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腫瘤轉移途徑有很多,這5個部位,或是腫瘤細胞的「落腳處」

2021-01-16 家庭醫生在線網

胃腫瘤發展到中晚期時,腫瘤細胞會向身體各個部位轉移。若向鎖骨上淋巴結轉移可引起淋巴結腫大;向腹腔腹膜轉移可導致腹脹腹水和腹痛;向肺部轉移可引起胸痛和氣促;發生廣泛轉移時可引起營養不良、身體消瘦以及疲乏等,那胃腫瘤的轉移途徑都有哪些呢?

胃腫瘤的轉移途徑有哪些?

1、淋巴轉移

淋巴轉移是胃腫瘤常見的轉移途徑,因為腹腔淋巴結和胸導管相通,所以可轉移到左鎖骨上淋巴結。一般發生血行轉移的機率小,因為早期病人有強大的免疫力,在血液循環中大部分腫瘤細胞能被殺滅。血行轉移只是發生在中晚期的胃腫瘤患者身上。

2、直接轉移

直接轉移是指胃腫瘤的腫瘤病灶已侵犯鄰近器官或組織。胃腫瘤會向黏膜下層浸潤到漿膜外,再沿著組織間隙蔓延到周圍組織。胃腫瘤生長的位置決定蔓延的部位。

3、腹腔種植

腹腔種植是指腫瘤細胞在胸膜和腹膜表面種植,胃腫瘤腫瘤細胞易在盆腔和腹腔臟器中種植如直腸表面、大腸、卵巢和膽囊等,從而形成局部腫瘤,同時也易產生漿液性,還有血漿性腹水。

4、血行轉移

胃腫瘤腫瘤細胞血行轉移常見的是胃腫瘤肝轉移,通過多數經門脈血行轉移進行的,在肝臟內腫瘤腫瘤可生成很多結節性轉移灶。

常見的胃腫瘤轉移有哪些?

1、肝轉移

大部分胃腫瘤易發生肝轉移,約佔到38%左右。一般局限性胃腫瘤,特別是高分化管狀腺腫瘤及乳頭狀腫瘤易發生肝轉移,病情往往已經達到中晚期,呈現全肝的廣泛性轉移。這種情況下做手術已經沒有治癒的可能性,還需通過介入化療和靜脈化療。轉移腫瘤數量比較少且體積小時可手術切除;還有低於4個孤立轉移灶的人也可以手術切除。

2、肺轉移

胃腫瘤肺轉移的發病率也比較高,僅次於肝轉移。若肺上結節較小,做普通胸片不易被發現,還需進一步做胸部薄層CT掃描。一旦被確診,需進一步做病理穿刺。

3、腦轉移和輸尿管轉移

雖然胃腫瘤發生腦轉移的可能性比較低,但也不能太大意,還需定期做頭顱CT掃描。還有胃腫瘤發生輸尿管轉移的案例也較少。

4、卵巢轉移

只要診斷明確是胃腫瘤卵巢轉移,這就說明原發胃腫瘤已經達到中晚期,預後差且生存期短,不過這並不代表著沒有任何治療方法。胃腫瘤卵巢轉移可通過手術和放化療的方式來綜合治療。

5、骨轉移

胃腫瘤也易發生股骨轉移,大範圍破壞骨骼,進而錯過做手術的黃金時間段。

溫馨提示

對胃腫瘤患者來說最害怕的莫過於胃腫瘤細胞轉移,增加治療難度,降低生活質量,縮短生存期。平時多留意自身症狀。若出現明顯的上腹部不適感、食欲不振以及全身乏力,需第一時間做檢查。不幸確診是胃腫瘤需通過手術方式切除,然後配合放療、化療或靶向治療的方法。

家庭醫生在線專稿,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參考資料:1、《胃癌轉移,有哪些途徑?嚴重嗎?》,腫瘤說,2020-07-012、《胃癌常見轉移部位有哪些,出現了轉移該怎麼辦?》,蛋清兒健康,2019-06-14

