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導覽」服務特殊人群,大渡口區博物館「手語講解」暖心上線!

2021-01-08 騰訊網

近日,大渡口區博物館聯合大渡口區聾人協會、重慶予爾夢科技有限公司等機構,共同開發了可視化(手語)講解系統,選取博物館基本陳列展廳八大「鎮館之寶」中的5件展品,精心錄製了「手語講解」導覽視頻。

「手語講解」視頻截圖和片段

猜猜哪5件「鎮館之寶」率先製作了「手語視頻」?

觀眾(聽障人士)參觀博物館時,在對應展櫃前掃描「手語講解」二維碼,或者只需通過大渡口區博物館官方微信平臺,進入下方菜單「相識」-「手語講解」,即可用「手語藝術」視頻+字幕的形式,隨時隨地參觀和了解展品背後的故事。

或微信掃一掃,

即刻觀看「手語講解」導覽視頻:

為了讓聽障朋友第一時間體驗博物館智慧「手語講解」,在9月23日國際手語日和國際聾人周期間,大渡口區博物館聯合本次可視化(手語)講解系統開發團隊,特別組織了聽障人士參觀活動,通過現場講解員講解、手語老師講解和智慧「手語講解」視頻相結合的方式,為他們提供了一場便捷、暖心、智慧化的博物館之旅!

博物館講解員和手語老師帶領聽障朋友參觀

工作人員指導聽障朋友掃碼觀看「手語講解」

據了解,大渡口區博物館手語導覽在全國博物館屬領先推出。目前,我館聯合開發團隊還在對系統進行優化調試,並繼續擴充「手語講解」內容、深化系統開發力度,以爭取成為重慶(博物館類)無障礙環境建設示範項目,給各界觀眾及廣大殘障人士,帶來更加便捷、貼心、全面的智慧導覽服務。

