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外國文物販子猖獗一時,卻在這份「不平等條約」後銷聲匿跡

2021-01-19 堃哥我是文化人

1927年5月9日,一列開往包頭的火車從北京西直門火車站出發。這列火車本身並沒有什麼特殊之處,特殊的是火車上的一隊旅客,包括當時中國著名的學者徐炳昶、袁復禮、黃文弼、丁道衡等,以及瑞典探險家、地理學家斯文·赫定。這個團隊的名稱,叫做「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

更大的特殊之處在於,這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中國為主、與外國平等合作的大型科考團隊,先後參與其中的科學家30餘名,中外各半,在中國西北地區超過450萬平方公裡的區域內進行了多學科的綜合考察。科考的過程當然十分精彩,但今天的話題,是科考成行前的故事,因為外國文物販子進入中國如入無人之境,瘋狂盜取中國文物的情形,就在此次科考後一去不復返了。

引起學界憤怒的科考協議

1926年冬天,瑞典科學家斯文·赫定的第五次中國之行。在此之前,因為在中國新疆、西藏的一系列考察,赫定已經名聲大振:1895年,九死一生橫穿塔克拉瑪幹沙漠;1900年,則發現了震驚世界的樓蘭古城。不過這次來中國,斯文·赫定的任務是受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委託,為開闢經中亞通往中國的新航線進行包括氣象在內的綜合性考察。

瑞典科學家、探險家斯文·赫定

1927年1月30日,斯文·赫定得到了大軍閥張作霖的半個小時的接見。這次見面的成果,是張作霖答應致電新疆督軍楊增新,為探險隊進入新疆打開方便之門。在此之前,斯文·赫定已經得到了北洋政府的考察許可,而張作霖的承諾,幫助他獲得了中國西北部所有省份的通行證。

赫定與北洋政府還籤訂了一份科考協議,主要內容是:中方人員至多2-3人,僅負責與沿路地方政府接洽;考察中各類成果,包括歷史文物,先送往瑞典進行研究,等中國有相應的研究機構後再送還中國。

不過這份協議的內容在1927年3月初流傳了出來,輿論登時一片譁然。北京大學研究所國學門主任沈兼士、馬衡等,馬上聯絡其他學術團體負責人召開緊急會議,商討對策。3月5日,北大研究所國學門、北大考古學會、歷史博物館、故宮博物院、中央觀象臺、古物陳列所等14個學術團體決定成立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發表宣言,反對外國人隨意進入中國發掘文物。

這是斯文·赫定萬萬沒有料到的,因為之前類似的探險活動屢見不鮮。從19世紀中葉開始,一批批外國人不斷地進入中國西部地區,一方面測繪地圖、勘察礦床、收集化石,另一方面則是發掘遺址、盜竊文物。

現在大家聽過的很多臭名昭著的文物販子,當年就是打著「科考探險」的旗號,在中國肆無忌憚地盜搶文物,比如美國人華爾納、俄國人奧登堡、英籍匈牙利猶太人斯坦因、法國人伯希和以及日本人大谷光瑞。

臭名昭著的美國文物販子華爾納

不過,時間到了上世紀二十年代,中國經歷了辛亥革命、新文化運動、五四運動的洗禮,在北京,也聚集了一大批中國知識分子。他們接受過正規的科學教育,有比較強的科研能力,一部分還擁有留學背景,更重要的是,這些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愛國情懷和清晰的主權意識。因此,他們對外國探險者有著本能的抗拒,也敢於對當時北洋政府的決定說不。

「十九條」新協議

面對中國學術界的強烈反對,斯文·赫定終於知道僅靠北洋政府的同意,科考隊是沒有辦法成行了。1927年3月10日,斯文·赫定到北大拜訪了沈兼士,並表示會將此行所獲歷史文物全數由隨行的中國學者帶回北京。

作為一位科學家和探險家,赫定與純粹的盜寶人還是有所不同。他表示,中國人要求將所有考古發掘物保存在自己國家的博物館裡,是符合任何一個文明國家的法律規定的。但另一方面,他也認為,無論是科學水平還是組織能力,中國人的研究水準還不足以組織一次大規模的探險活動。

接下來,就是中國學者和赫定一個多月的談判。雖然多有波折,但最終還是達成了協議。4月26日,雙方籤訂了「中國學術團體協會為組織西北科學考察團事與瑞典國斯文·赫定博士訂定合作辦法」,共計十九條。

西北科考團部分中方團員

這份協議的主要規定有:這次考察由中國學術團體協會下設的理事會監察;設中外兩名團長,擁有同等權力;須有至少10名中國團員參加;採集到的相關物品由中國團長負責運往北京,經理事會審查後處置;涉及中國國防的不在考察範圍之內;經費由赫定負責,中方團員每月補助850美元;考察期限暫定兩年;協議有中英文版本,但以中文版本為準。

