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巖松談吃狗肉之爭:談判雙方妥協才能雙贏

2020-11-24 大蘇網

2014年6月28日,央視播出《新聞周刊》,以下是該節目本周視點欄目實錄:

白巖松:

從6月中旬一直到6月21日「夏至」這一天,廣西玉林一直在風口浪尖上,原因是廣西玉林有「夏至吃荔枝、狗肉」的一種習俗。也不知因何,這一天被稱為「玉林狗肉節」,其實無論政府,還是社會組織都沒有舉辦過這樣一個節日,但還是被叫開了。於是,近幾年,尤其是今年,一些愛狗人士與動物保護人士早早來到廣西玉林,抵制所謂的「玉林狗肉節」,反對玉林人吃狗肉;而另一方面,玉林人認為這是自己的習俗,你為什麼站在道德制高點上來說我呢?於是針尖對麥芒,你來我往,再加上全國網友站隊一般地加入不同陣營,這場大戰就打了起來,被稱為這個6月 僅次於世界盃的第二大賽事熱點。現在,距離6月21日已過去一周,冷靜下來,我們該思考一些什麼?《新聞周刊》本周視點關注:「舌尖上的戰爭」。

短片一

現場:字幕:2014年6月21日 玉林市大市場

解說:6月21日,夏至,也就是被很多人稱為「玉林狗肉節」的正日子。一大早,當地最大的活犬交易市場玉林大市場就熱鬧起來,這一天到這兒來選購狗肉過節的人數不亞於過年。而來自全國各地的愛狗人士也一大早就趕來了。

同期:楊曉芸 愛狗人士:咱買一個就少宰一個

解說:來自天津的楊曉芸當天從狗販手中買了十多條狗,用籠子裝在自己帶來的車上。

同期:愛狗人士 楊曉芸:我們是一萬八昨天買了幾十隻狗

解說:就在楊曉芸和愛狗人士買狗的過程中,周圍的人一直對他們起鬨。更有一位玉林市民站在她的狗籠上舉著抗議書,譴責那些對狗肉店老闆進行簡訊和電話恐嚇的愛狗人士。在距這裡只有三、四分鐘車程的垌口菜市場,是玉林最大的狗肉批發地,今天這裡的攤位是平時的五倍。

字幕:2014年6月21日 玉林市垌口菜市場

同期:商販:過去老年人說(夏至到了)有錢就弄只狗 沒錢荔枝就酒

解說:垌口菜市場同樣是生意火爆,據說這一天的狗肉的價格漲到了每斤二十五元,達到了歷史新高。當地市民表示,不可能因為愛狗人士的抗議而放棄自己的吃狗習俗。在市場外,一些「抗議愛狗人士來玉林」的市民得到了大家的支持。

同期:玉林市民:正常的經營 你不能去阻礙人家 不能去踢人家 而且不能人格上去污衊別人 來罵別人

同期:玉林市民:在合法範圍內 我們沒意見 總之 我們玉林人不違法

解說:在遭遇了一個多月的抗議後,玉林人依然堅持著自己的習俗夏至日吃狗肉。自從2010年「玉林狗肉節」被一些動物保護的公益組織知道以來,每年到這個時候都會有愛狗人士前來抵制。而今年則是歷年來抵制規模最大的一次。

同期:周聖嬰 愛狗人士:希望呼籲大家禁食伴侶動物 然後能更好地保護它們 給它們一片生存的空間

解說:來自山西的周聖嬰夫婦就是眾多志願者中的兩位,6月20日中午,雖然烈日當頭但他們依然在玉林江濱路一家狗肉餐館前舉牌抗議吃狗肉行為。面對一撥又一撥像周聖嬰夫婦這樣的抗議行為,玉林多數市民表示不理解。

