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為雷臺漢墓?它和前涼王陵有著怎樣的關係

2020-11-30 小海波瀾

如果你去過甘肅省博物館,就不會錯過鎮館之寶,這就是馬踏飛燕,也稱之為銅奔馬。造型矯健精美,作昂首嘶鳴、疾足奔馳狀。塑造者攝取了奔馬三足騰空、一足超越飛鳥的剎那瞬間。

而銅奔馬的出土地就是武威市。武威,曾經的西北首府,六朝之都,涼國故地。從古至今,武威每一次更名背後都有一段歷史。姑藏是匈奴人給這裡的第一個地名;漢武帝時,因霍去病兩次西徵,收復了河西走廊,感念其軍功,命名武威;東晉時期,前涼、後涼、南涼、北涼將其作為都城,五涼古都因此得名;西域高僧鳩摩羅什在此停留講經,繁華一時。隋唐時期,光芒被甘州掩蓋。西夏時期,涼州得到了第二次繁榮,成為了西夏的陪都。

雷臺漢墓因處於雷臺而得名,為前涼張茂所築高臺。據記載:漢墓修築完成之後,到了東晉的前涼時期,在漢墓之上修築了高臺。之後,武威乾旱少雨,為了求雨,人們在高臺上修築了雷祖殿祈求風調雨順,高臺從此得名為雷臺,雷臺下挖掘的漢墓也自然得名雷臺漢墓。雷臺觀,中為晉臺,下是漢墓,臺上卻是明建,小小雷臺見證了厚重的歷史疊壓。

依據《考古學報》通過考察出土文物的銘文內容、墓制規格、錢幣特點,認為雷臺1號墓為東漢「張某將軍」夫妻合葬墓。後依據《「五朱」和漢晉墓葬斷代》記載:「墓中出有小型的五朱,直徑為1.6釐米。五朱出現於三國早期。如直徑在1.5釐米左右的,其年代似更晚一些。」這個證據可謂「鐵證」。小五朱是東漢以後出現的貨幣,雷臺1號墓中存在小五朱,因此,此墓絕非漢墓。

無論此墓是前涼王陵還是漢墓,留給後人的都是未知的謎,而呈現給世人的馬踏飛燕更是讓人記住了這裡:武威。

雷臺漢墓出土的銅車馬俑,形態各異,車輛結構精美,人物栩栩如生,所有這些,組成了一支高級武官出行時的隊伍,場面壯觀,聲勢浩大。這是按照實物仿製的「涼州兵團」。

據墓內銘文記載,此系「守張掖長張君」之墓。墓分前、中、後三室,前室附有左右耳室,中室附右耳室。墓門向東,墓後完至墓門長19.34米。雷臺漢墓有1號墓和2號墓,墓道東西走向,均在雷臺之下,兩墓相距估計50米左右且平行,入口貼地平。墓道較寬敞,進入主墓室的拱門需彎腰而進。

