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知道,肝臟大部分位於人體右上腹部,小部分位於左上腹。嚴重的肝臟疾病,會導致肝臟腫大,多數情況下會導致右上腹部或延伸至右肩膀、右後背牽拉疼痛。但是,B肝病情複雜,尤其是對於一些症狀的診斷來說需要避免先入為主的觀念。下面這個案例,無論是給臨床醫生,還是給B肝患者,都提了一個醒。
患者男性,48歲,由於左上腹部持續疼痛,呈現加劇情況,伴隨有大汗淋漓,入院就診。患者描述,自身有B肝小三陽十多年,沒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以及結合病史。初步診斷為B型肝炎導致的肝臟腫大或門脈高壓誘發疼痛。根據初步診斷結果,進行肝臟方面相關檢查。
但是,檢查結果卻出乎預料。肝功能檢查結果基本處於正常值範圍,B肝病毒dna定量檢查值小於500,腹部彩超檢查提示肝臟形態無明顯變化,但是門脈內徑增寬,脾臟腫大,脾靜脈內徑增寬。那麼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門脈和脾靜脈內徑增寬呢?既然彩超提示沒有肝硬化傾向,那麼就需要進行CT檢查,來進一步明確肝臟是否硬化。
上腹部增強CT結果出來後,提示肝臟並未見明顯異常,脾臟增大,出現了局部脾臟梗死性改變。脾臟梗死,與患者所表現出來的症狀一致。除了左上腹部疼痛以外,腹部其他部位無反跳痛和壓痛。再次進行胃鏡檢查,提示胃靜脈曲張,淺表性胃炎。
由以上結果基本可以判斷,該案例並非是B型肝炎導致的門脈高壓,而是由左側局限性門脈高壓並脾梗死導致。這種肝外的,門脈側支異常,而主門脈主幹正常的高壓情況較為少見,多由於胰腺疾病導致。最後了解到,患者在多年前行胰腺手術,與診斷結果一致。患者通過手術治療,兩周後門脈內徑恢復正常,疼痛症狀消失,取得比較滿意的效果。
左側門脈高壓症,是非典型性的肝外門脈高壓,多出現上消化道出血、脾臟腫大等症狀,是一種可治癒疾病。對於B肝病毒感染者來說,該種病情與由肝臟疾病導致的門脈高壓不同,所以對於臨床醫生來說如果檢查不夠清晰,容易導致病情誤判。所以,B肝病毒感染者出現的疼痛症狀,需要謹慎對待,找準病因,並非所有症狀均是肝源性導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