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區分廣義上的四種猞猁?它們各自有什麼特徵與不同?

2020-12-04 溫晨動物園

貓科動物是我們大家都很熟悉的動物,無論是在家裡當成寵物養的家貓,還是只能在動物園和紀錄片中看到的野生貓科動物,都可以算是動物界的明星了,而且近些年來網絡科技發展迅速,人們的知識面普遍提高,許多大家以前不太熟悉的貓科動物現在也成為了「網紅」,例如黑足貓、兔猻、藪貓、獰貓、虎貓、漁貓等動物,現在有了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和喜歡它們。野生貓科動物中還有一個很有名的家族,它們身披帶有斑點的外衣,相貌就像家貓和花豹的合體,體型中等偏大,耳朵尖尖有一撮長毛,還有一條短短的小尾巴。大家應該猜出來了,它們的名字叫做猞猁。

除了猞猁之外,還有一種貓科動物跟上述特徵基本吻合,那就是獰貓Caracal caracal。的確,在很長一段時間內,獰貓都被人們認為是猞猁的同類或者近緣種,它們都有短尾巴,耳朵尖也都自帶「天線」。但是後來學界研究人員發現獰貓實際上與非洲金貓Profelis aurata和藪貓Leptailurus serval的關係更近,跟猞猁並不能算是近親。成年獰貓跟猞猁的區別還是蠻明顯的,獰貓身體的被毛為橙色、黃色、酒紅色或棕灰色,全身上下只有臉部擁有黑色斑紋,四肢長度和骨骼比例也跟猞猁有著顯著區別。

其實我們平時說的猞猁並不是只有一種,猞猁屬內目前一共有四個成員:歐亞猞猁Lynx lynx、伊比利亞猞猁Lynx pardinus、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和短尾貓Lynx rufus。雖然最後一種不以猞猁為名,聽上去更像家貓的種類,但它實際上也是猞猁屬的物種。這四種猞猁雖然從外形上猛地一看差別並不算太大,但因其分布地區和長久以來對環境的適應性不同,所以被分成了四個種,種下面還包含了若干亞種。接下來我們就挨個介紹一下這四種猞猁,也講講它們的區分方式和各自的特徵。

1.歐亞猞猁Lynx lynx

歐亞猞猁又叫普通猞猁,也可以直接簡稱為猞猁,這個猞猁跟我們平時泛指的那個猞猁不同,人們平時講的猞猁一般是四種猞猁的統稱,而歐亞猞猁簡稱的這個猞猁是狹義上的猞猁,就單指歐亞猞猁。其實這個道理跟花豹差不多,人們可能會習慣把花豹、獵豹、雲豹、雪豹、美洲豹等都統稱為豹,但其實狹義上的豹就是一個單一的物種,即:豹Panthera pardus。由於它的正式名就一個字,口語上容易跟其他名字帶豹的貓科動物混淆,所以一般都叫它花豹或者豹子。歐亞猞猁廣泛分布在北半球的歐亞大陸上,我國的東北、西北和西南地區也有野生歐亞猞猁分布。

歐亞猞猁的體型是四種猞猁中最大的,成年歐亞猞猁體長80~130釐米,肩高60~80釐米,體重18~30千克。歐亞猞猁的被毛為紅棕色,上面有不太規則的黑色斑,可能是斑點,可能是斑紋,也可能是模糊的黑色條狀斑,分布和數量都比較隨意,變化很大。歐亞猞猁是晝伏夜出的獨居動物,小猞猁長到10個月左右時會離開母親獨自生活。白天歐亞猞猁會找地方休息,晚上再出來覓食,每個夜晚可以行走20公裡尋找食物。歐亞猞猁的食物主要包括中小型齧齒動物、鳥類、鼬類,也可以捕捉中等體型的鹿、野豬等有蹄類動物。

2.伊比利亞猞猁Lynx pardinus

伊比利亞猞猁又叫西班牙猞猁,體長68~82釐米,肩高60~70釐米,身上的黑斑比歐亞猞猁明顯,斑點的數量也多。伊比利亞猞猁原產於歐洲西南部的伊比利亞半島,是四種猞猁中種群數量最少的,其受威脅等級目前為瀕危(EN)級,這還是21世紀以來當地人們著手保護伊比利亞猞猁以後的結果(2015年以前是極危CR)。由於伊比利亞猞猁的食性很單一,幾乎只吃歐洲穴兔Oryctolagus cuniculus,而20世紀野生歐洲穴兔又因為棲息地面積縮減、人類的過度捕獵和兔黏液瘤病(Myxomatosis)、病毒性出血症(Rabbit haemorrhagic disease)等疾病的暴發而數量銳減,這就導致野生伊比利亞猞猁呈現區域性數量下降,20世紀末的時候已經近乎絕跡,後來經過多種方式的保護,伊比利亞猞猁的種群數量也有所回暖。

