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生拜大將的典範:連神仙麻姑她爹都能打敗的前涼名將謝艾

2020-11-30 冷兵器研究所

東晉永和二年(346)六月,第四代西平公張駿屍骨未寒,第五代西平公張重華主持涼州尚且未及一月,後趙對前涼開戰。 承平日久的前涼被趙軍的突然襲擊打得措手不及。麻秋首先率領趙軍圍攻金城郡,金城(今甘肅蘭州)位於黃河南岸,扼守河西走廊要衝,當時城中尚有軍民二萬多人,太守張衝卻可恥的投降了。金城縣令車濟苦勸無效,憤然自殺殉國。金城一丟,涼州腹地就暴露在趙軍眼前,後趙打開了涼州攻略的門戶。趙將王擢率偏軍渡河攻陷晉興郡武街(今青海西寧),前涼護軍曹權、胡宣被俘,當地七千餘戶民眾被強迫遷徙於後趙的雍州。武街在金城郡之西的湟水上遊,位於姑臧城西南。趙軍攻破武街,不但牽制了前涼枹罕守軍,鞏固了自軍後防,更和金城趙軍對姑臧城形成了犄角之勢。因此,自從二十六年前劉曜的那次大規模進攻以來,前涼再一次全國震動。

▲劉曜

剛剛即位的張重華接受群臣的建議,一方面下令減免苛捐雜稅,廢除不必要的徭役,撤消了父親遺留的一系列宮室園林建設計劃,為人民減負,穩定人心;另一方面下令前涼各郡國精兵在姑臧集合,交由徵南將軍裴恆全權指揮南下,準備與趙軍決一死戰。 然而多年無重大戰事的磨練,前涼帶兵將領大都是靠論資排輩上來的世家大族,裴恆就是其中的典型。這位張重華的親家帶領涼軍在廣武(今甘肅永登縣東南)與麻秋率領的趙軍十萬主力相遇。廣武在金城西北,地控河西走廊大道,已經是姑臧城最後一道重鎮。裴恆率大軍退守城池堅壁不戰,上報說要仿效戰國時期趙將廉頗在長平打持久戰對抗秦國的策略,耗到趙軍自行退去為止。廣武城外的麻秋也圍城不戰,趙涼雙方大軍奇怪的在廣武和平對峙起來。

▲廣武城

當年十六歲的張重華,史載寬和懿重,沈毅少言。其實綜觀後來他在位八年的表現,說他是個以情緒好惡來處理問題的性情中人更為合適。因此不妨試想一下他當時的心情:大敵當前形勢危急,而本部諸軍卻未採取積極行動,這足以令他坐立不安。張重華於是下令各級官吏均可越級上書,推薦搜求青年才俊來掌軍,以轉變己方不利的戰局。 作為北方唯一長期處於和平的地區,前涼多年以來一直重視文化教育建設。面對亡國危機,前涼人才儲備的優勢展現無遺。

牧府相司馬張耽不惜得罪他人,慷慨陳詞:「國家的存亡在於軍隊,軍隊的勝敗在於將領。戰國時期燕國任用樂毅就消滅了仇敵齊國;後來聽信讒言改換騎劫為主將,就把到手的齊國七十餘城全部丟失。因此從古至今,明君莫不是慎重挑選將相的人選。現在我軍缺乏的就是軍師啊。可咱們涼州議事大官們推舉的將領,儘是些嚴肅有聲望的老人,這些人不一定就有真實用兵的本領。當年韓信被蕭何推舉,並非因為他是名將;田穰宜被齊景公信任,並非因為他是舊將;呂蒙被孫權賞識,並非因為他往日創造過戰功;魏延被劉備提拔,並非因為他是劉備的老部下。可見聖明君主選拔人才,沒有資格的限制。若有部下才堪勝任,就可以把大事託付給他。現在強寇已經快打到姑臧城外了,我軍主將畏敵不進,造成人心騷動,大難即將臨頭了!我的主簿謝艾,文武雙全,明習兵事,如果任用他為大將,一定可以抵禦趙軍,消滅胡寇!微臣願意全家百口擔保!」

