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的一類植物源殺蟲劑——新菸鹼類農藥發展概述

2021-01-17 天山植保

新菸鹼類農藥是繼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之後第四代殺蟲劑,隨著高毒農藥在全球市場的退出,新菸鹼類殺蟲劑逐漸成為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小型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最有效的一類殺蟲劑……

據相關文獻報導部分新菸鹼類農藥對蜜蜂的急性毒性為高毒或劇毒,會導致蜜蜂種群減少,存活與繁殖能力降低;甚至有報導稱對土壤生態系統代表生物蚯蚓高毒。因此今年來不斷由國家組織傳來取消新菸鹼類產品登記或禁使用新菸鹼類產品的禁令。另外,新菸鹼類農藥的抗性問題也是阻止其進一步發展的絆腳石,但作為當今全球最大的一類植物源殺蟲劑,其優秀的防治效果,在短時間內還無法找到替代的產品。

發展歷史

自從1978年soloway等人報導了具有殺蟲活性的硝基亞甲基雜環化合物以來,農藥工作者們通過該類化合物官能團的變換,於20世紀80年代中期由德國拜耳公司成功開發出第一個菸鹼類農藥——吡蟲啉,其新穎的作用方式、選擇毒性強、高效、廣譜和對環境相容性好等特點,立即引起了人們的注意,國外一些大的農藥公司相繼進入了菸鹼類似物研究領域,參與了此類化合物的合成研究,從而使其成為殺蟲劑研究開發的一大熱點。

菸鹼作為殺蟲劑使用的歷史可以追溯到 17 世紀,最初人類用菸草浸取液作為殺蟲劑。1828年確定該浸取液有效成分為菸鹼 (S-nicotine),1904年成功合成出菸鹼。菸鹼作為殺蟲劑主要用於防治果樹、蔬菜和水稻等的害蟲,去甲菸鹼(nornicotine)和毒藜鹼(anabasine)也曾有一定範圍的使用。1970 年殼牌發展公司先後發現化合物 SD-031588(2-(二溴硝甲基)-3-甲基吡啶)、SD -033420、SD -035347、SD -035651(即nithiazine,SKI-71)和噻蟲醛(WL-108477)等。均存在較易水解、較差的光穩定性、對哺乳動物毒性高等問題,但其較好的生物活性引起研究人員的重視,拜耳公司於 1984 年將硝蟲噻嗪結構衍生出化合物 NTN32692,在此基礎上,吡蟲啉( imidacloprid)在1991年被成功開發上市。1993年,為將吡蟲啉等源自對天然生物鹼結構優化得到的殺蟲劑區別以前的菸鹼類殺蟲劑,提出了「新菸鹼類」概念。吡蟲啉超高的殺蟲活性,立即引起全球範圍內類似結構化合物的研發熱潮,開發出多個高效殺蟲劑,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開發和使用的新菸鹼類農藥主要有12種。新菸鹼類和菸鹼類殺蟲劑都是相同,區別在於兩者的選擇性差異大,前者殺蟲活性高、對哺乳動物低毒,後者殺蟲活有限、對哺乳動物毒性高。

作用機理

新菸鹼類殺蟲劑的作用機理是其作為菸鹼乙醯膽鹼受體(nAChRs)激動劑與乙醯膽鹼受體選擇性結合,與昆蟲乙醯膽鹼(ACh)產生競爭,阻斷中樞神經正常傳導,進而導致昆蟲麻痺、死亡。由於該類殺蟲劑具有獨特的作用機制,與常規殺蟲劑沒有交互抗性,其不僅具有高效、廣譜及良好的根部內吸性、觸殺和胃毒作用,而且對哺乳動物毒性低,可有效防治同翅目、鞘翅目、雙翅目和鱗翅目等害蟲,對用傳統殺蟲劑防治產生抗藥性的害蟲也有良好的活性。新菸鹼類殺蟲劑既可用於莖葉處理、也可用於土壤、種子處理。相對而言,新菸鹼類殺蟲劑是一類高效、安全、高選擇性的新型殺蟲劑。

結構

從新菸鹼類農藥的結構來看,目前有兩種分類的方法,一種是根據環狀結構將現有的新菸鹼類農藥分為兩種系統:五元環和六元環系統,五元環和非環狀系統;另一種是根據取代基的不同將新菸鹼類農藥分為三代,第一代為氯代菸鹼型,第二代為硫代菸鹼型,第三代為吠喃型,這也是新菸鹼類農藥的發展過程。

主要產品開發情況

新菸鹼農藥在我國登記劑型分析

農藥的原藥一般不能直接在生產上使用,通常是經過加工配製成各種類型的製劑,新頒布的GB/T19387-2017《農藥劑型名稱及代碼》對農藥劑型重新進行了科學分類,目前我國的農藥劑型共有61種。

