筷子使用超三個月易致肝癌?竹木、金屬,哪種材質的筷子更安全?

2020-12-04 王思露營養師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一日三餐是我們身體的基石,而安全、衛生的飲食(環境)更是推動身體健康的重要因素。除了我們直接接觸食用的餐食以外,各種飲食過程中的「周邊」同樣是生活中各位該注意的細節,就比如說您吃飯所用的「筷子」。坊間素有言論「筷子用不對,全家都白費」,雖有誇張成分,但也證明了筷子和健康之間的重要聯繫;筷子如何選擇、使用才更加安全?使用筷子的過程中該注意些什麼?始於「選筷」,終於「用筷」,有些事還真需謹慎為之。

筷子三個月不更換就會導致肝癌,是真的嗎?

聊於此事,事情的歸結點在於「筷子+黃麴黴素」的問題。

網絡傳言:家中的筷子使用時間過長、清洗使用不當就會產生各種黴菌,這個過程中甚至容易產生毒性較大的「黃麴黴素」。

黃麴黴素:2017年世界衛生組織公布了致癌物清單,黃麴黴素屬於一類致癌物,也就是「對人體有明確致癌性的物質」;這種物質的攝入會對人體肝臟組織起到破壞作用,嚴重者甚至會增加肝癌的發病風險。

但請您注意:黃麴黴素的出現是有前提條件的,並非那麼簡單。

需要合適的營養物質,黃麴黴毒素才會產生:

聊到黃麴黴毒素,其主要是由黃麴黴和寄生麴黴次生代謝而成的物質,它的出現一定需要合適的條件(營養條件)。例如玉米、花生。小麥、大豆等糧食穀物腐敗變質+發黴後就會產生黃麴黴毒素。

請注意筷子本身並不是糧食作物。它自身的營養環境也很難培養出黃麴黴菌;所以,其實來看,就算筷子由於儲存環境方式不佳、使用方式不對等問題出現發黴的問題,一般大多也都是普通黴菌物質,這些物質很少能直接危害人體的健康。

想要產毒,筷子所感染的黃麴黴素還需要帶有「產毒基因」:

市面上的多數謠言都在說「食物殘渣長期殘留附著與筷子上時,筷子就容易被黃麴黴菌(毒素)感染」。但公正來看並不是每個黃麴黴(菌)都會產生致癌的黃麴黴素,多數的黃麴黴天生就無法產生毒素。也就是說,就算筷子感染了黃麴黴菌,其實也沒有太嚴重的致癌致病問題。

言於此,「筷子使用不當=肝癌」的說法存在不靠譜性,請您公正看待。

雖然不存在黃麴黴毒素,但安全問題同樣值得關注:

在之前國聯質檢食品藥品安全評估中心的一次抽查中發現,有60% 的家庭使用的筷子都存在大腸桿菌超標的問題,

大腸桿菌雖然是人體中的正常菌群,但出現了致病大腸桿菌,就會增加人體食物中毒的風險,嚴重時甚至還會威脅到我們的生命健康。

筷子那麼多(種類),應該如何選擇?

推薦使用—竹筷子;關注生活,竹質筷子的使用率更大;相對而言價格適中、導熱性差且使用方便;竹子表面相對光滑,不易滋生細菌和蟲子。既健康,又安全,而且還實惠,是不錯的選擇。

安全考慮—推薦金屬筷子:對於多數人使用的「不鏽鋼筷子」等金屬筷子,耐用且易清洗,一般不容易被磨損,同樣也不容易滋生細菌物質,當然它的缺點是略沉且滑,不太方便夾取,但從安全角度來看建議各位可以偏向使用。

不推薦使用—塑料筷子:塑料筷子雖然顏色豐富、造型多樣,還方便攜帶;但是它的熔點較低,一旦受熱很容易融化、變形,析出釋放的物質甚至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同樣也容易滋生細菌等有害物質,關鍵還容易汙染環境。

多方面共同分析,生活中不建議大家使用塑料筷子。

有些筷子不能用:

