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不圖名 幫扶不添亂 實幹見真情 ——深圳援派幹部人才群像風採

2021-01-16 SZNEWS

  

深圳經濟特區建立40年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在全國各地的大力支持下,沐浴改革開放春風,取得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多年來,深圳秉持「感恩改革開放、回報全國人民」的理念,堅決落實「兩個大局」政治責任,從1990年開始,先後與全國16個省(區、市)的105個縣(區)開展幫扶合作,目前對口幫扶9個省(區、市)的54個縣(區)。30年來,深圳累計派出各類援派幹部人才8048人,其中黨政幹部2159人、專業技術人才5889人,助力受援地區194萬人脫貧致富。

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深圳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脫貧攻堅工作的系列重要講話精神,用心用情用力抓好對口幫扶工作。廣大援派幹部人才按照市委書記王偉中「扶貧不圖名、幫扶不添亂、實幹見真情」的要求,真情融入、真心付出、真抓實幹,將深圳情義、深圳精神、深圳速度、深圳質量帶到全國各地,湧現出一大批先進典型和感人事跡。

深圳援派幹部人才的責任擔當和奉獻精神,成為新時代特區精神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激勵特區幹部新時代新擔當新作為發揮了強大示範帶動作用。

陳加順:架起察隅人民邁向小康生活「彩虹橋」

陳加順,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辦公室副主任,2016年6月至2019年6月援藏,曾掛任西藏察隅縣發改委副主任。援藏期間,積極投身援藏工作,下鄉扶貧途中手臂脫臼,為了不給扶貧項目建設拖後腿,在脫臼手臂復位的第二天就趕去上班。在連片深度貧困區,戶與戶之間基本不通路的情況下,發動村民組織騾馬隊,人背馬馱,解決材料運輸難題。推動建成察隅縣第一座單跨下承式鋼筋混凝土拱橋,被當地群眾稱讚為「彩虹橋」,參與完成了10個小康村建設,新建了一條集鎮市政路,為察隅縣2018年底實現脫貧摘帽做出了積極貢獻。

王甘露:一臺摩託車載滿藏家人「健康夢」

王甘露,寶安人民醫院(集團)黨委辦公室主任,集團第一人民醫院黨委委員、紀委書記,主任醫師,2018年4月開始援藏,現掛任西藏察隅縣人民醫院院長。「我們來到邊疆,就是想把深圳精神根植到察隅,實實在在為這裡的老百姓做點事」。王甘露經常騎著一輛摩託車翻山越嶺為藏族老鄉們看病。最近,他隔三差五跑到察隅縣新人民醫院的建設現場,期待著這座深圳援建、總投資8000餘萬元的醫院早日投入使用。王甘露抓住察隅縣人民醫院創建「二乙醫院」的契機,在西藏率先開展縣級醫院醫供體改革,提出「戰備與醫療」發展理念,搭建智慧醫療平臺,培養當地醫療隊伍,將察隅人民醫院從「轉院醫院」變為「家門口的好醫院」。

範豔坤:雪域高原上的「項目通」

範豔坤,市市政工程質量安全監督總站監督三部負責人,2019年6月開始援藏,現掛任西藏察隅縣住建局副局長。這位自稱「搞工程的」深圳幹部2020年的主要工作,就是「盯著」深圳投資1.2億元的8個援藏項目,涉及小康村建設、產業幫扶項目等。「越艱苦的地方,越需要我們辦點實事,民生工程早一天建好,藏族鄉親們就能早一天過上幸福生活」。為讓「懸崖村莊」的58戶325名居民早日實現異地搬遷、改善生產生活條件,曾連續多天頂著嚴寒、冒著雪崩危險奔波往返援藏項目一線。這個「項目通」始終把質量、安全看成生命線,也把「深圳速度」「深圳質量」帶到了祖國邊陲。

