掌握一技之長 拓寬就業增收路

2021-01-10 新華網新疆頻道

  尼勒克縣以培訓促就業、培訓促創業、培訓促增收為出發點,利用冬季農閒時節大力開展形式多樣的實用技術培訓班,內容豐富的各類實用技能培訓受到了各族群眾的歡迎。

  近日,尼勒克縣喀拉蘇鄉為廣大農牧民群眾免費舉辦的中式面點培訓班、電焊培訓班、美容美髮培訓班正如火如荼的進行中。記者在培訓現場看到,專業教師正通過理論講解與實際操作相結合的方式,對所學技能進行詳細介紹,村民們在一起仔細聆聽講解,認真記錄技能要領,爭取利用冬閒時節多掌握一門實用技能,為今後增收致富的就業路打下良好基礎。

  尼勒克縣克什喀拉蘇村村民扎貝拉•吳斯班告訴記者,自己已經學了三天了,一共學45天,現在老師教大家做各種樣子的餅乾、桃酥,以後自己在家做也可以,開店也可以。

  該鄉闊孜巴斯村村民李珊是第一次報名參加此次免費技能培訓,短短幾天時間她就對美容美髮基礎知識有了一定了解,她告訴記者,技能培訓班的開辦真正實現了她心中所想和所需,也為今後自主創業與就業奠定基礎。

  尼勒克縣喀拉蘇鄉闊孜巴斯村村民李珊說:「我們村舉辦了美容美髮學習班,我第一時間來報名,而且這個美容美髮班學習是免費的,像我本身也比較喜歡學習美容美髮這塊,為我以後自己開店或者給別人打工也學下了基礎,學到了很多東西。」

  堅持「幹什麼、學什麼,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尼勒克縣喀拉蘇鄉按照前期確定內容、報名選學、參加培訓等方式開展「自選式」「點單式」培訓,充分調動牧民群眾參加技能培訓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確保大家掌握一技之長,不斷提高勞動技能及就業創業能力。

  尼勒克縣喀拉蘇鄉宣傳幹事段永只說:「我們喀拉蘇鄉目前已開設有麵點、電焊、美容美髮等七種培訓班,共有230多人自願報名參加,通過這方式讓老百姓冬閒變冬忙,讓大家學有一技之長,為今年外出務工拓寬路子打好基礎。」