在斯文·赫定的回憶錄中記載這份協議籤訂的一幕:「中方代表用飽蘸墨汁的毛筆剛剛寫下第一筆,一位攝影師按下了快門,閃光燈一亮。接著,我也用鋼筆籤了字。中文原件非常講究,用的紙已有200多年的歷史。」

「翻過來的不平等條約」

這份合作協議的籤訂,大大鼓舞了中國學術界。協議談判的參與者,聲樂學家劉半農曾經說過:「協議尤有一精彩之處,即該協議解釋,須以中文為準。開我國與外人訂約之新紀元。」並戲稱這是「翻過來的不平等條約」。

斯文·赫定與部分科考團成員

這之後,如果再有外國人到中國進行科考或探險,就必須以此協議為模板籤訂類似的書面協議,所以,以「尋寶」為目的的探險就根本沒可能繼續下去了。

比如,1929年3月,因無法接受中國方面的條件,美國人安德魯斯的探險計劃受阻,直到1930年他再次來華,不得不與中國方面籤訂了類似「十九條」的協議,才組建了科考團。又如,德國人德林克爾雖已組建探險隊,但因無法與中國方面籤訂協議而最終無法成行。再如,1931年法國與中國籤訂了類似協議,組建了中法科考團,但因法方不尊重中國主權,蠻橫對待中國團員,僅5個月就被解散了。

這次中國西北科學考察收穫巨大,科考時間大大超過了協議中的兩年期限,直到1933年才結束。居延漢簡的發現、白雲鄂博鐵礦的發現、恐龍化石的挖掘,以及對東亞寒潮的研究、對羅布泊的考察等,都是世界級的科考成果,對中國相關學科的發展更是起到了開拓性、奠基性的作用。

居延漢簡拓片

不過,比較遺憾的是,這個考察團本身卻湮沒在歷史中,未能引起認真的對待,當然,這與上世紀三十年代後中國的局勢風雨飄搖有關。國外一些學者,甚至國內部分學者,都是從國外文獻上才知道這個團體,就連中國《大百科全書》都認為這是一個「外國考察團」。而這次考察的重要發起者北京大學,校史上竟然也一度對中國西北科學考察團隻字未提。

關於90多年前的這次大型科學考察活動,其實有很多故事可以回味,有很多學者可以書寫。在當年那種政局動蕩、國家離亂、物質貧乏的環境下,依然有如此中國科學工作者,為了追求真理,探索科學,義無反顧地踏上科考之路,不得不為今人所感佩。而更加有意義的,是這份「翻過來的不平等條約」籤訂後,曾經猖獗一時的外國文物販子徹底銷聲匿跡,這對我國的文物發掘和保護工作來說,不啻為一大幸事。

今天的話題就到這兒了,請關注「堃哥我是文化人」,謝謝!