周兆翔:六載援疆的鐵漢柔情

周兆翔,市公安局黨委副書記、常務副局長,2010年5月至2016年5月援疆,曾先後掛任新疆塔縣縣委副書記、喀什地區公安局副局長等職務。援疆6年期間,為了掌握第一手資料,科學制定群眾脫貧致富方案,用了幾十天時間,走遍了塔縣的村村落落,多次行走在奪命懸崖、滾石之中,帶領深圳專家學者完成了塔縣旅遊發展規劃。掛任喀什地區公安局副局長期間,成功偵破一批大案要案,多次參與指揮反恐戰鬥,敢打敢衝,多次聯繫深圳市公安局為喀什地區公安局捐贈裝備和器材,有力支持反恐第一線。他翻山越嶺用雙腳丈量雪山之巔,忠誠無畏勇赴反恐前線的事跡,至今仍在喀什地區幹部群眾中流傳。

範磊:種下「搖錢樹」,開滿「幸福花」

範磊,福田區委政法委副書記,2014年2月至2020年1月援疆,曾先後掛任深圳援疆前指產業發展處副處長、塔縣縣委副書記等職務。援疆期間,推動建成新疆首個犛牛良種改良中心,改良塔縣犛牛品質,打開國內市場。謀劃建成年發電量3760萬度、年產值超過2800萬元的集中式光伏電站,成為當地「搖錢樹」。幫助塔縣人民醫院創建「二甲」。引進援疆資金近4億元,帶動社會援疆資金6300萬元。探索出了「精準+長效,生態+科技脫貧+固邊,產業+金融」的扶貧路線。2018年獲評深圳新擔當新作為先進典型,2019年獲評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優秀援疆幹部。

許鵬欽:用腳步丈量南疆鄉村

許鵬欽,大鵬新區大鵬辦事處黨群服務中心七級其他管理崗職員,2020年2月開始援疆,現掛任新疆喀什市伯什克然木鄉黨委副書記。作為首批援疆鄉鎮幹部,短短三個月時間就與當地村民打成一片,迅速融入南疆鄉鎮工作環境,從經濟發展、環境衛生、庭院整治、生活習慣等多方面助力當地村民脫貧致富。推動社會工作服務項目實施,累計培訓當地社工774人次、直接服務當地群眾1.5萬人次、整合連結社會資金12萬元,著手建設100畝高效節水葡萄標準示範園,培育優質葡萄新品種,引入先進網上銷售方法,積極推動各項援疆項目建設,取得了良好成效。

韓世國:一家三口齊援疆幫扶小學成名校

韓世國,福田區園嶺外國語小學校長,曾於2012年至2013年與同為教師的妻子一起,帶著年幼女兒連續兩次赴疆支教,因教學態度和藹可親,深受學生們喜愛。帶領當地教師,將喀什市第十八小學教學質量從全城倒數變為名列前茅,留下的「同課異構」「集中備課」「繪本教學」等先進的教學教研方法在喀什市推廣,帶過的「徒弟」中有3個分管教學的副校長,還有多名喀什當地的骨幹老師。被中央組織部、中央統戰部、國家發改委、人社部評為全國對口支援新疆先進個人,並在第六次全國對口支援新疆會議上作發言。

黃志紅:塔吉克族學生的「媽媽老師」

黃志紅,南山學府中學教師,2017年9月起兩度援疆,任教於深塔中學。從南國濱海深圳到西部邊陲高原,不僅在深塔中學教授塔吉克民族孩子知識,提升當地教育水平,還充當起生活老師、課餘興趣班老師,被學生們親切地稱為「黃媽媽」。在黃志紅等一批深圳支教老師的幫扶下,深塔中學成績提升明顯。為改善當地物質條件,為深塔中學、深喀福利院等多方聯繫募集物資價值百餘萬元。榮獲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第九批省市援疆工作優秀個人。

