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 | 募格學術
編輯 | 學術君
論文,是以科學性研究結論作為理論基礎的研究內容,基調本應是嚴肅的,然而,也有一些科研人自帶幽默體質,在論文寫作中添加一些耐人尋味的「知識點」......
我們首先來看論文插圖。一般我們都會經過精心的設計來實現炫酷的效果,但總有人不走尋常路,在搞笑的道路上越走越遠,下面簡單的給大家分享幾個,與君同樂。
01表情包模式
滑稽的表情一般都是我們網上聊天常用的表情包,萬萬沒想到也能成為頂刊配圖。這裡也佩服作者的膽量,感覺沒有多少人有勇氣把這樣的插圖提交給期刊編輯吧!
圖片來自:Angew, Chem. Int. Ed.
emoji表情也拓展了應用,雖說看著比較簡單,不過還挺形象,能很好地表達作者的想法。
圖片來自:Chem. Commun.
02手繪模式
如果有些同學不擅長畫圖軟體,那就學習下面同學直接用筆寫寫畫畫唄。看下面手寫體圖文摘要,也是別具一番風格。
圖片來自:ACS Catal.
但是,下面這個手繪論文插圖就有點任性了,這繪畫水平實在不敢恭維,我們要是這樣恐怕會被老闆狠批一頓。
圖片來自:J. Phys. Chem. A
03暗藏玄機
以上論文插圖,雖然有趣,但是沒有什麼技術難度。
下面這個就屬於高端玩家了,看著平平無奇的猴子和它的便便,但是當你把便便放大放大再放大的時候,一個熟悉的臉龐就出現了
不過由於影響不好,後面編輯要求作者把圖片替換掉了,不過還是佩服作者的腦洞和勇氣。
如果說論文插圖是最直觀可見的,那麼一些論文標題也有同樣的效果,並且讓人能夠直觀感受到作者腦洞大開的幽默:
就如這篇《中國傳統文化對蟋蟀身體與戰鬥力關係的認識》,初聽題目,不少人還以為是哪裡冒出來的三流山寨論文,但其實,這些論文都是國內頂尖名校出產的。
圖源:知網論文截圖
翻開論文背景,一些網絡廣泛流傳的論文其實來頭不小,《烏有之貓:雲吸貓迷群的認同與幻想》的作者是浙江大學的碩士,《中國傳統文化對蟋蟀身體與戰鬥力關係的認識》的作者是中國科學院大學的講師,《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的路徑研究》的第一作者是南開大學的教授。
一些學術論文嚴肅是真的,奇葩也是真的,關鍵是用什麼樣的眼光去看待。
就如這篇,南開大學教授李建標是《行長的面部寬高比影響銀行績效的路徑研究》的第一作者,他告訴記者說,「面部寬高比論文屬於生理、行為和神經科學範疇,現在決策科學研究已從行為層面深入到神經層面,算是前沿研究。」
這樣的研究李建標十幾年前就想做,但當時網際網路沒有現在發達,開放度也沒有現在高,想找個照片也找不到。
所以說,論文選題可以這樣天馬行空的選擇,不過最終還是要落實到具體的研究價值上。面臨如今頻頻飆高的論文查重率,另闢蹊徑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希望能給你帶來一絲科研選題的靈感
本文來源:中國新聞周刊、科研小哥、碩博一線
轉載本文請聯繫原作者獲取授權,同時請註明本文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