本文由「堃哥我是文化人」原創。

相關焦點

  • 從猖獗一時到「消失」的電腦病毒,究竟哪去了?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從猖獗一時到「銷聲匿跡」的電腦病毒,究竟哪去了?原因你想不到隨著科技的進步,我們的生活也發生了很多大的變化,尤其是與我們息息相關的東西,比如電腦。說到電腦,相信很多人都不陌生,畢竟這是很多人工作必備的東西,現如今的電腦種類繁多,有專門用來辦公的電腦,也有傾向於玩遊戲的電腦,不同的人群都能找到適合自己的電腦。不過,你們發現沒有如今的電腦卻很少有病毒。那麼從猖獗一時到「消失」的電腦病毒,究竟哪去了?原因你可能想不到!
  • 俄羅斯的分裂分子曾猖獗一時
    前不久,境內外分裂分子和不法分子在拉薩製造的打、砸、搶、燒事件發生後,西藏自治區政府和有關部門及時行動,恢復了當地正常的社會秩序。  事實上,類似在拉薩發生的暴力犯罪事件,世界上任何一個法制國家都不能容忍。任何一個負責任的政府都有權依法處置,以維護社會穩定,維護法律秩序和廣大人民群眾的根本利益。
  • 號販子轉戰線上猖獗搶號
    然而,事情並沒有那麼簡單,因為號販子們早已從線下殺到了線上。  據報導,廣州的號販子幾乎壟斷了所有的稀缺資源。比如一位專家每周只有8個號源,他們宣稱掌握了5個,每個號880元起賣,而正常掛號費只要9元;另外,廣州市內一些三甲醫院的床位,「號販子」們也能幫忙預約,「起步價」5000元。
  • 烏幹達總統強調要嚴懲猖獗一時的搶劫殺人兇犯
    烏幹達總統強調要嚴懲猖獗一時的搶劫殺人兇犯 2002年6月30日18:54  新華網   稿件來源:新華網  新華網坎帕拉6月30
  • 文物販子把名玉塞入活羊體內,3年後取出賣天價?馬未都:是真的
    但是,不管它究竟是怎麼形成的,卻給了文物販子一條血腥的造假方法,通過正常白玉造假為血玉賣出天價。血玉因為它的色彩獨特,質地非凡,受到收藏家們的追捧,成為了一種高價的商品。據了解,無論是現代產出的血玉還是來自古代的血玉,都能賣出天價。一般的血玉價格可以達到幾十萬左右,而古老一些的千年血玉,能夠在拍賣會上拍賣出1000萬級別的天價。有利潤的地方就少不了造假,血玉市場也是如此。
  • 紅外夜視儀、微型探頭,當盜墓用上黑科技如何打擊文物犯罪?
    「踩點」結束後,他們會在附近架設一個隱蔽的攝像頭,進行反偵查。在確定安全後,才會「開工」。警方介紹,一些大規模的陵墓,不可能短時間內完成,為了逃避打擊,有的團夥甚至在大型陵墓旁邊以各種藉口蓋一些比較隱秘的高牆深院,甚至修建假墳墓,再從內部找準地點挖盜洞秘密進入古墓葬。甚至還有團夥以開荒種地、植樹造林的名義在陵墓四周種上樹木或高大的莊稼,待這些植物足以遮蓋起人的行動時才開始作案。
  • 上世紀最大的文物販子,娶15歲嬌妻,卻與36歲的嶽母勾搭在一起
    此人有著天才般的文物鑑定能力,使很多歐美收藏者學會了如何欣賞中國墓葬文物。但是,他卻沒有把天賦用到正道上,靠販賣文物發跡,因此成了國人口中的賣國賊,歐美人眼中的「古董教父」。他是20世紀初國際上出名的文物販子,將大量國寶級的文物販賣到國外,包括昭陵六駿中的「颯露紫」、「拳毛騧」等等。
  • 歷史上文物的敵人是空氣!今天文物的朋友還是空氣
    現場,卡薩帝以23℃、52%溼度、20%自然風、99%淨化和93%除菌率的舒適空氣解決方案,為文物量身打造溫溼度適宜的生態軟風。歷史上:空氣成為文物養護的最大敵人文物是國家寶貴的物質文化財富,溫溼度波動大,太幹太溼或者太冷太熱都會直接對文物造成損害。通常在文物修復與收藏上,以封存等方式隔絕原生態的空氣給文物帶來的傷害,比如囊匣。
  • 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把玉塞進活羊體中,3年後將玉取出賣天價
    人們只知不法分子在犯法,卻不知文物販子造假有多可怕?把玉塞進活羊體中,3年後將玉取出賣天價。一、 血玉形成古籍有言:「衣白衣,服白玉。」此句乃形容白玉之特色。但自古至今具有神秘色彩的玉石仍是血玉。便只能在血玉的製作過程上動了壞心思,經過種種實驗,他們竟選擇了極其殘忍不堪的法子。那便是將提前選取上等的玉石為籽料,將其打磨乾淨後再把玉石籽料放入活羊體內,用羊之鮮血去浸泡滋潤玉石。歷時三年,在三年後將羊殺掉取出玉石,此時的玉石便長成了血玉之模樣。
  • 他盜5億文物,被稱為「盜墓祖師爺」,被捕後一句話讓專家沉默
    為了防止文物損壞,我國也是成立了考古部門,兩者在性質上完全不一樣,一個是為了謀財,一個是為了還原歷史,畢竟幾千年的時光,古代的文獻多數都被銷毀了,這些文物可以證明歷史上所發生過的事。不過因為郭沫若堅持發掘明定陵,造成了不可估計的損失,我國考古部門就有了一個不成文的規定:「不主動挖掘帝王陵」,這讓許多盜墓分子更為猖獗,在這群盜墓賊當中,還有一個堪稱「祖師爺」的人物。
