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7日,國慶長假將近尾聲之際,「綠會融媒」收到來自志願者的留言反映:在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了疑似福壽螺卵。福壽螺(Pomacea canaliculata)是世界著名的外來入侵物種,也是2003年中國公布的首批16種外來入侵物種之一。這種熱帶軟體動物,原產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1981年被當做一種水生經濟動物(作為食用螺)被引入中國。
1984年後在廣東、廣西、福建等地開始廣泛養殖,後來市場化失敗、福壽螺遭棄養並迅速擴散,繁殖能力極強,結果暴發成災,嚴重危害生物多樣性(使本地水生物種的種類和數量減少甚至瀕危或滅絕)、農業生產和人類健康。福壽螺的體內,可能有廣州管圓線蟲等寄生蟲,人類如果食用未充分加熱的這種生物,可引發廣州管圓線蟲病。
福壽螺喜歡生活在水質清新、餌料充足的淡水中,多群棲息於池邊淺水區。它們是雌雄異體的卵生動物, 卵塊呈粉紅色葡萄狀。此次在北京最大的「綠肺」——北京溫榆河公園發現的卵塊,與福壽螺卵高度相似。
綠會研究室工作人員注意到,疑似福壽螺卵塊在蓮葉莖上、葦草上都有發現。目前綠會研究室已經開始聯繫有關機構反映情況,並已派工作人員前往現場實地考察。綠會研究室強烈建議有關部門迅速查證,並積極採取措施防治,確保北京首都地區的生物安全。文/Littlejane 審核/綠會生物防治工作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