行業應用試驗網正式開通

由信通院南方分院聯合深圳移動、聯通、電信以及華為、中興等企業共同建設的深圳第五代移動通信試驗網絡正式開通。該試驗網是全國首個採用SA獨立組網技術、具有一定網絡覆蓋規模(270個基站)、多頻段且面向5G三大業務場景的試驗網絡,支持雲AR/VR、超高清視頻、工業網際網路等5G典型業務應用。

東莞寮步13億元打造三大數據中心 推進數字政府和智慧城市

據悉,三大數據中心分別是東莞市數據互聯有限公司(交投數據中心)項目、東莞市拓撲大數據(趙淦林)產業協同發展中心兩個「市重大建設項目」以及廣東電信志享(華南)數據中心。其中交投數據中心項目大樓已經建成。該項目正處於試運行階段,已進駐市智能公交管理平臺、費改項目系統、市智慧停車雲平臺等業務系統。這三大數據中心總投資超13億元。

造勢引資!湖北省將啟動籌備5G+工業網際網路世界峰會

湖北省經濟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吳方軍表示,要打造強大發展生態。為進一步聚攏人氣、鼓舞士氣,提振信心,建議成立聯合工作專班,請省領導掛帥,經信、管局、工業網際網路分院、工業網際網路聯盟等參加,啟動5G+工業網際網路世界峰會籌備工作。在後疫情時代為湖北造勢、引智、招商,推進產業創新和交流合作,推動示範應用和產業聚集,打造產業發展生態,搶佔產業發展制高點。

上海3年內新增智能取物櫃1.5萬臺 建300個社區生鮮前置倉

近年來,上海高度重視電子商務配送網絡建設,著力提升電商發展的基礎設施配套支撐能力。截至目前,上海市智能取物櫃已超3萬組,社區智慧微菜場超過2000個。計劃三年內新增智能取物櫃1.5萬臺以上,著力構建覆蓋15分鐘社區生活圈及住宅小區的智能末端配送體系;建設300個社區生鮮前置倉,3個城市分選中心。

上海地鐵試點推出客流狀態等信息實時查詢服務

近日,上海地鐵試點推出客流狀態等信息實時查詢服務。運用信息化、智能化手段,將進出站客流等專業數據轉化為線路滿載率、車廂擁擠度百分比等可讀可視的形象化數據,為乘客提供更加直觀、及時、精細的出行信息參考。該服務集成大數據、雲服務等多項智能「黑科技」,可實時採集車廂客流狀態、列車行進位置等信息。

華為攜手首批18家車企成立「5G汽車生態圈」

近日,華為聯合一汽集團(一汽紅旗、一汽奔騰、一汽解放)、長安汽車、東風集團(東風乘用車、東風小康)、上汽集團(上汽乘用車、上汽通用五菱)、廣汽集團(廣汽新能源)、北汽集團(北汽新能源)、比亞迪、長城汽車、奇瑞控股、江淮汽車、宇通(客車)、賽力斯、南京依維柯、T3出行等首批18家車企,正式發布成立「5G汽車生態圈」,加速5G技術在汽車產業的商用進程,共同打造消費者感知的5G汽車。

廣州開發區與百度達成戰略合作 打造粵港澳智能網聯先導區

5月8日,廣州開發區與百度籤訂戰略合作協議,雙方在自動駕駛、智能交通等領域開展全面合作。根據雙方的戰略合作協議,百度將與廣州開發區共同打造粵港澳智能網聯先導區,開展包括車路協同路網新型基礎設施、智能信控、智能車聯、智能停車泊車等相關應用生態的建設。雙方將共同落地Apollo智能汽車生態基地以及Apollo自動駕駛運營基地,形成廣州開發區內可持續的智能網聯產業發展體系;此外,還將共同探索共建「城市智能交通運營商」的新模式。