  • 曾經猖獗一時的電腦病毒,如今怎麼很少見到了?背後原因細思極恐
    自從有了網際網路之後,網絡給我們的生活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今大家對網絡的需求也是越來越大了,現在無論是手機還是電腦都需要網絡的支持,不過任何事情都是有兩面性的,網絡在給我們提供方便的同時,有的時候還會伴隨的著一些病毒,給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困擾,然而曾經猖獗一時的電腦病毒,如今怎麼很少見到了?
  • 倒賣文物的人手段有多殘忍?把玉塞入活羊體內,3年後取玉賣天價
    在造假的產業鏈中,有許許多多的無良商人絞盡腦汁的去造假文物,而有些商家使用的造假手段簡直是慘無人道,而這些文物造假販子的手段到底是怎樣的殘忍血腥呢?就讓我們一起去了解了解吧。那些文物造假的販子為了想要偽造出天然的血液,他們竟然將玉直接活活的塞進還有生命的羊的體內。然後再過三年的時間將羊宰殺掉將玉石取出,然後再賣一個天價,而這便是血液製作的過程。
  • 看病掛號總遇號販子 到底該由誰管?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春節前,一則「東北女孩在北京怒斥號販子」的視頻在網上熱傳。視頻中的女子怒斥醫院號販子,將300元的掛號炒到4500塊,害得她從外地趕來排了一天隊都沒有掛到號。視頻中姑娘的怒斥,戳痛了不少求診者和家屬的心,在網上喧囂一時。  看病難、看病貴是個老話題。
  • 這四大外國的國寶級文物,被珍藏在中國,你可能一件都沒聽說過!
    平時見多了關於國外博物館裡中國文物的介紹,今天不談這個,來說說中國收藏了哪些外國的國寶級文物。  這些文物鮮少見於報導,很多人可能一件都沒聽說過,但它們來路正規,絕不像國外那樣靠掠奪獲取,中國珍藏是問心無愧的。  一、埃及國寶:彩繪棺木、石碑及拓片
  • 《精靈寶可夢》奇聞趣事:猖獗一時的黑洞圖圖犬,怕拍照的皮神!
    《精靈寶可夢》奇聞趣事:猖獗一時的黑洞圖圖犬,怕拍照的皮神!NO.2 猖獗一時的黑洞圖圖犬
  • 代表委員熱議打擊號販子:醫院公安聯合實名制掛號
    視頻中姑娘的怒斥,戳痛了不少求診者和家屬的心,在網上喧囂一時。最近幾年的兩會上,看病難成為總也繞不開的熱點。正在參加全國"兩會"的代表、委員們是否也遭遇過掛不上號的難題?為何號販子總是「野火燒不盡?」號販子究竟該由誰來管?  去醫院看病,總會碰到號販子,這讓全國人大代表郭乃碩很煩惱。他說:「不但身邊有人,我本身都經歷過,在北京就遇到過,去年兩會期間就遇到過。所以我說是普遍存在的。」
  • 《尼布楚條約》是平等條約,但卻是徹底的失土條約
    《尼布楚條約》可以說是清朝籤訂的第一個近代邊界條約,我們的歷史課本上一直寫這是一個平等條約,如果從西方的法律來界定,這個確實是一個平等條約,因為這個條約是雙方共同商議籤訂的,不存在誰強迫誰,從這個層面上來說,籤訂的雙方是平等的,但是如果從條約內容上來看,《尼布楚條約》是一個失土條約更為貼切。清俄為什麼會籤訂這個條約,籤訂的過程又是怎麼樣的呢?
  • 這五大中國文物絕世罕見,可惜都成了外國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中國歷史悠久,地大物博,按理說文物存量也應該冠絕全球。然而,因為一些眾所周知的原因,中國流失在海外的文物高達上千萬件,遠遠超過我國本土博物館現有藏品總量。我們的博物館數量也遠低於美國、法國、英國甚至日本。
  • 明代倭寇曾猖獗一時,可為啥到了清朝就消失了?
    並且清代時期的日本政局趨於穩定,江戶幕府頒布鎖國令,日本人出不來,倭寇也就徹底絕跡了其實倭寇早在元代就有,元末也曾有過一段時間的鎖國行為,並且當時的日本處於南北朝,政局也比較混亂,於是就誕生了許多海盜來華搶劫,中國人稱之為倭寇。明初時期倭寇就很嚴重了,從山東到越南都有倭寇搶劫的足跡。
  • 全國最大文物盜銷案告破 追回玉豬龍等價值5億元文物
    本次行動追回的玉豬龍即是紅山文化的典型玉器,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 去年6月22日,民警巡邏發現牛河梁遺址外圍有探挖痕跡。朝陽市公安局初步斷定古文化遺址、古墓葬的外圍區域被盜掘後,組織文物保衛分局相關警種等19名骨幹民警成立專案組,展開秘密布控偵查。5個月時間裡,專案組民警輾轉調查走訪群眾上萬人,行程10萬多公裡,獲取線索數千條。至此,一個全國最大的盜墓團夥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