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大熊貓」滅絕!為什麼高科技養殖,不能阻止中華白鱘悲劇?

2021-01-12 黑貓的薛丁格

2020年,愛你愛你啊,但是長江白鱘還是等不到國人的愛,就消失在地球上了。有著「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

"水中熊貓"滅絕

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被宣布滅絕!

沒看錯,是滅絕,從此我們只能在郵票上看看中華白鱘的模樣。

中國古代白鱘被稱之為鮪。春季溯江產卵,主產於中國長江自宜賓至長江口的幹支流中,錢塘江和黃河下遊也有發現。

它們是中國特產稀有珍貴動物,屬國家一級野生保護動物,有「水中大熊貓」之稱。

長江鱘有多少種?

長江裡的鱘一共有三種——白鱘、中華鱘、長江鱘。「白鱘最大的一個特徵是,它身體的前端有一個長長的吻,佔身體總長的三分之一。」

改革開放40年,帶來給我們富裕,卻帶給白鱘滅絕。

長江流域的居民表示:上世紀七八十年代,長江流域白鱘比較常見。

「那時,經常會看到,有人拖著比板車還長的白鱘,比較常見。」

「在長江裡打撈,一次能撈上來上噸重的白鱘。」

沒想到吧,僅40餘年,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珍稀動物白鱘從常見走向滅絕,令人心痛。

科技的掙扎

我國是否一直都在努力搶救白鱘?

答案是確定一定以及肯定!

中科院專家表示:曾經採集了百餘條白鱘幼體,但是養殖失敗了。

水生生物博物館館長張先鋒是一位研究長江珍稀動物近40年的專家。他表示:「目前白鱘的研究非常有限,在宣布滅絕之前,我們科研工作者已經十多年沒有白鱘的標本收集和野外觀察記錄了,沒有像其他珍稀動物一樣,至少有一部分研究數據和經驗的積累,真的很遺憾」。

白鱘需要廣闊天地

中科院專家表示:曾經採集了百餘條白鱘幼體,但是養殖失敗了。

專家研究也不是萬能的,也沒能阻擋白鱘滅絕的腳步。

百條白鱘都養死了,想想都扎心!

大熊貓養殖成功,但是白鱘養殖失敗,可見白鱘需要的是良好的自然環境和廣闊的天地,而不是圍起來像養寵物一樣。

實踐證明,高科技養殖技術不如良好的生態環境,金山銀山不如綠水青山!

不是所有的動物像人類一樣喜歡現代化的,它們更傾向於原始的生態環境。

阻止「下一個白鱘」悲劇

專家表示:中華鱘、長江鱘、鰣、鯮以及刀鱭,有的也已經很多年沒有見到過了。除魚類外,揚子鱷、山瑞鱉等水生動物也危在旦夕!

幸運的是,活著的揚子鱷還能聽到一個好消息。

農業農村部發布通告,從2020年起在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植資源保護區以外的天然水域,實施長江十年禁漁計劃。

