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販子把名玉塞入活羊體內,3年後取出賣天價?馬未都:是真的

2021-01-16 懷古品文

不同於現代人喜歡收藏黃金,古人的貴族和有錢人則特別喜歡收藏玉器。玉的外表光滑,色溫柔和,形狀也是相對圓潤的,在古代常常把玉比作君子的德行。比如,像屈原這樣的超級美男子加君子,也會用玉來比作自己的美德,他在楚辭當中這樣寫到「瑤席兮玉瑱,盍將把兮瓊芳。」而李商隱的詩則把玉的美寫得更加縹緲神奇:

「滄海月明珠有淚,藍田日暖玉生煙」

在遠古的時候,玉石還曾經被當作貨幣。因為這樣或那樣的原因,玉漸漸成為了人們追逐的奢侈品,佩戴者也不僅限於「君子」了,只要是有身份有地位的人,都會給自己佩戴玉石。這也導致人們對玉石的追求有了變化,從純淨的玉變成了各式各樣的玉。而其中最為奇特的,則是血玉。

顧名思義,血玉,跟血有關係。現在認為血玉是白玉當中帶有紅色絲脈的玉,而古人則直接認為這種玉是浸染了血的玉,至於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紅色的絲脈的,至今沒有定論,科學家則認為血玉是鐵元素浸入玉中形成的氧化物顯現出紅色。但是,不管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卻給了文物販子一條血腥的造假方法,通過正常白玉造假為血玉賣出天價。

血玉因為它的色彩獨特,質地非凡,受到收藏家們的追捧,成為了一種高價的商品。據了解,無論是現代產出的血玉還是來自古代的血玉,都能賣出天價。一般的血玉價格可以達到幾十萬左右,而古老一些的千年血玉,能夠在拍賣會上拍賣出1000萬級別的天價。有利潤的地方就少不了造假,血玉市場也是如此。

前面我們也說到了,由於血玉紅色絲脈形成的原理沒有明確的定論,所以在很多情況下,判定血玉的方法就是白玉裡面有沒有紅色的絲脈。這也就給了文物販子通過血玉的第一種形成方式——浸血來實現造假,或許也不算是造假,只能說這種生產血玉的辦法過於血腥了,他們通過把玉石塞進活羊體內來製造血玉。

具體的操作辦法是文物販子先採購廉價的白玉或者還沒有拋光打磨的玉石,將這些玉石塞進活羊的體內。由於玉石未被打磨,上面的稜角會劃破活羊的血脈,使得整個玉石處在羊的血液浸泡當中。為了使羊血深入地滲透到玉石當中去,形成穩定的紅沁,文物販子要將玉石在活羊體內存放3年,然後再拿出來加工打磨,形成「血玉」。

《說文解字》當中解釋玉石的時候是這樣說的:「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潤澤以溫,仁之方也;鰓理自外,可以知中,義之方也;其聲舒揚,專以遠聞,智之方也;不橈而折,勇之方也;銳廉而不忮,絜之方也。」之所以人們把玉石比作君子,並且君子要佩戴玉石來增加自己的氣質,就是因為玉石本身就有君子的氣質。

所以人們常常形容君子「溫潤如玉」。自然界的玉石,正如《說文解字》所說一般,溫潤、剛硬、舒揚、有著自身特有的線條和紋理,它本身就是一種和諧與祥瑞的象徵,所以同樣希望自己和諧、祥瑞的君子也會佩戴上這種東西來增加自己的和諧與祥瑞。但是,現在這樣製作出來的「玉石」還能稱之為祥瑞的代表嗎?

