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究竟有啥道理?

2021-01-11 三農的高度

這句老俗話總結凝練的非常有意思,令人不得不佩服我們漢文化的博大精深。如果僅僅以字面意思來看,感覺有點不科學,也不合理。但是,既然這句俗語能夠在民間廣為流傳,那麼肯定有一定的道理,僅僅以「風水學說」讓大眾廣泛接受,有點不可能。畢竟,很多人需要更據說服力的「公理」,才能被認可接受,也就是這句話隱喻的另一層意思,能夠讓人們廣泛性認同,加上風水學說的「加持」,使得這句俗話能夠被人們廣泛認可,才能廣為流傳至今。

「風水學」方向上來說(娛樂不要當真):一個家庭就是一個整體,開一個大門方便家人進出足以,如果有過多大門等,在民間有不聚財的說法。真假不清楚,不過可以肯定的是,一個家庭開兩個門,確實不符合我們傳統的庭院布局審美觀,總是感覺彆扭,當然了,門面房開多門有招財納福之意。因此,我們可以看到,封建社會的大戶人家,大宅院通常只有小後門,還有大門旁邊開兩個旁門,但是,少有一家人開兩個大門。

風水學認為,家庭的運勢由氣場氣勢所支撐,氣場滿就能夠提升家庭的運勢;如果氣場弱,那麼家庭的運勢就會衰弱,就不易聚財。當家庭的運勢衰弱,家庭成員的運勢也不好,就容易發生一些不好的事情。但是,庭院又需要有進「財運」的地方,還要保證儘可能「財運不洩露」,所以要有大門,但是沒必要開多餘的大門,利於家庭「聚勢聚財」。

如果僅僅以風水學說來說,不能服眾,畢竟有多數人還是相信「公理」,「有理有據」才行。那麼這句俗話「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隱喻的「公理」何在?假如說一個家庭,開了兩個大門,明顯有家庭不和睦的意思,有分家之嫌。也就有「一家人說兩家話」的「口舌」,最好的實例就是一戶開了「兩家門」,兩「口舌」兩條「心」!老話說的公理:「家和萬事興;打虎親兄弟,上陣父子兵;兄弟齊心,其力斷金」!這些傳世俗語俗話,有理有據,可以說是家庭關係最堅實「公理」,在民間大家廣泛認同。

反過來說,一家人分了兩家門,隱喻的意思有家庭關係不和睦,有分家之嫌疑。老俗話說:「兄弟分家莫為鄰,女兒出嫁別同村」,一家人既然不和睦,還要住在一起開兩個「門」,說明家庭關係很糟糕。老話說「家有三象,神鬼不撞」,大家可以想想,家裡關係一團糟,沒有和氣的景象,無論是夫妻不和,或者是子女關係不和,父子父女關係不和等,家庭就容易出事端,家不像家,也就不留人不聚財了。這句話隱喻家庭「開兩門」,暗示家庭關係不和,不利於家庭成員幸福快樂,也不利於家庭更好的發展,確實有一定道理,是民間「公理」!