沒有「QS質量認證標誌」的筷子:選購筷子要安全,有些不法商家為了節約成本,可能會用一些不安全材質的物料製作筷子,以次充好;為了降低安全風險,請大家到正規商超進行選購,認準「QS質量認證標誌」,避免上當受騙。

已經變色或者出現酸臭味道的筷子:當竹木筷子本身已經出現非木色本身的斑點、變色;或者筷子已經有了明顯的酸臭味、潮溼腐敗味道,那證明其使用時間已經過長,或者由於儲存不當已經發黴,為了避免危害因素,請拒絕使用。

已經存在劃痕、裂痕、溝壑的筷子:無論您使用的筷子是什麼材質,假設如已經出現了劃痕、裂痕等破損痕跡,其更容易「藏汙納垢」,建議就不要繼續使用了,這樣的「溝壑」更容易生長繁殖細菌等有害微生物,對身體健康存在威脅。

安全使用筷子,您應該這樣對待:

清洗筷子要「認真」;請做到認真+科學。建議大家在清洗筷子的時候可以先用清水將其打溼,然後用蘸有清潔劑的洗碗布細緻搓洗每一根筷子,最後用流水將油漬、食物殘渣以及洗潔劑等物質一同清洗乾淨。清洗之後要晾乾(曬乾);定期(勤)更換。筷子,家庭當中的最基礎生活物品,雖不存在網絡中傳言的大問題,但小問題也值得每一位朋友去注意。安全選擇、定期更換、靠譜清洗、趨利避害;希望您使用的筷子「安全無威脅」。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筷子易發黴?「開水燙一下」沒用?正確的方法是……
    筷子長時間使用後容易生菌、發黴如何使筷子更衛生在家裡怎樣給筷子消毒呢上海市消保委開展了專項測試來看看200雙舊筷子和660雙新筷子檢測效果如何▲測試五種材質的筷子●不同的環境溼度下,筷子上的黴菌數量增長相差甚遠,黴菌在溼度80%的條件下(如南方地區的梅雨季節)極易生長,而在溼度40%的條件下基本不生長。溫度對黴菌生長的影響不大。舊筷子、竹木筷更容易發黴●使用時間超過6個月的筷子更容易長黴,黴菌數量比新筷子和使用3個月的筷子要多30%以上。●木質和竹質筷子結構疏鬆,表面的凹槽、細紋容易藏匿細菌。
  • 家裡的木筷子容易發黴,試試不鏽鋼筷子,不會發黴還更防滑
    筷子使用時間過長,會逐漸發黴,產生異味、發黑,甚至是長毛,而最可怕的是發黴的筷子會產生黃麴黴素,黃麴黴的毒性,比砒霜還要大。為了家人和自己的健康,最好筷子使用的周期最好不要超過三個月。就像我們使用的牙刷一樣,三個月的時間,足以讓筷子上沾滿很多的真菌。筷子使用時間越長,檢出的菌落總數越高。那有沒有一雙能抗菌、不發黴、不發黑,而且經久耐用的筷子呢?它到底是用什麼材質的?
  • 筷子長期使用易發黴?會不會造成微量元素超標?值得重視
    我們平時使用的筷子,距今一有3000多年歷史了,但你知道嗎?中國先發明的是勺子,歷史比筷子還要久,距今約8000多年的歷史,不過現在筷子是我們就餐的主要工具。筷子已經能滿足我們生活中吃飯夾菜的絕大多數問題,我們也練就了一身「筷子功夫」,什麼食物都能用筷子夾住。
  • 網傳「三個月不換筷子會致癌」,是真還是假?發黴的筷子該扔嗎?
    很多家庭都往往會忽略筷子上的黴,或者選擇隨便拿熱水燙燙,用鋼絲球刷刷乾淨後繼續用,但近幾年網上流傳一則新聞說是一家四口患了癌症是因為長期使用發黴的筷子,因而衍生出了一種說法「三個月不換筷子會致癌」,這究竟是真的嗎?筷子為何容易發黴?
  • 家用筷子、案板會「致癌」,真的假的,怎麼破?
    關於「筷子、案板致癌」,我們首先要知道言論何來?這個問題主要是由於家中的筷子、案板使用時間過長產生各種黴菌,如果被黴菌感染致病,很可能會對身體造成危害,輕者會導致感染性腹瀉、嘔吐等消化系統疾病;如果時間過長可能還會滋生「黃麴黴素」,這種毒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氰化鉀毒性的10倍,而且這種物質已被世界公認是可以誘發肝癌的物質,如果一次性攝入過多還可能會威脅生命。