玉石在羊的身體之中與羊的血肉相互磨合,羊每走一步就要承受無限的疼痛,每一次疼痛都會增加羊對於人的怨恨。而這種「血玉」當中的紅沁就是羊的這種怨恨的直接物質承載,所以按照古人的思維,這種「血玉」根本就是怨恨和痛苦的象徵物,它與真正「溫潤如玉」的玉是完全的兩碼事。

可是金錢的渴望讓人們只想到了玉,根本沒有想到玉石背後的文化、品質和精神。實際上玉石本來就是死物,它的價值正是因為身上附帶上了人類的文化,人類要以這種文化來修飾自己,才有了玉石的價值。如今人們為了這個死物,居然去憑空的折磨活著的生靈,那它還有什麼「君子」的品性呢?

古人云:「萬物皆備於我」。意思就是人要以人馭物,不要玩物喪志,乃至於以物馭人了,現在這種文物販子通過把玉石塞入活羊體內的辦法製作血玉,從而賺取天價的辦法,雖然專家馬未都也認可它是真的,其實它已經完全背離了玉文化的初衷。我們愛的是玉石所象徵的品德,而不是玉石本身,正如古代子罕所說:

「我以不貪為寶,爾以玉為寶,若以與我,皆喪寶也。不若人有其寶。」

相關焦點

  • 倒賣文物的人手段有多殘忍?把玉塞入活羊體內,3年後取玉賣天價
    在造假的產業鏈中,有許許多多的無良商人絞盡腦汁的去造假文物,而有些商家使用的造假手段簡直是慘無人道,而這些文物造假販子的手段到底是怎樣的殘忍血腥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那些文物造假的販子為了想要偽造出天然的血液,他們竟然將玉直接活活的塞進還有生命的羊的體內。然後再過三年的時間將羊宰殺掉將玉石取出,然後再賣一個天價,而這便是血液製作的過程。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把玉塞進活羊體中,3年後將玉取出賣天價
    人們只知不法分子在犯法,卻不知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把玉塞進活羊體中,3年後將玉取出賣天價。一、 血玉形成古籍有言:「衣白衣,服白玉。」此句乃形容白玉之特色。但自古至今具有神秘色彩的玉石仍是血玉。二、 為制血玉煞費苦心專家經研究給出了大眾這樣一個結論,那便是由於陵墓之中有鐵元素的存在,鐵元素會經過氧化分解這一歷程,分解後的物質被玉石吸收故而產生了血玉,但若以此法而行,製作玉石仍需較長的時間。那些以倒賣血玉為生之人自然不可能以這種方式製作血玉。
  • 文物造假可以多殘忍?把玉塞進活羊身體裡,3年後取出然後賣天價
    我國是一個有著五千多年歷史的文明古國,這段漫長的歷史裡面我們的祖先創造出了非常多輝煌燦爛的文化跟多姿多彩的文物。現在這些文物已經成為我國文化傳承的載體了,不僅有著非常高的歷史價值,而且在市面上的價格也非常的高,特別是玉器,不管是古代還是現在帶都有著極高的收藏價值。
  • 花5元在地攤買塊破布,50年後轉手賣3.08億,馬未都實名羨慕
    有戲言說馬未都「天天撿漏」,馬未都從80年代開始走上收藏之路,一開始全憑興趣,後來時間久了,慢慢能看出些門道了。馬未都覺得自己稱不上撿漏,當時的那個年代文物不值錢,很多都是真品,賣家知道,買家懂的也知道,但是當時就是價格低。馬未都有時調侃自己說:「有一段時間一天買好幾件,幾乎天天都在撿漏。」
  • 馬未都:價值6億的國寶文物被摔壞,7年後故宮才發現,死無對證
