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母是海蜇的一種?一般人分辨不清,它們並不是同一種生物

2021-01-08 野生動物自然君

看過《海綿寶寶》的人一定都對抓水母這件事很是感興趣吧,畢竟這個劇情可是經常出現在動畫片中。雖然我們不能學著海綿寶寶一樣去抓水母,但我們可以去到水族館觀看水母呀!

在水族館中,我們可以看到許多美麗的水母在水裡漂浮著遊來遊去,因為水母一般都是色彩斑斕的,它們又隨意漂浮著,就很容易為我們營造出一個身處夢幻世界的錯覺感。

水母在我們的認知中一直是夢幻的代名詞,認為只要有它們存在的地方就一定會很美麗。每當能夠發光的水母大批量的出現在海岸邊的時候,我們總會以為這是天賜的幸運時刻,不然怎麼會有這麼美麗動人的畫面出現在眼前。

但是還有許多人會認為水母也是我們人類的食物之一,這是為什麼呢?我想他們大概是把水母和海蜇混為一談了,誤以為水母就是海蜇的一種,也是能夠被我們所食用的。

一直認為水母就是海蜇的人看到這怕是要愣住了,在心裡想著:水母不是海蜇的一種嗎?怎麼可能呢,它們不都是一樣的生物嗎,怎麼會不是一個品種呢?

我要明確告訴你,水母真的不是海蜇中的一種,但是海蜇卻是水母的一種。這是怎麼一回事呢,怎麼會有這樣一種關係存在呢?

想要分辨清楚水母和海蜇的關係,我們首先要了解它們兩個到底是什麼樣的生物,再通過一系列的對比總結出它們倆的因果關係。

那什麼是水母呢?

水母是一種低等的無脊椎蜉蝣動物,還是肉食性動物,在廣義上也是指具有水母型(鐘形或蝶形)的刺胞動物。

水母的身體外形就像一把透明的雨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型水母的傘狀體直徑最長可達到兩米。在水母的傘狀體邊緣還會長有一些須狀的觸手,而這些觸手最長也可能達到20到30米之長。

水母的身體主要成分是水,含水量一般高達98%以上,它還是由內在兩胚層所組成,在兩胚層中間還有一個很厚的中膠層,不但是透明的,而且有漂浮作用。

水母身體的其他部分則是由蛋白質和脂質所構成,所以水母的身體會呈現出透明狀,而且它們是沒有心臟﹑血液﹑鰓和骨骼存在的。

水母的出現比恐龍還要早,可追溯到6.5億年前。它的種類特別多,而且形態更是各種各樣,直徑可以從10釐米跨越到100釐米之間。水母常見於各地的海洋中,雖然它們絕大部分是屬於海產的,但還是有少數種類水母是產於淡水中的。

雖然水母看起來很美麗,卻也是很兇猛的動物。只要水母遇到了它的獵物,它就不會輕易放過,又因為它沒有呼吸器官和循環系統,只有動物原始的消化器官,所以被水母捕獲的獵物會立即在它的腔腸中就消化吸收掉。

海蜇又是什麼樣的呢?

海蜇是海洋中的一種腔腸動物,屬於水母中的一種,但並不能說水母是海蜇的一種。在海蜇的傘部會呈現出半球的形狀,而且它身體的傘表面很是光滑、中膠層也很厚。

海蜇的傘面直徑一般可達25~60釐米,但是海蜇中傘面直徑最長卻有1米之長。它的傘邊緣存在八個缺刻,每個缺刻都還各有14~22個舌狀的緣瓣。

海蜇是沒有傘緣觸手的,但是卻有八條三翼型的口腕。而它的每條口腕都大約含有150~180條絲狀物和30~40條棒狀物。

跟水母一樣,海蜇也是肉食性動物,通常是以海水中的浮遊生物、小的甲殼類、多毛類甚至是小型魚類作為食物,而且它們一般是將捕獲到的獵物吞入胃腔之後再將其殺死及消化的。

雖然海蜇屬於水母中的一種,但是水母與海蜇還是存在些許的區別的,我們還是需要進一步的了解清楚,才能更好地分辨出哪個是水母,而不是水母中的海蜇。

那水母和海蜇又有哪些區別呢?