  • 金屬筷子可以拯救很多的樹木,為什麼我們中國卻很少有人用呢?
    日本人在平時吃飯的時候,經常吃的一些都是壽司,魚片等美食,所以說在吃飯的時候為了能夠更好的夾起食物,所以使用的筷子都是尖頭的筷子,而韓國人在使用筷子的時候,總共喜歡用扁平的筷子,可以說跟我們國家使用的筷子差別還是比較的大的,除了筷子的形狀有一定的差別以外,材質上也是有所不同的,他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大多數使用的都是金屬筷子,但是我們在使用筷子的時候則使用的是木質筷子
  • 舊筷子用久了會致癌?看完後我震驚了……
    2筷子晾乾再儲存,避免發黴據了解,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筷子多以竹、木製品為主,少數為金屬等材料。不少人習慣將筷子清洗乾淨後直接放在筷子筒或櫥櫃內,而竹、木製筷子在未完全晾乾的情況下容易發黴,從而給身體健康帶來隱患。
  • 一老字號酒家被曝筷子染黑紙巾,這麼多年你的筷子用對了嗎?
    該店店員當時解釋稱,這種筷子是密胺筷子,因為是塑料品質所以掉色是正常現象。一位餐飲業內人士表示,很多餐廳使用的塑料碗筷為密胺餐具,從網上視頻曝光的內容看,疑似為密胺餐具,「合格的密胺餐具可以放心使用。而生產工藝差、不合格的密胺餐具,容易釋放有害物質。」密胺餐具使用過程中仍然需要避免強酸、強鹼、超高溫環境。
  • 哪種砧板更安全?摩飛砧板能有效避免會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哪種砧板更安全?摩飛砧板能有效避免會致癌的黃麴黴毒素 近日,某節目曝光一則「一家四口相繼患癌」的新聞,引起了軒然大波。
  • 「健康」鍋、碗、筷、杯子…哪種材質最好?幾張表格告訴你 - 人民...
    做飯用的鍋、菜板,吃飯用的筷子等,直接關係到健康!哪種材質的最好?>陶瓷鍋正規品牌產品沒問題,但不宜盛裝酸性食物;有些劣質瓷器餐具的釉上彩含有鉛,長期使用可能造成重金屬中毒健康指數:★★★危險指數:★★壓力鍋烹飪熟透,節省烹飪時間;但操作不當易爆炸健康指數: ★★★★危險指數: ★★★★★鋁鍋高溫或者金屬鏟在炒菜時與鋁鍋碰撞、摩擦,或者裝強酸強鹼的菜餚
  • 如何教孩子學會使用筷子進餐
    華龍網2018年1月11日10時訊 如何教孩子學會使用筷子進餐,進餐是一門學問,使用筷子更是一門學問,那麼在這門學問上每個人都會花上一生的時間來學習和完善它,那麼家長們應該如何引導我們親愛的寶貝們呢?    西方學者認為,訓練寶寶使用筷子可以提升手指的協調能力,有助於肢體運動智能的發展。
  • 教寶寶用筷子,竟然能增智!
    研究表明,會用筷子的孩子大多數反應敏捷、思維活躍。這是由於孩子吃飯時用筷子可以讓他的手腕和胳膊運動,鍛鍊了大腦和身體機能神經。那麼父母應該如何教小朋友用筷子呢?合適實用父母要想讓孩子手腦並用,心靈手巧,就不能圖省事方便讓孩子用湯勺吃飯,要好好培養孩子使用筷子的方法和習慣。培養孩子使用筷子要順其自然,循序漸進,同時也要考慮筷子實用性。市場上有很多專門給寶寶設計的專用練習筷子,其材質多為輕便的塑料,雖然有指環扣,但是孩子在練習時很容易打滑,影響吃飯。
  • 寶寶用筷子吃飯可以促進大腦發育,多大適合練習使用筷子?