黃敏秀:培養一支紮根高原的醫療隊

黃敏秀,福田區婦幼保健院兒科副主任,曾於2018年8月至2019年12月擔任援疆醫療隊隊員。經常頂著高原反應深入帕米爾高原鄉村義診,送醫送藥上門,成為受援地孩子健康的守護者。曾經為一個極度衰竭嬰兒守護三天三夜,經過精心治療,孩子的病情有了好轉,黃敏秀還自掏腰包買了奶粉等營養品,在高原上騎行六七公裡送到孩子家中。為打造一支紮根高原的醫療隊伍,專注於培養當地兒科醫生,從思想觀念、專業理論、技能操作等方面進行傳幫帶,切實提高塔縣兒科醫學發展水平。

黃斌:深圳漢子的「康巴情節」

黃斌,南山區桃源街道正處級領導幹部,2018年5月起援川,現掛任四川甘孜州石渠縣委常委、副縣長。到藏區後暴瘦30多斤,克服高原反應等困難,在脫貧攻堅一線傾情投入、奉獻自我。由於海拔高、水質差,石渠縣有5.6%的居民患有包蟲病,黃斌牽頭推動安全飲水工程建設,打了750個加裝過濾設備的深水井,有效阻斷包蟲病傳播源,目前石渠6-12歲兒童的包蟲病檢出率為零。一位藏民握著黃斌的手激動地說:「感謝黨、感謝政府、感謝深圳」。推動建成鄧瑪生態農業科技示範園、青藏藥谷基地和4個國家4A級景區,幫助石渠縣於2019年完成了貧困縣摘帽任務。榮獲四川甘孜州民族團結先進個人稱號。

顧楠洲:深度貧困地區的「產業扶貧達人」

顧楠洲,深圳巴士集團總經理、黨委副書記,2016年9月至2020年1月參與廣西扶貧協作,曾掛任廣西河池市委常委、副市長。走遍了河池市全市11個縣(區)調研民情,組織編制深圳對口河池扶貧協作五年規劃、工作計劃和工作清單,帶領當地幹部群眾撲下身子、苦幹實幹,積極推動建設「深圳巴馬大健康合作特別試驗區」,創新「子母扶貧車間」模式,推行「三來三往四精準」勞務協作模式和「九個一批」產銷對接的消費扶貧模式,帶動就業和助力農產品銷售,組織舉辦招商會、小分隊招商等一系列招商引資活動,促成籤約項目68個,總投資357.73億元,被評為2016-2018年廣東省脫貧攻堅突出貢獻個人。

陳文志:「養蜂縣長」的甜蜜扶貧事業

陳文志,羅湖區總工會二級調研員,曾於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參與廣西扶貧協作,曾掛任廣西百色市西林縣委常委、副縣長。陳文志根據西林縣自然條件特點,充分利用幫扶資金,帶動1500餘戶貧困戶參與養蜂,幫助西林縣建設了蜂蜜加工廠,打造了自己的蜂蜜品牌,走出了一條精準扶貧的好路子。此外,陳文志還推動建成西林縣羅湖實驗小學,打造粵桂扶貧示範學校,借鑑羅湖醫改經驗,在西林開展醫療幫扶等。被西林縣群眾稱為「養蜂縣長」的陳文志說,「看到西林縣整體脫貧,心裡像喝了蜂蜜一樣甜」。

林華興:大山深處「靖」歡顏

林華興,龍崗區委(區政府)辦公室二級調研員,2017年1月至2020年1月參與廣西扶貧協作,曾掛任廣西百色市靖西市委常委、副市長。在靖西三年,推動投入幫扶資金1.34億元,實施項目224個,惠及貧困戶16705戶10.54萬人,佔靖西市貧困人口總數的77%。積極謀劃建設「一園三區」的粵桂扶貧協作(邊境)產業園區,籤約引進30多家企業,總投資額超過80億元。在深圳設立龍崗—靖西勞務協作聯絡處、靖西「老鄉之家」,開設兩地勞務協作直通車,引導4229名貧困人口到廣東穩定就業。舉辦粵菜師傅、無人機等勞務技術培訓班20期,培訓技術工人1375名。

