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鐵路隧道工程施工技術指南》(TZ204-2008)中的規定,隧道整個施工過程中,作業環境應符合下列衛生及安全標準:
(1)隧道內空氣中氧氣含量按體積計不得小於20%,有害氣體和粉塵含量符合下表要求。
(2)隧道內氣溫不得高於28℃,洞內噪聲不得大於90dB。
(3)隧道施工通風為提供洞內各項作業所需的最小風量,每人供應新鮮空氣4m3/min,採用內燃機作業時,供風量不小於3m3/(min·kW)。隧道施工通風的風速不小於0.5m/s。
(4)瓦斯隧道通風需要的風量,應將洞內各處的瓦斯濃度稀釋到0.5%以下。為防止瓦斯積聚的風速不宜小於1m/s.
(5)隧道施工採用綜合防塵措施,並按規定時間測定粉塵和有害氣體濃度。
通風系統
(1)瓦斯隧道各掘進工作面都必須採用獨立通風,嚴禁任何兩個工作面之間串連通風。
(2)瓦斯隧道需要的風量,須按照爆破排煙、同時工作的最多人數以及瓦斯絕對湧出量分別計算,並按允許風速進行檢驗,採用其中的最大值。
(3)瓦斯隧道施工中,對瓦斯易於集聚的空間和襯砌模板臺車附近區域,可採用空氣引射器氣動風機等設備,實施局部通風的辦法,以消除瓦斯聚集。
(4)瓦斯隧道在施工期向,應實施連續通風。因檢修、停電等原因停機時,必須撤出人員,切斷電源。恢復通風前,必須檢查瓦斯濃度,壓入式局部通風機及其開關地點附近10m以內風流中的瓦斯濃度都不超過0.5%時,方可人工開動局部通風機。
(5)瓦斯隧道各工區在貫通前,應做好風流調整的準備工作。貫通後,必須調整通風系統,防止瓦斯超限,待通風系統風流穩定後,方可恢復工作。
通風設備
(1)壓入式通風機必須裝設在洞外或洞內新風流中,避免汙風循環。瓦斯工區的通風機應設兩路電源,並裝設風電閉鎖裝置,當一路電源停止供電時,另一路應在15min內接通,保證風機正常運轉。
(2)瓦斯工區,必須有一套同等性能的備用通風機,並經常保持良好的使用狀態。
(3)瓦斯突出隧道掘進工作面附近的局部通風機,均應實行專用變壓器、專用開關、專用線路及風電閉鎖、瓦電閉鎖供電。
(4)瓦斯隧道應採用抗靜電、阻燃的風管。風管口到開挖面的距離應小於15m,風管百米漏風率應不大於2%。
隧道全長6306.208m,進口裡程DK277+860,出口裡程D2K284+164(斷鏈DK284+152.208=D2K284+140),為單洞雙線鐵路隧道。隧輔助坑道模式採用「進口平導+中部橫洞」方案。平導在隧道前進方向右側35m全長2665m;橫洞與正線交與DK280+700,全長1460m。
隧道分3個工區組織施工,施工任務安排如下:
(1)進口工區計劃施工任務2555m,為瓦斯突出工區,採用有軌運輸方式。
(2)橫洞工區計劃施工任務2210m,為低瓦斯工區,採用無軌運輸方式。
(3)出口工區計劃施工任務1541.208m,為非瓦斯工區,採用無軌運輸方式。
(1)進口工區施工通風第一階段採用壓入式通風方式;第二階段待正洞與平導1#橫通道貫通以後形成巷道式通風,2#橫通道新增工作面;第三階段風機移至3#橫洞道;第四階段4#橫通道新增工作面;第五階段待形成巷道式通風,再掘進正洞。
(2)橫洞工區採用壓入式通風方式;
(3)出口工區採用壓入式通風方式;
進口工區
進口工區施工通風第一階段,採用2臺軸流式通風機壓入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雙開,正洞DK277+830~DK278+175;施工長度315m,通風距離345m; 平導施工PDK277+700~PDK278+175,施工長度445m,通風距離475m,如圖所示:
進口工區施工通風第二階段,採用3臺軸流式通風機巷道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可單開,正洞DK278+175~DK278+930,施工長度755m,通風距離411m;平導PDK278+175~PDK278+985,施工長度810m,通風距離840,。如圖所示:
