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去年3月14日順心快運在廣州成立,至今已恰好一年時間。
據了解,順豐作為主要投資方之一,自2017年6月就開始與順心運營團隊接觸;2017年9月,雙方進行了貨件交接流程與系統對接,順心開始承運順豐快運部分貨物;2018年2月,雙方即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直至2018年3月,順豐收購廣東新邦物流核心資產及相關業務,順心快運的誕生……其背後股東分別是順豐、新竹貨運、萬安華創。此外,據天眼查披露,去年11月1日,順心捷達獲得了由順豐速運投資的天使輪融資,具體金額不詳。這一切,特別是順豐的投資,讓順心快運自出生便自帶「光環效應」。
2018年5月12日,姍姍來遲的順心快運首場招商會於廣州召開,順心快運在會上發布了「順心捷達」的品牌,並公布了其未來兩年目標,將快速完成全國網絡布局、搭配場站布局及線路鋪設,規劃2年時間完成12000家門店開業、建成200個分撥、1300條省級直達線路,建成一張全國網絡。
首場發布會旗開得勝,現場籤約意向合伙人達256家。7 月 1日,順心捷達全國網絡正式運營;12月31日, 截止2018年12月,順心快運已在全國開業2599個一級門店,覆蓋省級市25個、地級市252個,擁有轉運場站129個,運營場地面積46.6萬平米,新開運輸線路近300條,幹線合同車運力450臺、外協運力300臺,日發車數750臺次。截至目前,順心捷達先後在廣東、安徽、陝西、湖南、上海等地召開15場招商會,覆蓋20個省市,月貨量超10萬噸。
順心快運物流產品 來源:官網
這些數據雖然與其目標還有些差距,但其起網速度在業內來說,還是值得一提的。據悉,如今最快完成全國網絡布局者為壹米滴答,歷經3年;德邦目前9000多家網點,磨練22年。當然,對比這些市場佼佼者,目前的順心捷達在網絡覆蓋的深度和廣度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據了解,順豐2015年起正式推出快運產品,快運業務定位於高時效、高質量及高服務要求的中高端市場,截至2018年12月31日,順豐控股擁有44個快運中轉場、1048個快運網點、快運自有車輛1.4萬餘臺 ;整體快運場地面積超過132.3萬平方米、業務覆蓋全國31個省362個活躍主要城市及地區。
順豐快運物流產品 來源:2018年順豐財報
2018年順豐快運產品實現不含稅營業收入80.5億元,同比增長83.0%,保持較高增速。至2018年底,快運業務日均貨量近萬噸。
而順心快運的誕生為順豐快速擴展快運業務布局奠定了網絡基礎和能力優勢。一方面順心捷達是加盟制的快運品牌,具有運營成本低、網絡鋪設快、運作靈活等特點,專注全網型中端快運市場,與順豐快運在運營模式及產品定位上形成互補。另一方面,雙方在網絡覆蓋、場站及線路方面的資源共享,助力順豐快運業務進一步提升資源效益。
順豐快運、順心快運產品公斤段 來源:物流一圖
此外,順心快運在成立以來也開啟了外部合作。去年11月30日,順心捷達快運和菜鳥攜手合作,通過建立開放、透明、共享的數據應用平臺,充分利用先進的網際網路技術,為客戶和加盟商夥伴提供優質高效的物流服務。此後,順心捷達還將攜手菜鳥,在時效提升、大數據應用、服務標準化、行業誠信體系等領域開展更深入的合作。據悉,這也是順心捷達自成立以來所公開的第一個與外部市場的合作。
據了解,此前加入順心快運的網點基本是已加盟過其它家的快運網點,擁有自己的公司、車輛和場地,因此,大多也有一定的貨源,而加入順心快運大多是衝著「順豐」這塊品牌。但隨著運營時間的拉長,一些關於質疑「順心捷達」的聲音也傳出來了,比如時效慢、成本高、車線少、網點密度少等問題。
在越來越同質化的快運市場,考驗可能才剛剛來臨。價格戰還在廝殺的同時,品質運營戰也正在拉開帷幕。在以招商加盟為主的2018年階段性任務告一段落之後,順心快運提出2019年「為客戶提供高品質、高客戶體驗、高性價比的綜合物流服務」,採用團隊自建、網點加盟、分撥直營、城際甩櫃、省級對流等經營管理模式。的確,品牌如果不用服務質量去保證,終究是一場空。
同樣,內外部環境的變化也促使著市場上的玩家們認清形勢,主動應戰。
安能:從「規模戰」升級為「質量戰」
2018年,安能開始全面實行品質戰略,並把2019年定位為品質年,「聚焦主業,以質換量,服務至上,同心共贏」成為2019年安能的工作主旋律。隨後安能各板塊圍繞這一戰略重點,分階段改革和升級:運營重點關注異常處理,成立分撥品質部,對場地爆倉、分撥押車、多日留倉等異常提供專業解決方案,重大異常「一站式服務」,專人負責到底……
在戰略性線路上,安能大規模投入,在3月至5月期間分批開通36條戰略性線路,以實現省區與省區之間互相發車、直達貫通。
此外,安能還出臺相關規定,增加了分撥品質管理崗的績效獎罰和晉升淘汰規則,進一步強化對品質工作人員的要求和管理。此外,公司還新設了快運品質與服務監督部,整體監管把控品質工作。
中通快運:一切工作籌劃都要圍繞提升品質展開
2018年中通快運全年完成貨量283.4萬噸,產值達16.1億元,比2017年翻了一番,是中通快運「提質增效」年。
在中通快運的2019年度工作會議上,董事長賴建法表示,當前中通快運特色道路已步入新臺階,經營發展改革任務更加繁重,這也決定了2019年工作的關鍵在於品質。結合當前形勢和任務,2019年一切工作籌劃都要圍繞提升品質展開,一切工作落實都要以提升品質為根本標準,努力探索中通快運特色的品質化之路。
天地華宇:將2019年平均時效提速
2019年天地華宇將採取兩大措施:一是深化運輸服務網絡,計劃新增1000家門店,進一步提升網絡覆蓋率;二是圍繞「快」做文章,通過優化轉運中心布局、更新和補充1300輛幹線和取派車輛、增加1000輛新能源車輛,將2019年平均時效提升1天。
此外天地華宇在京滬快線定日達產品上提速,三日必達。
百世快運:質變量勝
2019年百世將優化質量體系,重點推動提升時效工作,推出全網派送時效、省內件、區域件時效等產品,全面升級全網時效,強調服務至上努力提高客戶體驗的重要性。
與此同時,在壹米滴答CEO楊興運在今年的新春寄語中也表示壹米滴答將以服務和品質為核心,推動拳頭產品全面升級。
當然,最終的決賽場上比拼的還是「規模+效率」,能否實現產品盈利都是挑戰。值得一提的是,去年9月,為提升快運業務品牌價值及市場競爭力,順豐速運事業群重貨業務更名為速運事業群快運業務,並對組織架構進行調整,今年順豐快運推出500kg以上的大票零擔產品,加上去年年初推出20-100kg的重貨包裹和100-500kg的小票零擔,順豐快運完成所有產品線公斤段布局。眾所周知,順豐在小件上的運營能力一流,而在重貨業務操作上,特別是100kg以上產品線上,順心快運明顯優於順豐快運,而這對於加快兩者網絡融合而言或許是個好消息。
此文系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物流沙龍立場
-END-
-更多分類精選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