孟強:直播帶貨的「網紅縣長」

孟強,坪山區龍田街道黨工委副書記,2019年12月開始參與廣西扶貧協作,現掛任廣西百色市田東縣委常委、副縣長。以雷厲風行的工作作風投入到援桂工作中去,在新冠肺炎疫情暴發時,隻身一人千裡驅車運送防疫物資,先後為田東縣籌得33.49萬個口罩、200隻測溫儀等防疫物資以及價值110萬元的醫療設備。為克服疫情影響,助力當地經濟發展,化身「網紅」直播帶貨,幫助田東縣農戶解決農產品積壓難題。開通就業直通車,帶領多家廣東企業到田東招工,組織免費「愛心專列」和點對點包車幫助務工人員返粵復工。堅持「扶貧先扶智」,個人資助21個貧困孩子上學。

劉攸偉:帶領鄉親「養」出一條致富路

劉攸偉,寶安區文化廣電旅遊體育局設施科副科長,2016年5月起連續兩輪幫扶河源,現任河源市龍川縣龍母鎮珠塘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用三年多的時間,在珠塘「跑」出了4個種養合作社,僅牛蛙養殖總產值便已超千萬。在由傳統的「輸血式」扶貧向「造血式」扶貧轉變的路上,結合該村水產養殖、肉雞養殖、柚子茶加工等優勢特色產業,探索出了一條多元化的產業扶貧新路,幫助貧困戶家庭通過就近務工增收,還通過土地流轉分紅、勞動力本地就業增加了全村村民的收益。

陳志新:奉獻在扶貧一線的退休幹部

陳志新,原福田區政協主席,2016年10月退休後主動請纓,常駐河源市和平縣推進扶貧工作,不計得失地擔當扶貧「義工」。到了和平縣僅3個月就走遍了42個省定貧困村,掌握一手情況、解決各村難題,制定了產業脫貧等10 項精準扶貧措施。在工作上堅持「三自」:材料自己寫、電話自己打、雜事自己辦,想方設法爭取資源,探索建立教育扶貧等長效脫貧機制;雖受疾病困擾,仍堅持住員工宿舍、吃土菜、一切從簡,經常自掏腰包資助貧困兒童、孤苦老人。2019年被中組部授予全國離退休幹部先進個人稱號。

張百松:八年風雨吹不散扶貧熱情

張百松,寶安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三級調研員,2013年6月起幫扶河源,現掛任河源市龍川縣委常委。數年如一日奮戰在對口幫扶一線,積極推動寶安區內外溢產業重點轉移至龍川,形成了以電子電器等三大產業為主導、規劃總面積30.63平方公裡、103家企業入園的產業轉移工業園。積極推動園區設置公益性崗位,解決近30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就業問題。經過產業幫扶,當地村集體收入實現了從零到上十萬的跨越。推動公立醫院、文化廣場建設,完善了當地民生基礎設施。截至2019年底,深圳投入至龍川縣的扶貧資金5.06億元,實施了一大批幫扶項目,有力推動了龍川縣脫貧致富。

屠治明:名企引入汕深山變金山

屠治明,坪山區坑梓街道辦事處副主任、二級調研員,2014年9月起派駐汕尾陸河縣,現掛任陸河縣委常委、副縣長。連續兩輪參與對口幫扶工作,協調投入幫扶資金1.63億元,開展幫扶項目314個,推動陸河工業園區產值從零到突破百億,其中比亞迪公司從籤約落戶陸河工業園到生產出第一臺大巴僅用不到半年時間,創造了深圳對口幫扶汕尾的「深汕速度」。結合陸河生態優勢,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引入深圳優質旅遊企業,撬動陸河鄉村旅遊,推進華僑城·螺溪谷項目建設,走出了一條「文化+旅遊+城鎮化」的旅遊扶貧新路子,助力陸河貧困村脫貧。