1.物種分類

水母在生物學上屬於刺胞動物門、缽水母綱,我們現如今能夠知曉的水母大約有250多種。海蜇是缽水母綱、根口水母科、海蜇屬的統稱,所以海蜇可以說是水母,而我們卻不能說水母是海蜇。

2.形態特徵

水母的身體通常為鈴鐺形狀、倒置的碗形狀或者就是傘的形狀,而它傘狀體最長可達一米。在水母的傘狀體的邊緣還有一圈須狀觸手,這樣的觸手最長的有20到30米之長。

海蜇的傘部大多是呈隆起的半球狀,表面極其光滑,但是中膠層卻很厚,它的傘狀體直徑最大直徑卻沒有水母那麼長,只有一米左右。它的傘狀體邊緣有八個缺刻,但是沒有像水母一樣的觸手。

3.生活習性

水母中的大部分屬於海產生物,無論是熱帶的水域、溫帶的水域、淺水區、百米深的深海區都有它們的身影,但還有少部分的水母生活在淡水中。

然而海蜇只生活在海洋中,而且一般只棲息於近海水域,在每年的八、九月份海蜇都會成群地出沒在海面上。

4.價值體現

因為水母長得美麗,又極具觀賞性,所以一般被我們人類放在水族館中進行觀賞。有部分的水母可以自行發光,我們有時也會在它們自然死亡之後就把它們製作成燈,實現它們的商業和實用價值。

在古代的時候,人們便知曉了海蜇的藥用價值,現如今海蜇便是作為我們人類的食物存在著,為此我們還想出了很多不同烹飪海蜇的方式。

5.壽命長短

一般來說,水母需要生活在水質清澈乾淨的環境之中,而且它們的壽命一般是兩到三個月,最長也不超過一年之久。海蜇的壽命相對於水母來說要稍微久一些,它們一般是春天出生,冬天逝世。

雖然水母和海蜇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但是它們的區別還是很大的,我們卻不能把它們混為一談,萬一因為弄錯了而鬧出笑話,甚至是誤食那就不好了。