進口工區施工通風第三階段,採用2臺軸流式通風機巷道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雙開,正洞DK278+930~DK279+441,施工長度541m,通風距離541m;平導PDK278+930~PDK279+491,施工長度561m,通風距離591m,如圖所示
進口工區施工通風第四階段,採用3臺軸流式通風機巷道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全開,正洞DK279+441~DK279+760,施工長度860m,通風距離905m;平導PDK279+491~PDK279+865,施工長度374m,通風距離965m,如圖所示
進口工區施工通風第五階段,採用2臺軸流式通風機巷道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備用一臺,正洞DK279+760~DK280+415,施工長度655m通風距離1515m;PDK279+865~PDK280+415,施工長度550m,通風距離815m,如圖所示
橫洞工區
橫洞工區施工,採用2臺軸流式通風機壓入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可開單機,備用一臺。如圖所示:
出口工區
出口工區施工,採用2臺軸流式通風機壓入式通風,根據現場情況,可開單機,備用一臺。如圖所示
進口工區施工正洞長2555米,根據施工布置確定計算通風風管最大長度為L=860m,通風斷面為140m2。
根據同一時間,洞內工作人員數計算
Q1=qkm
q—每人工作人員所需新鮮空氣,取4 m3/min
k—風量備用係數,採用1.19
m—同時在洞內工作人數(取80人)
計算得:Q1=4×1.2×80=384m3/min。
按照爆破作業確定風量
風管採用阻燃、抗靜電軟風管,直徑1.5m,百米損耗率p100=2%,通風距離L=860m,則風管漏風係數=1.2
S—掘進巷道的斷面面積,一般地段選擇140m2
A—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根據Ⅲ級全斷面鑽爆設計取180kg
K—淋水係數,取0.8
b-炸藥爆炸時的有害氣體生成量,根據本隧道的情況取40 L/kg
t—通風時間(min),取30min
代入以上數據:
Q2=2.25/t×((AbS2L2K/P2))^(1/3) =2.25/30×((180×40×(140×860)^2×0.8/(1.19^2))^(1/3)=2919.55m3/min
按照獨頭工作瓦斯湧出量計算所需風量:
Q3=QCH4×K÷(B允-B0)=5×1.6÷(0.5%-0)=1754m3/min
QCH4—按瓦斯最大湧出量5.48m3/min(本隧道設計圖上取值)
K—瓦斯湧出的不均衡係數,取1.6;
B允—工作面允許的瓦斯濃度,取0.5%;
B0—送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取0。
總需風量:按照單作業面,取以上需風量最大值。
Q= Max(384,2919.55,1754)=2919.55m3/min
高山地區調整
Q高=1.013×10^5/P高×Q
隧道洞內高程為1100米,大氣壓約為0.903×10^5Pa,則Q高=1.12×Q=3269.89<3361m3/min(SDF-NO14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綜上,爆破作業通風風量最大,若採用一臺SDF-NO14型通風機進行通風,30分鐘(隨著隧道的掘進的最長通風時間)的通風時間能滿足通風要求:
根據風速要求計算風量
參照我國煤礦的有關規定和同類隧道規定的標準,對瓦斯隧道最低風速一般取0.5m/s設計,為防止瓦斯積聚,對塌腔、模板臺車、加寬段、避車洞等處增加局扇進行解決,對於一般段落採用射流風機卷吸升壓以提高風速,從而解決迴風流瓦斯的層流問題。