一汽解放與四維圖新合資成立車聯網公司 發力大數據和AI

5月6日晚,一汽轎車子公司一汽解放與四維圖新子公司中寰衛星導航通信、吉林省一汽創新發展基金投資管理中心等籤署股東協議,共同投資設立「魚快創領智能科技(南京)有限公司」,進一步開展商用車聯網業務,開拓商用車後市場。其中,中寰衛星與一汽解放各佔註冊資本的35%。四維圖新表示,雙方將進一步聚焦於商用車輛的車聯網軟硬體、大數據、物流生態等領域的開發和服務。中寰衛星在助力一汽解放實現數位化升級的過程中,將進一步發力大數據和AI能力,開拓更多的車廠、主機廠等客戶,完成自身「智能運力大腦」的戰略。

卓翼科技擬投建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製造基地及配套科研基地項目

5月5日晚間公告,公司於近日與廈門火炬高技術產業開發區管委會、廈門市同安區政府籤署了《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擬投資建設智能穿戴設備智能製造基地及配套科研基地項目,初步規劃第一期投入5億元進行項目建設,擬於5年內形成年產值30億元的規模,帶動火炬高新區同安片區高端製造產業升級。

受新冠對經濟影響 Alphabet宣布放棄多倫多智慧城市項目

谷歌母公司Alphabet旗下的人行道實驗室(Sidewalk Labs)表示,由於持續的經濟不確定性,該公司撤銷了在多倫多設立的「智能區」計劃。據悉,該項目始於2017年10月,目的是在多倫多濱水區的12英畝土地上建造一個高科技社區。過去幾年,該項目一直是人行道實驗室關注的焦點,並且將對外展示其在全球範圍內建設「智慧城市」的願景。不過,冠狀病毒的流行對房地產市場的影響使其在多倫多的項目無法繼續下去。該公司表示,目前仍在進行少數幾個項目。

英特爾推出面向物聯網和邊緣的第十代處理器

英特爾最近宣布,其第10代核心處理器可以為物聯網(IoT)平臺提供堅實的基礎, 其吞吐量、LGA插槽可擴展性和嵌入式使用條件可達10個內核和20個線程。據報導,零售、工業、醫療、遊戲和娛樂行業都可以從35W至65WTDP的處理器中獲益,這些處理器具有多種用途,包括:嵌入人工智慧(AI)和分析的數字標牌解決方案、高級、創新的醫療成像解決方案、收集和分析庫存吞吐量的智能貨架和銷售點設備等等。

美軍研發出檢測新冠病毒的可穿戴設備 戴在手腕上可跟蹤

據悉,美國軍方已與某科技公司籤署價值2500萬美元的研發合同,主要用於開發一種可穿戴設備以檢測新冠肺炎早期症狀。招標書中稱,目前美軍迫切需要開發一種快速、準確的可穿戴式診斷工具,以識別、隔離症狀前的病例,並跟蹤或預防新冠病毒的傳播。

宇樹科技推出四足機器狗A1 雙深度感應攝像頭可感知環境

在IEEE的最新報導中,介紹了來自杭州宇樹科技(Unitree)最新研發的四足機器狗A1,售價不超過10000美元。最新推出的A1機器狗是Laikago的縮減版,最大持續室外奔跑速度為3.3米/秒(11.88千米/小時)。其可通過雙深度感應攝像頭感知環境,並將實時高清視頻傳回給人類操作者,也可以自主操作,其RTOS系統還可使其跟蹤特定用戶。

卡內基梅隆大學展示FitByte飲食記錄智能眼鏡系統

考慮到當前標準的飲食攝入追蹤方案不大精準,卡內基梅隆大學的研究人員特地開發了一套名叫 FitByte 的實驗技術。該系統由安裝在第三方鏡框上多個傳感器組成,其中紅外近距傳感器能夠識別與飲食有關的獨特動作(入嘴),然後觸發另一側的攝像頭來拍攝食品或飲料的照片,以供佩戴者後續參考。

高品自動化近日宣布完成億元A輪融資 推動智能工廠發展

5月9日,高品自動化近日宣布完成億元A輪融資,本次投資方為杭實資產。高品是是一家專注於智能製造整體解決方案的公司,專注於智慧工廠、MES系統建設、智能物流、智能產品。其主要產品為智能裝配測試線和基於工業網際網路技術的智能製造執行系統軟體(MES)。

