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家灣鎮全面加強禁漁期禁漁

2021-01-10 四川新聞網內江頻道

四川新聞網內江4月3日訊(何道菊 嚴波)資中縣蘇家灣鎮全面加強禁漁期禁漁工作。

 加強蘇家灣鎮鎮域內河段禁漁排查工作。由鎮綜治辦牽頭,鎮派出所、民兵人員參與,通過「白+黑」的模式開展巡查工作。分別於3月28日白天對蘇家灣鎮二灘河段、3月29日晚11點對濛溪河獅子大橋下遊濛溪河河段、3月30日晚10點對龍珠橋濛溪河河段開展禁漁巡查,並成功收繳地籠網、滾鉤網等各類已下漁網共計21副,銷毀未下漁網10餘張,放生40餘斤被捕大小魚。

暢通舉報渠道,加強群眾參與監督度。通過宣傳鎮值班電話、派出所電話等舉報方式,鼓勵群眾對發現捕魚情況及時舉報。3月29日晚,接群眾舉報發現有漁民在濛溪河獅子大橋下遊濛溪河河段下網捕魚,鎮綜治辦、派出所立即組織人員到場查看,並收繳漁網2張。

加強警示教育。通過召開會議向鎮村幹部傳達有關禁漁工作要求,並按照屬地管理原則,由各村(社區)對本轄區漁民的進行禁漁工作的提前警示、提醒;對違反規定的漁民,由鎮綜治辦、派出所等部門牽頭進行專題警示教育。三月,鎮綜治辦、派出所對2位違規漁民啟動專題警示教育。