同期:玉林市民:不理解,那是多餘,人家吃的又不是寵物狗是吧

同期:商販:浪費時間 有這個時間去多找幾分錢養自己,白站 說白了,別人想吃就吃 不想吃就不吃唄 對不對

解說:在玉林人的眼中,吃狗肉和牛羊沒什麼區別,而在愛狗人士看來,狗是朋友,吃狗殺狗是完全不能接受的事。來到玉林後,這些愛狗人士從發傳單,打橫幅、舉牌抗議,去市場為狗進行「超度」,到快閃、衝進屠宰場裡救狗、電話威脅狗肉店主,開展了一輪強過一輪的攻勢。

同期:愛狗人士:也許是太魯莽,也許是太氣憤。實際上,這也是一種維權。我們志願者也是維權。

解說:急於取消「狗肉節」的愛狗人士,和玉林民眾之間的認識差距顯然不是一點半點。更讓愛狗人士感到無奈的是,每一次和當地人的接觸,幾乎都變成了一場街頭辯論。

同期:愛狗人士:讓人家來看到這個玉林的人 是善良的 而且不是那麼殘忍血腥地對待動物

同期:玉林市民:我跟你說 不論玉林的狗不衛生也好 不健康也好 應該是由公安 衛生 質檢局來管理 你們是越權管理了

解說:今年對「玉林狗肉節」的抵制無論從關注度還是影響來說,都是歷年最大的。然而,出乎動物保護者預料的是,今年的護狗行動引起玉林市民極大的情緒反彈。

現場:撕愛狗人士的海報

解說:隨著雙方的爭論升級,不斷有各種出格的詞語刺激著玉林人的神經。從反對吃狗肉擴大到了抹黑玉林人和這個城市。愛狗人士的抵制活動不僅觸及的是狗肉店的生意,更是整個玉林。

同期:玉林市民:抹黑了我們的城市

同期:玉林市民:尊重我們沒有了,你首先要尊重一下我們玉林人,要尊重一下自己是不是。

字幕:2014年6月21日 玉林市江濱路

解說:6月21日下午,玉林市狗肉餐館最為集中的江濱路上各餐館的生意都很紅火,當地政府甚至出動交警在路口維持秩序。與往年最大的不同是有很多外地人的到來。

同期:廣東遊客:我不是玉林人 我們來自廣東梧州,聲援玉林吃狗肉

同期:同期:玉林市民:我不吃狗肉但我要維護我吃狗肉的權利

現場:哪些是要吃狗肉的舉手看看?(眾人舉手)

白巖松:

一場持續了10來天的衝突與爭論,隨著6月21日的過去而迅速安靜下來,但誰也不知道,明年,這仗該繼續怎麼打。不過現在,這仗不該怎麼打,卻應該慢慢地清晰起來,比如,少一些情緒性的攻擊,更要少一些觸碰法律邊界的暴力行為。比如在網上,有旁觀者留言說,我本來挺支持不吃狗肉的,但看到愛狗人士的一篇貼子,「十條措施制裁玉林」,其中第五條寫到,拒絕為玉林人提供任何援助,哪怕是他們遭受地震、洪災、泥石流,都不要幫助他們…這就太惡毒了,我馬上反感了他們的方式、方法;而同時,也有很多人反感一些賣狗的人故意虐待狗,以便高價讓愛狗人士收購。就這樣,都以為自己有理,都在激怒對方,最後,誰又能說服誰呢,今後呢?

短片二:狗肉之「爭」

解說:

距離21日玉林的狗肉風波已經過去了一周,留給愛狗人士楊玉華的,除了一身疲憊,還有她買下的一百多隻貓狗。十天前,64歲的楊玉華與成都、天津等地的愛狗人士一起前往玉林,在和攤販的僵持中,她掏錢買下這些待宰的狗,之後不遠千裡運回了重慶。據楊玉華說,這些救來的狗大部分都有疾病,日後的治療和生活費用都是很大的負擔。

愛狗人士

楊玉華:大部分都是犬瘟和肺炎,還有肝炎之類的,我就是不想費了那麼大力氣把他們救回來,死在這裡那就太可惜了

解說:

