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最早的神祗:天地、圖騰、社稷與祖先

2020-12-05 我與冬天有個約會

【天】又叫昊天,中國古代最大最早的神祗之一。天本意為地面之上的空間,天在古人心目中地位最高,權力最大,天不但控制著日月星辰、風雨雷電、霜雪冰雹等自然現象和自然變化,而且主宰人類和個人的命運。《尚書·泰誓》:「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師。」不過,原始社會初期,沒有抽象的天崇拜,只有日月星辰、風雨雷電等具體的天體和氣象崇拜,大約到原始社會後期才出現諸神綜合的天神群體,最後才演變為統管一切的昊天之神。

【命】又叫天命,即天神的旨意。天神的地位至高無上,天命亦不可違拗。《詩經·大雅·雲漢》:「大命近止,無棄爾成。」《尚書·盤庚》:「先王有服,恪謹天命。」《論語·季氏》亦載,孔子「畏天命」。古人受命主要通過祭祀活動,常主祭的巫祝傳達天意,但更多的情形則是統治者假託天命,推行自己的意旨。《尚書·盤庚》載,盤庚欲遷都於殷,便把遷都歸結於天命,並以不從天意會短命來訓斥那些反對他的臣民。《尚書·湯餐》載瀝王伐夏前的誓詞,起句便為:「有夏多罪,天命殛之。」又,《仲虺之誥》:「夏王有罪,矯誣上天,以布命於下,帝用不減,式商受命,用爽厥師。」皆託天命以言己志。

【上帝】亦稱天帝、天、天皇、皇天上帝等。殷商時代產生的具有支配其他天上諸神的大神,般商以後發展為高居於一切神靈之上、具有無限權威的最高神。殷商以前的「帝」或「天帝」,一般都指具體的神。《山海經》中的「帝」,或為黃帝,或為炎帝,或為禹,或指堯。殷商的「上帝」和周的「天帝」不是來源於自然神,不是天神的升格,而是商、周時期社會生活在宗教上的反映,是中國古代多神崇拜向崇拜一神為主神的階段過渡的產物。

殷虛卜辭證明,上帝具有廣泛而強大的神力。陳夢家《殷虛卜辭綜述》說:「卜辭中上帝有很大的權威,是管理自然與下國的主宰。」上帝神性,概括起來可以歸納為兩大方面。一是上帝支配氣象上的現象,以影響人間禍福。這實際上是綜合了原來人們所迷信的日、月、風、雨、雲、雷等天上諸神對以農業為主的人類社會生活的影響力,並歸於一個抽象的意志作用,稱為上帝加以崇拜。

一是上帝具有支配社會現象和支配社會統治者的神性。這實際上是鬼神崇拜、祖先崇拜的綜合和升華,是人化神的綜合和抽象。周以後,上帝的神性發展很快。上帝具有直接派遺國王的權威;上帝的神性與社會道德、政治制度的結合更加密切,更加系統化。宋、元以後,特別是明以後,上帝的寶座被道家尊奉的玉皇大帝佔取,玉皇大帝在宋、元以後明確成為人們普遍崇拜的上帝。

【祗】又稱地概,指地神。「衹」與「示」古音通假,故常寫作「示」古人往往把地抵與天神相對並稱。《論語·述而》:「諫曰:禱爾於上下神櫟。」皆說明天地在古人心目中是並重的。天神地衹是古代宗教祭祀活動中最重要的兩大神靈。《史記·封禪書》載原始神話中關於遠古帝王封泰山以祭天,禪梁父以祭地的傳說,爾後世代相沿,直至清代還保留著祭祀天地神祗的古制。歷代天子都把祭祀天神地祗當作最為隆重的國家正式典禮,在各類祭祀中,唯獨它規模最大,儀式最重,人員最多,花費和開銷也最大。

【圖騰】原始民族的族徽標誌,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圖騰」一詞來自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著物就叫圖騰。在中國直到清末才使用這一概念,但圖騰崇拜的史實可追溯到史前時期。關於古代中國的圖騰,史籍中保留了許多傳說,例如南蠻的盤瓠狗種傳說,哀牢夷龍種傳說,夜郎竹種傳說,閩人的蛇種傳說,西羌的犛牛種、白馬種、參狼種傳說等等。最動人的要數盤瓠狗種傳說。

盤瓠即盤古,是神話傳說中的民族始祖和開天闢地的英雄。據說高辛氏時代,由於犬戎的侵暴,高辛帝用「黃金千鎰、邑萬家、又妻以少女」的重賞徵求犬戎吳將軍的頭。當時高辛帝養有毛色五彩狗,叫盤瓠。令下,盤瓠便銜吳將軍的首級來獻。高辛帝迫不得已只好將女兒配給盤瓠。盤瓠得帝女,背她入南山,住在人跡不至的絕壁石穴中。三年後,帝女與盤瓠生六男六女,並互結為夫妻。他們織績木皮,染以草實,好五色衣服,制裁皆有尾形。」由此而滋蔓,繁衍成一個民族,東漢時稱為「長沙武陵蠻」。

