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是「黑天鵝」還是「灰犀牛」?同濟戰「疫」團課第七講開講
來源:校團委 時間:2020-04-03 瀏覽:同濟戰「疫」系列線上團課第七講「聚焦新冠肺炎疫情:黑天鵝 or 灰犀牛」於4月1日15:00在嗶哩嗶哩直播間舉行。本次團課由校團委聯合時代聲音傳播社共同舉辦,邀請到來自同濟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創新與戰略系(籌)講師邵魯寧,講述了面對新冠疫情全球大流行大暴發之勢,要有效樹立包含系統觀、發展觀和目的觀等維度在內的戰略觀,努力做到在大局中防微杜漸、化解風險、轉危為機的故事。我校全體團幹部、團支書、廣大團員青年共計3200餘人在線共同觀看了直播。
邵魯寧從「黑天鵝」事件的極其罕見且影響巨大的特點著眼講述了此次疫情爆發猝不及防。通過援引比爾·蓋茨在2015年的主題演講,並回顧近100年來人類歷史上發生過的巨大的病毒事件,論述了在災難面前人類束手無策的現狀,引人深思如果疫情再次來襲,我們是否能夠採取更為積極有效的應對措施。
邵魯寧通過展示一系列近期疫情相關數據表明,面對未知的新型病毒,如果我們否認它的存在、視而不見或者得過且過,忽視病毒的威脅,或者應對不夠及時和準確,都可能形成的不可想像的疫情帶來的灰犀牛事件。從管理學角度來看,當前我們正在處於高度複雜、不確定性的社會,諸多變量之間的關係尚未被清晰認知,而這帶來的系列挑戰與每一個人都息息相關。從戰略角度而言,我們要具備長遠眼光,採取更加韌性的資源組織方式,才能更好地理解疫情、應對疫情。每一個人、每一個組織、每一個企業均應樹立更加全面的戰略觀,增進系統性認知,增強可持續發展觀、多贏觀。
團課互動環節,針對同學們在彈幕中提出的應採取何種政策措施拉動我國經濟發展,以及針對國際經濟發展,中國應該如何展現中國擔當這一問題,邵魯寧進行答疑解惑。他以企業為例,強調了理念創新的重要性,認為企業需堅持可持續發展觀,有效提升自身競爭力,進而化險為夷化危為機,以期取得長遠發展。中國積極參與抗疫國際合作和國際援助的行動有目共睹,與其他國家一道共同應對疫情全球大流行,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充分發揮了負責任大國作用!
通過此次團課,同學們對「黑天鵝」與「灰犀牛」事件有了更加深入的認識,對危機預防和風險防範也有了更為深刻的理解,也充分了解到我國在應對此次疫情過程中慷慨援助世界各國,有效彰顯了我國的大國風範和責任擔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