楊玉華的困境並不是個例,為救狗奔走的志願者們,儘管獲得了眾多明星與網友的支持,但在玉林街頭,他們依然是被嘲笑和抨擊的對象;而另一方面,玉林人在這場風波中同樣沒有獲得勝利,經過這次發酵,原本只是地區性活動的狗肉節,變成了全國聞名的熱點事件,「玉林」這個名字已經與「狗肉」緊緊聯繫在一起,成為網絡輿論抨擊的靶子。盛宴過後,這種無解的矛盾依然困擾著陣營兩方。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常紀文:因為這個社會是多元化的社會,各有各的道德,各有各的感受,一些志願者去救狗,因為他有他的情感。一些人吃狗肉拒絕志願者,甚至指責志願者,因為他有他的判斷,持有不同道德觀的人在一起發生爭論是比較正常的,目前誰也說服不了誰

解說:

儘管結局並不圓滿,而讓動物保護者們稍感安慰的,是今年玉林政府的態度有了微妙的改變。6月6日,玉林市政府發布了《關於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的幾點說明》,稱「狗肉節」只是個別商家和民間的一種說法,玉林市各級政府和民間組織都沒有舉辦過任何形式的所謂「夏至荔枝狗肉節」活動。

玉林市政府發言人:政府從來沒有官方組織過所謂狗肉節活動,這是政府一直以來的態度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常紀文:這次玉林市政府在整個活動之中也做出了一些值得稱道的行為,比如說發了兩次通告,說自己沒有主持這次狗肉節,要求黨員幹部不得吃狗肉,要求市民形成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玉林市政府不是第一個做出改變的政府,以前其它地方的一些狗肉節地方政府都紛紛做出了改變

解說:

事實上,在各方觀點爭執不下之時,地方政府的身影已經在悄悄退出「狗肉節」。2011年,有600多年歷史的浙江金華狗肉節在網友一片聲討中宣布終結,政府官方微博發出了「狗肉節永久取消」幾個字;而在貴州,「花江狗肉」已不在當地旅遊推薦之列,少數民族以狗肉款待賓客的節日「六月六」也沒有被大肆宣傳。但在玉林,「狗肉節」一直是政府推廣相關產業、招商引資、拉動旅遊的「組合拳」,甚至成為一場人為的狂歡,這引發了網友和愛狗人士的不滿。今年玉林政府明確表態「官方不參與狗肉節」,也帶來了一些改變。

【同期】(玉林狗肉餐館老闆)開會那裡,他說要愛護動物,然後我們就想起來有點心疼那樣意思。畢竟也是整天殺那動物,有點心疼,那領導叫我們換掉,整個招牌換掉。

【同期】(玉林狗肉餐館老闆)(現在這個狗肉兩個字去掉了是幹嘛呢)因為有些愛狗人士他說要賣少一點狗肉(我們賣狗的方式是怎樣,還掛出來嗎?)不掛,一般來說也很少。

解說:

在狗肉節之前,有關部門召集各餐館業主開會,在重申規範肉狗進貨渠道的同時,還建議從業者採取避免刺激愛狗人士的措施,包括不在街面屠宰狗只、不將熟狗掛在店面、餐館名字和菜單不帶「狗」字等等。一時間,玉林街頭的招牌都打上了「補丁」。同時,為避免激化矛盾,有關部門還嚴格控制外地活狗進入玉林。而往年忙於開展旅遊、招商等工作的省市官員,今年都對狗肉節表現出「零關聯」姿態。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常紀文:在狗肉節,雙方的辯論和對峙之中,地方政府由主動轉向消極,以前很可能是主動,就是相當於政府搭臺,經濟唱戲。通過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促成一些地方的特色東西,包括狗肉節,但是因為全國各地都卷到這場辯論之中,地方政府也感到很被動,然後從那之後就沒有主打過狗肉節,這說明政府在道德的層面上認知是進步的一個層次。