▲前涼輕騎兵與民夫

張重華有一個職務是涼州牧,相當於涼州省委書記兼軍區司令員。張耽身為牧府相司馬,就是涼州牧的相(秘書長)手下的司馬(主管軍事的中級參謀),平時根本不能擠進前涼權力決策中心。而謝艾是張耽的主簿(文職秘書),只相當於地區行署裡一名低級文職幹部。 可能和前涼位居邊防前線,士民痛心中原傾覆有關,前涼地區的儒家文化不同於一脈相傳西晉而熱衷於清談玄學的東晉,顯得研究異常興盛。據晉書記載,前涼單是涼州本地出身的知名學者就有宋纖、張斌、索綏、氾騰、索襲、郭瑀、祈嘉等多人。出身敦煌郡寒門的謝艾,就是這些大儒中的一員。他精通儒家經典《春秋》,所上奏疏被《文心雕龍》提及,所著文集被《隋書 經籍志》記錄。 若在和平時期,像謝艾這麼個從沒帶兵打過仗的儒生能夠出任大將,那幾乎不可想像,是以之前涼州的戰爭記載中從未出現過謝艾大名。

不過這時涼州處於非正常時期,有道是救兵如救火,加上張耽推薦謝艾的理由非常精彩,入情入理;雖然此前連父親張駿也沒發現謝艾的軍事才華,但急病亂投醫的張重華當場下令宣召謝艾,詢問破敵方略。謝艾這個儒生終於把握住了表現自己的時機。他自信的回答:「昔日東漢開國功臣耿弇在漢光武帝帶兵趕到之前消滅了賊寇張步,蜀將黃權願以萬人充當先鋒消滅東吳。殿下只需給七千兵,臣就為殿下吞掉王擢、麻秋!」耿弇黃權那可都是書生拜將,被比作漢光武帝劉秀,漢昭烈帝劉備的張重華也聽得熱血沸騰。

兩個年輕人惺惺相惜之餘,前涼中樞那些暮氣沉沉的老人們可看不下去了,他們紛紛痛斥謝艾出言輕率,甚至將其比作紙上談兵的趙括。 初生之犢不怕虎。已被謝艾的豪氣幹雲深深感染的張重華決定博一把。他力排眾議,升任謝艾為中堅將軍,率軍攻擊麻秋。由於涼州精兵已悉數由裴恆拉去前線作戰,張重華七拼八湊也只搞到了五千軍隊,其中還以步兵居多。因此,前涼幾乎全部重臣都認為主君重用謝艾的輕率舉動是一場必敗的賭博,涼州即將重演趙國長平之戰的慘劇。謝艾這位一直埋在書稿報告中的文員,就帶著五千步騎在所有大人物的哀嘆中出發。

▲麻秋之女,女神麻姑

當時涼趙對峙的情勢表面上看確實與秦趙長平之戰相似,但仔細分析下實則差異甚多。據《朝野僉載》記載:「後趙石勒將麻秋者,太原胡人也,性虓險鴆毒。有兒啼,母輒恐之麻胡來,啼聲絕。至今以為故事。」《朝野僉載》的作者張鷟是生活在唐玄宗時期的深州人(今河北深縣),大約卒於公元740年,可見時隔四百年後,麻秋的惡名仍然能嚇的北方小孩止啼。有趣的是,這位殘暴毒辣的麻秋據說還是道教所尊的長壽女仙麻姑之父:「麻姑,為後趙麻秋女,或雲建昌人,修道於牟州東南姑餘山,飛升,政和中封真人。」(《古今圖書集成.神異典》卷二百三十七)。麻秋是石勒起兵造反時就一直追隨的老部下,石勒死後又成為篡位者石虎忠實的爪牙。石虎曾經自述:「主上(指石勒)自都襄國以來,端拱仰成,以吾身當矢石,二十餘年,南擒劉嶽,北走索頭,東平齊、魯,西定秦、雍,克十有三州。成大趙之業者,我也」。麻秋也自述:「我用兵於五都(指長安、洛陽、鄴城、許昌、譙城魏晉五都,涵括了中原地區)之間,攻城略地,往無不捷」,儼然也是戰功卓著的老將。