相關焦點

  • 水母,最大的浮遊生物,美味的海蜇
    沒想到,水母的世界,給了我極大的震撼。我在其它的海洋館看過水母,也在大海邊抓過水母。水母,在海水中飄來飄去,像一把把打開的傘。我卻從來沒有關注過,它們屬於什麼。水母是魚、是哺乳還是兩棲動物?我沒想過。原來,它與上述幾種都沒關係。它屬於浮遊生物。沒看錯,是浮遊生物,世界上最大的浮遊生物。為什麼?因為最大水母的「傘蓋」,其直徑能達到兩米。什麼概念?比一個正常男人雙臂展開還要大。
  • 水母是水母嗎?大多數人看不出來,他們不是同一個生物
    也有許多人認為水母是我們的食物之一,為什麼?我想他們可能混淆了水母和水母,誤以為水母是水母,也可以被我們吃掉。一直認為水母是水母的人,當他們看到這些,他們害怕被驚呆,心裡想:水母不是水母嗎?怎麼可能呢?他們不是都是同一種生物,怎麼會不是一個物種嗎?我想清楚地告訴你,水母不是水母,但水母是水母。怎麼了?怎麼會有這樣的關係嗎?
  • 美麗的水母和樹枝狀的水螅竟是同一種生物!~
    我們都看過水母,一個個如傘蓋一樣在海中翩翩起舞,唯美多姿。但這種生物竟然和樹枝觸手一樣的水螅是同一種生物!水母屬於腔腸動物門,即刺胞動物門。而腔腸動物門分為水螅綱、缽水母綱和珊瑚綱。這類動物有一個很有趣的特點,那就是世代交替。即有性繁殖與無性繁殖交替進行。
  • 青島海域四種常見水母 生長周期短一般壽命不超過一年
    青島海域四種常見水母 生長周期短一般壽命不超過一年 青島全搜索電子報   2014.08.09 星期六     「青島地區比較常見的海蜇有四種,分別是沙海蜇、霞水母、海月水母和能夠食用的水母,它們生活在水深幾米到三四十米不等的海中。
  • 海蜇皮就是水母?水母躲過5次物種大滅絕,有毒也得被吃
    我們知道,地球生物進化經歷了十幾億年的歷史,從最早的單細胞動物,逐漸進化成了現在繁榮的生物圈。在地球歷史上,曾出現過5次大規模的物種滅絕事件,有許多曾經非常強大的物種都滅絕了,比如恐龍等。然而還是有一些生物頑強存活,有的甚至一直繁衍到了今天。
  • 海蜇咋成致命"殺手":水母毒素毒性強且成分複雜
    8月6日,記者來到中國科學院海洋生物技術研發中心實驗室,相關專家詳解水母毒素生物活性及臨床表現。目前除神經毒性外,水母毒素還具有溶血性、皮膚壞死、肌肉毒性,肝臟毒性等多種毒性。   海洋生物中,水母毒性最強   島城市民常說的海蜇屬於水母。
  • 青島常見四種海蜇:春生冬死 壽命長不過一年
    「青島地區比較常見的海蜇有四種,分別是沙海蜇、霞水母、海月水母和能夠食用的水母,它們生活在水深幾米到三四十米不等的海中。    下苗到收成只需五十天    據了解,海蜇看著很大,但是這種生物的生長周期卻很短,一般壽命不超過一年,簡單點說就是「春生冬死」,一旦死亡之後,海蜇很快便會溶解在海中。據李偉介紹,海蜇的生活周期歷經了受精卵、囊胚、原腸胚、浮浪幼蟲、螅狀幼體、橫裂體、蝶狀體、成蜇等主要階段,而這一系列的變化都是在四五十天內完成的。
  • 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
    三種生物的差別魷魚的親戚有很多,它們長得太像,常常混淆著普通人,如果不是經常接觸的人,估計到現在還分不清誰是誰。魷魚、章魚、墨魚和烏賊,是同一種生物嗎?還在傻傻分不清嗎?一起來看看。在這些海鮮裡面,魷魚是被人們吃得最多的一種。新鮮的魷魚可以煮湯,也可以清炒。煮熟後的魷魚會變成白色的,白色的肉質上還有一層淡紫色的薄膜。曬成幹的魷魚更具一番風味,可以做休閒零食,也能用來燉湯。
  • 丹麥科學家研製出水母脆片,決定靠吃解決水母成災的問題
    海蜇,水母的一種,對中國人,尤其是沿海地區的居民來說,是一種習以為常的食材,在福建等地區的宴席上,爽脆解膩的涼拌海蜇是一道必不可少的頭菜。但在西方國家,這種黏糊糊的,口感像橡膠,又沒有什麼味道的傘狀生物並不是他們料理的理想食材,醃製海蜇的口感也不太對他們的胃口。
  • 海蜇是啥?我們都被忽悠了
    海蜇是一種美麗的海洋生物,遊起泳來像一朵盛開的蓮花漂浮在水中,咱大連人都見過。海蜇是水母的一種,屬於腔腸動物門、缽水母綱。在水產專家看來,沙蜇只能稱為沙蜇,不能稱為海蜇,海蜇專指一種民間俗稱為綿蜇的水母,很多水產專著也是這麼描述的。但很久以來,市場把兩者故意弄混,通通稱之為海蜇,市民也就跟著以訛傳訛了。
