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涼世系圖

擁護西晉,割據西北
是時中原淪沒,元帝徙居江左,軌乃控據河西,稱晉正朔,是為前涼。《晉書》
晉惠帝時期司馬倫討伐賈南風,後廢黜司馬衷篡位稱帝,後引發八王之亂。北方中原地區戰亂不斷,益州流民李特割據益州建立成漢,而後匈奴族劉淵反晉建立漢趙並且攻入洛陽殺死晉愍帝,而在長安駐守的司馬鄴稱帝拒守關中。在涼州地區的涼州刺史張軌修建姑臧城,並且任用當地有才能的人治理涼州,使得百姓能夠安居樂業。而由於戰亂中原地區有很多人前往涼州,張軌修建姑臧和休屠等城安置流民,張軌賴於晉朝的任命治理涼州,所以對晉室擁護和敬畏。
八王之亂時張軌派西涼鐵騎保衛天子,而且平定鮮卑貴族若羅拔能反叛,俘虜十萬人。張軌因此受封安西將軍,安樂鄉侯,後又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闢如、儀同三司,張軌在朝中名聲更高,並且在涼州地位穩固。公元307年前後,劉淵派兵進攻洛陽,張軌多次派兵救援洛陽並且打敗漢趙軍隊,殺死漢趙呼延顥逼迫劉聰敗退。
公元308年,張軌中風讓兒子張茂代管涼州,酒泉太守張鎮暗中向朝廷報告讓秦州刺史賈龕代替張軌,而張軌別駕麴晁也讓賈龕代替張軌,最後是賈龕之兄阻止賈龕去接替張軌,司馬也上書朝廷阻止更換涼州刺史張軌。

後期又有張越想代替張軌,張軌本想放棄涼州刺史職位在手下的勸說下派子張寔去討伐張越之兄張鎮,後來張鎮被勸罷。又在張坦勸說朝廷之後,朝廷下令誅殺曹祛。張軌由派張寔去攻打曹祛,後來曹祛被殺。
公元311年,漢趙攻破洛陽晉懷帝被俘,張軌本想攻打平陽救回晉懷帝,後來秦王司馬鄴進入關中,張軌便擁護司馬鄴稱帝,並且派五萬軍與晉軍會師抵抗漢趙。而西晉朝廷曾多次加封張軌,張軌被拒絕接受。公元314年,張軌病逝其子張寔繼承涼州刺史。兩年後晉愍帝司馬鄴被漢趙俘獲,張寔曾派軍救援司馬鄴,後來漢趙將司馬鄴遷徙後殺害,而張寔一直沿用司馬鄴建興年號,當時司馬睿已經在建業稱王改元建武。
盛極一時
司馬鄴死後南陽王司馬保也想稱帝,但是張寔建議擁護司馬睿為帝,所以張寔遣使者去江南擁護司馬睿,公元318年司馬睿在建業稱帝改元大興,但是張寔不用東晉年號,此時相當於涼州已經獨立於晉朝,只不過名義上擁護晉朝。
而南陽王司馬保並沒有放棄稱王,並且加封張寔為徵西大將軍。之後司馬保被部下背叛,張寔則派兵救援司馬保但是還是被部下擊敗。司馬保本想投靠張寔但是張寔害怕擾亂涼州民心便組織司馬保,不久司馬保去世部下投降涼州。兩年後張寔被部下殺害,其弟張茂繼承位置。
張茂使將軍韓璞帥眾取隴西、南安之地,置秦州。《資治通鑑》
張茂在位時間並不長但是攻取了隴西、南安地區並且擊退了漢趙劉曜,為前涼做了很大貢獻。張茂無子其兄張寔之子張俊繼承位置,張俊在位期間擁護東晉朝廷,晉元帝死後曾哀哭三天,並且收復河南之地使前涼進入極盛時期。

張俊死後由其子張重華繼位,張重華繼位後派王擢攻打付健並且最後攻克秦州,而後漢趙又侵犯前涼,張重華任用謝艾抵禦漢趙軍隊,後擊敗漢趙保有土地。張重華在擊敗漢趙之後就開始得意忘形不僅久不納諫還準備稱涼王,後來在臣子勸說下作罷。
滅於內亂
永和十年。祚納尉緝、趙長等議,僭稱帝位,立宗廟,舞八佾,置百官,下書曰:「昔金行失馭,戎狄亂華,胡、羯、氐、羌鹹懷竊璽。《晉書》
公元353年,張重華病逝幼子張耀靈繼位,不久張祚廢張耀靈自領前涼。張祚為人荒淫殘暴不僅與張重華母親和其子通姦還姦淫張俊和張重華沒有出嫁的女兒。公元354年,張祚僭越稱帝。後來張祚攻打張瓘,張瓘派兵與張祚決戰後張祚兵敗被殺。
張祚被殺後張瓘擁立張玄靚為涼王,後來張瓘自以為有功勞心生篡位之心。後來被輔國宋混與弟宋澄攻滅,之後張玄靚在宋混等人建議下去除涼王稱號復稱涼州牧。公元361年,張邕不滿宋混兄弟專斷朝政起兵攻打宋混,後來宋氏家族被滅。張邕和張天錫共同輔佐朝政。
張邕主政之後也是殘暴不堪,獨斷專行引起朝廷和國人不滿,不久張天錫派兵攻殺張邕,此後張天錫又獨攬朝政,兩年後張天錫又殺死張玄靚自立。但是此時前涼不僅年亂導致國力衰退而且此時前秦強大。

公元376年,前秦派兵攻打前涼,張天錫不敵最後投降前秦,苻堅封其為歸義侯,後來在前秦與東晉淝水之戰中投降東晉,在朝中為官。張天錫的次子張大豫逃往河西並且領兵攻打前秦,但是張大豫後期不納忠言被呂光所擊敗逃亡廣武,當地人將他捉拿交給呂光處死,至此前涼徹底滅亡。
參考文獻《晉書》、《資治通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