相關焦點

  • 「水中大熊貓」滅絕
    2020年1月2日消息,長江白鱘沒能挺過2020年,被宣布滅絕!長江白鱘是生活在長江中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被稱為「水中大熊貓」。「千斤臘子萬斤象」,其中的「象」指的就是長江白鱘,據說它可以長到上萬斤。白鱘體型碩大,成魚可長達七八米,遊速迅疾,所以有「水中老虎」、「中國淡水魚之王」的稱號,它也是世界十種最大的淡水魚之一。
  • 長江白鱘滅絕,眾多「水中國寶」九死一生,人類或孤獨生活在地球
    說起渡渡鳥滅絕,或許我們依然體會不到這種痛,因為就算當年渡渡鳥真的「死透」了的時候,似乎也沒人在意。那發生在我們身邊的,離我們最近的一個物種滅絕,長江白鱘的滅絕呢?是否提到長江白鱘,它的滅絕,終於能感受到了一絲的遺憾和惋惜了?
  • 如果2003年的船隻沒有觸礁,長江「水中大熊貓」就不會滅絕
    雖然上半年我們過得十分困難,但是至少現在我們還可以憧憬自己的明天,而有著「水中大熊貓」之稱的白鱘卻掉隊了,沒能遊進2020的時間長河裡。2019年12月,長江所專家在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上,用一篇論文宣告了白鱘的滅絕,這是中國長江又一個特有物種銷聲匿跡。
  • 專家:長江裡不為人知瀕臨滅絕的生物還很多 白鱘滅絕只是開頭
    悲劇的主角不只是白鱘,更多長江瀕危魚類正在默默無聞地走向滅絕邊緣。該論文通訊作者、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首席科學家危起偉在接受南方周末記者採訪時表示,論文研究小組在2017-2018年對長江流域進行了全面捕撈調查,有140種記錄在案的魚類沒有被發現,白鱘只是其中最突出的一個例子。
  • 17種國寶級滅絕動物的最後影像,水中大熊貓最讓人痛惜
    第一、水中大熊貓、長江女神「白暨豚」白暨豚是地球上最大的也是最原始的淡水鯨類,它完全生活在淡水中,在長江中下遊常見。我國很早就開始了白暨豚的研究和保護,其重要程度不亞於大熊貓,被稱為水中大熊貓,研究者曾經嘗試人工繁殖,但由於數量稀少,最終失敗,2002年,人工馴養環境下的最後一頭白暨豚
  • 水中「活化石」白鱘:從常見漁獲到滅絕,它經歷了什麼?
    它被稱為水中「活化石」,本來是長江中下遊常見的魚類,它與中華鱘生活在同一水域,每年都為長江兩岸的人們提供了大量的美味食材,而在2019年12月23日它卻被宣布滅絕,它就是白鱘。
  • 「中國淡水魚王」長江白鱘滅絕,意味著什麼?
    來自長江的「中國淡水魚王」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一下子成為今年初最揪心的報導之一。美麗又奇特的長江白鱘,很多人都不知道,直到新聞報導我國珍稀動物,都驚訝又心疼!長江白鱘稱作中華匙吻鱘,名為中國劍魚,又俗稱為象魚,是中國最大的淡水魚類。
  • 漁民捕獲「水中大熊貓」!體長2米9,重300斤,這是什麼魚?
    2020年6月10日,黑龍江黑河市愛輝區幸福鄉長發村漁民在黑龍江長發村的網灘作業點進行捕撈時,捕獲了一條體長2.9米,體重達150千克的巨型達氏鰉,專家稱這條魚至少已經有60歲了,是黑龍江流域極其珍稀的魚類,堪稱「水中大熊貓」!
  • 時刻知道丨長江白鱘滅絕,長江還有哪些瀕臨滅絕的物種?
    傳說可長到萬斤、曾經的「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沒能進入新的一年。  日前,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在線發布的一篇研究論文透露了一個噩耗:「中國最大淡水魚」長江白鱘被科學家證實已滅絕。在2020年的開年,聽到這樣一個不幸的消息,著實令人遺憾。  長江白鱘。 圖源:央視  長江白鱘到底是什麼魚?
  • 長江白鱘,解密「水中老虎」2020年滅絕原因!
    一、長江白鱘2020年滅絕進入2020年的人類,是新的的一年,但是對進入2020年的長江白鱘,卻是悲慘的一年,因為在2020年1月2日,長江白鱘正式被中國水產科學研究院長江水產研究所專家宣布:滅絕!二、長江白鱘簡介在長江當地居民流傳著一句古話:千斤臘子,萬斤象,這個「萬斤象」說的就是如今滅絕的長江白鱘,長江白鱘也被當地百姓稱為「水中老虎」。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女神」白暨豚,也已經功能性滅絕
