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痛打喪家之狗

2021-02-13 崑崙火炬

提醒 : 點上方↑崑崙火炬」即可關注,置頂公眾號,就能看到更多精彩文章!


俗語云,狗不嫌家貧。其實,狗在進化中也出現了分化,也有狗是嫌家貧的。

曾經有那麼些狗,生在貧寒之家,哪怕主人自己吃不飽,還捨不得餓著它 。那狗呢?看著別家富裕,看著別家人穿金戴銀,眼裡總是露著羨慕的眼光。見到富人,尤其是見到富人扔來一塊骨頭,馬搖著尾巴,趴在地上舔富人腳跟,做親暱狀。轉過身來,就對原主人露出兇狠的目光。漸漸的,那狗在家中待不住了,成了喪家之狗,成了流浪之狗,成了恨家之狗。

喪家之狗,平時總是低著頭,拖著尾巴,見到闊人,便抖擻起來了。那叫聲不再是「汪汪」的,而是嬌滴滴的「哼哼」聲。而後,這喪家之狗見著國人、原家人,都是一臉的不屑,總是齜著牙齒。便是中秋月圓之夜,也會對著天上狂吠,認為我中華的月亮沒有西方的圓。

這嫌家貧的狗,就到處嗅著誰家富裕,儘管沒有成為富家狗,卻早已成為精神富家狗了。後來,這狗嗅到美國是這世界最富裕最強大的國家,於是又搖身一變,成了精神美國狗了。

於是,美國成了它的精神依託。哪怕在流浪中還是國人供它食物,它心裡惦記的還是大洋彼岸那個國度。憧憬者哪一天成為名副其實的美國狗。

天有不測風雲,精神美國狗的主人病了,這消息也就成了國人茶餘飯後的談資,其中不乏快意。不知怎麼的,這喪家之狗也聽懂了人語,竟然對國人,對原家人狂吠起來。那意思是國人和原家人缺乏狗性,沒有對精神美狗的主人抱有同情之心。

是呀,這精神美狗今後的日子怎麼過?原來的家,它是不屑的,而那精神上的國家的主人病了,正風雨飄搖。這喪家之狗今後依附誰呢?須知,狗只是寵物,它不會創造任何物質財富,會的就是搖搖尾巴,汪汪幾聲。

喪家之狗,乃失魂落魄之狗。它一旦發瘋,與那狂犬別無二致。

因此,別聽愛狗人士忽悠,對這類喪家之狗,精神美國狗切不可有一絲憐憫之心,切不可施以食物。如果餵飽了這喪家之狗,說不定會恩將仇報,說不定哪天領著它精神主子(強盜)來打家劫舍。

但凡看到那無家可歸,見月狂吠的狗,最好的選擇是拿起棍子痛打,把它打掉到水裡,然後發揚魯迅先生的痛打落水狗精神。決不能讓喪家之狗傷害了傷害人類!