大數據服務企業WakeData惟客數據完成1000萬美元B輪融資

WakeData惟客數據近期完成了1000萬美元的B輪融資。領投方為紅點創投中國基金和紅杉資本中國基金,IDG資本跟投。本輪融資將用於數位化解決方案的研發投入、垂直領域市場的拓展以及數位化生態的建設等。WakeData惟客數據致力於成為一家卓越的線下大數據服務企業。基於大數據與AI人工智慧,為企業提供一站式大數據應用解決方案。

為物流車隊提供打包維保方案 「共軌之家」完成近億元B輪融資

商用車維保服務商「共軌之家」近期完成近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由萬融資本領投,老股東磐霖資本、賽伯樂投資均超額跟投。共軌之家成立於2014年,主要針對商用車維保提供線上技術支持、線下智能檢修設備以及大數據在線診斷服務。共軌的主要業務包括技術共享社區運營、智能診斷設備銷售以及數據服務。其中,技術共享社區的用戶覆蓋了全國50%以上的維修站,社區積累了數百萬個故障案例與問答;智能診斷設備已經銷售數萬臺,每月檢修車輛超過30萬臺。

從汽車製造物流包裝切入工業物聯網 貝殼智聯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

貝殼智聯近日宣布完成A輪數千萬元人民幣融資。本輪融資由傳化集團領投,上海惠暘投資管理中心持續加碼投資,毅仁資本擔任本輪融資的財務顧問。所獲資金將主要用於智能包裝雲平臺的開發建設及提高智能包裝嵌入供應鏈全過程的用戶體驗。貝殼智聯成立於2016年,主要通過物聯網技術推動物流包裝循環使用以及物流倉儲可視化,從而提高生產方運輸以及生產能力。

錙雲物聯完成A+輪融資 提供物聯網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

5月8日,傳統製造業數字工廠解決方案提供商錙雲物聯完成A+輪融資,投資方為磐霖資本。錙雲科技是一家針對離散製造業(汽車零配件 、3C 、半導體等行業)提供數位化整體解決方案的服務商,產品線涵蓋工具機物聯網,醫療物聯網,車聯網應用的諮詢、開發、交付、運維等全生命周期,並提供公有雲,私有雲,混合雲的靈活交付方式。

第三方物流協同交付平臺壹站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 元生資本領投

第三方物流協同交付平臺「壹站」近日完成過億元A輪融資,本輪融資由元生資本領投,明勢資本跟投,華興資本擔任獨家財務顧問。本輪融資資金大部分將用於產品研發,其次是運力資源整合、客戶拓展和團隊建設。壹站供應鏈大數據平臺致力於通過各種物聯網設備、先進的數據採集及智能化分析技術,結合團隊豐富的行業經驗和大數據分析能力,為平臺上物流企業提供專業的數據服務和決策服務。

協創數據過會 主營消費電子領域物聯網終端等產品

5月9日訊 證監會第十八屆發行審核委員會2020年第67次發審委會議於5月8日召開,審核結果顯示,協創數據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協創數據」)首發獲通過。協創數據此次發行的保薦機構為天風證券,保薦代表人為何朝丹、張興旺。這是天風證券今年保薦成功的第1單IPO項目。協創數據主要從事消費電子領域物聯網智能終端和數據存儲設備等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並不斷緊跟技術變革與市場的發展趨勢,推出新產品。

金山雲IPO定價每股17美元 部分資金用於物聯網等技術產品研發

5月8日,雷軍旗下金山雲對規模擴大後的5.1億美元美國IPO交易定價,將3000萬股股票價格定為每股17美元。通過首次公開募股募集到的資金將主要用於:大約50%用於進一步投資升級和擴展基礎設施;大約25%進一步投資於技術和產品開發,特別是人工智慧、大數據、雲技術和物聯網;大約15%用於資助金山雲生態系統的擴展和國際存在;大約10%來補充營運資本。