    馬未都:價值6億的國寶文物被摔壞,7年後故宮才發現,死無對證 要說我國那裡文物最多最珍貴,那肯定是地下,因為中國的歷史太悠久了,現在發掘出來的東西只是其中一小部分,而那些被深埋地下的寶物,遠要比現在我們看到的多得多,但是要從地上挑一個文物最多最珍貴的地方,那毫無疑問就是故宮了。
  • 馬未都:身前看到身後事
    1995年,馬未都乾脆辭職,並在第二年創立了觀復博物館,跟文物廝守至今。不嗜菸酒的馬未都曾將文學與文物做對比,若文學是香菸,文物則似雪茄,嘗過雪茄,總會覺得香菸寡淡,又如白酒與啤酒,愛上白酒的濃烈,啤酒就不再是酒了。「文物的挑戰是實際的,文學、電影我就覺得一般,不如文物有挑戰。
  • 瘋狂的文物造假,玉放進狗肚子裡沁血,家具用鳥糞「美容」!
    在歷史悠久的中國,不僅僅是文物被流傳下來,連文物造假也是一門「祖傳」的技藝。古人從剛開始收藏沒多久,就不得不與各種造假鬥智鬥勇。然後封存十幾天取出,偷偷埋在一個人流量大的街上,讓萬人踩踏,誰也不知道這麼做到底是什麼原理,但在幾個月後取出來之後,這件假玉器上面赫然出現了「橘皮紋」,紋路中滿是鐵鏽斑呈暗紅色!再用開水一煮就大功告成。這就是流傳至今的古玉造假「叩鏽法」,故宮現在還尚存著「阿叩」的作品,也成文物了!想要破這個局,必須得花幾年工夫把玩,把上面的假沁給慢慢磨掉,因為真沁色是不褪色的!
  • 一種殘忍的文物造假手段:將玉塞進羊腿裡,幾年後取出
    馬未都從小對古董有著濃厚的興趣,長期混跡於水十分深的古玩行業之中,多少年摸爬滾打,有過撿漏、也有過打眼,見識了太多太多的玉石造假手段。,一段時間後玉表面就會形成一層土鏽,這兩種手段都能讓現代玉變得更加像古玉,真假難辨,黑心商家大發橫財。
  •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
    馬未都:觀復博物館的5件鎮館之寶,件件都價值上億,不可不看眾所周知,馬未都是觀復博物館的創始人,當年他為了成立觀復博物館可謂是東奔西跑,在他的努力下,這個全國第一家私人博物館終於被批准成立,第二年博物館就正式對外開放,當時的展廳面積只有400多平米,經過數次搬遷後,如今的觀復博物館已經是一個總佔地
  • 2020年11月3日活羊價格公布,看看你的活羊賣虧了嗎?
    根據各地養羊戶的報價,特意整理出了2020年11月3日全國部分地區的活羊銷售價格。養羊戶可以對比一下,看看自己的活羊賣虧了沒有。當然,以下這些報價均由部分養羊戶自己申報,其準確性沒有經過考證,所以,以下報價僅供參考。
  • 馬未都:有人花5塊錢買了塊破布,攤主偷笑,後來此布賣了3億!
    馬未都:有人花5塊錢買了塊破布,攤主偷笑,後來此布賣了3億! 馬未都進入古玩這個行當的時候,正值80年代,那個年代文物還不是那麼稀罕,多數人買賣文物也就是混口飯吃,只有一小部分人是靠著愛好進入到這個行業的,而馬未都,正是其中之一。
  • 新疆「刀郎羊」主人千萬元拒賣 天價羊引質疑(圖)
    中新網阿克蘇10月21日電(陶拴科 王小軍)21日記者隨同新疆阿瓦提縣畜牧改良站工作人員,一同前往探訪天價刀郎羊之鄉,「阿瓦提阿依巴格鄉」。這裡多數居民因刀郎羊價格上漲,開始養殖刀郎羊。  在距縣城10公裡的阿瓦提阿依巴格鄉上卡吾西村,走進飼養者阿不力孜的院中,一隻體格健碩、黑色皮毛的羊,正和餵養它的人玩耍。
  • 母羊胃裡取出6顆羊寶價值600萬?什麼是羊寶?
    【母羊取出6顆羊寶 7年瘦羊胃裡竟孕育價值600萬羊寶】 母羊取出6顆羊寶是怎麼回事?原來,一位養羊人因為自己家養了7年多的一隻母羊又瘦又弱,於是想把它殺了,不料在胃裡取出六個異物,經過專家鑑定為羊寶,可謂是價值連城,據說高達600萬,真是發了一筆橫財,我們一起去看看吧!