3.加拿大猞猁Lynx canadensis

加拿大猞猁身長80~100釐米,肩高48~56釐米。從這兩數據我們就能看出來,加拿大猞猁跟伊比利亞猞猁比起來,身體長度是加拿大猞猁更長,但是身高卻明顯不如伊比利亞猞猁。但是用肉眼觀察的話,加拿大猞猁又是四種猞猁中看上去最胖的。這是因為加拿大猞猁的分布地非常寒冷,還經常大雪紛飛,長期居住在這樣的環境下,加拿大猞猁的很多身體特徵都向著抗寒方向特化了。加拿大猞猁的皮毛厚實,毛髮長而密集,而且腳掌非常寬大,這一點跟雪豹類似,很適合在雪地上行動。另外,加拿大猞猁的被毛顏色也是四種猞猁中最灰暗的,基本呈鐵灰色和淺棕灰色,上面有不規則深色斑分布。

4.短尾貓Lynx rufus

短尾貓是四種猞猁中名字最漫不經心的,聽上去很像寵物貓或者家貓,但短尾貓就是它的正式中文名。短尾貓身長48~100釐米,肩高30~61釐米,相比之下是四種猞猁中體型最小的,比家貓大點兒有限。短尾貓的體重約為4~20千克,區間波動很大。這是因為短尾貓會在食物豐富的季節和地區大量進食,在食物缺乏的狀態下只靠消耗自身脂肪和能量也能生存較長時間。短尾貓還有些地方與其他三種猞猁不同,首先,短尾貓的尾巴末端跟其他猞猁一樣都是黑色的,但是短尾貓的尾巴尖為白色,而其他猞猁的尾巴尖也是黑色的;而且短尾貓的耳簇比較短,而且不太明顯,有些個體甚至沒有耳簇,這一點跟其他猞猁也不一樣。