小乙物聯2019年淨利增長98.95% 獲政府物聯網產業技術補助

小乙物聯近日公布的2019年年度報告顯示,2019年營業收入為113,885,639.38元,較上年同期增長41.69%;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11,953,469.16元,較上年同期增長98.95%;基本每股收益為0.60元,上年同期為0.31元。小乙物聯主業致力於物聯網領域研究和RFID技術應用,主要產品定位在倉儲物流領域和自動識別領域,主要從事物聯網行業解決方案及物聯網項目集成和部署、物聯網相關專有設備研發製造、電子標籤及初始化服務等。

2026年,全球物聯網節點和網關市場規模將達5637億美元

據MarketsandMarkets,到2026年,全球物聯網節點和網關市場規模估計將從2020年的3871億美元增長至5637億美元,複合年增長率為6.5%。 據該報告到2026年,按硬體類型劃分,連接IC市場將佔據物聯網節點和網關市場中的最大份額。此外,對消費電子產品的需求不斷增長,以及使用諸如藍牙、BLE、Wi-Fi和近場通信(NFC)等多種連接技術的智能家居的飛速普及,預計將進一步推動對連接的需求。消費終端應用將在2026年佔據物聯網節點和網關市場最大份額。物聯網節點和網關市場的消費者最終用途應用包括可穿戴設備和消費電子領域。美國將在2026年佔據北美物聯網節點和網關市場最大市場份額。

報告:2025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1285.6億美元

據市場研究機構ReportLinker發布的最新報告(The global sensor market),預計到2025年全球傳感器市場規模將達到1285.6億美元,在2020-2025年期間,複合年增長率為8.86%。據報告,傳感器市場正受到對傳感器豐富應用的需求不斷增長的推動,提供精確精確測量的傳感器的發展對於推動新型應用的需求至關重要。此外,智慧城市計劃還推動了人們對結合智能設備使用的智能家居的接受。日益城市化以及管理基礎設施和資產的需求正在鼓勵世界各國投資多個智能城市項目。根據美國消費者技術協會的數據,到2020年,全球智慧城市發展支出預計將達到343.5億美元。

本文來源前瞻網,轉載請註明來源。本文內容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只提供參考並不構成任何投資及應用建議。(若存在內容、版權或其它問題,請聯繫:service@qianzhan.com) 品牌合作與廣告投放請聯繫:0755-33015062 或 hezuo@qianzhan.com