Q風速=60VS=60×0.5×140=4200m3/min>3361m3/min(SDF-NO14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為保障最低風速不小於0.5m/s,需要配備兩臺SDF-NO14型通風機進行通風。
Q風速=60 VS=60×0.5×140=4200m3/min<2×3361=6722 m3/min(SDF-NO14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同時,為保障瓦斯聚集地段風速不小於1m/s,選定射流機型號為SDS型射流風機Φ1200mm,葉片功率36.7kw,空氣流量34.2m/s,風量2302m3/min,瓦斯聚集地段均布設1臺。
Q風速=60 VS=60×1×140=8400m3/min
Qmax=2×3361+1×2302=9024m3/min>8400m3/min。(考慮開通兩臺SDF-NO14型),可以滿足局部通風要求。
風壓計算
C=ρ×L=1.29×860=1109.4;
W=C/2D=1109.4/(2×1.5)=369.8;
S風管=πD2/4=1.767m2;
= Q需/S風管=3361/1.767=1902.1m/min
H摩=λ×W×(V/100)2=0.0078×369.8×19.02^2=1043.48Pa
式中:ρ——空氣密度,按ρ=1.29kg/m3計。
V——風管內平均風速。
系統風壓,為簡化計算,取H=1.2H摩
H=1.2H摩=1.2×1043.48=1252.17Pa〈6860Pa(SDF-NO14型通風機最大風壓值)。
進口工區平導施工2555米,經計算通風風管最大長度為L=965m,通風斷面為40m2。
根據同一時間,洞內工作人員數計算
Q1=qkm
q—每人工作人員所需新鮮空氣,取4 m3/min
k—風量備用係數,採用1.2
m—同時在洞內工作人數(取40人)
計算得:Q1=4×1.2×40=192m3/min。
按照爆破作業確定風量
風管採用阻燃、抗靜電軟風管,直徑1.2m,百米損耗率p100=2%,通風距離L=965m,則風管漏風係數=1.215。
S—掘進巷道的斷面面積,一般地段選擇40m2
A—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根據Ⅲ級全斷面鑽爆設計取90kg
K—淋水係數,取0.8
b-炸藥爆炸時的有害氣體生成量,根據本隧道的情況取40 L/kg
t—通風時間(min),取10min
代入以上數據:
Q2=2.25/t×((AbS2L2K/P2))^(1/3) =2.25/10×((90×40×(40×965)^2×0.8/(1.215^2))^(1/3)=3211m3/min
按照獨頭工作瓦斯湧出量計算所需風量:
Q3=QCH4×K÷(B允-B0)=5.48×1.6÷(0.5%-0)=1754m3/min
QCH4—按瓦斯最大湧出量5.48m3/min(本隧道設計圖取值)
K—瓦斯湧出的不均衡係數,取1.6;
B允—工作面允許的瓦斯濃度,取0.5%;
B0—送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取0。
總需風量:按照單作業面,取以上需風量最大值。
Q= Max(384,3211,1754)=1754m3/min
高山地區調整
Q高=1.013×10^5/P高×Q
隧道洞內高程為1100米,大氣壓約為0.903×10^5Pa,則Q高=1.12×Q=3596<2×2385m3/min(SDF-NO12.5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綜上,爆破作業通風風量最大,若採用兩臺SDF-NO12.5型通風機進行通風,10分鐘的通風時間能滿足通風要求:
根據風速要求計算風量
參照我國煤礦的有關規定和同類隧道規定的標準,對瓦斯隧道最低風速一般取0.5m/s設計,為防止瓦斯積聚,對塌腔、模板臺車、加寬段、避車洞等處增加局扇進行解決,對於一般段落採用射流風機卷吸升壓以提高風速,從而解決迴風流瓦斯的層流問題。