▲廣武古戰場

然而就是這位麻將軍,在東晉鹹康四年(338)出過大醜。當時剛剛被後趙擊敗的段部鮮卑首領段遼在密雲山向後趙詐降,石虎派遣時任徵東大將軍的麻秋率領三萬趙軍迎降。石虎知道段遼和慕容鮮卑的閥主慕容皝是表兄弟,在趙軍出發前一再告誡麻秋說:「受降如受敵,一刻都大意不得!」結果麻秋自恃老將,把石虎的良言當成耳邊風,趙軍一頭栽進了段遼和慕容家設立的埋伏圈。結果趙軍被全殲,主將麻秋連馬都丟了,徒步跑回後趙。石虎正在吃飯,看到麻秋的窩囊相後氣得連食物都吐了出來,當場下令將麻秋的官爵一擼到底。但石虎自己也嘗到過慕容家的苦頭,加上眼下認為涼州無人,就給了機會讓麻秋戴罪立功。 由此可見,麻秋的惡名倒是和殺人無算的白起差相仿佛,然而在軍略上卻拍馬也不及了。

時值盛夏季節,河西地區本就氣候乾熱,相持日久下的趙軍疲憊不堪,一心等待涼軍投降的麻秋又犯了輕敵的老毛病,他居然連行軍作戰中最基本的偵查斥候都不設置。謝艾出師後急行軍進入了位於廣武北方的振武城,這麼重大的敵情,趙軍居然全都蒙在鼓裡。 得知趙軍上下鬆懈的情報後,謝艾下令全軍飽餐休息,準備半夜突襲趙軍。就在一切即將就緒時,突然有兩隻梟落在謝艾的中軍帳上鳴叫。梟就是貓頭鷹,梟聲在迷信的古人聽來可是要死人的預兆,加上又是在主將的營帳鳴叫,一般人都會覺得此次出陣兇多吉少,再沒有比這更令士兵沮喪的事了。本來士氣高漲的涼軍登時議論紛紛,軍心大動。 謝艾卻與眾不同,他喜出望外地大聲宣布說:「賭博的時候摸到彩頭最大的梟牌就穩贏了。現在梟在我軍營門上叫,這可是咱們涼州必勝的吉兆啊」。大家聽完後都樂了,心情輕鬆之餘更擁有了必勝的預感。面對突發事件謝艾臨變不驚沉著冷靜,不但沒讓軍隊混亂反而藉機鼓舞了士氣,讓涼軍對謝艾的大將風度心悅誠服。

▲廣武之戰作戰圖

於是,謝艾帶領五千勇士向十幾萬趙軍發動了在裴恆等老將看來近乎自殺式的突襲。趙軍毫無防備,無數人在睡夢中丟了大好頭顱,全軍炸營亂成一團,麻秋與謝艾統帥能力之高下可見一斑。廣武城中的裴恆見狀也鼓起勇氣出兵配合作戰,涼軍單是敵軍首級就斬了五千之多。趙軍體現了烏合之眾的本質,在兩面夾攻下全軍潰散,麻秋在左右的保護下一路逃回金城,趙將王擢得知廣武敗報後也放棄武街逃走。涼州危機解除!謝艾出手不凡!