相關焦點

  • |惡性腫瘤|轉移癌|腫瘤細胞|淋巴結_網易...
    腫瘤轉移,從微觀層面來說,就是惡性腫瘤細胞的轉移。腫瘤細胞克服了細胞間的粘附作用,進入了我們的循環系統,從原發部位,經淋巴道,血管或體腔等途徑,到達其他部位定植且繼續生長的這一過程,就是腫瘤擴散和轉移。簡單點說,就是除了一開始長腫瘤的地方外,其他地方也開始長腫瘤,這就是原來的腫瘤「轉移」了。  腫瘤為什麼會出現轉移?
  • 胃腫瘤切除術很常見,但這5種併發症也不少見,做好心理準備
    胃腫瘤是我國發作率較高的一種腫瘤,發作人數僅次於肺腫瘤。目前進行手術切除治療是治療胃腫瘤的主要方法,但胃是身體中最主要的消化器官,進行胃部切除手術之後,往往會帶來各種嚴重的併發症,嚴重的時候甚至還會導致胃腫瘤復發。胃腫瘤切除術後可能出現哪些併發症?
  • 為什麼有些癌症患者腫瘤很大沒轉移,有人很小卻轉移了?一文讀懂
    但在臨床上,有部分患者雖然腫瘤很大也沒有轉移,有的很小卻發生了轉移。事實上,惡性腫瘤的轉移並不是根據腫瘤大小決定的,從當前醫學上對惡性腫瘤的研究來看,主要與以下因素有關。 1.原發病灶和轉移部位的微環境 美國科學家於19世紀末就提出了「種子與土壤」學說,即原發腫瘤細胞(種子)只能在為其提供舒適環境的靶部位(土壤)才能生長繁殖,這個學說在醫學界越來越被認可。
  • 醫生:或是腫瘤轉移信號
    不過王女士有個親戚,前段時間查出了甲狀腺癌,也是脖子上腫起來一塊,王女士便開始懷疑,自己是不是患上了甲狀腺癌,於是趕忙去做了檢查,檢查顯示王女士脖子上腫起來的「包」只是淋巴結腫大,並不是腫瘤,王女士聽了之後,心終於放了下來。
  • 腫瘤切除後,為什麼還會復發轉移?要小心這些蛛絲馬跡
    有時候即使我們發現了癌症病灶並進行手術切除,但是此時往往已經有少量癌細胞轉移到了其他部位,由於數目極少,一般無法知道具體的轉移部位和數量,而這些細胞本身就是與身體防禦機制鬥爭的勝利者
  • 《2020 NCCN妊娠滋養細胞腫瘤臨床實踐指南(第一版)》解讀
    (3)對於中間型滋養細胞腫瘤,本指南列出其轉移途徑,並給出最佳綜合治療建議,詳見《NCCN姑息治療指南》。同時,添加了關於隨訪評估的新的腳註「u」,指出胎盤部位滋養細胞腫瘤(placental site trophoblastic tumor,PSTT)或上皮樣滋養細胞腫瘤(epithelioid trophoblastic tumor,ETT)治療後,如hCG升高不明顯,不能作為可靠的腫瘤標誌物者,需進行影像學隨訪;如hCG治療前有升高者,隨訪時仍需定期檢測hCG。這點與低危以及高危GTN不同。
  • 睪丸和這幾個部位不適,加倍警惕都不為過,別是腫瘤「作怪」就好
    睪丸腫瘤是年輕男性中比較常見的腫瘤,當然它也可以影響其他年齡段的人。睪丸腫瘤有很多症狀,比較常見的是睪丸腫塊,腹股溝疼痛,陰囊疼痛,以及乳房腫大等。如果在早期發現,睪丸腫瘤通常可以治癒。大多數睪丸腫瘤始於生殖細胞,生殖細胞是負責產生精子的細胞,比較常見的睪丸腫瘤是精原細胞瘤和非精原細胞瘤,非精原細胞瘤傳播非常迅速,導致患者會有陰囊墜脹的感覺。如果經常出現陰囊墜脹的症狀,請立即就醫。4、腹股溝疼痛腹股溝區域也會受睪丸腫瘤的影響,患者會感到小腹疼痛。很多人如果腹股溝疼痛,一般不會想到是睪丸腫瘤。如果這種疼痛一直出現的話,一定要去檢查一下。
  • 赴日治療:質子治療一個部位照射,全身腫瘤消失!
    據美國癌症研究院報導:一位67歲的女性患者不幸罹患了腹膜後肉瘤(RPS),這是一種非常罕見的肉瘤,初診的時候因為病灶沒有轉移,專家認為可以手術切除,但不幸的是,在等待檢查的過程中,患者的病情出現快速進展,多處轉移,已經無法手術。由於病情進展的速度太快,路易斯華盛頓大學醫學院醫生只能先對患者最大的腫瘤進行姑息性的質子治療。
  • 腫瘤「找上門」,是高糖飲食「惹禍」?這7個常識,儘早知道為妙
    生活中流傳著很多跟腫瘤有關的說法,如腫瘤會傳染給他人、手機和電腦會致腫瘤等,使得人心惶惶,在生活方面更是小心翼翼,生怕腫瘤會纏身。其實腫瘤並沒有你想像的那麼可怕,需了解以下幾個問題,正確面對腫瘤。關於腫瘤的真相有哪些?
  • 腫瘤中的免疫細胞代謝
    研究表明,阻斷免疫檢查點可以抑制腫瘤細胞的糖酵解,恢復TME中的葡萄糖,並允許T細胞糖酵解和細胞因子的產生。而腫瘤細胞上的免疫檢查點(包括PD1和B7-H3)發出的信號會導致TME中的葡萄糖消耗增加,這正是因為腫瘤酸化直接激活了免疫檢查點的相關途徑。
  • 淋巴腫瘤早期,會有這5個表現,不能掉以輕心