相關焦點

  • 5月1日溫州全面進入禁漁期 這些海鮮禁售
    日前,記者從溫州市海洋與漁業局了解到,5月1日,溫州全面進入禁漁期,海洋捕撈作業將休停。相比於往年,今年溫州市溫臺漁場、七星島、官山島三個產卵場保護區於4月1日提前進入禁漁期,梭子蟹在餐桌全面「禁爬」。
  • 十年禁漁,「魚米之鄉」江蘇該當何為?
    十年禁漁禁捕,到底有多重要「當前和今後相當長一個時期, 要把修復長江生態環境擺在壓倒性位置,共抓大保護,不搞大開發。」關於長江流域全面禁漁,總書記作出重要指示,重視程度非同一般。那麼,十年禁漁到底有多重要?
  • 1日淮安白馬湖進入禁漁期 仍有近千人去釣魚
    原標題:1日淮安白馬湖進入禁漁期 仍有近千人去釣魚   起個早,開著車來到白馬湖邊,在太陽剛剛升起那會兒,魚鉤就落下了水面;午飯時間到了,吃上幾口隨身帶來的乾糧,釣到天黑仍意猶未盡。只要釣到魚,愛釣的人們總樂此不疲。  但是,從3月1日起,白馬湖及市區內河都進入禁漁期。按照《漁業法》的規定,禁漁期內禁止捕撈。
  • 十年禁漁,長江為什麼要禁十年之久?
    長江「十年禁漁」是黨中央為全局計、為子孫謀的重大決策,是推動長江共抓大保護和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江蘇迅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全面推進我省長江流域禁捕退捕工作,讓長江儘快休養生息,扭轉長江生態環境惡化趨勢。以往都是兩三個月,現在為什麼要禁十年呢?
  • 江西鄱陽湖等水域全面禁漁見成效
    江豚,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江西鄱陽湖水域和長江幹流江西段自2020年1月1日全面禁漁以來,環境改善初見成效,江豚在湖區頻頻出沒。這段時間,江西都昌縣鄱陽湖區聯合巡邏執法隊,每天巡護至鄱陽湖朱袍山水域時,都能看到有江豚躍出水面。
  • 南京市場監管禁漁執法案例上了《人民日報》
    「十年禁漁」工作的相關舉措,並配發評論文章。人民日報》點讚 南京市鼓樓區市場監管局作為鼓樓區長江禁捕退捕領導小組市場監管組牽頭單位,在市場流通和餐飲服務環節有效開展全面禁售長江流域非法捕撈漁獲物專項行動
  • 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到了最差的「無魚」等級,全面禁漁迫在眉睫
    「2019年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2020年底以前,完成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保護區以外水域的漁民退捕,暫定實行10年禁捕。」  這一空前嚴格、正在積極推進中的長江「十年禁漁」措施,出自今年年初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
  • 長江武漢段十年禁漁初見成效
    中科院水生所專家表示,江豚是長江生態健康狀況的晴雨表,長江魚類生物資源在逐步恢復,這與長江禁漁存在很大關聯。商場大屏上播放十年禁漁宣傳片再加上長江武漢段全面禁漁,生態環境向好,淺灘裡的小魚多了。江面上的捕魚活動停止後,沒有捕魚人和江豚來「爭搶」水面和食物,它們才能夠成群結隊遊到被淹沒的草灘區域和緩流區域來安靜覓食,被眼尖的市民發現並拍下「倩影」。  長江十年禁漁,長江武漢段的漁船全部上岸,不再有幹擾魚類活動的不利因素,給魚類資源的恢復提供了更廣闊的空間。
  • 從「無魚」到「無漁」 「十年禁漁」對長江意味著什麼
    從2021年1月1日零時起,長江流域重點水域10年禁漁全面啟動。長江千百年來養育了華夏子孫,大家的努力又將為長江的水生生物贏得寶貴的10年休養生息。處在時間節點,很多人不禁想問:為什麼要實行長江「十年禁漁」?為何是10年的時間長度?10年後長江會有什麼改變?
  • 設備升級、自學反偵察,長江禁漁期間的「躲貓貓」怎麼硬核打擊?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半月談」(ID:banyuetan-weixin),原文首發於2020年6月16日,原標題為《晝伏夜出、派人盯梢、地下交易…… 長江禁漁數年,「貓鼠遊戲」仍上演(有視頻)》,首刊於《半月談》2020年第11期。
  • 國家發改委:「十年禁漁」全面實施,長江江豚數量增加
    長江岸線整治全面推進,1361座非法碼頭徹底整改,2441個違法違規項目已清理整治2417個,兩岸綠色生態廊道逐步形成,沿江城市濱水空間回歸群眾生活。 長江"十年禁漁"全面實施,生物多樣性退化趨勢初步得到遏制,江豚越來越多出現在人們視野中。
  • 七星關:禁漁護河 讓綠水青山常駐
    禁漁禁捕,不僅是保護漁業資源的重要舉措,更是守護一江碧水的有力抓手。  2020年1月1日,我國開始實施長達十年的長江禁漁計劃,範圍覆蓋了長江幹流和重要支流除水生生物自然保護區和水產種質資源保護區以外的所有天然水域。  畢節倒天河屬長江水系烏江流域六衝河一級支流,系國家農業農村部和貴州省農業農村廳所規定的水域保護範圍,同時也是禁漁禁捕的重點關注水域。
  • 長江十年禁漁計劃開始實施!對水產人來說是機遇還是挑戰?
    春季三四個月的禁漁,已經於事無補,十年禁漁已經成為必然選擇。十年之期,才可以讓長江四大家魚繁衍兩至三代,從而恢復數量,才能挽救長江中更多的生靈。在過去幾十年為了擺脫貧窮落後的局面,在一切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的思想指導下,快速、粗放的經濟發展模式,讓長江付出了沉重的環境代價。
  • 【長江十年禁漁】環境改善 「微笑精靈」江豚「回家」
    從2021年1月1日,由農業農村部下發的《長江十年禁漁計劃》全面開始執行,其間禁止一切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長江將得到一個長達十年的休養生息期,江中的水生生物也將在此期間得到充分的保護和恢復。其中,長江的代表性珍稀物種——江豚,以它們種群命運的起伏,記載了一個長江生態興衰的歷史,讓我們一起去探訪,這種承載著母親河記憶和鄉愁的「微笑精靈」。
  • 太湖禁漁│一網到底,大小全收,最近幾年撈上的魚類品種明顯變少
    去年8月開始,鄱陽湖、洞庭湖、巢湖已相繼宣布進入十年禁捕期。今年10月起,太湖、洪澤湖也將結束繁忙捕撈的景象。這意味著,中國五大淡水湖將步入史上最長的全面禁漁期,實行暫定為期10年的常年禁捕,期間禁止天然漁業資源的生產性捕撈。為什麼要禁漁?根源在於日益緊迫的生態壓力。2019年,長江生物完整性指數已跌至最差的「無魚」等級。
  • 不和企鵝搶食,漁企自覺禁漁,能保住南極生態嗎?
    多國漁企在南極海域自主禁漁編者按你是否想到過,人類對於海洋的索取正在最近的幾十年裡徹底摧毀海洋生態?世界糧農組織相關報告此前曾經引述科學家的警告,到2048年全球漁業將面臨徹底崩潰。其中,超過三分之一的魚類種群已經因大規模捕撈而下降到生物不可持續的水平。
  • 我國最大深水型淡水湖泊撫仙湖2021年起封湖禁漁半年
    央廣網昆明12月31日消息(記者李健飛 玉溪臺記者伏榮麗 漆海軍 )為更好地養護我國最大深水型淡水湖泊雲南玉溪撫仙湖的水生生物資源,保護生物多樣性及水域生態環境,玉溪市撫仙湖管理局發布通告:2021年撫仙湖繼續實行封湖禁漁,時間為2020年1月1日中午12時至7月1日中午12時,共 6個月。
  • 長江白鱘滅絕,長江十年禁漁|拯救瀕危物種,迫在眉睫!
    它來自於上億年前熬過了白堊紀熬過了恐龍滅絕熬過了冰河期見證了人類的出現也看著人類從樹上下來一步步伴隨著人類從石器時代、青銅時代、鋼鐵時代走來最終倒在了網際網路時代上了一次熱搜,就此宣告再見,再也不見2滅絕原因為長江水壩工程?
  •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全面禁漁是否會影響老百姓吃魚?
    長江已到「無魚」等級 全面禁漁是否會影響老百姓吃魚?來源:人民網  |  作者:周夢爽 | 字號:A+ | A- 「2019年年底以前,完成水生生物保護區漁民退捕,率先實行全面禁捕這一空前嚴格、正在積極推進中的長江「十年禁漁」措施,出自今年年初多部委聯合印發的《長江流域重點水域禁捕和建立補償制度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這份方案的出臺,為長江擺脫『無魚』等級帶來了希望。」魚類學家、中科院院士曹文宣說。江若無魚,何以漁長江是我國第一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水生生物最為豐富的河流之一。
  • 太陽魚入侵四川江河,馬上禁漁期開始,該魚是否會泛濫成災?
    太陽魚入侵四川江河,馬上禁漁期開始,該魚是否會泛濫成災?太陽魚,形似鯽魚,背有刺鰭,它的鰓下一顆大的「黑痣」,被作為食材魚和觀賞魚引入我國,但是在食材市場並不成功,也就在觀賞魚市場上混得有一定的名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