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蜂蜜相信我們都不陌生,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作為一種純天然美食,蜂蜜一直都是消費者比較喜歡的一種飲品,以其豐富的營養價值和純天然的特點吸引了不少人。也正是因為喜歡蜂蜜的人多,蜂蜜的真假問題也是一個經久不衰的話題,在分辨真假蜂蜜上,不光是監管相關單位用盡各種辦法,消費者也想盡辦法想要獲得真蜂蜜。
其實現在的假蜂蜜真的不多,不成熟的蜂蜜卻不少,關於蜂蜜成不成熟的問題,很多消費者已經有了基礎認識,都知道購買蜂蜜的時候要購買封蓋蜜。但是隨著消費者對蜂蜜知識的增加,知道了封蓋蜜未必就好,於是又開始想著各種各樣的辦法。
最近蜂部落小編的一位美女朋友在購買蜂蜜以後告訴蜂部落,說自己買到假蜂蜜了,但是不知道哪瓶是假的,她很氣憤的說現場取蜜也能買到假蜜,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購買蜂蜜了。
根據她的說法,為了買到真的好蜂蜜,她到蜂場現象取蜜,而且只要封蓋蜜,蜂場的養蜂人答應了,以價格150元一斤談好,然後就是取蜜了。這位美女比較細心,因為她購買蜂蜜的位置有兩個養蜂場,距離很近,可以說就是一個養蜂場的樣子,她分別在兩家養蜂場購買了5斤蜂蜜,都是現場取蜜的,最後拿到蜂蜜以後卻發現蜂蜜的顏色以及味道都不一樣,所以質疑蜂蜜是假的,在和養蜂人爭議後沒辦法之後打電話給蜂部落,蜂部落告訴了她原因,這事情才算了結。那麼究竟為什麼相同的蜂場,蜂蜜顏色卻不一樣呢?究竟是養蜂人造假還是蜜蜂出現了問題?其實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來看。
1.蜂蜜味道與顏色的決定因素
2.為什麼同一個蜂場的蜂蜜顏色與味道會有差異?
蜂蜜味道與顏色的決定因素
在生活中我們常說:「蟬吐絲,蜂釀蜜」,其實蜂釀蜜的基礎原料是花朵,我們也看到蜜蜂不停的採花,其實主要就是為了釀蜜,所以蜂蜜是花蜜釀成的。蜜蜂在採蜜的時候把花蜜吸進蜜囊中以後帶入蜂群中進行加工,除了去除水分之外還會加入蜜蜂活性酶,直到蜂蜜中的水分達到一定程度以後蜜蜂才會把蜂蜜封蓋,這就是我們常說的成熟蜜。
這裡面有一個關鍵詞是花蜜,我們看到蜜蜂採蜜的時候,其實並不是採集一種花,而是各種各樣的花都採集,所以蜂蜜會出現不同的顏色,一般蜂蜜的顏色與蜜蜂採集的花朵的顏色接近,味道也與蜜蜂採集的花的味道相似,這就是我們可以在市面上看到不同的顏色和不同口味的蜂蜜的原因。
為什麼同一個蜂場的蜂蜜顏色和味道會有差異?
既然蜜蜂是在同一個地方養殖,那麼按理說蜂蜜的顏色和味道要一致才對啊,那麼我們上面提到的美女,為什麼現場取蜜買到的蜂蜜差異卻那麼大呢?我們這裡先不管蜂蜜假不假的問題,因為假不假是我們看不出來,吃也難以感覺出來的,就從上面提到的顏色和味道來看這個問題,如果是真蜂蜜,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現象?原因主要與蜜蜂的採集習性有關、養蜂人的取蜜習慣有關。
①蜜蜂的採蜜習性:從蜜蜂的採蜜習性來說,蜜蜂採蜜的時候先是有偵察蜂到野外尋找蜜源,然後回到蜂巢把蜜源信息以舞蹈的形式告知其他採集蜂,於是採集蜂到野外採蜜。
從這點來看,我們不難發現,蜜蜂是每個蜂群都有偵察蜂,而偵察蜂到野外尋找蜜源的時候是隨機的,蜜源植物的種類繁多,這就導致不同蜂群的偵察蜂,可能尋找到的蜜源不一樣,那麼每隻偵察蜂尋找到蜜源以後,它的蜜源信息實際上只是透露給了它所在的蜂群,並不是透露給整個蜂場的蜜蜂,所以這些蜜蜂在採蜜的時候就會到不同的蜜源地採集蜂蜜,由於花蜜種類不同,口感和顏色自然出現差異。當然,也會出現一個蜜源地被多隻偵察蜂發現的情況,這時候一個蜜源地往往有多個蜂群採集了這個蜜源,那麼這些蜂群裡面的蜂蜜,顏色和口味就一致了。
②取蜜時間不一樣:對於一個蜂場來說,由於蜂王質量有差異,有的蜂王產卵能力強,有的蜂王產卵能力差,導致產卵能力強的蜂群採蜜就多,產卵能力差的蜂群採蜜就少。另外就是養蜂人繁殖蜜蜂的起繁群勢不一樣,比如有的蜂群採用兩脾蜂開始繁殖,有的蜂群採用4脾蜂開始繁殖,很顯然4脾蜂的蜂群採集能力會比較強,兩群蜂的蜂群繁殖能力就比較差,如果遇上弱群蜂王也劣質,那麼蜂群的發展就會比較慢。
對於養蜂人來說,養蜂人取蜜的時候是根據蜂群中的儲蜜多少來進行的,如果蜂群中儲蜜多,養蜂人取蜜就多,如果蜂群中儲蜜少,則養蜂人取蜜少或者不取蜜。
這樣就出現了一個情況,對於長時間沒有取蜜的蜂群來說,實際上蜂群中含有的蜂蜜,包含了較長時間的花蜜,比如一個蜂群兩個月不取蜜,那麼這個蜂群在兩個月的時間裡可能採集了很多種花蜜,而一個蜂群一個月取蜜一次,那麼很可能這個蜂群中的蜂蜜就只是一種主要蜜源的蜂蜜,這就導致了雖然蜜蜂在同一個蜂場養殖,實際上釀成的蜂蜜的蜜源植物並不相同,出現顏色和口味上的差異。
所以說光以蜂蜜的顏色和味道來判斷蜂蜜的真假,哪怕是在同一個蜂場,採用了現場取蜜的方式,就算顏色和味道不一樣,我們也是難以判斷蜂蜜真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