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溫榆河公園疑現福壽螺卵!警惕外來入侵物種擴散

2021-01-08 中國綠髮會

10月7日,國慶長假將近尾聲之際,「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這種熱帶軟體動物,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被當做一種水生經濟動物(作為食用螺)被引入中國。

1984年後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開始廣泛養殖,後來市場化失敗、福壽螺遭棄養並迅速擴散,繁殖能力極強,結果暴發成災,嚴重危害生物多樣性(使本地水生物種的種類和數量減少甚至瀕危或滅絕)、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福壽螺的體內,可能有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人類如果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這種生物,可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

福壽螺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棲息於池邊淺水區。它們是雌雄異體的卵生動物, 卵塊呈粉紅色葡萄狀。此次在北京最大的「綠肺」——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的卵塊,與福壽螺卵高度相似。

綠會研究室工作人員注意到,疑似福壽螺卵塊在蓮葉莖上、葦草上都有發現。目前綠會研究室已經開始聯繫有關機構反映情況,並已派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實地考察。綠會研究室強烈建議有關部門迅速查證,並積極採取措施防治,確保北京首都地區的生物安全。文/Littlejane 審核/綠會生物防治工作組

相關焦點

  • 北京溫榆河公園疑現福壽螺卵!綠會研究室收到舉報外來入侵物種
    10月7日,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外來物種入侵」——福壽螺 (8/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北京多地均現福壽螺!綠會生態研究課題小組全面跟進
    北京多地均現福壽螺!線索引發熱議在眾多留言中,有這樣的內容,「是危險物種」、「肯定是福壽螺卵」、「看圖片就能判斷出來」……還有網友提到了幾年前北京某酒樓的福壽螺事件,以及上海某飯店導致幾百人得A肝的事情。有網友甚至聯想到了以前出現的許多外來入侵物種,清道夫、食人魚、鱷龜……也有網友進一步提示了福壽螺對農作物和水生植物的極端危害。
  • 綠會往期研究資料分享:「福壽螺」何時入侵的北京?|史海鉤沉「叄」
    編者按:福壽螺是原產於南美的外來入侵物種,1981年被引入中國,後來帶來巨大的生態麻煩。筆者先問一個問題:誰知道「福壽螺」是什麼時候入侵北京的?2006年8月11日,北京市衛生局接到了關於福壽螺的舉報,北京市開始全面圍剿福壽螺。
  • 上海青浦金澤鎮清剿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 對卵塊予以剷除
    原標題:青浦金澤鎮清剿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  晨報報導了青浦金澤鎮河道出現福壽螺卵塊及活體一事。日前,金澤鎮已開展對福壽螺的集中清剿行動,組織專業人員對每天產生的卵塊及時予以剷除焚毀,今後也將根據福壽螺繁殖周期定期開展清理。
  • 「粉紅怪物」現身北湖 原是入侵物種福壽螺產的卵
    7月15日, 近日,市民李女士在北湖公園散步時, 發現湖邊水草上有一團團粉紅色的東西, 和入侵洱海的有害外來物種福 壽 螺 產 的 卵 很像。如果這樣,時間長了就將危害北湖的 生 態 環 境 。 昨(15)日,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公園散步 市民發現「粉紅怪物」7月14日,在北湖公園散步的李女士突然看見湖邊的水草上面沾著一團團「粉紅怪物」。
  • 是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產的卵...
    發現福壽螺蹤跡可撥打城管熱線96310 記者 張超 前天一位阿姨告訴快報,她每天早上都會到德勝小區東邊上塘河岸邊鍛鍊身體。前天她鍛鍊時不經意朝岸邊一低頭,發現石壁上比水面高一點的位置,有一堆堆粉紅色的東西,像是福壽螺產下的卵。 「聽說福壽螺是外來入侵物種,還說有寄生蟲,如果它們長期在這裡,會不會對上塘河生態有影響?」
  • 在北湖中出現的「粉紅怪物」初是入侵物種福壽螺的卵
    李女士的市民在北湖公園散步,他們發現湖邊的水生草叢上有一簇簇粉紅色的東西,這與入侵洱海的有害外來物種福產卵非常相似。如果是這樣的話,北湖的生態環境將在很長一段時間後受到損害。(),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走在公園裡,市民們發現「粉紅怪物」李女士在北湖公園散步,突然看到「粉紅怪物」在湖邊的水草上。這個東西看起來像一個覆盆子,但是由於他附著在水生植物上,她得出結論說不可能是一個覆盆子。於是她搜索手機,發現東西與洱海福壽螺引入的微博熱搜所產的卵相似。據她觀察,疑似福壽螺卵附著在北湖公園不同區域水生植物的根和葉上。
  • 天鵝湖公園現大量福壽螺卵 誤食福壽螺易感染
    記者來到天鵝湖公園看到,在湖邊的蘆葦叢裡、水泥堤上,隨處可見一些粉紅色的物體,多是長條或者塊狀。看上去是由很多個小球組成,長度大約三四釐米。天鵝湖小區的保安介紹,這種粉色的小球,是福壽螺產的卵,他們今年已經清理過一次了。這名保安說,他們已經證實,這是福壽螺卵。雖然已經清理過一次,但是它繁殖能力很快,物業正在想辦法將它清理乾淨。