相關焦點

  • 青浦區博物館啟用英文版智慧導覽
    青浦博物館英文版智慧導覽自第一屆中國國際進口進博會成功舉辦以來,來到青浦區博物館參觀的外國遊客越來越多。為了讓外國遊客看懂文物,從中了解更多的中國文化,感受中國歷史和文化的魅力,青浦區博物館開發的英文版智慧導覽將於2020年10月1日起啟用,以滿足更多觀眾的需要。青浦區博物館於2017年開始建設輔助遊客參觀的智慧導覽系統,已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此次開發的英文版智慧導覽系統與原有的中文版智慧導覽系統集成在同一部平板導覽器上,借用時通過首頁上的版本選擇進行使用。
  • 泉州市區東湖公園智慧導覽系統開始公測 多種服務上線
    昨日記者從泉州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東湖公園智慧導覽系統日前已通過初步驗收,正式對外公測,市民遊客們可以登錄「泉州公園」微信公眾號,體驗東湖公園的智慧導覽系統。  手繪地圖清晰親和  為了滿足市民遊客的各種新需求,公園方面推出了智慧導覽系統。
  • 北京多家博物館暫停人工講解服務
    出於疫情防控的需要,北京多家博物館已經暫停人工講解服務。記者今天了解到,繼北京古代建築博物館1月5日起暫停人工講解服務外,首都博物館、大鐘寺古鐘博物館1月6日開始也不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大鐘寺古鐘博物館發布公告稱:根據近期北京市防疫工作的總體情況和上級單位及文旅部門提出的要求,決定自2021年1月6日(周三)起暫不接待團體參觀,並暫停人員現場講解服務。博物館日常開放期間仍採取實名制預約和觀眾限量參觀,且部分展廳仍有限開放。首都博物館負責人表示,出於防控疫情的考慮,首博將於6日起不再提供人工講解服務。觀眾仍可以租用自助語音導覽設備了解部分展廳的內容。
  • 高德與蜻蜓FM攜手上線《城市文化地圖》旅遊導覽陣容再升級
    同日,雙方聯合推出的《城市文化地圖》也在雙平臺首發上線。據介紹,《城市文化地圖》裡的博學導覽天團成員由各大城市的「土著」文化名人擔當,來自北京的王剛、來自上海的錢文忠、來自杭州的華少、來自南京的葉兆言、來自長沙的譚伯牛、來自蘇州的朱文穎等將坐鎮講解。他們將用自己特有的風格與角度來講解城市著名景點和熱門地標,用人文知識和奇聞趣事,帶您重新發現城市內涵。
  • 吳冠中最大規模回顧展舉行 美術館館長親自做導覽
    觀眾在大廳排隊預約,而本來七大館長每人限帶預約在先的30名觀眾導覽,結果卻跟隨許多「蹭覽」者。由於人流過多,觀眾在館內停留控制在30分鐘。7位館長親自為觀眾導覽。觸控螢幕讓觀眾倍享高科技的便捷。兩位結束導覽的專家互相交流:一位說,我剛講了兩幅畫。一位說,準備講吳先生的兩個觀點,只講了一個。而首批「吳冠中基金獎」的獲得者也參與了現場導覽工作。
  • 第二屆大渡口區區長質量管理獎名單出爐!這三家企業榜上有名
    近日,大渡口區融媒體中心記者從大渡口區市場監管局獲悉,大渡口區政府授予重慶鋼鐵研究所有限公司第二屆大渡口區區長質量管理獎,授予重慶渝能濾油機製造有限公司、重慶數碼模車車身模具有限公司2家企業第二屆大渡口區區長質量管理獎提名獎。
  • 乘地鐵聽遊上海31座博物館《聽遊博物館》節目正式上線蜻蜓FM
    、「讓文物『活』起來……」「《聽遊博物館》邀你一起暢遊地鐵沿線博物館,感受活躍在耳邊的文物魅力!」5月18日,上海市文化和旅遊局精心打造的《聽遊博物館》系列節目正式在蜻蜓FM上線。博物館是城市文化精髓的生動寫照。《聽遊博物館》節目立足於文化傳承的初心,傳播城市文化,傳遞城市精神,同時也是跨平臺資源整合,創新文化服務新方式的重要嘗試。
  • 2019北京觀復博物館國慶節遊玩攻略(門票+地址+展覽)
    北京觀復博物館國慶遊玩攻略  國慶假期如常開放  開館時間及免費導遊服務:  *周一9:00-16:00(15:00停止售票)(如果周一是節假日,則16:00停止售票,17:00閉館)。  *每周六、日及法定節假日上午10:00和下午2:00,各為大家安排一次免費全程講解服務。
  • ...智慧導遊、「黑科技」讓動物「聽話」……鄭州市動物園科技感十足
    鄭州市動物園,工作人員向遊客推介「智慧導覽」系統鄭州市動物園檢票處,多數遊客選擇刷二維碼進園鄭州市動物園,部分遊客選擇自助購票河南商報記者鄭超/文鄧萬裡/圖鎮園之寶「尼寇」,90後姑娘「菲莉」……鄭州市動物園的明星動物