相關焦點

  • 狹義上如何區分短尾貓與猞猁?它們有何異同?
    ,食性幾乎一樣,很難通過簡單的方法就分別開來,很多喜歡貓科動物,但是相對不是那麼熟悉的人,可能一時間難以區分,甚至觀察好久之後對自己給出的答案也都不確定,因此很有必要給大家說一下這兩個物種,它們有何異同?
  • 如何區分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
    貓科猞猁屬一共包括4個物種,分別是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這4個物種的外表看上去十分相似,區分難度不亞於區分豹和美洲豹、虎貓和豹貓,因此很多人總是把它們混淆。下面,大貓來了就對這4種動物加以介紹,相信看完本文後你一定會更容易區分它們。
  • 這4種貓科動物都被叫做「猞猁」,但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天敵
    這4種貓科動物都被叫做「猞猁」,但它們卻有著不同的天敵在很多新聞報導中,我們總能見到一些叫「猞猁」的動物。如果細心點你就會發現,這些被稱為「猞猁」的傢伙們,外表上卻有一些不同之處。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廣義上所謂的猞猁並不是只指一種貓科動物,猞猁屬的4個物種都常被人們叫做「猞猁」。在自然界中,這4種「猞猁」分布在不同的地方,也有著不同的天敵。一起來看看吧!1.猞猁(歐亞猞猁)猞猁也叫歐亞猞猁,狹義上的猞猁就是指這種貓科動物。它們主要分布在歐亞大陸的寒冷地帶。
  • 短尾貓也是一種猞猁!猞猁天線更長,短尾貓更威猛
    歐亞猞猁猞猁屬成員又叫大山貓,全世界共有四種——歐亞猞猁、西班牙猞猁、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在野外最容易混淆的是加拿大猞猁和短尾貓,因為它們在加拿大、美國的邊界地區有一些分布重疊。有人說短尾貓比猞猁體型小,也不如後者兇猛,這種說法是錯誤的。動物學家已經證明,至少在重疊分布區,短尾貓比加拿大猞猁體型更大,也更具優勢。短尾貓猞猁耳更長,尾更短我們先講講加拿大猞猁與短尾貓如何區分。
  • 不同景別是如何區分的?各自有什麼樣的特點與功能
    景別是影視教學中最重要的概念之一,我們所看到的任何現代影視作品,都是由不同景別的畫面按照影視敘事規律組合而成。景別是影視敘事造型的重要手段。景別是指由於拍攝機器(攝像機、攝影機、照相機等)與被攝物的距離而造成被攝對象物在畫面中所呈現出的範圍大小的區別。景別的形成取決於以下兩者中的任一因素:一是攝影機或攝像機的機位與被攝對象物的距離,即視距。
  • 老虎追不上狡猾而又擅長爬樹的猞猁?看東北虎是如何捕殺猞猁的
    老虎追不上狡猾而又擅長爬樹的猞猁?看東北虎是如何捕殺猞猁的在俄羅斯遠東以及中國東北地區,生活著3種有名的貓科動物:西伯利亞虎(東北虎)、遠東豹(東北豹)和歐亞猞猁(猞猁)。這3種貓科動物各具特點:東北虎體型龐大,遠東豹性情兇猛,猞猁身體靈活。它們雖然都是食肉動物,但彼此對獵物的偏好有所不同:東北虎更喜歡捕食野豬等大型動物,遠東豹更喜歡捕食狍子和梅花鹿等中型動物,猞猁則更喜歡捕食野兔等小型動物。從營養生態位上來講,東北虎、遠東豹和猞猁彼此之間的競爭處於中等水平,因此可以共存。圖:東北虎、遠東豹和猞猁。
  • 猞猁能打過豹子嗎?為什麼?
    猞猁和豹子的體型差豹子也就是花豹,它是貓科動物中體型排名第四的存在,而且它在貓科豹亞科下,是一種大貓。現存的花豹一共有9個亞種,除了非洲豹外,其他的花豹亞種均分布於亞洲大陸上。而猞猁雖然是一種體型偏大的貓亞科動物,但是畢竟貓亞科下的動物都小於豹亞科動物。猞猁與花豹一樣都有多個亞種分化,而且猞猁有兩層定義。第一層是廣義上的猞猁,也就是猞猁屬下所有的動物,在猞猁屬下有四種動物:猞猁(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西班牙猞猁以及短尾貓,而這4種動物下一共又有22個不同的亞種分化。
  • 闢謠:別把獰貓當成猞猁,雖然都自帶「天線」,卻是兩個物種
    這種錯誤的叫法並不是如今才產生的,實際上在以前,由於信息沒那麼發達,甚至一些較為權威的科普方也將它們混淆了,那就更別提普通的動物愛好者了。獰貓與猞猁雖然在外形上有很多相像的地方,但是如果仔細分辨的話,還是有很多各自的特點的,比如猞猁的毛髮比較「花」,而獰貓則更接近於純色,這是它們最為顯眼的標誌。
  • 公貓和母貓有什麼不同,如何進行區分
    公貓和母貓有什麼不同,如何進行區分貓咪是十分可愛的動物,喜歡貓咪的人非常的多。很多人會自己買一隻貓咪回家照顧,現在還很流行雲養貓,這足以體現了人們對於貓咪的狂熱。我們對貓咪的照顧十分的細心,不過很多人不知道如何區分貓咪是雌的還是雄的,可能會認為母貓會生小貓,公貓卻不能。那麼除了這種方式我們還能怎樣區分貓咪的性別呢?它們有著什麼不同之處呢?有的人會通過看貓咪是否有蛋蛋,區分貓咪的性別。有蛋蛋的是公貓,沒有的則是母貓。但是我們總不能一直盯著貓咪的這個部位看,容易被貓咪抓傷,還可能被人家誤會。
  • 叢林貓和豹貓有什麼區別?它們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
