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腎上線醫生團 腎上線
前幾天,微博熱搜上,一位中國臺灣藝人,黃鴻升(藝名「小鬼」)在浴室摔倒後突然去世,年僅36歲。他的經紀人隨後透露,其死亡原因是心血管病,主動脈夾層。
這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年紀輕輕怎麼會得心血管病猝死呢?他的醫生道出了這背後真正的「罪魁禍首」是---腎病!
在腎上線既往多篇科普中,跟夥伴們講過:腎病最危險的,並不是大家熟知的尿毒症,而是心血管疾病,腎友們對此一定要提高認識。
多囊腎疾病,是慢性腎病中的一種,它到底是怎麼回事?腎友又該如何保護自己呢?
梅長林教授團隊前不久在《kidney disease》發表了一篇關於多囊腎的臨床實踐指南。腎上線根據這篇文獻,整理了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一起來了解!
1.多囊腎是一種什麼樣的腎病?
多囊腎(常染色體顯性遺傳性多囊腎,英文簡稱ADPKD),是一種先天性的遺傳性腎病,主要是由於遺傳了父母PKD1突變基因,或PKD2突變基因,而發病。
它的特點是,腎臟上有多個囊腫,不斷發展和長大,引起腎體積持續增大,伴有高血壓、腹痛、腰痛、尿血、泌尿系感染、腎結石,腎臟功能逐漸惡化。
2.怎麼發現多囊腎?
多囊腎通常有家族遺傳,會有多個親屬患病,診斷一般依據陽性家族史+B超等影像學資料。
一些不典型的病例,15%的患者沒有陽性家族史或父母資料缺失、罕見基因型,診斷可能需要基因檢測。
3.多囊腎,一定會遺傳給孩子嗎?
如果父母其中一方有多囊腎,那麼孩子得病的可能性是50%。因此如果有生育打算,在懷孕前應做遺傳諮詢。
現在已經有新技術,可以通過遺傳診斷,提前選出沒有基因突變的健康胚胎,再植入到母親子宮,生出健康的寶寶。
目前我國已經有30個家庭應用了這項技術,成功阻斷多囊腎的遺傳。
4.多囊腎會發展成尿毒症嗎?
在疾病早期,患者通常沒有症狀或者症狀輕微。隨著年紀增長,逐漸出現高血壓、腎出血、腎結石、腎功能不全等上述臨床表現。
我國尿毒症患者中,5%是由多囊腎引起。一半的多囊腎患者,在60歲時發展為尿毒症。
PKD1突變的多囊腎,發展為尿毒症的中位年紀是54歲;PKD2突變,發展為尿毒症的中位年紀是74歲。
發生尿毒症並不是不能治,最佳的替代治療方式為腎移植,無法進行腎移植可以選擇透析。
5.多囊腎還會引發其他健康問題嗎?
除了引發腎功能不全、腎衰竭,多囊腎還可以引起其他健康問題,必須要重視的:
顱內動脈瘤:顱內動脈瘤一旦破裂,可以引起突發的劇烈頭痛、噁心、嘔吐,腦損傷致殘,甚至致命。因此建議多囊腎患者必須篩查顱內動脈的核磁共振血管造影
心臟疾病:心臟瓣膜異常、冠狀動脈瘤、主動脈夾層等
肝囊腫:引起腹痛
其他部位囊腫:腹部疝、胰腺、脾等其他部位也可以形成囊腫
6.難道沒有辦法治療嗎?
有。
目前一款新藥,託伐普坦,可用於CKD1-3期的高危多囊腎患者,它是一種血管加壓素V2受體拮抗劑,可有效抑制多囊腎患者的腎囊腫生長,延緩腎功能惡化。
副作用主要是肝毒性、口渴、多尿。
7.平時生活中,多囊腎患者怎麼保養,才能延緩病情惡化?
患者需要學習腎臟病知識,合理的腎病管理能夠延緩腎功能惡化的速度。
監測血壓:有多囊腎家族史的兒童,應該從5歲開始監測血壓。如果發生高血壓,一線降壓藥為RAS阻斷劑。血壓目標是降到130/80mmHg以內,有動脈瘤的年輕患者血壓可能要求在110/75以內,具體遵醫囑
嚴格限鹽:建議每天限制鹽分在6g以內。當天氣炎熱、跑步、運動時、腹瀉等情況,可以適當增加鹽分
不高蛋白飲食:過多的肉類、高蛋白營養品通常是不建議的。蛋白質控制在0.8-1.0g/公斤/天,葷素搭配
戒菸:抽菸會加速腎功能惡化
保持血碳酸氫鈉大於22mmol/l:當這個指標<22 mmol/L時,應增加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必要時可口服碳酸氫鈉。(詳細了解→)
經常鍛鍊:來維持健康的體重,以及維持良好的血脂水平,如果血脂紊亂,必要時可以服用他汀類藥物。如果患者不能耐受他汀類藥物,可以使用依折麥布
多喝水:多喝水,讓尿液滲透壓小於280mOsm/kg,如果有條件的話,建議定期監測晨尿滲透壓水平
少吃加工食品,注意控磷:仔細閱讀食品標籤,含磷添加劑的食物少吃(詳細了解→
原標題:《36歲男明星離世,他得的這類腎病,多囊腎到底怎麼回事?患者又該如何保護自己》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