解說:

就在本周,江蘇沛縣肉狗養殖協會稱,為了支持玉林狗肉節,將在今年10月18日舉辦沛縣狗肉節,「向人們展示肉狗養殖與食用的規範化」。可以想見,未來很長時間裡,狗肉還會被端上餐桌,愛狗者也會繼續抗爭,這場關於狗肉的「戰爭」還遠未了結。

中國社科院法學所教授 常紀文:現在像一些學者呼籲,要讓法院給動物立法,缺乏一個基礎,就是什麼呢?就是我們這個社會在動物的生理知識和情感知識方面普及不夠,我建議以後教育部門、科技部門、農業部門加強配合,加強對公民的動物的生理知識的教育和一些道德教育,我自己去判斷,我該不該虐待它,我吃不吃它,這個教育加強五到十年,十年、二十年以後,我相信整個社會的道德會進一步發展。玉林狗肉節或者其它地方以後可能出現的狗肉節,以節日的形態出現慢慢會淡化。

白巖松:

我從來不吃狗肉,但也從來沒養過狗,所以站在一個中間的角度去旁觀,這一場吃狗、愛狗之戰 實在打得奇特,打得有中國特色。愛狗人士有權表達自己的主張,但一定要守住法律的邊界;同時,也不能因為自己愛狗的情感很深,便認為吃狗的人就都是敵人、罪人。你自認為高人一等,去做說服、勸說工作的時候,你以為能取得效果嗎?不起更大的反作用就不錯了。中國歷史上,有很多的災難,都是由自以為真理在握而胡來,或不切實際造成的,這教訓該吸取,哪怕僅僅為勸說更多的人不吃狗肉,也該先與人為善,然後選擇更有效的方式。而另一方面,玉林,也在改變,狗肉館的「狗」字不見了,吃狗肉不那麼大張旗鼓了,也許離徹底不吃狗肉還有很長距離,但這個距離一定在縮短。談判,是一種雙方妥協的藝術,只有雙方妥協才能共同前進,才會雙贏。雙方準備好了這樣的談判了嗎?