Q風速=60VS=60×0.5×40=1200m3/min<2385m3/min(SDF-NO12.5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同時,為保障瓦斯聚集地段風速不小於1m/s,選定射流機型號為SDS型射流風機Φ1200mm,葉片功率36.7kw,空氣流量34.2m/s,風量2302m3/min,瓦斯聚集地段均布設1臺。
Q風速=60 VS=60×1×140=2400m3/min
Qmax=2385+2385+2302=7072m3/min>2400m3/min,可以滿足局部通風要求。
風壓計算
C=ρ×L=1.29×965=1244.85;
W=C/2D=124.85/(2×1.2)=518.7;
S風管=πD2/4=1.13m2;
= Q需/S風管=2385/1.13=2210.6m/min
H摩=λ×W×(V/100)2=0.0078×230×22.1^2=1976Pa
式中:ρ——空氣密度,按ρ=1.29kg/m3計。
V——風管內平均風速。
系統風壓,為簡化計算,取H=1.2H摩
H=1.2H摩=1.2×1976=2371Pa〈5355Pa(SDF-NO12.5型通風機最大風壓值),符合通風要求。
橫洞洞身長1460米,正洞長2210米,經計算橫洞工區通風風管最大長度為L=3395m,通風斷面140m2。
根據同一時間,洞內工作人員數計算
Q1=qkm
q—每人工作人員所需新鮮空氣,取4m3/min
k—風量備用係數,採用1.2
m—同時在洞內工作人數(取80人)
計算得:Q1=4×1.2×80=384m3/min。
按照爆破作業確定風量
風管採用阻燃、抗靜電軟風管,直徑1.8m,百米損耗率p100=2%,通風距離L=3395m,則風管漏風係數=1.986。
S—掘進巷道的斷面面積,一般地段選擇140m2
A—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根據Ⅲ級全斷面鑽爆設計取180 kg
K—淋水係數,取0.8
b-炸藥爆炸時的有害氣體生成量,根據本隧道的情況取40 L/kg
t—通風時間(min),取50min
代入以上數據:
Q2=2.25/t×((AbS2L2K/P2))^(1/3) =2.25/50×((180×40×(140×3395)^2×0.8/(1.986^2))^(1/3)=3109.92m3/min
按照獨頭工作瓦斯湧出量計算所需風量:
Q3=QCH4×K÷(B允-B0)=5.48×1.6÷(0.5%-0)=1754m3/min
QCH4—按瓦斯最大湧出量5.48 m3/min(本隧道設計圖上取值);
K—瓦斯湧出的不均衡係數,取1.6;
B允—工作面允許的瓦斯濃度,取0.5%;
B0—送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取0。
按稀釋內燃設備廢氣計算需風量:
供風量應足夠將內燃設備所排放的廢氣全面稀釋和排出,使有害氣體降至允許濃度以下,計算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K-功率通風計算係數,取3.0 m3/min
Ni-各臺柴油機械設備的功率
Ti-利用率係數
洞內作業車輛及性能參數分別如下:
洞內作業車輛按裝載機1臺,自卸汽車:3臺(實車1臺,空車2臺)。
有自卸汽車實車1臺,功率為180kW,負荷率為0.8,利用率為0.9。
有自卸汽車空車2臺,功率為180kW,負荷率為0.3,利用率為0.9。
有裝載機1臺,功率為165kW,負荷率為0.85,利用率為0.9。
稀釋內燃設備廢氣所需的供風量為:
Q4=3·N=3×353.025=1059.075m3/min
總需風量:按照單作業面,取以上需風量最大值。
Q= Max(384,3109.92,1754,1059.075)=3109.92m3/min
高山地區調整
