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唐小糖
2021年1月3日,關於SARS-CoV-2的抗體依賴性增強(ADE)作用的研究終於迎來了階段性進展,筆者對SARS-CoV-2的回顧總結如下:
早在7月27日,邁威生物公司和武漢病毒所就在bioRxiv上上傳了一項關於SARS-CoV-2的研究,發現單抗MW05和MW07可以在體外通過Fc介導增強SARS-CoV-2假病毒對表達FcγRIIB的細胞系(Raji、THP-1和K562 )感染,通過在Fc端引入LALA 突變,可以消除ADE效應,並在猴子中具有保護效果。這項研究後來在線Nature Communications,雖然整體信息量較少,但也提示了確實有些SARS-CoV-2抗體在體外具有ADE效應;
10月13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和西湖大學在medRxiv上公布了第一個比較完整的ADE抗體的研究,本研究中,作者在不同疾病程度和不同病程的205個病人的康復血漿中發現,16個輕症和13個重症患者的血漿能夠在體外劑量增強SARS-CoV-2假病毒對表達FcγRII的Raji細胞、K562細胞和原代B細胞的感染。進一步檢查這29個患者,發現S蛋白(受體結合域RBD和S1)特異性的高滴度抗體、重/危重、病程長的老年人的康復血漿中的ADE相對更明顯。機制是抗體結合RBD,通過FcγRII介導促進細胞和病毒的膜融合。然後他們分離出了兩個ADE抗體7F3和4L12,都是S1特異性的且都能夠中和假病毒,但7F3有ADE作用,4L12沒有,隨後進行一系列的實驗發現了RBD的多個表位貢獻了7F3結合和誘導的ADE作用,並且解析了結構。但這項研究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是,ADE抗體是否在體內具有實質性影響;
12月18日,大阪大學在bioRxiv上公布了另一種機制的SARS-CoV-2 ADE抗體,從COVID-19患者中篩出的很對S蛋白N端域(NTD)特異性的抗體,能夠顯著增強S蛋白與ACE2的結合、以及SARS-CoV-2假病毒和真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進一步,通過突變分析發現,所有能夠增強感染的抗體識別NTD的部分存在重疊。作者也確實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樣本中檢測到了這些抗體(在48名健康人的3名中也檢測到了較低水平的),但ADE抗體與非ADE抗體的比例在不同患者中有所不同,對整體的中和活性影響有限。這項研究的亮點這些NTD特異性的ADE抗體不依賴於Fc-FcγR,而是可能通過影響NTD-RBD相互作用,增加了RBD的「open」構象,進而有利於S蛋白與ACE2結合。但本文仍然缺少體內的直接證據,即這些抗體是否會增強感染以及是否會影響臨床疾病進展;
1月2日,杜克大學在bioRxiv上公布了第一個ADE抗體是否在體內具有影響的證據,本研究將體外具有ADE作用的抗體打進小鼠和猴子體內,發現基本不發生感染增強作用,這篇文章提供了體外不能代表體內的直接證據。
這項研究再次驗證了SARS-CoV-2的ADE抗體有至少兩種機制,RBD特異性的依賴於Fc-FcγRII(不需要ACE2受體);NTD特異性的不依賴Fc(需要ACE2受體),而是通過改變構象影響結合,並分別描述了特徵,解析了各種結構,根據抗體之間是否能阻斷,他們把RBD抗體分為兩個簇,同一個簇的ADE抗體與非ADE抗體之間相互競爭表位,不同簇之間則互不影響;同樣地,NTD抗體也被分為兩個簇,但與RBD不同,中和性NTD抗體為一個簇,可相互阻斷,而ADE的NTD抗體形成第二個簇,同樣可相互阻斷;RBD抗體與NTD抗體之間互不影響。
RBD和NTD特異性抗體的兩種ADE機制
接下來,他們做了重要的體內實驗,首先看RBD的ADE抗體,小鼠中,有ADE作用的DH1041和沒有ADE作用的DH1050.1單獨或結合、都有中和且也具有ADE作用的DH1046和DH1047單獨或結合,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都對能夠降低SARS-CoV-2感染的小鼠肺部病毒載量(治療有些稍差);猴子中,檢測了DH1041、DH1043、DH1046和DH1047的預防作用(提前3天),發現這些抗體都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並能降低上、下呼吸道的病毒載量。注射DH1046的其中一隻猴子,肺部炎症評分有所增加,但沒有血管周圍免疫病理和肺水腫的證據,也沒有BAL細胞因子異常的證據。整個DH1046組的猴子總病毒抗原減少,但N蛋白和E蛋白的亞基因組RNA(sgRNA)在某些時間點沒有顯著差異;
RBD 特異性的ADE抗體在體內仍具有部分保護作用
對於NTD的ADE抗體,在小鼠中,ADE抗體DH1052在小鼠中具有顯著的預防作用;在猴子中,和RBD的ADE抗體相似,DH1052組也有一隻猴子肺部炎症評分有所增加,且表現出了炎症等現象,BAL細胞因子也有所上調。但整個DH1052組的猴子總病毒抗原有顯著下降,在上、下呼吸道中也部分顯示出了較少的病毒複製。
NTD 特異性的ADE抗體在體內仍具有部分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即使是直接注射體外明確有強ADE作用的單克隆抗體,仍然未在體內表現出明顯的影響如病毒載量提升、炎症等。相反,還具有部分的保護作用。作者在討論中說到原因可能有兩點:1)SARS-CoV-2本身不能在巨噬細胞中有效複製,而Fc介導的ADE抗體則主要進入巨噬細胞;2)Fc介導的效應器功能發揮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總而言之,根據目前已有的證據,不支持SARS-CoV-2感染或接種疫苗能夠誘導出明顯的ADE效應。
參考文獻:
1. Wang 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with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onkeys. Nat Commun. 2020 Nov 13;11(1):5752.
2. Wu F., et al.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studies based on cellular and structural biology analysis.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0.08.20209114.
3. Liu Y., et al. An infectivity-enhancing site o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s targeted by COVID-19 patient antibodies. bio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2.18.423358.
4. Li D., et al. The functions of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d infection-enhancing antibodies in vitro and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 bio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2.31.424729.
製版人:Kir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