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外具有ADE作用的SARS-CoV-2抗體不增強體內病毒複製和疾病增強

2021-01-08 網易

  撰文:唐小糖

  2021年1月3日,關於SARS-CoV-2的抗體依賴性增強(ADE)作用的研究終於迎來了階段性進展,筆者對SARS-CoV-2的回顧總結如下:

  早在7月27日,邁威生物公司和武漢病毒所就在bioRxiv上上傳了一項關於SARS-CoV-2的研究,發現單抗MW05和MW07可以在體外通過Fc介導增強SARS-CoV-2假病毒對表達FcγRIIB的細胞系(Raji、THP-1和K562 )感染,通過在Fc端引入LALA 突變,可以消除ADE效應,並在猴子中具有保護效果。這項研究後來在線Nature Communications,雖然整體信息量較少,但也提示了確實有些SARS-CoV-2抗體在體外具有ADE效應;

  10月13日,復旦大學基礎醫學院和西湖大學在medRxiv上公布了第一個比較完整的ADE抗體的研究,本研究中,作者在不同疾病程度和不同病程的205個病人的康復血漿中發現,16個輕症和13個重症患者的血漿能夠在體外劑量增強SARS-CoV-2假病毒對表達FcγRII的Raji細胞、K562細胞和原代B細胞的感染。進一步檢查這29個患者,發現S蛋白(受體結合域RBD和S1)特異性的高滴度抗體、重/危重、病程長的老年人的康復血漿中的ADE相對更明顯。機制是抗體結合RBD,通過FcγRII介導促進細胞和病毒的膜融合。然後他們分離出了兩個ADE抗體7F3和4L12,都是S1特異性的且都能夠中和假病毒,但7F3有ADE作用,4L12沒有,隨後進行一系列的實驗發現了RBD的多個表位貢獻了7F3結合和誘導的ADE作用,並且解析了結構。但這項研究仍然沒有解決的問題是,ADE抗體是否在體內具有實質性影響;

  12月18日,大阪大學在bioRxiv上公布了另一種機制的SARS-CoV-2 ADE抗體,從COVID-19患者中篩出的很對S蛋白N端域(NTD)特異性的抗體,能夠顯著增強S蛋白與ACE2的結合、以及SARS-CoV-2假病毒和真病毒進入細胞的能力。進一步,通過突變分析發現,所有能夠增強感染的抗體識別NTD的部分存在重疊。作者也確實在住院的COVID-19患者樣本中檢測到了這些抗體(在48名健康人的3名中也檢測到了較低水平的),但ADE抗體與非ADE抗體的比例在不同患者中有所不同,對整體的中和活性影響有限。這項研究的亮點這些NTD特異性的ADE抗體不依賴於Fc-FcγR,而是可能通過影響NTD-RBD相互作用,增加了RBD的「open」構象,進而有利於S蛋白與ACE2結合。但本文仍然缺少體內的直接證據,即這些抗體是否會增強感染以及是否會影響臨床疾病進展;

  1月2日,杜克大學在bioRxiv上公布了第一個ADE抗體是否在體內具有影響的證據,本研究將體外具有ADE作用的抗體打進小鼠和猴子體內,發現基本不發生感染增強作用,這篇文章提供了體外不能代表體內的直接證據。

  

  這項研究再次驗證了SARS-CoV-2的ADE抗體有至少兩種機制,RBD特異性的依賴於Fc-FcγRII(不需要ACE2受體);NTD特異性的不依賴Fc(需要ACE2受體),而是通過改變構象影響結合,並分別描述了特徵,解析了各種結構,根據抗體之間是否能阻斷,他們把RBD抗體分為兩個簇,同一個簇的ADE抗體與非ADE抗體之間相互競爭表位,不同簇之間則互不影響;同樣地,NTD抗體也被分為兩個簇,但與RBD不同,中和性NTD抗體為一個簇,可相互阻斷,而ADE的NTD抗體形成第二個簇,同樣可相互阻斷;RBD抗體與NTD抗體之間互不影響。

  