  • 馬未都:鑑別瓷器不需要戴手套,戴手套的要麼是外行,要麼是騙子
    著名瓷器大師馬未都編寫了幾本關於鑑定瓷器的書籍,得到了人們的追捧。而馬未都之後發表的鑑定瓷器的言論卻令人們譁然,這位鑑定大師究竟說了什麼呢? 收藏家,鑑別大師 說起鑑賞藏品,人們便會想起08年的《百家講壇》,節目邀請到了一位白髮學者,學者用自己畢生的學識為大家講解了如何鑑別瓷器,玉器等收藏品。
  • 歷史上外國文物販子猖獗一時,卻在這份「不平等條約」後銷聲匿跡
    科考的過程當然十分精彩,但今天的話題,是科考成行前的故事,因為外國文物販子進入中國如入無人之境,瘋狂盜取中國文物的情形,就在此次科考後一去不復返了。引起學界憤怒的科考協議1926年冬天,瑞典科學家斯文·赫定的第五次中國之行。在此之前,因為在中國新疆、西藏的一系列考察,赫定已經名聲大振:1895年,九死一生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1900年,則發現了震驚世界的樓蘭古城。
  • 馬未都:我有一件轉心筆筒,設計非常精巧,故宮博物院也有一件
    馬未都的這件轉心筆筒,巧妙在什麼地方?這件文物的背後又有著怎樣的故事? 馬未都的這件轉心筆筒,正式名稱為「清乾隆藍地粉彩雲鶴紋天幹地支轉心筆筒」。在這裡需要指出的是,乾隆即位之初曾發誓自己只當六十年皇帝,不能超過爺爺康熙。唐英很用心,也考慮到了這一點,在轉心筆筒上體現了。
  • 上世紀最大的文物販子,娶15歲嬌妻,卻與36歲的嶽母勾搭在一起
    此人有著天才般的文物鑑定能力,使很多歐美收藏者學會了如何欣賞中國墓葬文物。但是,他卻沒有把天賦用到正道上,靠販賣文物發跡,因此成了國人口中的賣國賊,歐美人眼中的「古董教父」。他是20世紀初國際上出名的文物販子,將大量國寶級的文物販賣到國外,包括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等等。
  • 狗販子為何要收購十年以上的老狗?知道用途後,你也不賣
    大家知道狗販子為何要收購十年以上的老狗?知道用途後,你也不賣! 10年以上的狗狗肉質會更加鮮美,懂得吃的就好這一口,所以對收購狗狗也是有講究的,也只是為了口舌之福。
  • 2020年羊價利好的3個消息,價格上漲是早晚的事!
    這也讓養羊人更有信心壓欄,提高體重,惜售會更加明顯,進而導致活羊供應減少,羊價不漲才怪。 好消息二:規模羊場大玩「肥轉母」,進一步減少活羊供應。 第一、抓住機遇 小編也不像把話多的多華麗,其實很簡單,這抓住機遇就是抓住時間,現在趁羊價上漲,如果想加入或者想補欄2019年春天不管羊價怎麼樣絕對是個機會這是對於進羊來說,因為每年春夏兩季也是最代表整年羊價的開端,季節性的春夏兩個季度可能羊價有小幅下跌但是這是因為季節,整群比較多,交易高峰都在秋冬兩季,抓住低價區間開始養,通過飼養周期到年底出欄
  • CCTV紀錄片:收藏界的傳奇-馬未都!
    早在2014年的時候,有一個故宮專家就專門回答了這個問題,他說:可以很明確的告訴你,十年前馬未都的身家已經破億了,現在百億都不止,十年後估計還會翻倍! 不過對於身家百億的說法,馬未都本人卻表示:沒有的事,千萬別信。 事實上,對於馬未都來說,推動他不斷收藏的原因不是因為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