本文經指文烽火工作室授權發布。主編原廓,作者常山日月。任何媒體未經書面授權不得轉載。

相關焦點

  • 心理戰的高手,自比諸葛亮,謝艾在前涼小舞臺的驚豔時刻
    後趙皇帝石虎派遣大將麻秋、王擢、孫伏出兵河隴,攻克武街、金城,前涼都城姑臧受到嚴重威脅。但此計劃對前涼也是災難,後趙軍已經深入涼州腹地,前涼的生產、生活都受到影響,資源儲備有限,沒有外援,同樣沒有拖下去的資本。牧府相司馬張耽舉薦謝艾,說其為樂毅、韓信一樣的人物。當時,謝艾還是白丁,常常以諸葛亮自比。
  • 「十六國史新編」之《五涼史》連載十二 ——前涼的強盛之張重華的...
    當年派徵西將軍張伏都(疑為孫伏都)「與麻秋率步騎兵三萬長驅濟河,且城長最。重華大懼,遣將謝艾逆擊,敗之,秋退歸金城。」次年夏,後趙將領王擢再次統軍西進,遭到張瓘阻擊,趙軍再敗於三交城。這兩次戰役拉開了後趙對前涼大規模進攻的序幕。張重華襲位後,石虎派王擢、麻秋、張伏都等「侵寇不輟」。這種形勢,迫使張重華不能不把其主要精力投注在抵禦後趙進攻上。
  • 道教的四位女神仙,這些才是真正的女神
    道教是一個多神崇拜的宗教,同時道教又奉行「一陰一陽之謂道」,提倡男女平等,在諸多的神仙之中既有男神仙也有女神仙。本期就來跟大家聊聊道教著名的四位女神仙。在《西遊記》中有一章節寫孫悟空降服了私自下凡的玉兔,這時有位神仙叫住了他,孫悟空一看原來是太陰真君,慌忙上前躬身搭禮道:「老太陰往哪裡來?老孫失迴避了」能讓頑劣的孫悟空如此恭敬的神仙到底是有何來歷呢?
  • 群雄並起的戰國時代湧現出的九大名將
    戰國九大名將(一)孫臏 龐涓無義妒能賢,讒語酷刑雙腿殘。詐傻裝瘋逃大禍,賭金賽馬見新天。 圍梁駒輝連環解,減灶添兵黑夜寒。歸隱著書傳後世,十三兵法又加篇! 註:圍梁駒輝連環解——圍魏駒輝,桂陵之戰。梁,魏國都大梁(今河南開封),故魏國又稱梁。
  • 七武海被廢除,女帝為何一點都不慌?難道她不怕大將的嗎?
    海賊王是一部非常優秀的動漫,無論是劇情還是人物塑造都十分經典。可能很多人都認為看動漫是非常幼稚的事,可是海賊王絕對不是一部幼稚的動漫,它裡面有很多精神值得我們學習,關於人生的,關於生存方式的,都可以開拓我們的視野,學到現實中很難學到的東西。
  • 十六國世系之-前涼
    前涼世系圖擁護西晉,割據西北是時中原淪沒,元帝徙居江左,軌乃控據河西,稱晉正朔,是為前涼八王之亂時張軌派西涼鐵騎保衛天子,而且平定鮮卑貴族若羅拔能反叛,俘虜十萬人。張軌因此受封安西將軍,安樂鄉侯,後又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闢如、儀同三司,張軌在朝中名聲更高,並且在涼州地位穩固。公元307年前後,劉淵派兵進攻洛陽,張軌多次派兵救援洛陽並且打敗漢趙軍隊,殺死漢趙呼延顥逼迫劉聰敗退。
  • 張軌前涼稱王,慕容氏立國前燕
    涼州地處邊境,鮮卑、氐、羌等少數族常常造反,一般人都不願去,張軌提出後,朝廷大臣都巴不得他去,齊口讚揚他才能卓絕,定能勝任。永寧元年(301),張軌被任命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郡治姑臧。姑臧城不算大,南北7裡、東西3裡,形似臥龍,原為匈奴所建,張軌把它擴大,修 築起牢固的城防工事。
  • 雷臺漢墓實為前涼王陵
    何雙全基於自己長期在河西地區的考古實踐,認為雷臺墓規模、結構、形制都與晉墓一脈相承,「其相對年代應在晉末前涼初,即愍帝建興元年(313)以後」(《武威雷臺漢墓年代商榷》,《中國文物報》1992年8月9日)。這個時間比《武威雷臺漢墓》框定的「東漢靈帝中平三年至獻帝期間(186—219)」推遲了百年左右,可謂斷代方面的重大突破。
  • 看全國各地高考祈福都是拜的哪路神仙,哪個地方的最靈驗!
    近年來,「儀式感」成為網文愛用的熱詞之一,似乎日常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能與「儀式」扯上關係。那麼,到底什麼是「儀式」?範·根納普在《通過儀式》中說到,儀式的作用就是「使個體能夠從一確定的境地過渡到另一同樣確定的境地」。換句話說,就是通過儀式給自己一個確定性的保障。具體到考試的「花式祈福」來說,就是用很小的成本,換取一個重要的保障。