  •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警惕「外來物種入侵」——水葫蘆 (5/16) 「← →」 可以實現快速翻頁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西湖如何應對?
    外來物種會破壞西湖水生態 三伏天到來,氣溫節節攀升,許多人會選擇在晚上去杭州西湖邊散步、納涼。但最近,有細心的市民遊客發現,西湖的一些背光水域處和沿湖岸邊,爬著許多粉紅色的卵,有的地方還密密麻麻地,看著很嚇人。這些東西,是福壽螺的卵。「這是外來物種啊,繁殖起來會不會影響西湖水質?」
  • 警惕!這些粉紅色「桑葚」其實是福壽螺卵
    福壽螺是被世界自然保護聯盟列入全球 100種惡性外來入侵物種中唯一的一種淡水螺,2003年國家環境保護局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生物中,福壽螺名列其中。近年來,由於外來物種福壽螺的入侵和不斷擴散蔓延,以及人們飲食結構的改變,廣州管圓線蟲病病例數、暴發次數逐步增加,造成的社會影響逐步擴大,因而引起人們的重視並被列為我國新發傳染病。它是我國新發的人獸共患病,也是我國重要的食源性寄生蟲病。人們常常因生食或半生食含有廣州管圓線蟲第Ⅲ期幼蟲的螺類、魚、蝦以及被第Ⅲ期幼蟲汙染的蔬菜、瓜果和飲水等而感染。
  • 綠會國際部向IPBES提交外來入侵物種監測及防治提案
    (10月7日,北京溫榆河公園驚現外來入侵物種福壽螺。這次IPBES評估,針對的是外來入侵物種。IPBES最新研究表明,外來入侵物種被廣泛認為是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統服務的主要威脅,對人類福祉具有重要影響。在上個世紀,全球範圍內有意和無意引入的外來入侵物種數量迅速增加。
  • 小心是福壽螺產卵 有三大危害-福壽螺 產卵 外來...
    其實,它們是我國首批外來入侵物種之一的福壽螺產下的卵。昨天,記者跟隨市民姜先生來到閔行浦江鎮聯躍路、三魯公路附近一處水域,在水邊發現不少福壽螺的卵塊。此前,青浦、奉賢等地也發現過福壽螺及其卵塊。  位於上海的中國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寄生蟲病預防控制所的調查顯示,福壽螺在青浦水域已成功越冬,對於福壽螺的擴張應引起關注。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上交1公斤螺卵政府獎40元
    近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雲南大理洱海出現了大量的外來物種福壽螺,危害當地生態環境。北京青年報記者7月5日從大理市人民政府工作人員處了解到,福壽螺在洱海出現已經有多年的時間,幾乎年年都會進行清理,本月4日,大理市政府再次出臺政策防控福壽螺蔓延,並推出了上交1公斤福壽螺卵獎勵40元的政策。
  • 我國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
    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其中,71種對自然生態系統已造成或具有潛在威脅並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我國成為世界上遭受外來物種入侵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外來物種入侵威脅加劇需警惕。一、外來物種入侵渠道多樣不易控制。
  • 警惕惡性外來物種入侵
    原來,這兇猛的小魚是桑氏鋸脂鯉,最早作為熱帶觀賞魚被帶入中國,由於它們生命力強,在遷徙地無節制地繁殖、掠食,成為當地生態環境的改變者,也被科學家們掛上外來入侵物種的標籤。中國人好客,沒想到在動、植物界亦如此。國家環保部2008年發布的《中國履行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四次報告》統計,目前中國已記錄的外來入侵物種多達400多種,其中58.8%的物種入侵時間在1950年後。
  • 外來物種福壽螺入侵洱海 雲南大理40元/公斤「懸賞」採摘螺卵者
    7月1日,有網友發布消息稱,在雲南大理洱海邊,發現了大量的福壽螺卵,擔心福壽螺已經嚴重入侵洱海水域,隨後該消息引發關注。 據了解,福壽螺又名大瓶螺,為外來物種,有「巨型田螺」之稱,其食量大、繁殖力強,極易破壞當地的溼地生態系統和農業生態系統,食用未充分加熱的福壽螺,會引起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感染,產生頭痛、發熱,頸部僵硬等症狀,嚴重者可致痴呆,甚至死亡。2003年,福壽螺被國家環保總局列為首批入侵中國的16種危害最大的外來物種之一。
  • 660多種已入侵中國!這些外來物種都是咋來的?
    外來入侵物種繁多,有火遍全國的國民美食小龍蝦,有對農作物危害極大的草地貪夜蛾,也有產粉紅色卵的福壽螺……01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生態環境部日前發布的《2019中國生態環境狀況公報》顯示,全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 中國已發現660多種外來入侵物種 這類尤須警惕
    67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外來入侵物種調查結果表明,215種外來入侵物種已入侵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其中48種外來入侵物種被列入《中國外來入侵物種名單》。  外來物種入侵渠道更趨多樣化,總體來看主要包括自然入侵、無意引進、有意引進三大類。其中,自然入侵是通過氣流、風、水流或昆蟲、鳥類傳帶,使植物種子、動物幼蟲、卵或微生物發生自然遷移而造成生物危害。  河北農業大學植物保護學院院長董金皋表示:「紫莖澤蘭、微甘菊、美洲斑潛蠅,以及草地貪夜蛾等都屬自然入侵我國。紫莖澤蘭到處瘋長,它的種子隨風飄,到處傳播,非常容易擴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