1.登記劑型品種繁多

新菸鹼類農藥目前我國登記劑型有38種,共登記3205個產品。佔到我國農藥劑型的62.3%。其中可溼性粉劑694個,乳油463個,水分散粒劑449個,懸浮劑295個等。

2.環境友好型劑型品種較多

參考隨著科技的進步和國家農藥管理的深人,農藥劑型的研發以高效、安全、環保、方便為主要目標,向水基化、顆粒化、低毒化、多功能化方向發展,新菸鹼類農藥環境友好農藥佔到已登記農藥品種的59%以上,以懸浮劑、水分散粒劑、懸浮種衣劑等環保劑型作為農藥製劑主體。

新菸鹼類農藥發展存在問題

新菸鹼類農藥的發展近幾年遇到了嚴重的瓶頸,尤其是在毒性和抗性方面。據相關報導新貴氟吡呋喃酮在我國褐飛蝨田間種群已產生中等水平抗性,

1.毒性

隨著高毒農藥在全球市場的退出,新菸鹼類殺蟲劑逐漸成為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蟲、小型鱗翅目和鞘翅目害蟲最有效的一類殺蟲劑。但近年來,研究者們發現,部分新菸鹼類殺蟲劑(如吡蟲啉、噻蟲嗪、噻蟲胺、呋蟲胺等)對蜜蜂的急性毒性為高毒或劇毒,且具有亞致死效應;有效成分及代謝物在花粉和花蜜中殘留,導致蜜蜂種群減少,存活與繁殖能力降低;此外,吡蟲啉、啶蟲脒、烯啶蟲胺、噻蟲胺、噻蟲啉等還對土壤生態系統代表生物蚯蚓高毒。鑑於此,多個國家和組織對部分新菸鹼類殺蟲劑的環境風險進行再評價或限制使用,甚至禁用。例如:歐盟成員國於2018年5月通過投票,確定將於2018年年底前禁止戶外施用對蜜蜂有害的3種新菸鹼類殺蟲劑(吡蟲啉、噻蟲胺和噻蟲嗪);美國環境保護署取消了12種會傷害蜜蜂的新菸鹼類農藥產品登記,2019年5月20日起生效,包含先正達、拜耳旗下產品。取消的12項產品登記中包含7項種衣劑,含噻蟲胺、噻蟲嗪的產品登記。

2.抗性

根據相關研究報導,新菸鹼類農藥在防治某些害蟲時不同程度出現了抗藥性,對第1代新菸鹼類藥劑吡蟲啉表現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數>1000),對烯啶蟲胺表現低至中等水平抗性(抗性倍數5.1~12);對第2代新菸鹼類藥劑噻蟲嗪表現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數>200);對第3代新菸鹼類藥劑呋蟲胺表現中等至高水平抗性(抗性倍數 24~201)。

加一段總結性的論述,如基於該類農藥的特點,在農業病蟲害防治方面仍然起到一定的積極作用,……,但是其暴露出來的風險也應引起足夠重視,下一步開發農藥新產品時,需要解決相應問題,儘量開發出一些可替代產品或交替使用的產品……

結語

新菸鹼類殺蟲劑由於其廣譜、高效、內吸好、且與常規農藥無交互抗性等特點,深受用戶喜愛,在殺蟲劑市場佔據了主要地位。但是其暴露出來的風險也應引起足夠重視,下一步開發農藥新產品時,需要解決相應問題,儘量開發出一些可替代產品或交替使用的產品,近年來復配產品的陸續上市或許會給新菸鹼類殺蟲劑帶來新的機會和活力。總之,新菸鹼類殺蟲劑的未來何去何從,只能且行且看。