相關焦點

  • 玉林狗肉節如期而至,狗肉之爭又被推到風口浪尖,該不該吃狗肉呢
    玉林荔枝狗肉節,是廣西玉林市民間自發形成的節日,是一種歡度夏至的傳統民俗,6月21日,為期10天的玉林狗肉節如期而至,愛狗人士和狗販、商家又爆發衝突,狗肉之爭又被推到風口浪尖,該不該吃狗肉呢?
  • 親歷中俄邊界談判
    作為中俄聯合勘界委員會中方副首席代表,本文作者回顧了中俄邊界談判前前後後,並批露了作者所參與的幾次談判過程中一些鮮為人知的細節。  首次談判未取得最終成果  中蘇雙方於1964年舉行了歷時6個月的第一次邊界談判。雙方主要討論了中俄界約的性質,談判的基礎和任務以及東段邊界線走向問題。
  • 中歐光伏戰馬拉松式談判解:價格鎖定55至57歐分
    但是周強並不覺得辛苦,因為這是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的一場談判,而最終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27日,中國光伏產業與歐委會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安排,最終通過限定中國輸歐光伏產品最低價格,而非採取高額懲罰性反傾銷及反補貼稅的方式,互相達成了妥協。 從去年歐盟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開始,最終這場馬拉松式談判以雙贏而非貿易戰的智慧方式結束。
  • 為何玉林官方對狗肉節不斷妥協
    我國確實有一部分人喜愛吃狗肉,尤其是在兩廣地帶。在100年前辜鴻銘在廣東辦的《時事畫報》裡,夏至吃荔枝和狗肉就被作為粵地風俗來描述。此前,因愛狗人士的逼迫性壓力,玉林官方已做出諸多妥協禁公務人員吃狗肉,禁當街屠狗,遮蓋「狗」字,都是玉林官方做出的讓步玉林狗肉節,一直是愛狗人士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 外國人到底吃不吃狗肉,他們的法律對於吃狗肉是如何規定的?
    日本歷史上也將狗肉作為美食,在肉食貧乏的古代日本,吃狗肉更多是為了活命,但在1687年德川綱吉頒布《生類憐憫令》之後大多數日本人逐漸不吃狗肉了,但在少數地區保留了下來,在鹿兒島縣有一種叫狗兒飯的傳統狗肉美食,2008年日本還從中國進口了5噸狗肉。韓國是非常喜歡吃狗肉的國家,韓國有約半數人口食用狗肉,一年四季都有人食用。
  • 白巖松:只有像白巖松這樣的人,好像懂得很多,其實知之甚少
    2015年,白巖松曾自嘲說:有真知的人是不會假裝博學、四處炫耀的,只有像白巖松這樣的人,還敢給人開講,好像懂得很多,其實知之甚少。這話原本是他在2015年,給住建部的一次演講中所說,後來被收錄到《白說》裡。這是在談《道德經》時,說過的一句。
  • 中歐光伏談判價格鎖定
    但是周強並不覺得辛苦,因為這是關係到企業生死存亡的一場談判,而最終他們的努力也得到了回報——27日,中國光伏產業與歐委會就中國輸歐光伏產品貿易爭端達成價格承諾安排,最終通過限定中國輸歐光伏產品最低價格,而非採取高額懲罰性反傾銷及反補貼稅的方式,互相達成了妥協。從去年歐盟啟動對中國光伏產品反傾銷調查開始,最終這場馬拉松式談判以雙贏而非貿易戰的智慧方式結束。
  • 南方周末:中國邊界談判50年(圖)
    當年,中國外交部成立了「中蘇邊界問題辦公室」,著手準備與蘇聯的邊界談判。周恩來為中方確定的談判口徑是:不承認一切不平等條約,但「為照顧現實情況,同意以條約為基礎談判解決邊界問題」。然而,1964年啟動的第一輪邊界談判,6個月的成果只是在專家層面上雙方承認邊界存在「爭議地區」。這點微薄成果沒能促進緩和,最終導致了1969年兩個核大國在珍寶島兵戎相向。
  • 談判的3個要點和3種類型
    甚至外交官個人的風格,也會影響談判結果。正是因為影響談判的因素是多元的,所以談判者需要做的工作也是綜合的。我自己就曾經整理過一份談判工作清單,每一場重要談判前提醒自己需要考慮的方方面面。 這份清單裡,既包括了談判雙方的需求挖掘、 信息搜集、利益分析和計算;也包括了解對方的個人喜好和性格特點,以及合理的議程安排、會場布置,甚至還有座位安排這樣的小事。
  • 記住這30句商務英語,談判桌上還怕什麼!
    這是一句提醒,談判不是單純的吵架互撕,而是一場雙方確認合作之前的協商,我們是來解決問題,消除疑慮的,而不是來做無謂的爭執,這句話的力量,相信對方也能get到。 6、We』ll come out from this meeting as winners. 這次會談的結果將是一個雙贏。
  • ...雙方討論審查條款和過渡安排是否能緩解達成協議所需的「折衷之...