相關焦點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70期:我國一項物聯網安全測試技術成為...
    此外,「騰訊連連」品牌以及物聯網平臺IoT Explorer實現全新升級,將聚焦消費和產業兩大物聯網賽道。港珠澳大橋智能運維雲平臺即將建成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消息,「港珠澳大橋智能化運維技術集成運用」專用雲平臺將於12月底建成。
  • 港珠澳大橋全球最長能抗8級地震 橋下白海豚增多
    新華社發  建成通車後珠海香港兩地通行時間將從陸路約三小時、水路1個多小時縮減到30分鐘車程  全球最長跨海大橋——港珠澳大橋主體橋梁昨日正式貫通。據了解,大橋主體橋梁長22.9公裡,宛如一條巨龍橫跨在伶仃洋海面上,橋面上的「中國結」、「海豚」、「風帆」 三個巨型景觀在伶仃洋面上熠熠生輝,已成為港珠澳大橋以及伶仃洋面上的標誌性景觀。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63期: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美國...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完成階段建設 擬2021年底前部署完成 我國首個衛星物聯網工程——「行雲工程」已完成第一階段建設,並已在我國極地科考、地質災害監測、林業監測等領域開展行業示範應用窄帶物聯網技術納入5G標準 全環節對物聯網安全進行規範我國移動物聯網設備連接數已經超過10億個,其中NB-IoT(窄帶物聯網)連接數已經破億。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3期:廣深掀起智慧杆革命!一口氣建5萬根...
    一口氣建5萬根,騰訊華為早已入局近日,廣深沿江高速被傳出落地全國第一根高速公路5G多功能示範杆。廣深沿江示範路段全長30.5公裡,99%路面為橋梁,擬共規劃建設93根多功能示範杆,以實現5G全線覆蓋!工程由深圳市工信局、交通局的指導,深圳市特區建設發展集團、深圳高速公路股份有限公司等聯合規劃承建。
  • 港珠澳大橋會「打太極」?廣州大學院士團隊將隔震技術嵌入橋梁
    「港珠澳大橋通車了!」想起親身參與的超級工程正式啟動,這些天,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哈薩克族總工程師溫留漢·黑沙常感到興奮。他回想過去8年,在中國工程院院士周福霖指導下,整個團隊擔綱起港珠澳大橋抗震設計,首次把隔震技術嵌入橋梁,定義了橋梁隔震裝置技術的世界標準。 「港珠澳大橋通車了!」
  • 致敬40年|「橋痴」孟凡超:港珠澳大橋體現了中國速度
    超級工程的設計不容許邊建邊改2018年10月24日,歷經6年前期設計、9年建設,全長55公裡,集橋、島、隧於一體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是我國橋梁建設史上技術最複雜、環保要求最高、建設標準最高的「超級工程」。隨著港珠澳大橋的通車,由香港行車至珠海、澳門從3個多小時縮短至45分鐘左右。這座大橋的總設計師,就是孟凡超。
  •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
    預告|乘風破浪,港珠澳大橋是如何保護中華白海豚的?金羊網  作者:李鋼  2020-07-11 珠江科學大講堂第73期將特邀港珠澳大橋島隧工程項目總工程師林鳴,來講述港珠澳大橋建設的故事。
  • 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我國首個,由上海建築師繪就藍圖
    今天,港珠澳大橋正式開通。為克服香港機場的標高及伶仃洋主航道要求的限制,港珠澳大橋必須採用隧橋模式,進而在汪洋大海中建設人工島。其中,港珠澳大橋人工島口岸是中國第一個建築在填海人工島之上的並置雙口岸,它的總承包設計方為華建集團華東建築設計研究總院(集團本部位於上海)。超級工程的親歷者郭建祥,為我們解讀人工島口岸背後的故事。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4期:騰訊450億元建長三角AI超算中心...
    該超算中心將成為長三角最大、全國前三的人工智慧超算樞紐,預計2021年底陸續投入使用,將承擔各種大規模AI算法計算、機器學習、圖像處理、科學計算和工程計算任務。此外,依託超算中心,騰訊還將從城市服務、城市治理、城市決策和產業互聯四大板塊切入上海松江區的智慧城市建設。
  • 「同濟人與港珠澳大橋建設專題展」揭幕,集中展示同濟人為大橋建設...
    在港珠澳大橋通車一周年之際,10月29日,由同濟大學與港珠澳大橋管理局聯合主辦的「圓夢世紀工程 唱響同濟橋歌——同濟人與港珠澳大橋建設專題展」,在我校博物館揭幕。120幅展板、420餘張圖片、39件(套)實物,系統回顧了港珠澳大橋的建設歷程,集中展示了包括師生、校友在內的一大批同濟人為港珠澳大橋建設作出的重大貢獻。港珠澳大橋管理局黨委書記、我校傑出校友朱永靈,我校黨委書記方守恩出席,共同為展覽揭幕。我校副校長江波主持揭幕儀式。
  • 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全線貫通 抗7級地震、壽命120年