相關焦點

  • 雷臺漢墓實為前涼王陵
    甘肅武威雷臺墓因出土銅奔馬(中國旅遊標誌原型)而知名。然而,關於此墓的年代與主人,學術界歷來有不同看法。甘肅省博物館的《武威雷臺漢墓》(《考古學報》1974年第2期)通過考察出土文物的銘文內容、墓制規格、錢幣特點,認為雷臺1號墓為東漢「張某將軍」夫妻合葬墓。
  • 五胡十六國中的前涼、後凉、南涼、西涼、北涼,究竟是什麼關係?
    所以說要搞清這段歷史的脈絡,那就必須先了解前涼、後凉、南涼、西涼、北涼這五個國家的興亡。有意思的是,這幾個帶「涼」的國家其實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而且他們的壽命都比較短,最長的五六十年(北涼64年),最短的才十幾年(後凉和南涼都是18年)。
  • 安徽六安漢代王陵墓地被列「省保」(組圖)
    新華網合肥8月25日電(記者熊潤頻)日前,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將六安漢代王陵墓地增設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根據相關文物法規,將對其實行就地保護政策,這意味著國家重點工程合(肥)武(漢)高速鐵路將難以在這一區域繼續施工。  2006年,為配合國家重點工程合(肥)武(漢)高速鐵路的建設,安徽省考古隊在六安市三十鋪鎮雙墩村境內考古勘探,發現並列兩座西漢時期大墓。
  • 為前涼所用的盧水胡,為何會在後涼時期起兵作亂?
    這些盧水胡人的首領因為曾經在匈奴王廷中擔任左沮渠一官,因此他們便取沮渠為姓氏,他們在涼州地區有著不俗的影響力。在沮渠蒙遜之前,其祖輩便依靠盧水胡強大的戰鬥能力成為了當地不可小覷的力量。在前涼統治期間,張軌雖然沿用了中原地區的統治體制,但是對於其他民族的百姓可以做到很好的安撫,也十分尊重他們的生活方式,因此盧水胡的首領便歸附於前涼政權,成為了其重要的盟友。
  • 周文王陵搞錯了?從宋朝一直錯到現在,蔣介石還去拜過
    有歷史在前段時間發過關於隋煬帝陵墓的短文,提到清代文人誤把東漢時期的漢墓誤認為隋煬帝陵,其實把古墓錯認不止一次。所以今天再說說另一起古墓錯認事件,而這個影響力更大。 一、世代祭祀的周陵 關中平原歷史悠久,多個王朝在此建都。
  • 一、前涼
    近期看《軍師聯盟》覺得挺有意思,開始看相關資料,看到了下司馬懿的資料,又去找了西晉資料,覺得八王之亂比較亂整理了下資料,結果還是把自己繞進去了,搞錯一個王的年齡和輩分,後來又看了下八王之亂之後的五胡十六國時期的史書資料,察覺十六國更是個亂。
  • 十六國世系之-前涼
    而由於戰亂中原地區有很多人前往涼州,張軌修建姑臧和休屠等城安置流民,張軌賴於晉朝的任命治理涼州,所以對晉室擁護和敬畏。八王之亂時張軌派西涼鐵騎保衛天子,而且平定鮮卑貴族若羅拔能反叛,俘虜十萬人。張軌因此受封安西將軍,安樂鄉侯,後又升為車騎將軍、開府闢如、儀同三司,張軌在朝中名聲更高,並且在涼州地位穩固。
  • 銀川「西夏王陵」——一個被遺忘的神秘國度
    銀川「西夏王陵」——一個被遺忘的神秘國度西夏是中國歷史上一個神秘陌生的王朝,這個王朝是由消失了的党項部落建立,建立之處國家非常弱小,弱小到只能臣服於其他的大國,可它一旦強大起來就開始獨立,靠著自己一步步生存了兩百多年,但最後還是抵不過強悍的蒙古人
  • 現今史學界公認五胡亂華時期的前涼為獨立國家,這種看法正確嗎?
    載記作為班固首創,而為《晉書》所發揚並正名的一種傳記體體裁,本就是區別於正統王朝的本紀、列傳而為割據政權所設,只有列入載記的,才能被視為獨立的割據政權。所以,至少在房玄齡等人看來,前涼不應視為獨立政權。所以,至少從二十四史的角度來看,不能把前涼作為獨立政權。
  • 歷史那些事,西北漢文化的中心,張軌建立前涼
    十六國時代的北方,大多數是各少數族建立的民族政權,但也有一個漢人建立的政權,即前涼。這個政權存在76年(301-376),是十六國中歷時最長的政權。它以姑臧(今甘肅武威)為中心,全盛時佔有今甘肅、新疆大部分,青海、寧夏一部分。
  • 張軌前涼稱王,慕容氏立國前燕
    01、西北漢文化的中心——張軌建立前涼十六國時代的北方,大多數是各少數族建立的民族政權,但也有一個漢人建立的政權,即前涼。這個政權存在76年(301- 376),是十六國中歷時最長的政權。它以姑臧(今甘肅武威)為中心,全盛時佔有今甘肅、新疆大部分,青海、寧夏一部分。