傳說保留了濃厚的原始色彩,然許多其它資料證明,南方苗、瑤等族都流傳神狗盤瓠與高辛帝公主婚配生子的說法,並奉盤瓠為始祖而歲時供祭。這反映出這些民族的祖先以狗為圖騰。但是,中國古代的主要圖騰是龍。不僅華夏族是龍族,而且南方苗、越,北方匈奴,東方諸夷,西方羌族,以及後來轉為犬種的北狄、西戎、盤瓠族等,都是龍族的直系或旁系後裔。

大量出土文物和史籍資料表明,中華民族的祖先最初大都以龍為族徽。只是由於時代的變遷和氏族的發展,圖騰的標誌也隨之而變化了。中國古代圖騰崇拜的表現可簡單地概括如下:一、民族以圖騰崇拜物為本族的名稱,該名稱後來演化為姓氏。二、氏族以圖騰崇拜物作為始祖所感生的靈物,所以有圖騰祭祀活動。三、氏族對本族圖騰崇拜物禁殺戮,禁食用。四、氏族以圖騰形象製成族徽、旗幟等來作為標誌。五、氏族成員以圖騰形象作裝飾和文身圖案。中華民族圖騰崇拜的消失在商周以後,但圖騰崇拜的表現卻圖下了深刻的痕跡,如姓氏、邦族旗幟、帝王感生的神話等等。

【社稷】土神和穀神的總稱。分言之,社為土神;稷為穀神,土地神和穀神在以農為本的古代中國,是最重要的原始崇拜物。自周以後,社稷神直是僅次於昊天上帝的重要神袛。社稷祭禮周時已成為國家大典。天子諸候每年春祭社稷以求豐年,秋祭以謝其恩。《詩經·周頌》中《載芟》、《良耜》兩篇,即周人春祈秋報社稷時所唱的樂歌。

古代社稷祭祀活動十分普遍,上自天子,下至庶民,其祭典各有不同的制度和規模。天子所祭之社代表「中國」(中原)及四方之地;諸候所祭代表封國領土;大夫所祭代表封邑;百姓所祭代表本鄉本土,其每年仲春仲秋舉行的民間祭祀社稷節日叫「社日」。祭祀社稷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史前時期。西安半坡仰韶文化遺址中發現用陶罐盛滿黍稷埋土中獻祭土地神的遺蹟,說明早在新石器中期的母系社會時代已出現社稷祭祀。

另外還有祖先神,古人很早就有人死靈魂不滅的說法,所以古代社廟祭祀祖先的活動,一般從父,祖,曾祖,高祖往上排列,有的還有太祖也就是最早的祖先。每年特點的節日祭祀祖先,也成為中國人早期的儀式。