    記者實地探訪了這座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  國家支撐,科技先行  港珠澳大橋集結了上千名科技工作者,開展科研專題研究300餘項  「大橋通車後,珠海、澳門同香港間的車程將由3小時縮短至半小時。這座橋將珠三角地區連成一片,形成港珠澳一小時經濟生活圈!」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橋痴」孟凡超:用匠心刷新中國速度 創造...
    這句話的作者,就是港珠澳大橋的總設計師孟凡超——孟子第七十四代孫。孟凡超的父親是山東臨沂人,也是孟子後裔,抗日戰爭時期作為青年學生幾經輾轉到了四川遂寧。1959年,孟凡超出生在四川遂寧,是中國著名的橋梁專家。港珠澳大橋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大橋,創造了世界奇蹟,是中國人的驕傲,而總設計師孟凡超是我們山東人的驕傲!
  • 港珠澳大橋背後故事:「水中大熊貓」中華白海豚倒逼方案優化
    從設計到建設前後歷時14年,當今世界裡程最長、施工難度最大的港珠澳大橋將於2018年10月24日正式通車。「世紀工程」港珠澳大橋是「一國兩制」框架下粵港澳三地首次合作建設的世界級超大型跨海交通工程,是中國交通史上技術最複雜、建設要求及標準最高的工程之一,被譽為是我國由橋梁大國向橋梁強國邁進的裡程碑之作。
  • 港珠澳大橋出啥事了?惹得日本專家狂噴,網友:不至於吧
    今天來聊一聊和港珠澳大橋有關的事情。它是至今為止建造難度最大和長度最長的跨海大橋,體現了中國建橋技術的高超,是國人的驕傲。不過對於日本人來說它時不好的存在,甚至有很多專家對它進行狂噴,跟著阿戰去了解一下原因吧。按理來說港珠澳大橋是國內獨自進行設計和建造的大橋,它和日本起之間是沒有任何聯繫的。
  • 廣大院士團隊擔綱港珠澳大橋抗震設計 創新隔震技術世界領先
    &nbsp&nbsp&nbsp&nbsp南方網訊(全媒體記者/姚瑤 通訊員/廣大宣)「港珠澳大橋通車了!」想起親身參與的超級工程正式啟動,這些天,廣州大學工程抗震研究中心哈薩克族總工程師溫留漢·黑沙常感到興奮。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40期:「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
    「湖北造」天基物聯網啟動組網5月12日,「行雲工程」首發星「行雲二號」01星、02星成功入軌,「湖北造」全國首個天基物聯網正式啟動組網計劃。「行雲工程」由80顆低軌通信衛星組成,是我國首個自主投資建設的天基物聯網星座,計劃分α、β、γ三個階段逐步建設系統,最終打造覆蓋全球的天基物聯網。
  • 港珠澳大橋總設計師,總工程師畢業的學校,原來是這兩所!
    最近一段時間,國內最大的新聞莫過於港珠澳大橋的開通了。10月23日,港珠澳大橋開通儀式在珠海舉行,10月24日上午9點,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個被外媒冠以「中國奇蹟」之稱的超級工程獲得了多項世界之最!世界最長跨海大橋,世界最長海底隧道,世界首個橋,島,隧一體等等。
  • 港珠澳大橋「同濟元素」彰顯上海科創硬實力
    10月24日,經過近8年的建設,全長55公裡、被稱為「工程界的珠峰」的港珠澳大橋將迎來正式通車的歷史性時刻。如一道彩虹橫跨伶仃洋——它是當今世界最長的跨海通道,連接香港大嶼山、澳門半島和廣東省珠海市。主體工程「海中橋隧」長超過35公裡,海底隧道長約6.75公裡,橋梁長約22.9公裡。尋常人不知道的是,在這座大橋技術最難的節點人工島及隧道部分,處處體現了「同濟元素」。
  • 前瞻物聯網產業全球周報第51期:字節跳動全資收購才雲科技,阿里雲...
    首批物聯網區塊鏈標準出爐 中興在其發揮重要作用近日,國際電信聯盟第二十研究組召開全體會議。會上,由中國聯通聯合中興通訊等成員單位共同研製的三項物聯網區塊鏈項目正式凍結。連同在今年1月ITU-T SG20會議上發布的Y.4464(物聯鏈框架),至此,ITU-T第一批物聯網區塊鏈標準共計四項正式出爐,標誌著區塊鏈在物聯網領域應用的研究達到了一定深度。中國聯通、中興通訊等在其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研究成果廣受國際認可,同時,這也是我國參與物聯網區塊鏈領域國際標準化的重要裡程碑。
  • 港珠澳大橋:設計使用壽命120年,抗16級颱風8級地震
    根據港珠澳大橋管理局提供的文字材料、港珠澳大橋管理局官網信息、公開新聞報導等,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整理了10個有關港珠澳大橋的數據,讓人更直觀了解港珠澳大橋。2003年8月4日,國務院批准三地政府開展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同意粵、港、澳三地成立「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2004年3月,港珠澳大橋前期工作協調小組辦公室正式成立,全面啟動港珠澳大橋各項建設前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