  RBD和NTD特異性抗體的兩種ADE機制

  接下來,他們做了重要的體內實驗,首先看RBD的ADE抗體,小鼠中,有ADE作用的DH1041和沒有ADE作用的DH1050.1單獨或結合、都有中和且也具有ADE作用的DH1046和DH1047單獨或結合,無論是預防還是治療,都對能夠降低SARS-CoV-2感染的小鼠肺部病毒載量(治療有些稍差);猴子中,檢測了DH1041、DH1043、DH1046和DH1047的預防作用(提前3天),發現這些抗體都具有明顯的保護作用,並能降低上、下呼吸道的病毒載量。注射DH1046的其中一隻猴子,肺部炎症評分有所增加,但沒有血管周圍免疫病理和肺水腫的證據,也沒有BAL細胞因子異常的證據。整個DH1046組的猴子總病毒抗原減少,但N蛋白和E蛋白的亞基因組RNA(sgRNA)在某些時間點沒有顯著差異;

  

  RBD 特異性的ADE抗體在體內仍具有部分保護作用

  對於NTD的ADE抗體,在小鼠中,ADE抗體DH1052在小鼠中具有顯著的預防作用;在猴子中,和RBD的ADE抗體相似,DH1052組也有一隻猴子肺部炎症評分有所增加,且表現出了炎症等現象,BAL細胞因子也有所上調。但整個DH1052組的猴子總病毒抗原有顯著下降,在上、下呼吸道中也部分顯示出了較少的病毒複製。

  

  NTD 特異性的ADE抗體在體內仍具有部分保護作用

  綜上所述,即使是直接注射體外明確有強ADE作用的單克隆抗體,仍然未在體內表現出明顯的影響如病毒載量提升、炎症等。相反,還具有部分的保護作用。作者在討論中說到原因可能有兩點:1)SARS-CoV-2本身不能在巨噬細胞中有效複製,而Fc介導的ADE抗體則主要進入巨噬細胞;2)Fc介導的效應器功能發揮了一定的保護作用。總而言之,根據目前已有的證據,不支持SARS-CoV-2感染或接種疫苗能夠誘導出明顯的ADE效應。

  參考文獻:

  1. Wang S., et al. Characterization of neutralizing antibody with prophylactic and therapeutic efficacy against SARS-CoV-2 in rhesus monkeys. Nat Commun. 2020 Nov 13;11(1):5752.

  2. Wu F., et al.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 (ADE) of SARS-CoV-2 infection in recovered COVID-19 patients: studies based on cellular and structural biology analysis. med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0.08.20209114.

  3. Liu Y., et al. An infectivity-enhancing site on the SARS-CoV-2 spike protein is targeted by COVID-19 patient antibodies. bio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2.18.423358.

  4. Li D., et al. The functions of SARS-CoV-2 neutralizing and infection-enhancing antibodies in vitro and in mice and nonhuman primates. bioRxiv. doi: https://doi.org/10.1101/2020.12.31.424729.

  

