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狄馬加的詩歌與世界》首發搶眼

2021-01-11 華西都市報

四川出版亮相北京圖書訂貨會

《吉狄馬加的詩歌與世界》首發搶眼

  1月11日,2018年北京圖書訂貨會開幕首日,由新華文軒旗下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新書《吉狄馬加的詩歌與世界》,在北京國際展覽館1號館的四川出版展廳舉行了新書發布會。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與《吉狄馬加的詩歌與世界》主編之一、《世界文學》主編高興,北京大學法語系主任、全國傅雷翻譯出版獎組委會主席董強,以及北京外國語大學外國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著名詩歌評論家汪劍釗一起,參加了本次活動。現場還進行了對吉狄馬加詩歌的朗誦,吸引了眾多參加展覽的讀者目光。
  由四川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吉狄馬加的詩歌與世界》共有80多萬字,收入了阿多尼斯等世界多國重要的詩人、學者、評論家對吉狄馬加詩歌創作的賞析和評論,多角度解剖了這位優秀的彝族詩人詩歌創作的特點和成就。全書採用中文與外文對照的方式排列,匯集了包含英語、德語、俄語、義大利語、阿拉伯語、孟加拉語、斯瓦西裡語等在內的18種文字,54個版本信息,無論從語種還是容量來說,都是一本超級厚重的「大書」。
  對於這本書的出版,吉狄馬加說:「這是國際詩人對近20年來我的詩歌評價的總匯。我覺得這不只是對我個人詩歌的一份鼓勵,更將之理解為是對中國當代詩歌的關注。詩歌作為人類最古老優美的語言之一,必將在未來世界裡發生更重要的作用,成為全世界人民精神溝通的橋梁。」
  2018年北京圖書訂貨會是黨的十九大召開後,圖書出版發行界的第一次盛會。經過30多年的沉澱和成長,北京圖書訂貨會已成為每年開年之初規模最大的一次,為出版、發行、經銷單位和讀者之間搭建溝通、交流與交易平臺的華文圖書盛會,是中國出版的風向標。
  華西都市報-封面新聞記者張杰北京現場報導

