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看了《風味人間》第二部以後。驚奇地發現我們長江中下遊的螃棋榜上有名。對於在長江邊長大的孩子來說,這種小螃蟹真的太常見了,隨便在江邊蘆葦叢下的泥潭找一找,或者搬一塊小石頭的話肯定能發現它的蹤影。最小的蟛蜞蟹估計也就是人的指甲這麼小,成年之後也可能長到2~3釐米之間。雖然這種螃蟹只有桌球大小但在口感和味道上一點都不低於大閘蟹的味道。
以前因為太常見沒太注意過,最近看了《風味人間》第二部以後特意去查了一下它的名字「白玉蟹,旁元蟹」,或是「彭琪」,「朋友蟹」等。不過我們還是最常聽到的叫法還是江邊帶著特有江南口音老人說這是螃棋蟹,喻意像棋子一樣的小螃蟹。
看《風味人間》第二部的拍攝花絮裡說,當時選蟛蜞這個並不是很美觀的螃蟹。有另外一點,就是它的做法特別,所有的蟹都是有蟹形的,但是蟛蜞豆腐的出現讓節目組找到一個只要不跟你明說,你就不知道是蟹做的菜,所以選了這個。
蟛蜞出沒於灘涂,其貌不揚 地域性很強——得益於江邊大片的蘆葦地,這種蟹至今只有長江中下遊遍地都是,廣東福建那邊的蟛蜞已經很少了。有人嫌棄它這種螃蟹它的個頭看起來非常的小,但是它的五臟俱全,就像是蟹膏蟹黃之類的雪域精華,在它身上都可以有;
今天給大家說一下,除了《風味人間》第二部的蟛蜞豆腐外, 煮和油炸、紅燒或蔥姜炒之這些日常吃法以外,在我們長江中下遊當地還有那些獨樹一幟的創意吃法呢?
第一種用鹽和酒醉之 蟛蜞還有一個別名白玉蟹,因鹽酒醉了之後,蟹蚶潔白如玉,而鮮美異常,為「下飯」裡的上品。
材料:蟛蜞蟹,黃酒,鹽
配料:生薑,大蒜,糖,味精,醬油
做法:
1、用細刷把蟹上的髒物刷淨,淡鹽水浸泡吐沙。
2、用冷開水加鹽(4:1)調製好鹽水,把蟹倒入鹽水中浸泡12小時左右。
3、把蟹從鹽水中撈起來、瀝乾,放入玻璃瓶內,然後加入調料,生薑、大蒜、糖、味精、醬油少許、黃酒(適量,酒水之比7:3),調料覆蓋蟹,醉半天即可食用。雖說是生吃,但經過高度白酒醉後,細菌己滅,肉也脫了生腥味,咬一口別樣風味,嘗過之後你可能就會被他的口味所迷戀噢!
第二種 醬油浸著吃。蟛蜞蟹清洗乾淨後,浸在醬油中,早上浸下,晚上就可以食用。抓起一隻來,掀起它的蟹殼,黃油油的蟹黃在殘留的醬油中清晰可見,蘸點醋後吸食,醬油的鹹香味,蟹黃的鮮甜味,都讓人慾罷不能。再將蟹絲去除,整隻蟹蘸醋以後放進嘴中,其味真是妙不可言。雖說這種螃蟹吃起來的話,骨頭稍多,只有一丁點兒的肉,但是它的味道非常的香醇,還有一些鮮花的香味在裡面 吃起來就像薯片一樣噢。
聽懂螃蟹養殖這一行的人說,現在蟛蜞蟹只能是野生的,大閘蟹也好,梭子蟹也好,眼下幾乎都是養殖的,一旦人工可養殖,以咱們國家商人的「偉大」頭腦,變數就多了。所以說蟛蜞蟹雖然長得挺屌絲,內裡卻是高富帥,可遇而不可求也。每種食材所產生的環境、人們所處的風俗氛圍及飲食習慣,能展現了不同地區美食與不同域文化。如果遇到蟛蜞蟹,你會想嘗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