曾慶偉:十年幫扶初心不改

曾慶偉,市公安局治安巡警支隊保安管理處一級警長,曾連續10年參與湛江、汕尾對口幫扶工作。在陸豐市陂洋鎮雙坑村駐村期間,走出了一條具有深圳警隊特色的扶貧之路,創新推出「四個一」舉措,即向全體村民派發一張聯繫卡,在村裡設立一間值班室,建立一條聯繫熱線,準備一套幫扶資料,有效推動當地法治建設,改善治安環境。積極推進危房改造、農業合作社、光伏發電工程等幫扶項目,帶動當地就業和產業發展,認真落實醫療、教育等一批民生實事。曾獲深圳援建者「年度特別獎」,在全省駐村扶貧工作電視電話會上進行經驗交流發言。

唐東來:栽上葛根拔掉窮根

唐東來,市市場監管局寶安監管局指揮協調科科長、一級主辦,曾參加過湛江「雙到」扶貧,2018年10月開始幫扶汕尾,現任汕尾市陸河縣河田鎮河北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長。河北村發展種植業有著地理優勢,唐東來發動村民流轉土地180畝,建立起葛根種植基地,並通過註冊商標,開發葛根茶、葛根粉深加工,提高了產品附加值。唐東來在河北村牽頭實施了總投入600多萬元的30餘個扶貧項目,率先在全縣成立種養合作社,探索出了「合作社+產業+貧困戶」模式,引進優質扶貧項目,培育穩定脫貧的「幹細胞」,幫助河北村84戶、318名貧困人口全部達到脫貧標準。