相關焦點

  • 吉狄馬加長詩《我,雪豹……》研討會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5月26日電  日前,由中國作家協會創作研究部、中國少數民族作家學會、《人民文學》雜誌社、《民族文學》雜誌社聯合主辦的吉狄馬加長詩《我,雪豹……》研討會在北京中國現代文學館隆重舉行。 《我,雪豹……》是當代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近期創作的一首長詩力作,發表在《人民文學》2014年第五期,全詩長達四百餘行,以第一人稱「我」為敘事主體,描繪了一隻矯健、勇猛、遊走於高原雪山之上的雪豹,並通過這隻雪豹與人類的精神情感的一脈相承,發出對雪豹自身命運、對雪域高原與自然環境、對人類的生存發展乃至未來前景,預言性的神性而詩意的表達。
  • 吉狄馬加長詩《我,雪豹……》 一場關於生命哲學的研討
    新華網北京5月26日電 (楊舟)一首副標題點明「獻給喬治•夏勒」——致力於保護雪豹的美國著名動物學家——的吉狄馬加長詩《我,雪豹……》研討會24日在京舉行。    《我,雪豹……》是當代著名詩人吉狄馬加近期創作的一首長詩,全詩長達四百餘行,並發表於《人民文學》。
  • 更有清流是汨羅——2020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綜述
    「那淺淺的一灣汨羅江水啊,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2300多年前,深思巍峨行吟求索的屈原,在汨羅江懷沙自沉,自此,國之詩魂化身河流,滋潤著浪漫主義詩歌世界。1000多年前,詩聖杜甫漂泊湖湘,追尋屈原行跡,將一葉孤舟永遠泊在汨羅江邊。2005年,著名詩人余光中在汨羅江邊抒懷:「那淺淺的一灣汨羅江水啊,灌溉著天下詩人的驕傲。」
  • ...詩歌周·論壇丨詩人施施然:在詩歌中,迎接終將戰勝疫情的那一天
    成博 四川在線記者 肖姍姍 攝影 向宇 楊瑞青12月10日上午,2020·第四屆成都國際詩歌周的重要活動之一——「我們共同的星球 見證詩歌的溫暖力量」主題訪談活動舉行。中國作協副主席、書記處書記、詩人吉狄馬加,四川省作協副主席、成都市文聯主席、詩人梁平,魯獎獲得者、陝西省作協副主席、詩人閻安,魯獎獲得者、詩人林雪,《中國藝術報》總編輯、詩人康偉,安徽省作協秘書長、《詩歌月刊》主編、詩人李雲,《詩潮》主編、詩人劉川,《上海文學》副社長、詩人張予佳,中國檢察官文聯文學分會副會長、詩人老房子,詩人邰筐、木布木泰、施施然、安然、包苞,以及俄羅斯詩人魯登科·瓦列裡、伊琳娜·
  • 詩歌的生命比青銅更永久(序與跋)
    原標題:詩歌的生命比青銅更永久(序與跋)吉狄馬加《 人民日報 》( 2016年09月27日 24 版)詩人是社會永遠的良心但自從人類進入了一個消費主義的時代,詩歌的寫作和閱讀環境就發生了很大變化,甚至有人認為,詩歌在不久的將來就會死亡。這種議論不僅在中國,就是在世界上別的地方也出現過。但是詩歌的現實告訴我們,它既沒有像別人想像的那樣走向死亡,也沒有像別人所推測的那樣,會在短時間又十分興盛起來。詩歌依然按照它本身的規律,在人類精神生活的建設中發揮著獨特的作用。
  • 2018西昌·邛海「絲綢之路」國際詩歌周閉幕
    在過去的一周時間,在大涼山這片詩意的原野上,來自美國、英國、德國、阿根廷、波蘭、西班牙、澳大利亞、義大利、捷克、南非等11個國家的外國詩人,與來自四川、北京、山東、青海、雲南、貴州、黑龍江、陝西等多地的中國詩人共50多位中外詩人,行走現在大涼山的土地,圍繞「語言構築的世界與疆域:詩歌給我們提供的無限可能」為主題,進行了20多項主題詩歌朗誦,文學講座,社會歷史調研及田野調查採風活動
  • 《諾恩吉雅》著名詩人武自然詩歌短調精粹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開始詩歌創作,在《詩刊》、《詩探索》、《草原》、《黃河》、《山西文學》、《光明日報》、《文藝報》等雜誌和報紙發表詩歌五百餘首。《非習慣性死亡》等詩,在全國獲獎。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由香港南洋出版社出版詩集《流淚的紅櫻桃》。2016年6月由經濟日報出版社出版新聞作品集《渤海灣畔潮頭立》。
  • 首屆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如約而至