相關焦點

  • 【中華羊文化】羊是中華大地最普遍的圖騰和吉祥物
    羊為圖騰動物 「圖騰」一詞來源於印第安語「totem」 ,意思為「它的親屬」 、「它的標記」 。「圖騰崇拜」是一種宗教信仰,約發生于氏族公社時期,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其他自然物有親屬或其他特殊關係,一般以動物居多。
  • 民族文化:中國人為何被稱為「龍的傳人」?從神話、圖騰、皇權看
    一、圖騰的影響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與中國的圖騰文化是密不可分的。  可以說,在七千多年前的新石器時代,先民們就對「龍」擁有一種原始的圖騰崇拜,直到今天人們還會用帶有「龍」的詞語或者典故來形容生活中美好的事情。由此可見「龍」已經深深植根在了中國人的心中。圖騰文化給中國人民帶來的不只是「龍的傳人」的身份,還有強烈的歸屬感和民族凝聚力。
  • 「國家大事,在祀與戎」被伊朗帶火,我們祖先到底在告誡什麼?
    而在禮制中,「禮」在《說文解字》中最早就是指「事神致福」,其實就是祭祀。可見祭祀這件事情在中國傳統生活中是多麼重要。大到皇宮貴族和文武百官封禪,小至平民百姓家族祭祀,都被看作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事情。所以在《左傳》中,劉康公才如此責怪成肅公。
  • 郗姓探源系列之圖騰
    中華民族的姓氏文化源遠流長內容豐富,姓氏圖騰也是姓氏文化的組成部分,中國人的姓不僅是個代號,它既與時代緊密聯繫,又具有歷史的含義。愚認為圖騰本義應為具備紡織技能的人,同時也是族群標誌,查閱相關資料記載: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早在原始社會,人們已經採集野生的葛、麻、蠶絲等,並且利用獵獲的鳥獸毛羽,搓、績、編、織成為粗陋的衣服,以取代蔽體的草葉和獸皮。原始社會後期,隨著農、牧業的發展,逐步學會了種麻索縷、養羊取毛和育蠶抽絲等人工生產紡織原料的方法,並且利用了較多的工具。
  • 中華虎文化—虎圖騰
    圖騰產生於母系氏族社會,它是原始宗教觀念在氏族組織及其徽志中的表現,母系氏族先民認為圖騰與氏族間存在著某種血緣關係,由崇拜而產生親和作用。蘇聯學者託卡列夫說:圖騰祖先觀念不是別的,而是群體統一的情感、群體起源的共同性及其傳統的繼承性在神話中的表現。圖騰祖先是宗教和神話中的形象。
  • 突厥的祖先是狼?突厥的圖騰為什麼是狼?
    大家好,我是貓眼,大家看見題目也就大概知道是要講什麼了,對突厥人和狼圖騰咱們先分開來說,先說突厥人,突厥人最初是住在了現今的葉尼塞河的上遊。公元五世紀的時候被亞洲北部大哥柔然所逼迫牽制了阿爾泰山的南面,這是一個大背景,它有一個大的遷徙,這也沒辦法,這柔然當時是比較強大。
  • 玄鳥生商:殷商祖先化身是貓頭鷹?
    遠古時期的中國人一邊努力在自然環境生存,也一邊仔細觀察天地萬物的變化,以此逐漸發展出一套獨特的世界觀。對於中國人來說,天是要順應不可違逆的,而能夠自由遨翔、又可在樹梢停留,在天地間穿梭並來去自如的鳥兒,就被人們視具有神性、能與上天溝通的使者,進而成為天界動物的象徵。
  • 中國歷史:圖騰的演變
    圖騰崇拜,是原始社會的一種宗教信仰,約與氏族公社同時發生。圖騰系印第安語,意為「他的親族。原始人相信每個氏族都與某種動物、植物或無生物有著親屬或其他的特殊關係,此物即成為該氏族的圖騰—保護者和象徵等。圖騰照例為全族之禁物,禁殺禁食;且舉行崇拜儀式,以促進圖騰的蓄衍。圖騰信仰曾普遍存在於世界各地,在近代某些部落中和民族中仍然流行。
  • 龍圖騰在中國文化的演變,最開始竟然是條蛇
    中國人被稱為龍的傳人,龍在中國文化中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關於龍的起源上世紀40年代聞一多給出了解釋,在他看來原始人崇尚圖騰,龍顯示中確實沒有這種動物,而是一種組合體。龍傳說漢族人祖先崇拜的圖騰是蛇,漢族人祖先在發展的過程中先後打敗了不同的部落,這些部落分別是鷹、牛、魚、狼等。漢族的原始部落把其他部落打敗,將這些部落圖騰的一部分加到了蛇的圖騰上,從而形成了現在的龍。龍那麼聞一多的說法是否正確呢?目前學界並沒有明確的定論,但是通過實物或許能夠加深人們對於中國龍的了解。
  • 中國傳統文化——圖騰之美
    圖騰的藝術最早是起源於祖先對生活的解讀,以美的符號形式來表達他們所具有的獨特生活方式和行為習慣。這些花紋主要承載於各種生活用具及裝飾中,是人們抒發對自然的崇拜的重要形式,也是人們高度提煉和概括藝術的表現,反映了人類對精神生活的寄託。
  • 姓氏,最早是一個部落的圖騰,看看自己的姓在古代是什麼圖騰