    所以,幼兒使用筷子時,手部肌肉活動刺激了大腦皮層相應區域的生理活動,有助於大腦的發育,提高思維能力。3.培養幼兒的自立品質筷子就像是人類手指的延長,學習使用筷子的過程中,寶寶越來越理解「利用工具幫助自己」這個原本抽象的概念,他也就更有信心獨立去做一些事情。孩子在可以自己動手用筷子後,往往就不再滿足只吃家長給夾到碗裡的菜了,TA會自己嘗試去用筷子夾並品嘗各種食物。
  • 烘乾or風乾,哪個是對付筷子發黴的最好武器呢?
    筷子發黴應該屬於全國範圍的廚房問題了吧!(畢竟老外也不怎麼用筷子)廚房溫度其實不低,畢竟開火做飯就是個加熱的過程。其他廚具用品倒是以金屬為主,並不會出現發黴的現象,而筷子則不然,以竹木筷子居多。傳統筷簍的密閉性強,也不易水分蒸發。
  • 筷子使用期不宜超半年 如有黑點、變形快扔掉
    這是因為,感染者的牙菌斑和唾液中會有幽門螺桿菌,在不分餐的情況下,筷子就很可能成為病菌的傳播媒介。從臨床上看,胃病是最常由於混用筷子,在共同吃飯中傳播的疾病之一,可能帶來的後果也相對更嚴重。   此外,傷寒病等腸道傳染病,也可能會通過混用筷子等餐具傳播。
  • 夫妻都生病住院,竟是筷子導致,快看看你家有這樣的筷子嗎
    導語:最近一對夫妻兩個人都被查出是肝癌晚期,原因竟然就是家裡的一把筷子,如果你家裡有,就趕快扔掉吧!醫生怒斥:吃飯用的這種筷子,趕快扔掉!發黴的筷子——肝病「元兇」發黴的任何東西都會滋生黃麴黴素,這個黃麴黴素,來頭可不小,它「瘋狂」到一個毫克的計量就可以導致肝癌的發生。它被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為一級致癌物質。說經調查研究,黃麴黴素的毒性是砒霜的68倍,是導致肝癌的罪魁禍首之一。筷子一定要洗乾淨並且擦乾。
  • 上海市質監局發布2017年上海市兒童筷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2017年12月25日,上海市質監局官網發布2017年上海市兒童筷子產品質量監督抽查結果。結果顯示,近期,上海市質量技術監督局組織對本市生產和銷售的兒童筷子進行了專項監督抽查。本次共抽查產品100批次,經檢驗,不合格0批次。
  • 筷子用久了易長黴,教你一個小妙招,洗出來的筷子乾淨又衛生!
    【筷子用久了易長黴,教你一個小妙招,洗出來的筷子乾淨又衛生!】 筷子是我們常用的飲食工具,但用久了,會長黴,還會滋生許多細菌,不益於身體健康,今天小編分享一個小方法,讓筷子不再有細菌,一起來看看吧!首先再鍋中倒入清水。把準備好的筷子放在鍋中。
  • 怎樣訓練孩子使用筷子?千萬別錯過教他用筷子的最佳時機
    使用筷子是中華民族傳承文化,學習使用筷子也是孩子成長中重要的過程,使用筷子對於寶寶來說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在學習過程中爸爸媽媽要給寶寶提供幫助。 什麼時候是寶寶學習使用筷子的最佳時機?
  • 2-3歲開始 怎樣訓練孩子使用筷子?
    ,2-3歲可以使用筷子,多使用筷子等可以鍛鍊孩子手指靈活性,該怎麼教孩子使用筷子呢? 對於寶寶來說,學用筷子還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情,如何熟練地「操縱」那兩根小棍棍,不僅需要耐心和時間,更重要的是有興趣。讓寶寶在快樂中學習,是寶寶掌握新技能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