僅以這句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來看,我們不僅僅只看到表面關於「風水學說」的東西,一戶開兩門(大門),不合常規建築布局,也不利於防盜;「事出反常必有妖」,我們也要看到更深層的意思,才能深刻了解這句老俗話的意義。畢竟很多「玄學」的東西,也需要藉助「公理」,甚至科學支撐,完全胡說八道更沒有可信度。總歸來說這句俗話,有俗有雅才能「雅俗共賞」,才能在民間被廣為流傳至今。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老話在理嗎?
    導讀:農村俗語「一戶開兩門,人財都難存」,啥意思?老話在理嗎?農村向來不缺少俗語老話,很多的俗語直到今日,依然發揮著很重要的作用。能夠作為日常生活之中的參考使用。有的俗語確實具有一定的道理存在,所以也就有了十句俗語九句真的說法。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 農村很多俗語是告訴我們一些簡單道理,往往是簡短幾個字,但是其內含深層次的含義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家有金山未必久、針尖挑土日月長」啥意思?有啥道理?在農村雖然有很多的老人並沒有讀什麼書,但是農村人天性純樸善良,做人做事也踏實,說話也直白沒什麼套路。而跟人說起道理的時候,是一套一套的。而且還能引用很多簡單像是打油詩詞一樣的短語。
  • 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
    導語:農村俗語「不怕夜貓叫,就怕夜貓笑」到底是啥意思?有啥道理?我們國家有很多的農村俗語,一直從古代就在民間廣泛流傳。有些農村俗語到現在也在農村流傳著,我們國家同樣有著千千萬萬的農村俗語,涉及的領域範圍也特別的廣泛,有預示天氣的、有預示未來的、有預示人情世故的等等。雖說聽起來像是農村一些舊思想,甚至像是迷信。這些俗語都是古人通過代代相傳總結出來的經驗得出來的。但不可否認有些俗語在現在也一樣的受用。今天小編就一起跟大家聊一句農村俗語,這俗語小編小時候也經常聽爺爺和村裡的老人們說過。
  •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說的是啥?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早報喜夜報財,正晌午時報客來」,說的是啥?在農村中很多動物的到來人們都覺得是好事要來到,比如眾所周知的大早上喜鵲在枝頭上喳喳叫,人們都會覺得好事要到來。除了喜鵲之外,還有一種動物的到來人們也覺得是有好事要來到,那就是蜘蛛。這裡的蜘蛛也做「喜蛛」。喜蛛的出現,是能帶來喜事的兆頭。人們認為喜蛛如果從上方落到自己身上,就要有喜事發生。
  • 農村俗語『豬來窮,狗來富,貓來開當鋪』,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民除了日常種地,還喜歡養一些家禽牲畜,以前家家都養豬,好餵又能賣錢,還不要求什麼精湛的飼養技術,年末就是一大筆銀子,以前農村工小偷多,農民家裡經常被賊光顧,養條狗就可以看家護院,而且狗通人性,深的農民喜愛,以前種地糧食多,老鼠也多,貓用來抓老鼠,且貓可愛,因此老一輩農民總結一句俗語『豬來窮,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斷發展的科技文化中,很多農村固有的傳統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時期而變化!其中,喪葬習俗也在移風易俗中,逐漸的摒棄落後習俗,為農民減負不少!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財」,是啥意思?究竟準不準?
    俗語:「左眼跳財,右眼跳財」,是啥意思?究竟準不準?我們在生活中經常會莫名其妙的眼皮跳,而且還是一隻眼跳,一隻眼不跳,這個時候我們就會聽家中的老人說一句」左眼跳財,右眼跳災「,如果是左眼跳的話,那麼就會繼續讓它跳,並且期待著發財,如果是右眼跳,那麼就會揉眼睛,讓眼皮不跳。
  • 農村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啥意思?有啥道理?
    又到了一年農閒時,由於天氣越來越冷,農村中的農活基本上已經告一段落,農民沒有了繁瑣的農活,所以很多人都會趁此走親訪友。在走親訪友時,一桌豐盛的酒席在所難免,不過作為禮儀之邦的國家,酒席上的講究也有很多,比如今天要說到的俗語「桌上不擺三盤菜,六人莫坐烏龜席」,這句俗語是什麼意思呢?