  • 水母|美麗的漂流者
    在動畫片《海綿寶寶》中,可愛的海綿寶寶總會和憨厚的派大星相約去捉水母,這種海洋中看起來柔美又夢幻的生物給它們帶來了很多快樂。而現實生活中,在製藥、科技、藝術等方面,人類從水母身上也獲得了很多靈感。那麼水母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水母神秘的面紗吧。
  • 水母是大海裡的神秘生物,你有想過它會成為我們的寵物嗎?
    #家有萌寵寓教於樂其樂融融#在說水母之前,我們先來看看地球上幾種生物的壽命。蜉蝣(fúyóu):這種生物相信很多小夥伴都不知道,它的身體乍一看仿佛跟蜻蜓還有一些相似,海綿寶寶裡面的皮老闆,一旦完成交配的使命,就會立馬死掉!一般它們只能存活幾個小時,都不超過一天。蒼蠅:我們非常討厭的生物,一般只能存活一個月左右。
  • 外星生物進入大氣層?雷雨後,專家發現90千米高空現「水母群」
    水母又稱為海蜇 ,眾所周知它們是一類海洋中的腔腸生物,但是前一段時間,五指山市內的一口水井裡竟然發現了號稱水中大熊貓的桃花水母,但是你們聽說過在天空中也會出現海蜇嗎?並且顏色是鮮紅色的,真是咄咄怪事。這類龐大的紅色的海蜇群到底是什麼東西,難道真的是外星生物降臨地球嗎?
  • 不滅燈塔水母或無異與普通水母「逆生長」也許是個美麗的誤會
    我們熟悉的是它們在水中像八爪魚般飄逸的水母型,卻不知它們還有另種樣子,長得像珊瑚蟲般的水螅型。生物教授介紹,我們這裡所說的水母其為刺胞動物門成員,該動物門主有水螅綱、缽水母綱、珊瑚綱,海蜇與各種珊瑚是我們最熟悉的刺胞動物。
  • 海蜇竟是「顏值擔當」?「大師姐」講述重慶水母的養殖故事
    涼拌的海蜇皮,清爽入味兒,無疑是夏天的一道佐餐美食。你知道嗎?海蜇不光好吃,它們還是水產界的「顏值擔當」。在重慶漢海海洋公園,這些水母,都是本地養殖水母的「種子」水螅,是重慶唯一一個從事水母養殖的基地。
  • 水母|美麗的漂流者_政務_澎湃新聞-The Paper
    在動畫片《海綿寶寶》中,可愛的海綿寶寶總會和憨厚的派大星相約去捉水母,這種海洋中看起來柔美又夢幻的生物給它們帶來了很多快樂。而現實生活中,在製藥、科技、藝術等方面,人類從水母身上也獲得了很多靈感。那麼水母是一種怎樣的生物呢?今天就讓我們來揭開水母神秘的面紗吧。
  • 水母將成最受歡迎的海鮮,科學家也支持吃它,原因為何?
    一些瀕危物種正在被人類吃掉有一種觀點認為,當18世紀60年代,人類啟動工業革命,進入到工業時代的那一刻起,地球上的第六次生物大滅絕,就已經開始了。不過,與其它幾次生物大滅絕,都與自然災害有關不同,這一次的大滅絕則與人類有關。人類活動對於地球氣候環境造成的破壞,對於生物的大量捕殺,如今正在讓動物們遭受著從未有過的非自然滅絕。
  • 水母,海洋中的隱形殺手!夏天下海小心它!
    我回答他是海蜇。回到家,孩子自己去查了百度,發現原來海蜇就是水母,大驚失色(去年在海邊被水母蜇過),有種要中毒的感覺!為了安慰他(也許會更害怕?),今天就發幾個關於水母的郵票來欣賞一下吧!水母(jellyFish):水母是水生環境中重要的浮遊生物。水母外形就通常像一把透明傘,傘狀體的直徑有大有小,大水母的傘狀體直徑可達2米。
  • 廈門海域有一些有毒生物 它們很美它們很毒
    據了解,僧帽水母有時被衝到沙灘上,美麗的外表具有極大的欺騙性,像普通的藍色氣球,很容易吸引人嘗試觸摸。  網傳僧帽水母分泌的毒素非常殘暴,成千上萬刺細胞所積累的毒素烈度,不輸於世界上任何的毒蛇!任何被蜇傷者的身上,都會出現恐怖的傷痕。傷者除了遭受劇痛之外,還會出現頭暈、噁心,血壓驟降,呼吸困難,神志逐漸喪失,最後休剋死亡。  僧帽水母真的那麼恐怖嗎?
  • 自然壽命只有半年的生物,只能隨波逐流,靠基因分析分辨個體
    導語:自然壽命只有半年的生物,只能隨波逐流,靠基因分析分辨個體。評世間萬事,覽人間美景,大家好,歡迎點閱本期內容。海洋孕育著萬般的生命,這個地球生命的最初起源地,有著太多神秘和未知。每天一種海洋生物,F君從今天開始,帶你觀察海洋。今天要介紹的是,海月水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