    2020年1月2日,長江白鱘被宣告滅絕。因為其體型大,味道鮮美,所以被人類大肆捕撈。長江白鱘從未被養殖成功,也沒有留下標本,只有一張紀念郵票證明她曾經來過。事實在不斷的告訴我們,她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 白鱘真的滅絕了嗎?
    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博物館裡的白鱘標本 張星海 攝一時間,一直沒什麼存在感的白鱘得到了大量關注,「白鱘滅絕」的話題在熱搜上掛了一天。不過,很多媒體在配圖時,還是錯誤地配成了長江白鱘的近親匙吻鱘。畢竟,我們對白鱘太不了解,白鱘留下的影像也太少。當一個物種被認定滅絕,除了哀悼和紀念,更需要的,是反思。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
    來源:新京報長江白鱘國際學術期刊《整體環境科學》近日發布研究,估計2005-2010年「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已滅絕。科研人員2003年以來沒有再發現過白鱘。白鱘壽命一般在30年左右,中國最後發現白鱘自然繁殖是在20世紀90年代初,2003年至今沒有發現白鱘,也沒有人工養殖個體存留,可以推斷其已滅絕。「白鱘作為長江一個巨型物種,就像山裡的老虎。白鱘是吃活魚的,以魚為生,長江無魚,那白鱘就很難存活。」危起偉說。
  • 不止白鱘,長江很多魚都要滅絕了
    有媒體援引專家論文稱,長江裡的「大熊貓」、中國特有的白鱘和人類徹底告別了。雖然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尚未官宣白鱘滅絕的消息,但「白鱘滅絕」依然讓很多人感到震驚。作為匙吻鱘科魚類現存的兩個物種之一,白鱘在地球上存在了1億多年,但我們人類40年就讓它滅絕了。
  • 「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白鱘宣告滅絕,白鱘:郵票證明我來過!
    你聽說過白鱘麼? 2020年伊始,一個消息令人悲痛不已——「中國淡水魚之王」、長江特有物種白鱘被宣布滅絕。網友們對於這個話題議論紛紛,哀嘆是人類的錯、應當反思,但很少人願意提到長江白鱘滅絕的真正原因。
  • 白鱘已經滅絕,中華鱘和長江鱘還好嗎?
    2020年初,白鱘被宣布滅絕,這一消息引起了社會各界對長江生態及長江珍稀物種的高度關注。但可悲的是,許多社會公眾都表示,在看到白鱘滅絕的報導之前並不認識白鱘。更有甚者,在一些白鱘滅絕的新聞報導中,白鱘的圖片被錯配成了匙吻鱘。公眾對白鱘認知的匱乏說明白鱘的相關介紹沒有被廣泛傳播,白鱘滅絕的過程也沒有引起足夠的重視。
  • 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這是美國匙吻鱘
    菜場裡賣的匙吻鱘和白鱘很相似 胡先生 攝白鱘滅絕的消息,牽動著眾多市民和讀者的心。「新聞裡說白鱘滅絕了,但為什麼在菜場見到了它們的身影?」武漢市民胡先生給長江日報記者發來照片,照片中魚的體型與滅絕的長江白鱘很相似,都有一個長長的嘴巴。
  • 白鱘滅絕了為什麼菜場有售?專家:是美國匙吻鱘
    菜場裡賣的匙吻鱘和白鱘很相似 胡先生 攝白鱘滅絕的消息,牽動著眾多市民和讀者的心。「新聞裡說白鱘滅絕了,但為什麼在菜場見到了它們的身影?」武漢市民胡先生給長江日報記者發來照片,照片中魚的體型與滅絕的長江白鱘很相似,都有一個長長的嘴巴。胡先生說,照片是上月15日在古田三路拍的,當時看到一家路邊菜攤上有小販在賣魚,而魚的品種並不常見,就隨手拍了幾張照片。白鱘滅絕的消息,讓胡先生想起了之前拍的照片。他問:「這是白鱘嗎?」
  • 白鱘為何會滅絕?
    「白鱘滅絕」的噩耗刷爆朋友圈與微博 白鱘有著怎樣的科學價值?但白鱘滅絕最主要的原因則是育肥場和產卵場之間的通道切斷。白鱘是肉食類魚,以其它魚類為生,如果長江上遊餌料不夠,可以遷徙到下遊去覓食。但是現在環境的改變,尤其是長江上一些大壩建成後,將下遊的路截斷,食物減少,導致白鱘滅絕。 白鱘是否可以人工繁殖呢?
  • 尋找長江白鱘/玉車
    尋找白鱘,到大江、大河中尋找。只有長江、黃河才有白鱘。尋找白鱘,到恐龍時代尋找白鱘。這些上億年的古老生物啊!與地球一併多次在罹難中存活下來。尋找白鱘,到堆積如山的垃圾中尋找。到城市、工廠的排汙口去尋找。到攔河的大壩下,穿梭的機動船上尋找。禁殺令已頒布了三十多年,還有誰敢殺死你呢。長江的山青了,長江的水綠了,為什麼沒有見到你回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