  • 36氪首發 | 從遊中場景切入,「灰兔智能」以語音導覽帶動全域導覽
    線上入口固然被巨頭把持,但延伸至線下,類似旅遊中、旅遊後等場景仍難以被完全連接,有大量產業升級與新服務的需求。 最近 36 氪了解到的「灰兔智能」正希望從遊中場景切入,以 AI 技術驅動的導覽機作為流量入口,在為用戶提供全域導覽服務的同時,也能導流至吃住行遊購娛服務中。
  • 重慶大渡口區:「大爾代夫」戲水玩沙去
    家住重慶大渡口區茄子溪街道滙豐社區的張慧告訴筆者,她是在抖音上面看到這個地方的,就帶著全家人一起過來了。真沒想到大渡口還有這麼美麗、好玩的地方。小朋友也玩得特別開心。 在沙灘上,還有市民將電飯煲、高壓鍋也帶來了。「專門過來野炊,飯菜都是提前做好的。」家住九龍坡區的黃女士說到。 筆者在現場看到,到處到是小朋友在嬉戲、玩沙。
  • 智慧旅遊|公眾wifi、金牌解說、720全景……邛瀘景區「智慧旅遊...
    隨著西昌旅遊的不斷發展,需要更加便利快捷的智能化、個性化、信息化服務。近年來,西昌不斷推進「網際網路+旅遊」深度融合發展和智慧旅遊系統建設,並取得了良好成效。今年春節期間,邛海瀘山景區一套包含控制中心、景區公眾wifi、一鍵呼叫(求助)系統、金牌解說、微信公眾號等內容的「智慧旅遊」系統在春節期間正式上線,這標誌著西昌旅遊行業管理由事後管理向實時管理,由單一渠道向多元化渠道的轉變,有利於推進全市旅遊業轉型升級,向信息化、現代化創新,及精品、優質方向發展。
  • ...訴訟立案不再「犯怵」 上海法院試點在訴訟服務中心增設手語...
    同時,上海高院與上海市殘聯共同開發的國家通用訴訟服務手語培訓課程和專門培訓教材也在今天同步上線,以更好地為聽障人士提供訴訟服務。志願者+遠程視頻服務聽障人士今天上午,聽障人士熊女士一大早就來到黃浦法院的訴訟服務中心,為同為聽障人士的朋友諮詢有關繼承糾紛案件的立案手續。
  • 上海:手語翻譯在線服務 聽障人士社區辦事不再難
    聽障人士劉先生在辦理殘聯業務的服務臺坐下後,工作人員用平板電腦撥通了12345市民服務熱線手語專席。「手語老師您好,請您問一下這位先生今天來辦理什麼業務?」在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引導下,手語專席的話務員通過屏幕用手語將這一問題傳達給劉先生。隨後,劉先生再通過手語表達了自己的需求。「這位先生今天是來辦理殘疾證換證的。」
  • 重慶脊髓損傷者福音 第二個「中途之家」落地大渡口
    華龍網3月19日10時訊(記者 闕影)近日,針對重慶脊髓損傷者的實際情況而成立的第二個「中途之家」,在大渡口區掛牌正式運作,將通過術後康復醫療服務、專享健康惠民卡及心理健康講座,幫助脊髓損傷者重拾信心、融入社會。  據了解,重慶市現有169.4萬各類殘疾人,其中肢體殘疾人57.6萬,佔殘疾人總數的34%。
  • lol新一期轉區服務即將上線 轉區服務詳情
    lol新一期轉區服務即將開啟,此次轉區2.0服務和改名卡的限時半價將同時上線。具體詳情感興趣的小夥伴就跟我一起來看看吧。 英雄聯盟官方對遊戲帳號體系進行了升級,受此影響,暫時關閉了轉區服務進行維護。
  • 重慶大渡口區警方破獲一起非法飼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鸚鵡案
    12:20:04 來源: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 舉報     國際在線重慶頻道消息:近日,重慶大渡口警方破獲一起非法飼養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灰鸚鵡案
  • 4.5億人春節出遊 攜程推智慧景區新標準
    為此,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於近日公布了《關於改善節假日旅遊出行環境促進旅遊消費的實施意見》,在意見中明確,要求實施景區流量控制和門票預約制度,同時大力發展「智慧景區」,重點推進門票線上銷售、自助遊覽、電子講解等智慧服務。
  • 「沉默少數」訴訟立案不再「犯怵」,上海法院試點增設手語訴訟服務
    在第29個國際殘疾人日到來之際,上海黃浦法院率先在訴訟服務中心試點增設手語服務。  同時,上海高院與上海市殘聯共同開發的國家通用訴訟服務手語培訓課程和專門培訓教材也在今天同步上線,以更好地為聽障人士提供訴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