    叢林貓和豹貓都是小型的貓科動物,雖然它們的名字裡都有「貓」,但是二者的差異還是很大的,因為叢林貓是貓科貓屬下的動物,而叢林貓則是貓科豹貓屬下的動物,兩種動物的差距就像是雲豹和花豹的區別一樣(同科同亞科不同屬)。那麼叢林貓和豹貓在自然界中有什麼關係呢?我們簡單的來聊一下這兩種動物。
  • 可愛的獰貓跟猞猁有什麼不同呢?除了樣子差不多,不同的還真多
    獰貓是一中與猞猁長得差不多的動物,那它跟猞猁有什麼區別嗎?它本身有什麼特點?下面就由小編來為你引見什麼叫獰貓吧!獰貓是小型貓科動物中體重最重,且疾馳速度最快的。它是大草原上的獵人,能和天上飛的鳥相愛相殺,它首要棲息在單調的田野,也有其在山區、樹叢和沙漠勾當的蹤跡。首要分布在非洲,西亞,南亞西北部等地。獰貓最聞名的特徵在於其長且濃密的黑色耳朵,而這也是其土耳其名稱-karakulak(意為「黑耳」)的緣故緣由了。獰貓是煢居的或成對的規模性貓科動物。
  • 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是什麼?
    如何理解廣義相對論?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可以用幾個字來表達:「時空告訴物質是如何運動的;物質告訴時空是如何彎曲的。」但是,物理學家約翰·惠勒的這一簡短描述隱藏了一個更為複雜、更深刻的真理。除了量子理論,廣義相對論是現代物理學的兩大支柱之一,即:引力理論和關於行星、星系和整個宇宙的理論。
  • 伊比利亞猞猁從100隻到700隻,種群數量增長的背後經歷了什麼?
    談及猞猁,不管大家是從什麼途徑認識這一動物的,但有一點是大多數人共通的,那就是都被猞猁那又兇又萌的樣子吸引住了,耳朵上有「天線」,嘴兩邊有「鬍鬚」,外形長得像貓,但比貓大許多,猞猁憑藉著與眾不同的長相成功引起了大家的興趣。與兔猻一樣,猞猁也是一名「網紅萌物」,在網絡上有著超高的人氣,在不少人的表情包裡佔有一席之地。
  • 被低估的猞猁,它們以自己的方式積極地活著
    猞猁的外表比較好判斷,因為相較於其他貓科動物來說,它的尾巴很短,真正有難度的是區分短尾貓與猞猁。簡單來說,短尾貓從面容上更接近於我們的家貓,而不管是歐亞猞猁、加拿大猞猁,還是伊比利亞猞猁,外表看起來要兇悍很多,特別是兩頰下垂的長毛,使得猞猁看起來就是不好惹的角色。整體來說,猞猁的身體粗壯,尾巴極短,四肢較長,尾尖呈現鈍圓狀,整體看起來不協調的樣子。
  • 不同階段的狗狗雌雄難辨,鏟屎官該如何區分呢?主要看3個特徵
    要說狗狗一生中最可愛的時期是什麼時候呢?那就莫過於它們剛出生的這段時期了。這時候的狗狗長得又小又軟,想必所有的鏟屎官都是抵抗不住他們的魅力。不過獸醫小明收到過不少鏟屎官的求助,他們表示剛出生的小奶狗長得大同小異。
  • 澳大利亞野兔泛濫成災,為何不引入猞猁吃了它們?
    需要注意的是,本文提到的猞猁是指廣義上的猞猁,即猞猁屬的4種貓科動物——歐亞猞猁、貓科動物中,猞猁屬的這4個物種體型都不太大,對它們而言,野兔既相對容易捕獲,又符合它們胃口的大小。猞猁對野兔十分依賴,在很多猞猁的食譜中,野兔通常要佔據90%以上的比例。一隻猞猁一天要獵殺1到2隻野兔,正在養育幼崽的雌性猞猁一天可捕殺3隻野兔。那麼,澳大利亞為何不引入猞猁來控制野兔的數量呢?
  • 如何區分海狗、海獅、海豹?它們有何區別?
    導讀:如何區分海狗、海獅、海豹?它們有何區別?很多對海洋生物不熟悉的人可能第一次見海獅、海豹、海狗的時候,經常會認錯,這三種動物都是以陸地上的食肉猛獸命名,加上外形長得十分相像,比如都有鬍子,身上披著濃密的短毛,就連臉上的神情都十分相似。
  • 看上去長得一模一樣的小獅子,如何區分?看它們面部的這些「點」
    看上去長得一模一樣的小獅子,如何區分?看它們面部的這些「點」貓科豹屬共有5種動物,分別是老虎、獅子、豹子、美洲虎和雪豹,它們都屬於大型貓科動物。其中,老虎和美洲虎生活在叢林中,雪豹生活在高海拔山地,豹子生活在山林或有大樹的草原上——這4種大貓的行蹤都很詭秘,很難被人發現。而獅子卻比較獨特,不僅生活在開闊的草原上,還喜歡結群而居,這樣的習性給動物學家觀察和研究獅子帶來了很大的便利——既容易找到獅子,又容易跟蹤拍攝獅子。
  • 文旦和柚子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有什麼不同,該怎麼區分呢
    文旦和柚子是什麼關係,它們又有什麼不同,該怎麼區分呢冬天到了,蜂蜜柚子茶是一種不錯的熱飲,喝上一口熱熱的柚子茶,驅走冬天的寒冷,這種茶主要是用蜂蜜和柚子做成的,估計柚子大家都是比較熟悉的,酸甜可口,很受人們的喜歡,但是還有一種水果叫文旦
  • 從皮毛農場救下兩隻大猞猁,和哈士奇養在一起,拴上皮帶就能遛
    這四種猞猁中,主要生活在中國和俄羅斯地區的猞猁有時候也被稱為歐亞猞猁,用來和其他幾個品種作區分。文章裡俄羅斯小姐姐養的就是歐亞猞猁。由於生活在寒冷地區,猞猁常年一身細密的毛髮,看著就很暖和,也難怪會被當成皮毛大衣的材料……猞猁的特色是它耳朵上兩撮毛,毛絨絨的臉和下巴,以及巨大厚實的爪墊。雖然這一身裝扮是為了在雪地生活更方便才進化出來的,但莫名有一種萌感。猛獸系愛好者裡,有喜歡老虎的,喜歡獅子的,也有特別愛好猞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