  • 歷史那些事,西北漢文化的中心,張軌建立前涼
    涼州地處邊境,鮮卑、氏、羌等少數族常常造反,一般人都不願去,張軌提出後,朝廷大臣都巴不得他去,齊口讚揚他才能卓絕,定能勝任永寧元年(301),張軌被任命為護羌校尉、涼州刺史,郡治姑臧。姑臧城不算大,南北7裡、東西3裡,形似臥龍,原為匈奴所建,張軌把它擴大,修築起牢固的城防工事。張軌是雍州人,他知道要在涼州紮下根來,一定要使本地世家大族和中原地主結合起來。
  • 書生拜大將!手無縛雞之力的曾國藩,如何用1年時間練出最強湘軍
    曾國藩 是晚清名臣,曾經帶領著湘軍打敗太平天國、收復新疆,並且鼓勵「 洋務運動 」,是「晚清中興四大名臣」之一,對清朝的政治經濟各方面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曾國藩是曾子的七十世孫,所以出生於耕讀世家,自幼勤奮好學,6歲就開始讀書了。曾國藩很早就過了童子試,但是連續六年都沒有考過府試和院試。
  • 神仙最怕的東西是什麼?連觀音如來都有這個軟肋,無人能掙脫
    在西遊世界當中,觀音作為小分隊的隊長,是他不辭辛苦地把這些師徒四人以及白龍馬給湊到了一起,而且作為靈山的董事,在靈山的地位也是非常高的,因此這個時候她決定自己站出來,為如來把這個難事給解決了,並且還為此付出了不少,就勸說這四個人組隊五就耗費了很多經歷,並且多次自己出面,給他們解決取經過程中的難題,這才能讓取經之路變得順利一點,因此不管是從哪個方面去看待觀音,他都算得上西遊世界中的大人物了
  • 有一個能單挑鴻鈞的神仙,他身歸混沌,元神變化成三個神仙!
    看過書籍《封神演義》的讀者都知道,在書中有一個非常厲害的神仙,他就是元始天尊的師傅,也就是紫霄宮中的鴻鈞老祖。在武王伐紂的路上,為了調解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之間的矛盾而來到凡間,並且把通天教主帶去紫霄宮懲罰了。
  • 他本是個讀書人打起仗來不要命,劉秀看了都怕,堪稱東漢第一猛將
    這兩位在中國歷史上非常出名的帝王之所以能夠成就一番霸業,除了自身的努力、運氣等諸多因素以外,同樣離不開隨他們一同打天下,衝鋒陷陣的那些蓋世名將,不過相比韓信、彭越、英布等人來說,劉秀手下的大將似乎就沒那麼出名了。
  • 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凌統 為救孫權率300多士兵戰死
    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凌統 為救孫權率300多士兵戰死時間:2020-03-11 16:33   來源:趣歷史   責任編輯:沫朵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三國時期東吳名將凌統 為救孫權率300多士兵戰死 這個人到底是誰?
  • 神仙的含義及神與仙的區別
    「神仙」一般是指修煉得道,神通廣大,變化莫測而又長生不死之神人。即「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外者。」「神仙」也稱「仙人」、「真人」,統稱「仙真」。其實,神與仙是有區別的,「神」分先天之神和後天之神。
  • 為前涼所用的盧水胡,為何會在後涼時期起兵作亂?
    在五胡十六國時期,張軌雖然在涼州建立起了前涼政權,並獲得了穩定的政治局面,不過對於當地的部分遊牧民族部落,張軌採用了懷柔的態度,並沒有進行武力徵服,兩者處於協作的狀態。這些部落在前秦滅涼之後,也繼續聽命於苻堅的調度,保有統治部眾的權利,匈奴支裔盧水胡便是其中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