相關焦點

  • 老子自稱喪家之狗,孔子被鄭人喻喪家之狗,一個淡然,一個欣然
    如果有人說你像一隻喪家之狗,你會怎麼樣?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還是不予理睬?相信大家心裡都有個明確的判斷。但是老子在道德經中,卻非常淡然的自稱喪家之狗,而孔子聽鄭國人說他像喪家之狗時,不但沒有生氣,竟然欣然的笑了,這是為什麼?
  • 孔子是「喪家狗」?
    北京大學教授李零的新書《喪家狗:我讀<論語>》稱孔子是一個「懷抱理想,在現實世界找不到精神家園」的喪家狗,這一觀點在網上引起極大爭議。網友報料稱一些媒體在宣傳時指此書被中國人民大學國學院列為大學生必讀書目。人大國學院老師否認。
  • 北大教授罵孔子是「喪家狗」,引發網友圍攻,專家:他說的沒有錯
    有聖人者,處天地之和,從八風之理,適嗜欲於世俗之間,無恚嗔之心,行不欲離於世——《上古天真論》。 孔子的影響是深遠的,然而一位北大教授罵孔子是「喪家狗」。 「喪家狗」就是指死了主人,無家可歸的狗,用在人身上是帶有很嚴重的貶義,作為一位北大教授,受過高等教育的學者,為什麼會用這麼尖端的字眼來批判孔子呢?
  • 李零說孔子:孤獨的人,孤獨的喪家狗
    一 我的講義,正標題是「喪家狗」,副標題是「我讀《論語》」。什麼叫「喪家狗」?「喪家狗」是無家可歸的狗,現在叫流浪狗。無家可歸的,不只是狗,也有人,英文叫homeless。 讀《論語》,我的感受,兩個字:孤獨。孔子很孤獨。現在,有人請他當心理醫生,其實,他自己的心病都沒人醫。 我想告訴大家,孔子並不是聖人。歷代帝王褒封的孔子,不是真孔子,只是「人造孔子」。
  • 為什麼說孔子是喪家狗?是罵孔子嗎?
    現代漢語中的喪家狗,與當年孔子迷路自嘲時候所說的喪家狗,他們的意義已經完全不同了。現代漢語中的喪家狗,意思是失去了依靠,失去了方向,茫茫然的狀態。而孔子當年說自己是喪家狗,完全是一種在無可奈何的情況下一種自嘲,孔子用這種幽默的方式,獲得了心靈上的安慰。
  • 史記說孔子如「喪家之狗」,司馬遷侮辱聖人,為何無人反駁?
    按照《說文解字》的解釋:孔子認為狗是『叩氣而吠』的犬,只要是犬類,在古代都畫成狗的模樣。因此,犬字的出現是早於狗的,且狗就是「犬」的一種。《爾雅·釋畜》記載:「未成豪,狗。與馬二歲曰駒、熊虎之子曰豿同義。
  • 八分鐘:為什麼把孔子形容成「喪家狗」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這本書是北大中文系李零教授寫的《喪家狗》,我們過去曾經介紹過兩本他的著作了,而他寫的這本書副題叫《我讀論語》,顧名思義,他講的就是他對論語的看法。關於《喪家狗》這本書的爭論,主要就爭論在一個點上,就是孔子到底是像條喪家之犬一樣
  • 孔子:被人罵「喪家狗」卻坦然接受
    [摘要]有人罵孔子像條「喪家狗」,他聽了反而欣然笑道:人的樣子,並不重要,說我像條喪家狗,然哉!然哉!如今人們在網上發表言論,常會遭到匿名的白眼和謾罵。這些人往往以隱士自居,所以索性也隱匿了自己的名字。
  • 孔子:喪家狗也是有鄉愁的
    「喪家狗」這話不是我說的,李零先生早就說過,而且孔子也說了——起碼在《孔子》裡,孔子是這麼說的。看完胡玫的《孔子》,真的有種看喪家狗的感覺,發哥白髮蒼蒼的回到魯國,踉踉蹌蹌的下車來對著城門跪拜,泣不成聲。
  • 足球解說員:講故事、讚美詩與喪家狗
    資深媒體人易小荷認為,在「世界盃看客」陰雲籠罩下的中國足球,解說員的存在有一種「喪家狗」似的莫名悲哀,在專業方面,則經常混淆主持人和解說嘉賓的概念。好的解說應當是講故事的人,它的訴求是讓耳朵愉悅,「當那些嘴角上揚之時,你或多或少也能捕捉到一種文化,一個國度的性格」。
  • 屬狗2021上半年會遇到什麼災 能化解嗎
    屬狗人和屬牛人有一個共同的特質,那就是他們都屬於同一類人,是十分勤勞的人。就像狗和牛在人們心中的認知一樣,屬狗人和屬牛人都具有牛狗身上的勤勞特質。不過當生肖狗的人碰上了牛年,會發生什麼事情呢?屬狗人在2021年會遇到災禍嗎?你趕緊看看是什麼災吧。