作者:北京市植物保護站 羅雪婷、吳迪、尹碩

相關焦點

  • 菸鹼類殺蟲劑新貴族~噻蟲胺
    前天、昨天咱們一起分享學習了噻蟲嗪、吡蟲啉的使用方法以及優缺點,今天咱們一起學習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中的噻蟲胺。因噻蟲胺被大家來說,相對於吡蟲啉、噻蟲嗪比較陌生,再加上其價格不菲,所以我戲稱噻蟲胺為菸鹼類殺蟲劑中的「貴族」噻蟲胺是新菸鹼類中的高效低毒殺蟲劑,其作用與菸鹼乙醯膽鹼受體類似,具有觸殺、胃毒和內吸活性。
  • 植物源農藥研究進展,蔬菜新聞中心,蔬菜網新聞頻道
    為此,開發和應用植物源農藥已成為各國所追膛的目標。本文擬就植物源農藥的研究進展作一綜述。1    資源研究    地球上植物農藥十分豐富。有人估計,有毒植物種類約佔植物種類總數的4%。《中國有毒植物》一書列入有毒植物1300多種,其中許多種類具有殺蟲(菌)作用或已被作為植物源農藥利用。據1958年我國南方各省統計,被利用的植物農藥達411種。
  • 納米技術在植物源農藥上的應用
    生物鹼、酚類、萜類化合物是最常見的植物次生代謝產物,他們大多分布於植物組織中,對植物具有關鍵性的防護作用。 1  植物源農藥歷史悠久 植物次級代謝產物被用於製作農藥具有悠久的歷史,西方國家早在古埃及和古羅馬時期就開始使用植物材料進行病蟲防治,在1763年,法國開始將菸草和石灰混合後作為防治蚜蟲。
  • 雙醯胺類殺蟲劑將迎來大發展
    現代殺蟲劑的發展殺蟲劑的發展歷程分為4個階段:(1)上世紀40-60年代期間以有機氯、有機磷和氨基甲酸酯等有機合成殺蟲劑為主,其特徵是高效高殘留,其中不少品種對哺乳動物具有高毒性;(2)隨後有機氯類由於殘留及毒性問題而逐漸退出市場,高效、低毒、低殘留的擬除蟲菊酯類殺蟲劑得到開發和快速發展,形成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 擬除蟲菊酯類新三大類主體殺蟲劑;(3)自新菸鹼類殺蟲劑問世後
  • 【開發動態】回顧中國擬除蟲菊酯殺蟲劑發展40年,展望其未來機遇和發展前景
    新菸鹼類農藥的限用給擬除蟲菊酯帶來的新機遇南京農業大學沈晉良教授就「歐盟新菸鹼類農藥限用政策給農用擬除蟲菊酯帶來的新機遇」做了報告。新菸鹼類殺蟲劑自上世紀90年代初引入我國,是全球五類殺蟲劑(有機磷、氨基甲酸酯、擬除蟲菊酯、有機氯、新菸鹼等類)中銷售額最大的一類,也是近十多年來增長最快的一類殺蟲劑。
  • 【政策】加拿大衛生部計劃在5年內禁用新菸鹼類殺蟲劑噻蟲胺和噻蟲嗪
    世界農化網中文網報導 加拿大種植有超過2000萬英畝的油菜籽,幾乎每一粒種子種植前都用新菸鹼類殺蟲劑處理。然而這有可能成為歷史。因為加拿大衛生部近日已經提議禁止新菸鹼類農藥的所有戶外用途,包括油菜籽的種子處理。
  • 第三代菸鹼類殺蟲劑~呋蟲胺,八大優勢總結很到位
    最近幾天,我和大家一起學習菸鹼類殺蟲劑,從第一代菸鹼類殺蟲劑的吡蟲啉到第二代菸鹼類殺蟲劑的噻蟲胺,每個成分的具體優點以及在生產過程中的使用注意事項。今天咱們一起學習菸鹼類殺蟲劑的第三代代表成分~呋蟲胺。呋蟲胺(dinotefuran)為最新一代超級菸鹼類殺蟲劑。
  • 2020年生物源農藥發展新方向
    儘管如此,除蟲菊酯仍然列於植物源殺蟲劑的首位,在全球銷售用於家庭園藝和花卉植物栽培中的害蟲管理。 表1. 商業化植物源殺蟲劑中的主要次生化合物和官能團 目前,有2類商業化的植物源農藥印楝素:冷壓種子直接得到的油對軟體昆蟲有效;具有較高活性的用水醇提取的種子提取物,三萜類印楝素A為活性物質。印楝素有許多類似物,而印楝素A和其他少量的化合物的複雜混合物共同起作用,且難以提取。雖然對哺乳動物、魚和傳粉昆蟲無毒,印楝素對天敵的影響變化很大,需要特別注意。
  • 植物源殺菌、殺蟲劑苦參鹼、印楝素、丁子香酚等應用詳解(全面)
    2、再有植物源殺菌劑有個最大的優點是植物本身為了對抗病菌而生成的,所以它只對有害菌起作用,不會對有益菌菌產生毒性。而我們市面上賣的化學殺菌劑,它是有害菌,有益菌通殺,甚至殺死有益菌效果比殺死有害菌效果更好,這樣就導致了土壤中有益菌是越來越少,有害菌得不到抑制和控制。也就是我們農民朋友說的藥不好使,沒治好病還把作物藥著了。
  • 殺蟲劑農藥龍頭
    殺蟲劑:有機磷類、氨基甲酸酯類、有機氮類、擬除蟲菊酯類、有機氯類、有機氟類、無機殺蟲劑、植物性殺蟲劑、微生物殺蟲劑、昆蟲生長調節劑、昆蟲行為調節劑。 殺菌劑:有機磷類、有機磷酸酯類、有機砷類、有機錫類、有機硫類、苯類、雜環類、無機殺菌劑、微生物殺菌劑。
  • 生產綠色食品農藥選用很關鍵