    淋巴腫瘤早期出現無痛性和進行性的淋巴結腫大,每個年齡段的人群都有可能會出現。這主要和基因突變、受到病毒或病原體感染、長時間接觸放射性、化學藥物以及自身免疫疾病有關。需了解淋巴腫瘤早期症狀並且積極治療,才能遏制腫瘤細胞擴散。
  • 警惕腫瘤復發轉移丨學會這3招,讓癌細胞無路可逃!
    4、很多術後患者生存時間已超過5年,就覺得自己徹底治癒了,於是開始放縱自己,吃喝玩樂仍舊與生病以前一樣,這時候的突然放鬆,讓癌細胞有機可乘,復發也有部分人是這樣的原因。5、部分患者或家屬聽信所謂的偏方、秘方,想採用最便捷的方式預防癌症復發,這是不對的。
  • 癌症已經轉移到淋巴結了,究竟代表什麼?中醫在這塊有什麼長處
    淋巴結是直徑0.2至0.5釐米大小的腫物,呈橢圓形或蠶豆形,呈組群分布,質地柔軟,表面光滑。淋巴結廣泛存在於我們的身體裡面,淋巴結是免疫器官,裡面有大量的淋巴免疫細胞,淋巴結通過淋巴管相互連結,淋巴管就像血管一樣,遍布全身,淋巴管裡面有淋巴液,收集全身各處的淋巴液,最終匯入血液循環。
  • 研究揭示腫瘤遠處轉移與淋巴結轉移的異質性
    研究揭示腫瘤遠處轉移與淋巴結轉移的異質性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5/28 14:57:46 美國麻薩諸塞州總醫院和哈佛醫學院Kamila Naxerova以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Johannes G.
  • 闢謠:碳水化合物是引發寵物腫瘤的元兇?它只是腫瘤生長的營養源
    不正常的組織增生稱作腫瘤,通常又分成良性和惡性。以學術角度來看,惡性腫瘤是指細胞非常旺盛、不受控制的分裂,分裂的越旺盛則越惡性。而實際來看,惡性腫瘤通常非常會轉移、復發率高、難以治癒,而這正是惡性腫瘤(俗稱的癌症)令人聞風喪膽之原因。
  • 30種腫瘤標誌物合集|腫瘤標誌物|乳腺癌|血清|細胞|肺癌|患者|肝癌...
    腫瘤標誌物,是指特徵性存在於惡性腫瘤細胞,或由惡性腫瘤細胞異常產生的物質,或是宿主對腫瘤的刺激反應而產生的物質,並能反映腫瘤發生、發展,監測腫瘤對治療反應的一類物質。腫瘤標誌物存在於腫瘤患者的組織、體液和排洩物中,能夠被免疫學、生物學及化學的方法所檢測。本期就臨床上常見的腫瘤標誌物進行匯總分享。
  • 腫瘤細胞固有PD-1是一種腫瘤抑制因子--免疫治療方法的潛在生物...
    臨床上可用的針對PD-1(藍色)或PD-L1(青色)的抗體在缺乏適應性免疫的情況下,通過激活AKT和ERK1/2途徑來促進腫瘤細胞的生長,這可能與臨床上的HPD和PPD有關。因為這些分離的組織可能包括浸潤的淋巴細胞,進一步研究了PDCD1轉錄從癌症細胞系百科全書(CCLE)資料庫,其中包括純癌細胞系。這些建立的癌細胞株也顯示PDCD1轉錄。這些數據表明PDCD1是由癌細胞轉錄的。  為了驗證這一觀察,研究人員在13種不同的腫瘤細胞的40種細胞系中,通過RT-PCR、qRT-PCR和測序的結果證實在這些腫瘤細胞中PD-1都有表達。
  • 肺神經內分泌腫瘤的診療(綜述)
    WHO 將 PNET 分成四個亞型,低級別(典型類癌,TC)、中等級別(不典型類癌,AC)、高級別的大細胞神經內分泌癌(LCNEC)和小細胞癌(SCLC)。PNET 佔所有肺腫瘤的 25%,SCLC 是常見的類型。臨床表現與其它非 PNET 腫瘤的臨床表現一致,因其具有分泌功能,故可能有類癌和庫欣症候群表現。
  • 癌症是如何轉移的?若無故有這3個症狀,恐是擴散的信號
    、器官等功能受損,癌細胞入侵之後局部腫瘤形成,帶來身體傷害會引發不良症狀。 另外,淋巴轉移也是常見的方式,很多類型的癌細胞會通過淋巴結轉移擴散到其它的部位,引發相對應的症狀。部分人的癌細胞是通過血液直接轉移的,到了中晚期如果沒有通過合理的方式控制癌細胞發展,部分癌細胞脫落進入血管,血液循環速度快,會輸送癌細胞到身體其他部位。 癌細胞轉移有哪些症狀?
  • 母親的癌細胞,可能轉移給腹中胎兒嗎?
    但在一種極端情況下,未出生的胎兒作為母親身體的一部分,媽媽的癌細胞會轉移給胎兒嗎?通常情況下,這種概率微乎其微。據統計,雖然平均每1000個孕婦中就有一位患有癌症,但患癌母親將癌症傳遞給嬰兒的情況極為罕見,發生率大約只有五十萬分之一。癌症的母嬰傳播傳統上都是通過血液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