相關焦點

  • 【面孔】用真情和汗水鋪就村民「幸福道路」 觀山湖區幫扶幹部在郊納
    望謨縣郊納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劉家均告訴記者,不僅如此,該區還選派了三名優秀幹部到該鎮開展幫扶工作。劉家均口中的三名優秀幹部,都是觀山湖區80後、90後的年輕幹部,他們業務能力強、工作思路新,為當地脫貧注入了新活力。
  • 帶著真情去幫扶
    原標題:帶著真情去幫扶 ●情有多真,幫扶的力度就會有多大,幫扶的成效就會有多明顯 做好對困難群眾的幫扶工作,是踐行我黨我軍宗旨的重要體現。幫扶,貴在真,難在實,關鍵是對人民群眾要有真情。有真情就會有幫扶的激情。
  • 「我的扶貧故事」做群眾的貼心人|鎮遠縣羊場鎮羊場村幫扶幹部羅國超
    我叫羅國超,是鎮遠縣委組織部的一名青年幹部。   接觸扶貧工作前,我是個十足的門外漢,以為調查一下貧困戶的家庭情況,走訪慰問一下就是扶貧。直到2015年,成為鎮遠縣羊場鎮羊場村8戶貧困戶的幫扶幹部後,我才慢慢理解到「真扶貧、扶真貧」的含義。羅奎珍是我聯繫幫扶的一戶貧困戶。
  • 廣州累計投入114.59億元 派駐1600多名扶貧幹部
    大洋網訊 昨日,在廣州市第十五屆人大常委會第四十三次會議上,廣州市協作辦公室主任高耀宗作《關於推進廣州市扶貧工作情況的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稱,廣州市累計投入財政幫扶資金114.59億元,派駐扶貧幹部1600多名。接下來將強化問題導向,全面對標國考、省考標準要求,查漏補缺,確保11月底前全部問題清零。
  • ...刊登蕪湖中院下派幹部孫施龍真情扶貧文章《「破殼而出」 的好...
    《安徽法制日報》刊登蕪湖中院下派幹部孫施龍真情扶貧文章《「破殼而出」 的好日子》 2020-08-12 18:0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工業和信息化部扶貧辦關於組織觀看「真情灑滿扶貧路——工業和...
    工規函〔2020〕1772號部扶貧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各成員單位: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是脫貧攻堅收官之年。為充分展現黨的十八大以來工業和信息化部脫貧攻堅工作取得的顯著成效,展示部系統掛職扶貧幹部風採,傳播工信扶貧聲音,講好工信扶貧故事,為實現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營造良好氛圍,按照年度工作計劃安排,我部舉辦「真情灑滿扶貧路——工業和信息化部脫貧攻堅紀實」線上圖片展。現就參展有關事項通知如下。
  • 「他吃掉600多桶方便麵」:聽聽扶貧幹部的心聲!
    作為這場戰役的「排頭兵」,數百萬扶貧幹部衝鋒在最前線,對他們的一舉一動,有關愛聲,有批評音,真實情況到底怎樣?為了還原真實的扶貧幹部群像,歲末年初,半月談記者奔赴陝西、四川、江西等地深度貧困地區展開採訪調研,傾聽他們的心聲。在中西部多個貧困地區,基層幹部把扶貧工作當成重中之重,全員上陣。
  • 【優秀工作者風採】 「實幹為本」的米二霞
    【優秀工作者風採】 「實幹為本」的米二霞 2021-01-06 17:5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沁源縣財政局:駐村幫扶顯真情 脫貧致富暖人心​
    縣財政局駐村工作隊入駐南泉溝村開展幫扶工作以來,紮根基層、心繫群眾,把全村脫貧、預防返貧作為扶貧攻堅方向,用實際行動詮釋駐村幫扶幹部的初心和夢想。初冬暖陽,在南泉溝村沈海水的家中,記者看到這個曾經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家庭,在縣財政局幫扶隊的幫助下,生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 檔案「精準導航」 「岑榕」幫扶再造「結晶」
    「有了入戶走訪的第一手資料,又建立了建檔立卡貧困戶和非建檔立卡貧困戶入戶檔案資料電子版及紙質版,在當前扶貧入戶檔案工作中有一個質的提升,為順利開展當前扶貧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九崴村55歲的網格員張德強動情地說。   得益於岑鞏援榕幫扶工作隊的艱苦付出和耐心細緻地工作指導,他們從不知道怎麼入手規範、整理貧困戶檔案到現在能積極主動開展此項工作。
  • 涼山州喜德縣幹部群眾歡送什邡援彝幹部