Q高=1.013×10^5/P高×Q
隧道洞內高程為1100米,大氣壓約為0.903×10^5Pa,則Q高=1.12×Q=3483.11<4731m3/min(SDF-NO18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綜上,爆破作業通風風量最大,若採用一臺SDF-NO18型通風機進行通風,50分鐘(隨著隧道的掘進的最長通風時間)的通風時間能滿足通風要求:
根據風速要求計算風量
參照我國煤礦的有關規定和同類隧道規定的標準,對瓦斯隧道最低風速一般取0.5m/s設計,為防止瓦斯積聚,對塌腔、模板臺車、加寬段、避車洞等處增加局扇進行解決,對於一般段落採用射流風機卷吸升壓以提高風速,從而解決迴風流瓦斯的層流問題。
Q風速=60VS=60×0.5×140=4200m3/min<4731m3/min(SDF-NO18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同時,為保障瓦斯聚集地段風速不小於1m/s,
Q風速=60VS=60×1×140=8400m3/min
Qmax=2×4731=9462m3/min>8400m3/min。(考慮開通兩臺SDF-NO18型),可以滿足局部通風要求。
風壓計算
C=ρ×L=1.29×3395=4379.6;
W=C/2D=2592.9/(2×1.8)=1216.6;
S風管=πD2/4=2.543m2;
= Q需/S風管=4731/2.543=1860.4m/min
H摩=λ×W×(V/100)2=0.0078×1216.6×18.6^2=3283Pa
式中:ρ——空氣密度,按ρ=1.29kg/m3計。
V——風管內平均風速。
系統風壓,為簡化計算,取H=1.2H摩
H=1.2H摩=1.2×3283=3939.6Pa〈5124Pa(SDF-NO18型通風機平均風壓值),滿足通風要求。
出口工區施工正洞長1541.208m,經計算通風風管最大長度為L=1557m,通風斷面為140m2。
根據同一時間,洞內工作人員數計算
Q1=qkm
q—每人工作人員所需新鮮空氣,取4 m3/min
k—風量備用係數,採用1.2
m—同時在洞內工作人數(取80人)
計算得:Q1=4×1.2×80=384m3/min。
按照爆破作業確定風量
風管採用阻燃、抗靜電軟風管,直徑1.5m,百米損耗率p100=2%,通風距離L=1557m,則風管漏風係數=1.274。
S—掘進巷道的斷面面積,一般地段選擇140m2
A—同時爆破的炸藥量(kg),根據Ⅲ級全斷面鑽爆設計取180 kg
K—淋水係數,取0.8
b-炸藥爆炸時的有害氣體生成量,根據本隧道的情況取40L/kg
t—通風時間(min),取40min
代入以上數據:
Q2=2.25/t×((AbS2L2K/P2))^(1/3) =2.25/40×((180×40×(140×1557)^2×0.8/(1.274^2))^(1/3)=2611.83m3/min
按照獨頭工作瓦斯湧出量計算所需風量:
Q3=QCH4×K÷(B允-B0)=0×1.6÷(0.5%-0)=0m3/min
QCH4—非瓦斯工區瓦斯最大湧出量0 m3/min
K—瓦斯湧出的不均衡係數,取1.6;
B允—工作面允許的瓦斯濃度,取0.5%;
B0—送入風流中的瓦斯濃度,取0。
按稀釋內燃設備廢氣計算需風量:
供風量應足夠將內燃設備所排放的廢氣全面稀釋和排出,使有害氣體降至允許濃度以下,計算可按下式計算:
式中: K-功率通風計算係數,取3.0 m3/min
Ni-各臺柴油機械設備的功率
Ti-利用率係數
洞內作業車輛及性能參數分別如下:
洞內作業車輛按裝載機1臺,自卸汽車:3臺(實車1臺,空車2臺)。
有自卸汽車實車1臺,功率為180kW,負荷率為0.8,利用率為0.9。
有自卸汽車空車2臺,功率為180kW,負荷率為0.3,利用率為0.9。
有裝載機1臺,功率為165kW,負荷率為0.85,利用率為0.9。
稀釋內燃設備廢氣所需的供風量為:
Q4=3·N=3×353.025=1059.075m3/min