  • 小主人去找貓咪玩,結果卻被貓咪無情痛打,太傷心了
    ,是一個可愛的小女孩,小女孩也很喜歡貓咪,這天,小女孩看見一旁的貓咪,她就想跟貓咪玩一下,小女孩主動伸手準備去摸貓咪了……主人去找貓咪玩,結果卻被貓咪無情痛打它看見小女孩慢慢伸過來的手,它想了幾秒鐘後對著小女孩的手就是一頓暴打,對小女孩可一點都不溫柔的噢,小女孩被貓咪突如其來的動作弄得跟尷尬……主人去找貓咪玩,結果卻被貓咪無情痛打
  • 「股市遛狗論」再起 A股是「走狗」還是「瘋狗」?
    隨著A股出現恢復性上漲,一條描述股市和經濟關係的老段子又被重新提及,這就是流傳甚廣的「股市遛狗論」。段子的大意是,經濟和股市的關係猶如遛狗,經濟是遛狗的主人,股市就是狗,當主人走了一百步的時候,這條狗可能已經圍繞著主人前前後後跑了一千步。  用這個比喻來形容一季度A股表現似乎比較貼切。
  • 狗年話狗:狗的民俗學含義,狗吠、狗的毛色還有這麼多學問!
    不過狗愛仗人勢,「走狗」便含有貶義,魯迅先生描寫的「喪家的資本家的乏走狗」象徵了那類沒有民族骨氣的無恥文人。不過,從民俗學的角度來看,狗還有一些其他的含義。總的來說,中國人把狗視為吉利的動物,如果誰的家裡突然來了一隻狗,主人就會很高興地收養它,因它預示財富來臨,所謂「貓來窮,狗來富」。
  • 國人為何喜歡自稱為「××狗」
    除了「單身狗」,考研狗、高考狗,新聞狗、IT狗之類的自稱也俯拾即是。在中國傳統文化中,以狗稱人多有貶損謾罵之意,為何在當代尤其是在網絡上,人人以自稱狗為時髦?從「貴族」到「狗」 一場年輕人的集體審醜狂歡  在中國,狗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含義,是最為典型的文化動物,但也是被黑得最慘的動物。  如果把由「狗」(包括「犬」)構成的詞和熟語等,稱為「狗」族語彙,那這個語族相當龐大。
  • 為什麼論狗的人多,論貓的人少?
    頭條文章,天天都可以很多人在討論,甚至爭論養狗,禁狗等的問題,但同樣作為熱門寵物的貓,討論的人確不多,除了看到寵主,曬曬日常之外,最多的就是大家在討論狗的同時,輕輕的帶一下,很少看到專門討論貓的文章。狗之所以能成為寵物界的話題王,首先讓人想到的,肯定是遛狗問題,始終除了禽流感之前,還會有寵主遛鳥之外,寵物當中,基本上就只狗需要外出遛了。而恰好,遛狗行為確最能顯示寵主的文明素質,所以話題肯定會較,沒有這種問題的貓多很多。
  • 歪知灼見之我的狗論
    其三,最重要的一點,狗改不了吃屎,這點,筆者小時候拉屎,剛拉出來,土狗聞著味道就來了,屁股還給你舔一下。狗,之所以能進去十二生肖,很大的原因是它在人類社會發展中的巨大作用,人類的朋友,忠誠衛士。再窮不賣看家狗,狗的忠心可見一斑,我家小時候養的土狗,賣了出去,結果第三天,拖著狗鏈子回來了。如今的世界,狗的地位已經上升到人之上。
  • 十二生肖生月論命之屬龍生月論命
    有大將之才,無用武之地。萬事挫折,勞而無功。六親無緣,幫扶者少,淡薄成家,苦悶不樂。骨相論命:猴骨命相刑,更不聚財糧。生性好遊玩,也主腦聰明【卯月】生人:屬龍人生於二月,驚蟄之時:正是出頭之時,有機可乘,利路亨通,做事大成。位尊望重,受人景仰。骨相論命:雞骨人勤儉,一生近貴人。人勤衣祿榮,威名廣播傳。
  • 國人為何喜歡自稱為「XX狗」
    但現在「貴族」變成了「狗」,落差何止十萬八千裡。分析發現,「單身狗」的使用有兩個重要特點:就場合而論,多見於網絡;就人群而論,年輕人使用居多,中老年人幾乎很少用來自稱。對傳統文化與價值觀而言,網絡是一個變形場乃至顛覆場。對主流價值觀的異議乃至反感,成為屢見不鮮的網絡文化現象。
  • 切莫過狗樣的人生
    努力奮鬥的時候像家狗,辛苦覓食,照顧老幼。成功的時候像寵物狗,人見人愛.爭相追逐。先得意後失意的時候像流浪狗,又髒又餓,四處遊走。走投無路時像哈巴狗,搖尾乞憐,奴顏媚骨。得不到主子的寵幸,就變得像喪家狗,無精打彩,喪氣垂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