    眾所周知,綠色食品是指遵循可持續發展原則,按照特定生產方式生產,經專門機構認定、許可使用綠色食品標誌的無汙染的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    省農業廳有關專家介紹,綠色食品可分為A級綠色食品和AA級綠色食品兩類。
  • 全球暢銷農藥及快速增長的重點品種
    4.3殺蟲劑中成長性好的產品類型及重點品種點評  4.3.1沒有番號,卻勝過正規軍——「其他殺蟲劑」不容小覷  在殺蟲劑中,有我們非常熟悉的新菸鹼類、有機磷類等,但就有一些產品不能歸入「名門」,於是它們組建了現有20位成員的「其他殺蟲劑」大家庭。
  • 2020年全球及中國農藥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未來國內產量將...
    3、全球農藥原藥細分市場增長緩慢因國內細分市場數據無法獲得,此處參照國際數據的走勢——我國是農藥原藥出口大國,全球農藥原藥細分市場數據的走弱,進一步削弱了國內市場發展。2011年,全球殺蟲劑市場規模約為118.33億美元,到2018年增長至145.49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約為3.00%,前瞻推算,2019年,全球殺蟲劑市場規模約為150億美元左右。
  • 雲南生物農藥產業路在何方
    在未來農藥市場格局中,生物農藥部分替代傳統的化學農藥已成為必然趨勢。但雖然社會大力宣傳生物農藥的優點及前景,雲南生物農藥產業發展目前依然處於舉步維艱的尷尬境地。    雲南省開發生物農藥,具有明顯優勢。
  • 植物源農藥(中草藥提取的植物農藥)市場到底怎樣
    之前做過兩年的植物源農藥。說好聽點是產品經理,說俗點呢,我就是個試藥的。我在不同地區的不同作物都多次做過實驗,植物源農藥的效果不是很理想。我們先來了解下植物源農藥的特點再來看它的市場怎麼樣。1、植物源農藥種類植物源農藥屬於生物農藥的一個類別,說簡單點就是提取自植物體的農藥,比如常見的除蟲菊、苦參鹼、印楝素、藜蘆鹼等等上圖為苦豆子,苦參鹼的原料
  • 擬除蟲菊酯類農藥的發展趨勢
    推進產業結構調整、實施上中下遊一體化、加快新品開發、拓展應用領域和市場成為未來擬除蟲菊酯農藥發展的關鍵。  作為高效仿生殺蟲劑及被國家列入高毒農藥替代的主要品種的擬除蟲菊酯,具有高效、安全、殺蟲譜廣、結構特殊、環境友好等特點,已經成為一類主流殺蟲劑品種,其發展前景毋庸置疑。
  • 顛覆你的認知——生物農藥,效果就是不好?
    生物農藥是什麼?顧名思義,相較傳統化學農藥,生物農藥是指非化學合成,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或殺蟲作用的一類農藥製劑。按原材料來源一般可分為微生物農藥、生物化學農藥、植物源農藥、動物源農藥等等。那麼,是生物農藥好還是化學農藥好?聽到這個問題,恐怕很多農民朋友都會脫口而出:肯定是化學農藥啊!
  • 全球首個植物源除青苔產品苔美TM即將上市!
    關注化肥農藥助手這裡儘是乾貨! 免費查農藥化肥真假、看農資報價、作物病蟲害防治,經銷商農戶必備;實用的植保文章分享平臺! 圖1青苔危害柑橘葉片及果實 近日,據成都新朝陽市場部王玉宏老師透露,成都新朝陽作物科學股份有限公司青苔殺菌劑苔美TM即將上市,目前已經向我國農業部申請該植物源殺菌劑在青苔上的登記
  • 我國主要植物源農藥品種及應用
    (圖片來源於網絡)植物源農藥是指有效成分來源於植物體的農藥。植物源農藥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具有對環境友好、毒性普遍較低、不易使病蟲產生抗藥性等優點,是生產無公害農產品應優先選用的農藥品種。為了讓廣大農民和農技推廣工作者能對植物源農藥品種有比較全面、深刻的了解,現把我國開發的主要植物源農藥品種及其在農作物病蟲害防治中的應用情況總結介紹如下,供參考。
  • 什麼是生物農藥?生物農藥有哪些種類?
    關鍵詞:農藥  生物農藥又稱天然農藥,係指非化學合成,來自天然的化學物質或生命體,而具有殺菌農藥和殺蟲農藥的作用,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相比,選擇性強,對人畜安全,對生態環境影響小。    目前國內生物農藥的年產量為12萬噸,防治面積達2670萬公頃,約佔農藥市場份額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