總需風量:按照單作業面,取以上需風量最大值。
Q= Max(384,2611.83,0,1059.075)=2611.83m3/min
高山地區調整
Q高=1.013×10^5/P高×Q
隧道洞內高程為1100米,大氣壓約為0.903×10^5Pa,則Q高=1.12×Q=2925.25 m3/min <3361m3/min(SDF-NO14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綜上,爆破作業通風風量最大,若採用一臺SDF-NO14型通風機進行通風,40分鐘(隨著隧道的掘進的最長通風時間)的通風時間能滿足通風要求:
根據風速要求計算風量
參照我國煤礦的有關規定和同類隧道規定的標準,對瓦斯隧道最低風速一般取0.5m/s設計,為防止瓦斯積聚,對塌腔、模板臺車、加寬段、避車洞等處增加局扇進行解決,對於一般段落採用射流風機卷吸升壓以提高風速,從而解決迴風流瓦斯的層流問題。
Q風速=60VS=60×0.5×140=4200m3/min>3361m3/min(SDF-NO14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為保障最低風速不小於0.5m/s,需要配備兩臺SDF-NO14型通風機進行通風。
Q風速=60VS=60×0.5×140=4200m3/min<2×3361=6722m3/min(SDF-NO14型通風機高效最大風量)。
同時,為保障瓦斯聚集地段風速不小於1m/s,選定射流機型號為SDS型射流風機Φ1200mm,葉片功率36.7kw,空氣流量34.2m/s,風量2302m3/min,瓦斯聚集地段均布設3臺。
Q風速=60 VS=60×1×140=844200m3/min
Qmax=2×3361+1×2302=9024m3/min>8400m3/min。(考慮開通兩臺SDF-NO14型),可以滿足局部通風要求。
風壓計算
C=ρ×L=1.29×1557=2008.53;
W=C/2D=2008.53/(2×1.5)=669.51;
S風管=πD2/4=1.767m2;
= Q需/S風管=3361/1.767=1902.1m/min
H摩=λ×W×(V/100)2=0.0078×669.51×19.02^2=1889.18Pa
式中:ρ——空氣密度,按ρ=1.29kg/m3計。
V——風管內平均風速。
系統風壓,為簡化計算,取H=1.2H摩
H=1.2H摩=1.2×1889.18=2267Pa〈6860Pa(SDF-NO14型通風機最大風壓值),滿足通風要求。
進口工區:2臺SDF(B)-NO14型通風機(瓦斯突出工區、有軌運輸、防爆)、1臺射流機(防爆);
進口平導工區:2臺SDF(B)-NO12.5型通風機(瓦斯突出工區、有軌運輸、防爆)、1臺射流機(防爆);
橫洞工區:2臺SDF(B)-NO18型通風機(低瓦斯工區、無軌運輸);
出口工區:2臺SDF(B)-NO14型通風機(非瓦斯工區、有軌運輸)、1臺射流機(防爆);
通風管選用抗靜電阻燃風管,隧道進口工區、出口工區採用直徑為1.5m的風管,橫洞工區採用直徑為1.8m的風管,平導通風採用1.2m的風管。為保證風管順直,根據現有模板臺車結構,在模板臺車上設置φ1.9m(配合1.8m風管)、1.6m(配合1.5m風管)和1.3m(配合1.2m風管)鋼筒,風管從鋼筒中通過。
本期重點介紹通風設計及相關計算,下一期將著重介紹高瓦斯隧道的通風監測及管理相關內容,敬請期待!
我們對隧道的愛,是因為懂它深沉厚重的苦楚。關注【思考隧道】,參與【隧道思考】,讓一線人員找到組織,讓黑暗的探索有思考陪伴,讓前進的方向灑滿陽光!將【思考隧道】公眾號分享給我們的同事、我們的戰友,分享給你期望的每一個人,即使大山深處,你也會永不孤獨。歡迎回家,回到「隧道人」的精神樂園。歡迎社會各界創新團隊在【思考隧道】展示風採,也歡迎各路英雄與【思考隧道】展開多種形式的創新交流、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