    姓氏,最早是一個部落的圖騰,擁有同樣的姓氏,就代表是一個部族的成員,是一家人,但隨著遷徙戰亂發展,姓氏也是越來越多。《百家姓》大家都知道。如今,大家的姓氏現在都是簡化字,一點也看不出遠古圖騰的樣子,小編現在就和大家聊聊常見姓氏的遠古圖騰姓氏圖騰裡,以動、植物的最多,因為動植物和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遠古人的生活接觸到的就是這些,所以用它們當作圖騰,能保護我們的部族繁衍流傳。下面舉例說明。
  • 來自遠古的標誌:中國圖騰文化及食用圖騰獸
    像遠古白族虎氏族以虎做圖騰,因為虎氏族人認為雄性白虎是他們的祖七:白族雞氏族人以雞為圖騰,他們認為自己的祖先是從金花雞的蛋裡孵化出來的,因此無論走在哪裡,都會將公雞視為吉神。古老的滿族以野豬為標誌,他們視野豬為狩獵之神,也是部落的守護神,蛇是古越人的重要圖騰之,它多以神的形象出現,根據《嶺南雜記》記載,「潮州有蛇神,其像冠冕南面,尊日遊天大帝,龕中皆蛇也。
  • 1.3 早期太陽崇拜和鳥蛇圖騰探源
    ——傳說中的太陽鳥19世紀西方宗教研究領域自然神話學派的代表人物麥克斯·繆勒(Max Muller)提出,人類所塑造出的最早的神是太陽神,最早的崇拜形式是太陽崇拜。在中國遠古時期,甚至還存在著一元日神信仰的現象,太陽崇拜似乎是較之祖先崇拜為更普遍和重要的信仰之一。(何新《諸神的起源》)埃及文明可稱得上最古老的文明,在漫長的文明史中,日神崇拜及信仰貫穿了古埃及文明的長河。古埃及人將太陽神也叫做「拉」,將國王稱作「拉神之子」,這表明古埃及人的倫理觀念是按照偉大的日神的心意而形成的。
  • 中國100大姓氏圖騰大全,看看你的姓氏圖騰長啥樣
    李姓圖騰由虎、木、子三部分組成。 虎代表皋陶的祖先少昊,木代表皋陶玄鳥族的圖騰,子是鳥卵,象徵後代子孫。李姓圖騰象徵白虎少昊的後代。 天齊就是天地的中央,俗稱作天地之中。以天齊為原點觀測太陽的周天運行軌跡。 周天曆度稱「蓋天圖」、「渾天圖」。王姓是首創這種天文曆法文明的氏族之一。
  • 難道非洲人是中國人的祖先?
    本文參加百家號 #科學了不起# 系列徵文賽提到人類的起源,很多人不禁會想到周口店的猿人,這應該是亞洲人類最早的祖先。周口店遺址是世界文化遺址,享譽全球,每年都會有絡繹不絕的遊客前來了解人類祖先的歷史。似乎在大家的印象中,人類的起源與周口店猿人有著密切聯繫,然而一個最新發現的言論震驚了整個考古學界,那就是:「我們人類的祖先有可能是來源於非洲,然後分布到世界各地,換句話說我們中國人有可能是非洲人的後代。」對於這個說法,讓整個學術界都炸開了鍋。
  • 靈感|中國56個民族服飾和圖騰_鳳凰網
    圖騰信仰最早與祖先崇拜有關,在許多圖騰神話中,認為自己的祖先就來源於某種動物或植物,或是與某種動物或植物發生過親緣關係,於是某種動、植物便成了這個民族最古老的祖先。>滿族,圖騰:海東青回族,圖騰:清真寺
  • 中國人祖先給出了證明
    這些證據不僅僅顯示聖經最初的幾章有史實依據,而且還形成了中國祖先最早的對於人類歷史的理解。中國漢字起源於大約4000年前,中國書法經過幾千年幾乎沒什麼變化。從出土古代的瓷器和骨製品上的字跡符號可以發現這一點。只有在二十世紀才簡化了文字書寫,但是一直保持著原始的結構。漢語的表意文字或者圖畫是通過更簡單的圖畫構造出來的。
  • 科學家:中國人祖先是純正非洲人
    所有現代人的祖先是20萬年前的一個非洲婦女?  記者找到上海復旦大學現代人類學研究中心的譚婧澤老師,她告訴記者,金力教授發表的這個關於中國人起源於非洲的觀點早在2001年就已經問世了。當時他帶領一個研究團隊專門就中國人的遺傳分子進行了研究,他們想研究中國人到底起源於哪裡?是否如前人所說的全世界的現代人都起源於非洲?
  • 崇拜圖騰 守護山川 神秘民族世代傳承
    早在三千年前,黎族的先祖們就在海南島繁衍生息,並成為海南島上最早的居民。黎族可分為哈、祁、潤、賽和美孚五個支系。每個支系的文化語言服飾等都有所區別,而唯一相同之處就是--都非常信奉大自然和祖先。黎族人民共同信仰的吉祥物是蟾蜍,這是因為黎族人口較少,而蟾蜍又是一種繁殖能力超強的物種,希望自己的民族能夠像蟾蜍一樣多子多孫,多子多福,繁衍壯大。
  • 中國古代各部落圖騰,黃帝部落的圖騰並不是龍
    文/曉夢閣主圖騰一詞最早來自於北美印第安人鄂爾吉布族的方言,後來被西方人類學家所採用。圖騰是原始民族的族徽的標誌,是最早的原始崇拜對象。我們中國人經過幾千年的不斷融合形成的一個大集體——華夏,華夏的圖騰是我們崇拜的龍。在古代圖騰崇拜是氏族制度所特有的宗教形式,其主要特徵是在相信本氏族同某種動物或植物之間存在超自然的關係,該動物或植物就叫圖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