相關焦點

  • 甘州區長安鎮舉辦美容師培訓拓寬婦女就業路
    原標題:甘州區長安鎮舉辦美容師培訓拓寬婦女就業路甘州融媒訊 近日,甘州區長安鎮婦聯開辦免費美容師技能培訓,積極引導轄區婦女群眾參加美容師培訓。長安鎮通過開辦就業培訓,使轄區婦女切實掌握一技之長,提高婦女自主就業創業能力,讓廣大婦女通過自己的努力和辛勤付出讓日子越過越好。(郝琳 鮑璟)
  • 學習一技之長 增加就業本領
    學習一技之長 增加就業本領 2021-01-14 10:51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唐家莊村開展魚菜共生種植拓寬增收路
    原標題:唐家莊村開展魚菜共生種植拓寬增收路   「魚菜共生就是用養魚產生的糞便用來種植蔬菜,種植過程中全部用水培種植,就是把菜種植在水面上,魚菜共生,是個新興的農耕模式
  • 魚菜共生種植 拓寬增收路
    迎著初冬暖陽,近日,記者前往河北省邢臺市邢東新區祝村鎮唐家莊村,先是看到大片閒置廠房,在路的盡頭來到唐家莊村魚菜共生基地,一片閒置廠房的圍繞中,幾個鋼架大棚依次排開。「唐會君說,發展什麼樣的產業,既能鞏固脫貧成效,又能拓寬致富路,通過多方了解,結合唐家莊村的實際情況,整合特色資源,多方對比後選擇了現代化、可持續、清潔高效的」魚菜共生「項目。主意拿定後,他自費到外地考察、學習,回來貸款投資40餘萬元對廠房進行升級建設,使項目順利開展實施起來。
  • 張永興:帶領鄉親外出務工增收
    改革開放以來,黨和國家出臺了一系列創業增收、便民利民的好政策,全國上下湧現出一批脫貧致富先進典型。從事傳統農業生產的蒙自市鳴鷲鎮大石板村委會者夫村村民張永興,正是在黨和國家政策的激勵下,走出四面環山、靠天吃飯的農村外出打工,闖出了一片新天地,成為全村公認的致富帶頭人。
  • 小紙箱,改變風氣促增收
    如何穩定脫貧成果,讓村民有持續增收?永定村駐村工作隊經過考察,發現村裡留守的大多都是老人、殘疾人或者必須留下來照顧家人的村民,居家靈活就業是增收的最好方法。駐村工作隊了解到,華泰包裝有限公司能夠給村民提供在家摺疊紙盒的工作。在駐村工作隊的牽線搭橋下,公司組織村民開展居家就業培訓,並邀請技術人員現場教學,讓村民快速掌握摺疊包裝技術、承接紙盒包裝訂單。
  • 農村電商,拓寬遵化農民致富路!
    農村電商,拓寬遵化農民致富路!如今網際網路時代的到來拓寬了農民增收致富渠道在我市農村電子商務服務中心的建立為農民朋友構建起全新的農產品流通模式網上銷售成了我市農村群眾致富增收的一條新途徑
  • 發展特色養殖 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近年來,新疆庫車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發展特色養殖,以「一村一品」的種養模式培育特色農業主導產業,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壯大產業規模,玉奇吾斯塘鄉積極發展驢養殖產業,帶動村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讓小毛驢拉動「扶貧大磨」。
  • 河北秦皇島:盆栽蔬菜拓寬增收路
    據了解,這種既有觀賞性,成熟後又可食用的盆栽蔬菜每盆市場價格在20多元,為當地蔬菜種植戶開闢了一條增收新路。 新華社記者牟宇攝9月17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榆關鎮五王莊村農民在大棚內打理盆栽蔬菜。 新華社記者牟宇攝9月17日,河北省秦皇島市撫寧區榆關鎮五王莊村農民在大棚內打理盆栽蔬菜。
  • 藍山縣大源村:優質香菇拓寬致富路
    紅網時刻永州1月7日訊(通訊員 廖財銀)近年來,藍山縣大橋瑤族鄉大源村結合自身優勢和實際情況,因地制宜大力發展食用菌產業,以發展合作社為支柱,持續拓寬村民增收致富路。3年前,邱世國根據大源村晝夜溫差大、土壤適宜等特點,遠赴浙江把2名技術人員請回來指導菌棒種植,同時成立了世國食用菌種植專業合作社,與村民建立利益機制,以多種方式帶動村民增收致富。由於種植過程採用的是無公害防治,而且有專業技術人員把關粉碎、和料、灌包、高溫滅菌等流程。大棚裡培育出來的香菇傘柄粗短、個頭圓潤矮小,比市場上的普通香菇香味更濃鬱,口感更爽脆、香甜;深受消費者喜愛。
  • 阿克塞:養殖「綠色雞」 拓寬致富路