  • 貓與老虎和獅子之間有著怎樣的關係?古代傳說講的真有意思!
    它可以說是貓的祖先,但是距現在大約2萬年前,劍齒虎這種動物就已經滅絕了。現在的我們只能在生物博物館或者地質博物館中看到它們的化石,想到它們那副令人生畏的樣子,實在是讓人感到害怕。還有一種說法,說貓和狗的祖先都是一種很久以前就已經滅絕的動物,叫作古貓獸,有生物學家還認為:熊,浣熊,美洲豹,美洲獅以及其他動物的祖先,都有可能是古貓獸。
  • 一座漢墓補全一段歷史,江都王的絕地求生:大雲山漢墓的神秘往事
    大雲山漢墓1號葬墓坑  經考古隊發掘,大雲山漢墓出土了高規格的葬具和陪葬品,最能體現其身份特殊性的就是「黃腸題湊」,這是一種西漢帝王陵寢槨室四周用柏木堆壘成的框形結構。直到發掘工作快要到尾聲的時候,一塊有著"江都"字樣的封泥和印章的出現,使得墓主人的身份終於有了決定性的線索。
  • 「十六國史新編」之《五涼史》連載十二 ——前涼的強盛之張重華的...
    卷二 前涼篇前涼的強盛張重華的政治張重華,字泰臨,是張駿次子,他「寬和懿重,沉毅少言」。張駿死時,他年僅十六歲,由國子祭酒右長史任處等擁戴,稱持節、大都督、太尉、護羌校尉、涼州牧、西平公、假涼王。又「赦其境內。尊其母嚴氏為太王太后,居永訓宮;所生母馬氏為王太后,居永壽宮」。
  • 白集漢墓「池中九鯉」圖引關注徐州是錦鯉發源地?
    《錦鯉大典》全球執行主編危智敏三次來徐論證,他說,中國的養鯉賞鯉年代最早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東漢時期,地點就在徐州白集地區;漢畫收藏家:用白集漢墓鯉魚相戲漢畫像石圖,佐證觀賞錦鯉發源地為賈汪有說服力;史志研究學者:「池中九鯉」反映了鯉魚作為觀賞魚的起源一直以來,鯉魚做為觀賞魚的最早記載時期為唐朝。
  • 秦軍押赴長安,涼州各地郡縣,紛紛歸降,前涼滅亡,立國57年
    王坦之當著簡文帝的面,將詔書撕毀,請求更改詔令,於是改為如諸葛武侯、王導故事,當天,簡文帝駕崩,但簡文帝去世前,沒有明確指出由誰繼位,此時桓溫還未入朝,群臣竟無人敢言新君之事,有人甚至說應該等大司馬桓溫來了,再做定奪,尚書僕射王彪之大怒,天子駕崩,太子代立,大司馬有何資格幹預此事,於是,太子司馬耀這才即位稱帝,是為孝武帝,此時桓溫心裡還期待著。
  • 東晉十六國中的前涼,雖偏安西北一隅,卻是歷史上唯一的張姓王朝
    張姓,是中華多源流的姓氏之一,主要源自於姬姓和改姓等,張也是星宿之一,其形狀似弓,起初是擅長製造弓箭的原始氏族圖騰,後來慢慢演化為姓氏。前涼,也被稱為前涼帝國,是東晉十六國之一,都城姑臧(在今甘肅省武威市涼州區),是東晉時期割據於我國西北地區的一個漢族政權。共傳涼武王、涼昭王、涼成王、涼文王、涼桓王、涼哀王、涼威王、涼衝王、涼悼公九朝,歷經76年。
  • 濟陽三官廟漢墓入選「考古新發現」 是濟南發現最大的漢畫像石墓
    記者在發布會上還獲悉,濟陽三官廟漢墓將被改建為博物館,將以其為中心擴建文旅項目。「五大新發現」刷新山東考古2019年山東省五大考古成果為:山東考古的「朋友圈」不斷擴大;山東考古新發現不斷力證山東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發源地;基本建設工程考古助推經濟建設成效顯著;考古工作成為推動文化和旅遊融合發展的重要動力;山東考古服務社會的能力不斷加強。
  • 漢墓出土封泥印有各種官銜,「秘府」是什麼?專家:專門為楚王服務
    江蘇徐州周圍的大山上發掘出十五座漢墓;墓中出土大量官印,以及印有官職的封泥;通過研究這些官印封泥,專家了解到漢朝時期朝廷官職等級制度;其中出土一枚"楚秘府印";誰也不知道"秘府"是什麼官職;專家研究發現,它是專門為楚王服務的;這是怎麼回事呢?下面我們來看看!
  • 揭秘馬王堆漢墓發掘始末
    「發掘墓葬的重大意義,體現在通過對它的整理和研究,改變了我們對歷史上一個時代,或者一個民族、一種文化的認識。馬王堆漢墓就是這樣一種發現。」在採訪中,清華大學教授、馬王堆漢墓帛書整理研究專家李學勤多次提到,馬王堆漢墓的發現不僅展示了兩千多年前的科學技術與思想文化,還提供了《史記》、《漢書》等史書記載以外的資料與觀點,「不是所有的墓都能做到這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