  製版人:Kira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新冠病毒研究迎來重大進展!最新發現新冠疫苗或不引發ADE效應
    最新科學研究發現,即便直接把在體外有很強ADE作用的抗體打進小鼠和猴子體內,也基本不發生感染增強作用。這為國內正在全面接種的新冠滅活疫苗的安全性提供了一個有力證據。ADE全稱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意為抗體依賴性增強,比較通俗的解釋是:病毒在感染細胞時,由於某些原因,體內已有的相關抗體會增強病毒的感染能力。
  • 高福一直擔心的ADE是什麼?Nature子刊重磅綜述:ADE效應與新冠疫苗...
    疫苗和抗體藥物的一個主要目標是產生抗體,通過阻斷病毒與其細胞受體結合或與細胞膜的融合作用阻止新冠病毒(SARS-CoV-2)進入細胞。然而,基於抗體的疫苗及藥物療法的一個潛在障礙是:抗體依賴性增強(Antibody dependent enhancement,ADE)效應。
  • ...發現一種強有效的新冠抗體:濃度低於10微克/ml,5天就能完全中和...
    在不久的將來,安全性和特異性強且能大規模用於臨床的中和抗體及藥物,將有望用於新冠肺炎的治療和預防,成為對付狡猾病毒的「剋星」。昨日,總部位於墨爾本的生物技術公司Affinity Biosciences宣布發現了一種對COVID-19具有治療潛力的強效抗體。
  • REGN-COV2抗體能夠預防和治療恆河猴和倉鼠中的SARS-CoV-2感染
    REGN-COV2抗體能夠預防和治療恆河猴和倉鼠中的SARS-CoV-2感染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0/12 16:57:25 REGN-COV2抗體能夠預防和治療恆河猴和倉鼠中的SARS-CoV-2感染,這一成果由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Scienc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儘管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將 病毒命名為SARS-CoV-2,但該研究小組主席John Ziebuhr認為這個名字(SARS-CoV-2)和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也稱非典型肺炎)沒有關聯。不過,這種病毒的重新命名引起了不少爭議。據《科學》網站報導,世界衛生組織不滿意SARS-CoV-2這個名字,而且不打 算採用此名稱。
  • 新冠病毒中和抗體臨床試驗啟動,完成首例受試者給藥
    以往臨床試驗表明,單克隆中和抗體能降低伊波拉病人的病毒水平,起到有效中和病毒毒力、實質性改善臨床症狀、降低感染者死亡率等作用。張文宏表示:「中和抗體可針對新冠病毒精準進攻,具有獨特的靶向性,能阻止病毒在人體內複製,快速產生作用。我們希望在Ⅰ期證明JS016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為後續臨床計劃提供數據支持。中和抗體療法有望率先成為抗擊新冠病毒的治療選擇。」
  • 新冠病毒有多可怕?破壞正常細胞機理,「鳩佔鵲巢」榨乾最後價值
    新冠病毒在全球肆虐已數月有餘,在不斷抗爭中,醫生和研究人員對這種疾病的傳播途徑、主要症狀和治療方法等的認識逐漸加深,許多國家目前正在加緊研製疫苗。要製造疫苗消滅病毒,就很有必要新冠病毒是如何致病的。像所有病毒一樣,新冠病毒入侵人體細胞並劫持其資源和場所來製造更多病毒。從進化上講,成功的病毒可以有效逃避細胞自身的防禦機制,但並不會徹底殺死細胞,畢竟病毒需要細胞保持存活才能繁殖。人類細胞(廣義上也包括哺乳動物細胞)具有處理病毒感染的內在防禦機制。病毒進入細胞後,其遺傳物質會引發了一連串反應,導致一組稱為幹擾素(interferon)的蛋白質的產生和分泌。
  • 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陶生策團隊合作開發SARS-CoV-2蛋白質...
    針對新冠病毒的抗體,特別是IgG和IgM進行檢測,有助於新冠病毒感染的診斷,是核酸檢測的有力補充。目前已鑑定的抗原主要有核衣殼蛋白(N蛋白)和刺突糖蛋白(S蛋白),對於新冠病毒其它蛋白的抗原性的鑑定仍為空白。另外,探索病人體內的抗體響應強度與年齡、性別、疾病的進展和嚴重程度等是否有相關性,將有助於我們進一步理解病毒和機體免疫系統的相互作用,對幹預治療或疫苗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貓會被SARS-CoV-2感染嗎?其真的會傳播SARS-CoV-2病毒嗎?
    生物谷 2020-08-175 0自COVID-19大流行開始以來,科學家們一直在研究動物在捕捉和傳播疾病方面的潛在作用,這是因為誘發COVID-19的SARS-CoV-2病毒屬於引發多種哺乳動物患病的冠狀病毒家族的成員之一。