    國際在線四川消息:12月29日,對於在涼山州喜德縣參加了三年援彝工作的8名什邡籍黨委副書記來說是個特別的日子。這一天,他們圓滿完成對口幫扶任務,即將告別喜德返回家鄉。喜德縣幹部群眾、什邡援彝幹部人才代表前往喜德縣洛莫鄉乃託村,為他們送行。
  • 重慶工貿職院扶貧幹部與幫扶地兒童歡度六一兒童節
    當天,重慶工貿職院馬克思主義理論教學研究部副主任、駐涪陵區石沱鎮三竅村扶貧第一書記兼扶貧駐村工作隊隊長範全明代表學院,在三竅村扶貧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幹部的組織下,看望了三竅村的留守兒童和貧困兒童,細心詢問了他們的學習生活情況,祝福他們兒童節快樂,鼓勵他們安心學習,收穫有意義的童年,並為他們送上了書包、文具盒等學習用品。
  • 深圳用心用情用力開展對口援疆工作
    關山萬裡,擋不住特區幹部的鏗鏘步伐;瀚海戈壁,見證著援疆兒女的使命擔當。深圳市委市政府始終牢記、堅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和黨的治疆方略,自覺將先發優勢轉化為先行責任,堅持幫扶不添亂、扶貧不圖名、實幹見真情,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對口援疆工作。
  • 容縣公安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助力扶貧工作人物群像
    民警扶貧解憂愁 同盼新春住新房容縣公安深入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助力扶貧工作人物群像「大家一起來,為特困戶添磚加瓦。」「繼續加油,為貧困戶早日住上安全住房作貢獻!」……廣西壯族自治區容縣公安局松山派出所副所長梁辛泉的手機朋友圈裡,一條條「盼新房」的微信格外醒目。他還有一個特殊的身份,駐容縣松山鎮大中村工作隊隊員。
  • 用心扶貧 用行濟困——最高人民法院第11批扶貧掛職幹部小記
    對於扶貧工作,習近平總書記多次叮囑:「扶貧幹部要真正沉下去,撲下身子到村裡幹,同群眾一起幹,不能蜻蜓點水,不能三天打魚兩天曬網,不能神龍見首不見尾。」腳下沾有多少泥土,心中就沉澱多少真情。我國脫貧攻堅進度符合預期,成就舉世矚目。
  • ...建平臺 抓培訓 派人才——貴陽市大力實施大就業帶動幫扶工程
    近年來,貴陽市通過建平臺、抓培訓、派人才支援貧困地區等多舉措實施就業帶動幫扶工程。貴陽市人社局赴望謨縣開展復工復產招聘截至2019年12月底,三年來,貴陽市累計為市州及貧困縣提供就業崗位 48.8萬個,幫助農村勞動力轉移至貴陽就業8.57萬人;累計組織培訓當地鄉村幹部達470人次;選派包括農村專業技術人才、教育專家、醫療技術骨幹、信息技術專家等85名同志到在幫扶貧困縣掛職幫扶工作。以大就業助推大扶貧的思路,為全省脫貧攻堅作出貴陽貢獻。
  • 於軍率海澱區黨政代表團赴和田市、皮山農場對接扶貧協作工作
    他表示,要發揮海澱優勢,加大教育扶貧力度,運用援派教師、遠程教學等多種手段為受援地區整體教學水平提升提供智力幫扶,阻斷貧困代際傳遞。同時他希望同學們在良好的教育環境中茁壯成長,奮發圖強,報效祖國,書寫人生精彩華章。於軍慰問了海澱援疆教師,感謝他們舍小家,為大家,到祖國最需要的地方,帶來了新教學理念和方法,培養了一批後備教師力量,進一步優化了育人環境。
  • 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定點幫扶南江發展黃羊產業見實效
    香港各界扶貧促進會定點幫扶南江發展黃羊產業見實效 【時間:2020-05-11 18:00:59】【來源:四川新聞網】【編輯:賈洪博】 南江黃羊  四川新聞網巴中5月11日訊(趙文平)白雲藍天下,100多隻羊在山上吃草、撒歡兒,老彭悠閒地躺在草地上
  • 「我的扶貧故事」「扶貧夫妻」 舍「小家」為「大家」|黎平縣龍額...
    同年,遇到了我的丈夫石慶平,我們倆主要負責扶貧工作站建檔立卡管理工作。我們也是平金村和思姑村的駐村幹部。三年來,我們共同奮戰在脫貧攻堅的第一線,舍「小家」為「大家」,變身「扶貧夫妻」,以實際行動展示了龍額鎮脫貧攻堅幹部的優秀風採。參與脫貧攻堅工作以來,我們主要工作就是清理數據,配合開展各項普查、迎查工作。
  • 齊心協力脫掉「窮帽子」實幹巧幹鼓起「錢袋子」
    陳樂: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工程師,2016年1月6日前往雅江縣米龍鄉程章村開展幹部駐村幫扶工作。  人物感言  扶貧工作應該實實在在做點事,我們未必會讓每個貧困家庭在短期內都富裕起來,但我們首先應該保證的是讓孩子們都能夠公平地接受教育,讓老百姓掌握種養技術,爭取實現脫貧摘帽。——陳銀軍來到程章村,就是程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