    2017年,汨羅與世界許下「三年之約」,即2020年起航「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而今,「三年之約」如期而至——2020年12月11日至14日,中國汨羅江國際詩歌藝術周正式啟航。「三年之約」:以「詩歌」名義,與世界「對話」「浩浩沅湘,分流汨兮。」汨羅江,這條全長253公裡的河流,是不折不扣的中華詩歌航道。
  • 蘄春「農民詩人」吳遠目選編的《戰役詩歌》即將出版
    由吳遠目、餘彥君等選編的《戰疫詩歌精選》近期將由崇文書局出版,著名詩人賀敬之題寫書名,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書記處書記吉狄馬加寫序《戰地黃花分外香——戰疫詩歌精選序》。「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國家有難,詩人挺身而出,發出時代的強音,這是漢語詩歌的一個重要傳統。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戰爭中,詩人們用詩歌表達情感,成為鼓舞精神的號角。
  • 向世界呈現2020中國...
    在這本選本中我們可以看到文壇「高齡少年」、年至耄耋的王蒙最新小說《笑的風》,李舫的散文《南嶽一聲雷》,韓少功的散文《重返雪峰山》,吉狄馬加的詩歌《 死神與我們的速度誰更快》等。這是一部季度文學選本,以比「年選」更快的出版節奏,向世界呈現2020年中國文學最新收穫。有了《中國當代文學選本》之後,讀者不用再等到下一年,便能讀到盤點年度精品的中國當代文學好選本。
  • 重溫經典詩歌|顧城:我的心愛著世界
    我的心愛著這個世界,愛著春天的繁花錦簇,愛著夏天的滿天星鬥,愛著秋天的層林盡染,也愛著冬天的白雪茫茫;愛著它的熙熙攘攘,也愛著它的寂靜安詳。有時候,我也深深地厭惡著這個世界,厭惡它的無可奈何,厭惡它的去日苦多、世事無常,但我們終會明白:哪怕是苦痛或是歡快,終究還是選擇了與世界和解。
  • 走近俄羅斯詩歌中的「紫羅蘭」——丘特切夫詩歌漫談
    作為抒情大師,丘特切夫擅長對大自然外在的美進行獨到的詩意的描繪,同時他的哲學思考,又使他的詩歌對自然的規律和人類情感的內在進行深度挖掘。他的詩歌形式短小簡練,卻同時兼備豐沛的情感的深刻的內涵。因其典雅、高貴的格調,他為數不多的作品在俄羅斯詩歌中佔據特殊的地位,被譽為俄羅斯詩歌百花園裡的「紫羅蘭」(屠格涅夫語)。他將描寫自然與思索哲理融合;長於描寫人類感情世界的波瀾,表現了深刻的情感與極端的痛苦並存的複雜感受;抒寫獨特的俄羅斯精神,對俄羅斯的民族特性和文化特徵進行了深刻的思索。
  • 焦士輝原創詩歌
    權威發布——全球獨家,原創首發!《北漂詩歌榜》我的最新原創《中秋唱晚》(作者:焦士輝)每逢佳節倍思念,身在異鄉思故園。花好月圓人不圓,中秋佳節獨往還。顧影自憐誰人知?誰人問我粥可暖?欲將我心寄明月,遙問君郎可心安?
  • ...武漢詩歌節今日開幕,舒婷、李少君、周雲蓬等100多位新老朋友來漢
    致敬詩歌之都,禮讚英雄之城。第六屆武漢詩歌節12月20日在卓爾書店開幕,舒婷、陳仲義、葉延濱、楊克、李少君、周雲蓬等全國100多位詩人、評論家匯聚江城,在英雄之城燃點詩意火花,傳遞溫暖和力量。詩人舒婷時隔五年再度來漢參加詩歌節。
  • 現代主義詩歌為什麼不受歡迎
    聽歌之餘,忽然想到現代主義詩歌,想到現代主義詩歌的創作。對現代主義詩歌,可能大多數人的感受是看不明白,看不出名堂來。現代主義詩歌創作與大眾的距離越來越遠。許多詩人認為詩歌是高雅藝術,他們鑽在自己的象牙塔中,脫離開生活實際,擠牙膏一樣在內心擠出一些自以為高明的詩句。他們鑽在自己的象牙塔中,像說夢話一樣的在構築詩歌的大廈。
  • 葉延濱:詩歌是中國人的「聖經」
    詩歌就像乳汁一樣注入我們體內,注入我們的生命,成為一種審美觀和處理親情的觀念。有哪個國家的宗教像中國詩歌這樣普及人心,成為我們生命的一部分?沒有。  我們每個人都有潛在的詩人氣質,因為我們是中國文化薰陶出來的。中國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種就是「充滿勞績,但仍詩意地棲居在這塊大地上」。  怎樣在生活中把握詩意,體會詩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