    【英歐研究審查條款的想法】英國與歐盟談判人員正在探索審查條款的想法,以打破貿易談判僵局,並保留協議生效後數年內重新評估部分條款的可能性。歐盟外交官稱,雙方討論審查條款和過渡安排是否能緩解達成協議所需的「折衷之痛」。英國脫歐過渡期將於12月31日結束,在這之前批准協議的時間有限,雙方都在尋求創造性的妥協方案。
  • 中國邊界談判策略
    奉行怎樣的方針政策;中俄、中印邊界談判的過程及走向等問題,《瞭望東方周刊》專訪了外交部條約法律司司長劉振民。此後中哈雙方分別於1997年9月24日、1998年7月4日籤署了兩個國界補充協定。   1996年7月4日,《中吉國界協定》籤署。1999年8月26日,中吉雙方籤署了國界補充協定。   1999年8月13日,《中塔國界協定》籤署。2002年5月17日,中塔雙方籤署了國界補充協定。   2004年10月14日,中俄兩國外長籤署了《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
  • 到底該不該吃狗肉,吃與不吃,你是如何抉擇的呢?
    到底該不該吃狗肉,吃與不吃,你是如何抉擇的呢?原創不易,歡迎關注小編,讓小編加個雞腿。狗狗被我們稱作是人類最好的朋友,因為狗狗對主人是十分的忠誠了,幾乎是不會背叛自己的主人的。除此之外,狗狗還為人類作出過很多的貢獻。
  • ...他不希望弗洛斯特在來信中的口吻影響到雙方在歐英未來關係談判...
    文 / 夏洛特2020-05-21 00:52:39來源:FX168 【歐英談判代表信件「交鋒」 歐盟重申公平競爭原則】當地時間20日下午,歐盟委員會公布了歐盟首席談判代表巴尼耶給英國首席談判代表弗洛斯特的回信
  • 中俄邊界談判,如何解決爭端?
    在他40多年外交生涯中,曾擔任中國駐土庫曼斯坦共和國大使、駐白俄羅斯共和國大使,親歷過中蘇、中俄邊界談判,參與過「上合」組織的建立,深度參與並促成過中土天然氣管道項目、中白工業園項目落地。68歲的魯桂成大使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採訪時笑言:「在外交戰線上的這一輩子,可以聊以自慰的、為國家和民族作出了一點貢獻的,可能主要就是這幾件事情了。」以下,是記者與魯桂成的對話。
  • 中國人不能吃狗肉?
    自古以來,我華夏大地就吃狗肉。比如樊噲,《漢書·樊噲傳》:「噲,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再比如《禮記·月令》:「孟秋之月……天子食麻與犬。」「仲秋之月……天子以犬嘗麻,先薦寢廟。」可見,周天子都是吃狗肉的。
  • 白巖松:愛醫生,不只在今天,還在未來的生命中的每一天
    本場演講活動源於白巖松發起的全國普通高校巡迴演講《對白》項目,由南通大學、蝴蝶學院聯合主辦,現場觀眾主要由南通大學醫學院的在校學生組成,在2020年這樣一個特殊的年份有著特別的意義。
  • 白巖松:有格局的家長,懂得讓孩子吃「3種苦」,不會心軟
    執筆:筱沐定稿:筱沐只有受過很多表揚,卻也能承受挫折的人,才能去面對前途未卜的人生。——白巖松老輩人常說,一個人將來能否享福,要看小時候有沒有吃過苦,因為人生需要福禍相依,一切都是有定數的。可如今再看中國家長教育孩子的時候,大多數父母會盡力給孩子更好的生活,不再願意讓他們吃苦。
  • 您贊成吃狗肉,還是反對吃狗肉?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提高,養狗的多了,養寵物狗的也多了,吃狗肉不吃狗肉以前吃不起狗肉又想吃狗肉的,現在隨時都有吃的了,吃貨的心在澎湃。 以前不想吃狗肉的,現在賣狗肉的多了,隨大流開始想吃了。 相反,以前因為沒得東西吃,被迫吃了狗肉的,如今不想吃狗肉了。以前沒有條件養寵物狗,現在有條件養,對狗類有了深厚感情,也不吃狗肉了。
  •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二: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走訪中俄東段邊界之二:中俄邊界談判歷經40年  國際先驅導報記者趙嘉麟報導 距離黑瞎子島最近的黑龍江省撫遠縣邊防大隊工作人員近日在接受《國際先驅導報》電話採訪時指出,2004年《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定》籤定後,中俄雙方於2005年6月開始就黑瞎子島勘界做一系列的準備工作,今年6月下旬將開始新一輪的實地勘界,勘界預計將持續到200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