  • 農村俗語「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啥意思,有什麼道理?
    農村有很多通俗易懂的俗語,這些俗語簡單明了,它們不像中國的詩歌那樣高大上,需要我們去思考這些詩歌帶給了我們什麼樣的意境,需要有人來引導我們去體會,農村的這些俗語基本上都是些大白話,這裡俗語中有描述農作為生長的比如「 谷出水來澆,麥出火來燒」也有描述人際關係的「冷天莫遮火,熱天莫遮風
  • 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
    原創文章,禁止轉載農村俗語:「烏鴉落在豬身上,看不到自己黑」,啥意思?農村的很多俗語都是長輩們通過個人經歷總結出來的俗話,因為農村獨特文化氛圍的陪襯下,這些俗語的流行沒有什麼阻礙,而且因為適用於農民生活,一代代人就這麼傳達了下來,不僅僅是對於一般生活經驗的總結,一些俗語有道理的同時還帶著俏皮,非常有趣,往往是調侃自己看到的不公平或者不地道的做法,俗語「烏鴉和豬站一起,只看到別人黑」就有一層調侃的意思,讓老農為大家解釋一下究竟是什麼含義。
  • 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俗語「要煙、蹭飯,其人必賤」,是啥意思,有道理嗎?俗語是代表著我國農村淳樸民情的,它的內容樸實無華但是句句含金量都是非常多的,我們都知道在我國上個世紀國家發展並沒有非常好的時候,很多人不僅上不起學,有很多家庭連吃頓飽飯都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情,在當時很多人並沒有想著能夠多有錢,他們唯一的願望就是能夠吃飽飯。
  • 俗語:「狼怕一拖,狗怕一摸」,啥意思?有道理嗎
    在這一點上,我們的老祖宗也是很有經驗的,他們也是受過多次教訓之後,才總結出來這些經驗,用俗語的形式表達出來,給後人一忠告,希望大家不再受到傷害,不知道大家聽過這樣一句俗語沒有:「狼怕一拖,狗怕一摸」,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啥意思?這句話有道理嗎?
    在農村,蓋房子是一件大事,除了結婚嫁娶之外,最大的喜事就是喬遷新房了。因此,蓋房子的風水也就成為了農村老一輩人最重視的事。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農村俗語,就是跟蓋房子有關:「大門若朝西,寒夏受人欺」,下面一起來看看這句話是啥意思吧!
  • 農村俗語:「睡著的人好喊,裝睡的人難喊」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的生活很多城市人是體驗不到的,因為很多東西必須到農村去才可以體驗,因為地域的差異,很多地方的俗語都有不同,但是有一個地方大家是相同的,就是我們對俗語的理解,對智慧的獲取,農村俗語在農村以前是作為一種文化,生活經驗來傳播的,但是現在的年輕人卻越來越少的去關注他們背後的隱含的原因和道理。
  • 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
    導讀:農村俗語「三六不迎門, 迎門半月妻」,啥意思?三六不能婚娶?婚喪嫁娶都是人生之中的大事。尤其是結婚更是說法頗多,因為地域的不同,各地都有不同的風俗習慣講究,像這幾天成為熱點的貴州不發親事情的發生,就是因為當地的習俗所致,當地要求男方給女方全身上下都買一套新的,殊不料就是因為內衣買的小了,導致第二天女方不發親,男方宴席已擺好,親朋好友也都到場,沒有接來新娘子,這樣的婚禮無論如何都是讓人覺得雙方都會有損失。
  • 農村俗語「燕子不進憂愁門,做窩只選安康家」啥意思?有道理嗎?
    民間俗語種類十分多,其內容也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如生產類的俗語就有「春霞不出門,晚霞行千裡」,「家有萬貫,帶毛的不算」,勸誡警示類的俗語有:「馬在軟地上易失蹄,人在甜言上易栽跟鬥」,「人要有志氣,樹要有硬皮」等等,俗語用通俗簡單的語言、生動活潑的風格來反映漢民族特有的社會生活,並讓人們從中悟出一些生活及人生的意義
  • 農村俗語: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說的啥意思,啥是瑞草呢?
    在農村生活,家家都有院落,院落是人們常年居住和從事各種生產活動的地方,也代表著農村的具體特徵和特有的文化,所以農村生活的人都比較重視自己的院落設計和整理,是非常重要的地方,院前生瑞草,好事來若無,就是民間百姓根據日常最重要常見最常的院落作為比喻來總結出一些生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