    該養殖場在有效提高自治縣優質蛋、肉雞供給能力的同時將新增5個就業崗位,對周邊農戶養殖生產發展起到了較強的示範、引導、帶動和輻射作用,為進一步發展壯大農村經濟,培育新的農牧民增收、帶領農牧民奔小康拓寬了渠道。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 探索新路促增收 生活更上一層樓(決戰脫貧攻堅一線故事·我們脫貧...
    核心閱讀黑龍江省樺川縣多措並舉鞏固拓展脫貧成果:在壯大主導產業的基礎上,因地制宜發展鄉村特色產業,不斷探索致富新路;發揮資源優勢,拓寬產品銷售渠道,帶動農戶持續增收;實行積分激勵,樹立脫貧典型,開展技能培訓,扶志又扶智,激發群眾內生動力。脫貧摘帽不是終點,而是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2019年2月,黑龍江省樺川縣45個貧困村全部出列。
  • 全市外出就業集中啟程活動舉行
    1月6日上午,全市外出就業集中啟程活動舉行。市委常委、副市長陳望遠參加啟動大會並作動員講話。 陳望遠指出,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在新的一年裡,市委、市政府將繼續把創業就業和勞務輸出作為為民辦實事的重點項目,抓實抓好。
  • 30歲女人就業,學什麼一技之長更好?美容化妝?還是美甲紋繡?
    有一個女生朋友,她說已經不喜歡現在的職業了,打算學個一技之長,比如美容,美甲,化妝,紋繡之類的技術。可是看一看自己年齡已經近30歲,不能再隨意入行了。究竟該學習哪一門手藝就業呢?很迷茫。今天且閒就在這裡跟大家說一說這個事——給她支個招。
  • 走出戒毒所 昔日"癮君子"就業難題如何破解?
    除家庭關愛缺失、吸毒「朋友圈」難跳出外,缺乏一份穩定的工作,也是導致不少吸毒人員走上復吸之路的重要原因。走出戒毒所的昔日「癮君子」就業難題如何破解?    今年32歲的張強(化名)曾是一家武館的經營者。2010年12月,因在朋友婚禮上吸食毒品,被送到魯中強制隔離戒毒所戒毒。解除強制隔離後,創業開公司的他卻因這一經歷「處處碰壁」。
  • 和靜縣克爾古提鄉創業培訓 助力牧民脫貧增收
    原標題:和靜縣克爾古提鄉創業培訓 助力牧民脫貧增收新疆網訊(通訊員劉小鵬)為進一步在精準脫貧上下「真功夫」,不斷夯實扶貧舉措,近日,和靜縣克爾古提鄉專為平困牧民舉辦了創業培訓班,讓他們學到一技之長,當天100多名建檔立卡的貧困戶參加了培訓。
  • 就業創業有「門路」 一技在手有「錢途」
    1月3日,信陽市光山縣十裡鎮代樓村村民在花菇種植基地收穫花菇。該村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方式,吸納當地44名貧困村民在家門口就業,實現了脫貧致富。謝萬柏 攝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農民工能否順利就業,關係到全省就業基本盤。為了讓農民工好就業、就好業,我省多措並舉,出臺政策、提供培訓,截至2020年年底,全省農村勞動力轉移就業累計3086萬人,其中省內就業1850萬人,省外輸出1236萬人。
  • 高級IT人才就業數據曝光,傳智教育拓寬IT培訓邊界
    來源:時刻頭條近日,傳智教育發布了高級軟體工程師階段性就業數據,Java、大數據、Python、前端、Python、產品經理、新媒體+短視頻直播運營多個學科就業率良好,平均薪資均過萬元。傳智教育學員在後疫情時代能保持優秀的就業數據,主要得益於傳智教育長期對行業大趨勢的精準把握以及對傳統職教培訓模式的顛覆。傳智教育不僅開設了不同於傳統IT培訓的新媒體+短視頻直播和產品經理等當下熱門學科,還在7月正式對外發布了聚焦培養高級軟體工程師的課程。
  • 高級IT人才就業數據曝光 傳智播客拓寬IT培訓邊界
    近日,IT職業教育培訓龍頭企業傳智播客發布了高級軟體工程師階段性就業數據,Java、大數據、Python、前端、Python、產品經理、新媒體+短視頻直播運營多個學科就業率良好,平均薪資均過萬元。傳智播客學員在後疫情時代能保持優秀的就業數據,主要得益於傳智播客長期對行業大趨勢的精準把握以及對傳統職教培訓模式的顛覆。
  • 鐘山區:小草莓種成大產業 拓寬群眾增收致富路
    近年來,鐘山區因地制宜、科學施策,積極探索高山草莓育苗和農旅結合發展新模式,努力讓草莓種植產業真正成為當地群眾增收致富的主要產業。 新聞視頻 眼下,正是草莓採摘上市的季節,在鐘山區保華鎮海螺涼都紅星草莓種植基地大棚裡,農戶們正忙著給草莓除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