  • 如何增強免疫力 5種方法快速增強免疫力
    水很容易被我們人體吸收,增強身體各器官中的乳酸脫氫酶活力,從而達到增強人體免疫力和抗病能力的作用。早晨起床喝一杯冷開水對身體更好。2、好睡眠高質量的睡眠可促進人體產生多一些睡眠因子,睡眠因子可促進白血球增多,同時加強肝臟的解毒能力,從而可以消滅侵入人體的細菌和病毒。因此,高質量的睡眠可有助於提高人體免疫力。
  • 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最新研究讓人大跌眼鏡......
    在這種情況下,羊駝向人類拋出了橄欖枝,消息令人振奮:學術期刊《細胞》5月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羊駝身上可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羊駝血或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關鍵;而7月13日,《自然》子刊上又一項研究顯示,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或能起到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
  • 黑蒜的功效與作用 殺菌消毒增強免疫力
    1、殺菌消毒黑蒜中含有的大蒜素具有廣譜抗菌效果,它對幾十種流行病毒及多種致病微生物都有殺滅作用。起殺菌作用的成分主要是大蒜素,還有一種白色油脂性液體「硫化丙烯」[(CH2CH2H2)2S]。這種大蒜素即使稀釋10萬倍仍能在瞬間殺死傷寒桿菌、痢疾桿菌、流感病毒等。
  • 鮑裡斯出了ICU,但小倉鼠們表現出ADE
    【名詞解釋】 ADE :Antibody-dependent Enhancement的縮寫,抗體依賴性感染增強作用。 ACE2 :血管緊張素轉化酶2。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Nature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儘管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將 病毒命名為SARS-CoV-2,但該研究小組主席John Ziebuhr認為這個名字(SARS-CoV-2)和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也稱非典型肺炎)沒有關聯。不過,這種病毒的重新命名引起了不少爭議。據《科學》網站報導,世界衛生組織不滿意SARS-CoV-2這個名字,而且不打 算採用此名稱。
  • 針對新冠病毒SARS-CoV-2/COVID-19,Cell期刊最新研究進展一覽(第6期)
    值得注意的一點是,儘管國際病毒分類委員會冠狀病毒研究小組將 病毒命名為SARS-CoV-2,但該研究小組主席John Ziebuhr認為這個名字(SARS-CoV-2)和SARS(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也稱非典型肺炎)沒有關聯。不過,這種病毒的重新命名引起了不少爭議。據《科學》網站報導,世界衛生組織不滿意SARS-CoV-2這個名字,而且不打 算採用此名稱。
  • 《科學》報導:新冠病毒在水貂體內變異出新毒株,對人類ACE2的親和力增強,或對當前疫苗不敏感丨科學大發現
    ,當時即有科學家表示擔憂,新冠病毒存在在水貂群中傳播和變異的可能性。本周,《科學》雜誌發表的一項研究顯示,水貂的新冠病毒是受養殖場工作人員的傳播,而對病毒毒株的測序結果顯示,已有人類感染了具有動物序列特徵的毒株[1]。
  • 《科學》:強效抗體組合抑制新冠病毒,動物實驗顯示保護效果
    由數十名科學家組成的國際研究小組報告了兩種強效中和抗體,並揭示出它們識別和阻止病毒感染細胞的具體機理。臨床前研究表明,單獨或混合使用這兩種抗體,均能保護動物免受新冠病毒的感染。研究人員指出,由於不同抗體使用了不同的作用機制,組合而成的「雞尾酒「療法將有助於對抗新冠病毒因突變而產生的耐藥性。
  • 最新研究:大羊駝體內抗體能中和新冠病毒!
    在這種情況下,「草泥馬」向人類拋出了橄欖枝,消息令人振奮:學術期刊《細胞》5月5日發表的一篇論文發現,羊駝身上可產生對抗新冠病毒的抗體,羊駝血或是治療新冠肺炎的關鍵;而7月13日,《自然》子刊上又一項研究顯示,大羊駝體內的兩種納米抗體或能起到預防病毒感染的作用。
  • 產生抗體就能控制住病毒?這可能僅是一種錯覺
    如果將滅活的病毒顆粒直接注射體內,引發機體產生針對病毒的抗體,這便是傳統的疫苗,產生預防接種的效果,當前新冠病毒的疫苗研發,也是遵循這一基本原理。然而,只要機體產生出抗體,就能控制住病毒,這種想法可能僅僅是一種錯覺,真實情況遠非如此,有些抗體甚至可以促進新冠肺炎發展。那麼,這是危言聳聽,還是具有科學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