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特色養殖 帶動村民就業增收

2021-01-08 中國日報網

近年來,新疆庫車市積極調整農業產業結構,通過發展特色養殖,以「一村一品」的種養模式培育特色農業主導產業,不斷加大政策扶持,壯大產業規模,玉奇吾斯塘鄉積極發展驢養殖產業,帶動村民就地就近就業增收,讓小毛驢拉動「扶貧大磨」。

8月4日,記者在庫車市玉奇吾斯塘鄉庫車裕萬家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的標準化驢奶生產車間看到,工作人員正在為剛擠的驢奶進行巴氏殺菌,這些驢奶經過殺菌灌裝後被送往庫車市區及阿克蘇、烏魯木齊等地。

庫車裕萬家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16年,位於玉奇吾斯塘鄉達吾孜亞村,是一家專業從事驢的養殖、品種改良繁育、驢奶生產銷售的專業合作社,已建成共計5500㎡的標準化棚圈5個,主要驢品種有庫車驢與山東德州驢,毛驢存欄量達2000餘頭,其中產奶母驢1560頭,平均日產驢奶約200-250公斤,日銷售量200公斤以上,主要通過冷鏈冰鮮運輸銷往庫車、阿克蘇、庫爾勒、烏魯木齊等地,僅在庫車訂購驢奶的包月用戶,就有200餘家。

目前,庫車裕萬家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有員工28人,來自玉奇吾斯塘鄉各村,其中有12人是已脫貧的建檔立卡貧困戶,每人月收入在2000至3000元。為了保證奶源穩定,必須提高母驢的受孕率,作為阿克蘇地區最大的毛驢繁育基地,塔裡木大學動科院免費為庫車裕萬家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進行養殖技術、人工授精、驅蟲防疫等方面的培訓,使合作社的工作人員掌握了一定的養殖技巧。

庫車裕萬家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員工古麗班尼沙·那斯爾以前沒有工作,專職在家看孩子,合作社成立後,她就到合作社打工。她說:「我是在村幹部的推薦下,來到這裡上班的,現在我們的生活水平提高了很多,每個月工資2000元,日子越過越好了。」

除了帶動就業外,合作社號召周邊村子的農民種植毛驢所需的基礎草料,2000餘頭毛驢每年要消耗6000噸基礎草料,每畝地可產3-5噸基礎草料,合作社以每噸260元的價格進行回收,種植基礎草料也成為了附近農民增加收入的主要方式。

玉奇吾斯塘鄉玉奇吾斯塘村村民吐爾松古麗·依米提家裡有三畝地,由於缺乏勞動力,以前這三畝地一直閒著,自從合作社成立後,他家的三畝地就種上了苜蓿,每年可以產出三茬牧草,為她增加2000-4000餘元的收入。

吐爾松古麗·依米提說:「我們家有四口人三畝地,三畝地種了苜蓿,每年可以割三四次,以每噸260元的價格賣給合作社,現在我的生活也越來越好了,感謝黨和政府!」

除了收購牧草外,合作社還將驢駒託養給周邊村的養殖散戶,按照每頭成年驢1000元的標準進行分紅,使周邊村的養殖散戶也拓寬了增收渠道。依米提·沙木提和愛人吾爾尼沙木·依米提常年養殖牛羊,有一定的養殖技術,年初時,聽鄰居說幫合作社養驢可以賺錢,抱著試試看的心態,從合作社免費領養了一隻驢駒,驢駒生長的非常快,長大被合作社回收後,合作社當即為他們支付了1000元的紅利,下半年,老倆口準備再多領養幾隻小驢駒。

「以前毛驢只用於犁地,現在在合作社入股後,我們只需要幫合作社養殖毛驢,每月就能得到1000元,養驢產業使我們的生活越來越好了。」 依米提·沙木提說。

談到今後的發展計劃,裕萬家畜禽養殖農民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郝建東告訴記者,明年要將驢的存欄量提高到3000頭,並在兩年後實現「萬頭驢」養殖規模,打造凍幹驢奶粉產業基地,建成庫車市凍幹奶粉延伸產業鏈,將驢奶粉銷往千家萬戶,實現合作社和農戶的雙贏。

郝建東說:「我們有好幾種和村民合作的方式,一種就是當地村民繁殖的母驢放到我們這來託養,我們這斷奶的驢駒子發給當地農民幫我們寄養,今年我們跟鄉裡面籤訂了訂單飼草料種植,所有飼草料都是由當地村民幫我們種植。今後,我們想把合作社的驢奶打造一個品牌,把它做大做強,明年爭取把驢的存欄量達到3000頭。」

(樊凱 韓遇琳 )(中國日報新疆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洛浦長毛兔養殖帶動村民持續增收
    目前基地已建成兔舍30棟,存欄長毛兔13萬隻;吸納周邊74名村民就近就業,人均月工資達2500元左右。員工在檢查長毛兔生長情況(買買提艾力攝)  據了解,近年來,洛浦縣立足本地資源、氣候優勢,努力培育扶持發展特色養殖產業
  • 洛浦縣:長毛兔養殖帶動村民增收
    >11月24日上午,在和田洛健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洛浦縣山普魯鎮博斯坦庫勒村長毛兔養殖基地  天山網訊(通訊員買買提艾力·艾尼瓦爾攝影報導)2019年,洛浦縣通過招商引資,成立和田洛健農牧科技開發有限公司,並在山普魯鎮博斯坦庫勒村建立起養殖基地,發展長毛兔養殖項目。目前,該基地已建成兔舍30棟,存欄長毛兔13萬隻;吸納74名村民就業,實現穩定增收。
  • 興仁:薏仁米蛋雞養殖帶動貧困戶增收
    位於興仁市城南街道保駒村四方丘三叉地的天元養殖場有一種特別的羅曼粉雞,體量小而輕,老闆養殖這種雞不為吃肉,只為下蛋。薏仁米生態蛋雞養殖項目自建成投產以來,經濟效益明顯,帶動了當地貧困戶增收。城南街道保駒村薏仁米生態蛋雞養殖項目總投資3000餘萬元,其中東西部扶貧協作幫扶資金900萬元,規模為15萬羽薏仁米生態蛋雞全自動一體化養殖及3萬羽林下土雞養殖。項目利用寧波市對口幫扶項目資金入股興仁市天元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發展家庭式農場薏仁米蛋雞示範養殖。
  • 重慶好人|養殖烏骨雞帶動村民增收……他因病致殘卻完美「逆襲」
    後來,他艱苦創業,開辦烏骨雞養殖場,不僅自己的日子越過越紅火,還帶動村民一起養殖,幫助村民增收。他叫陳偉,是萬州區羅田鎮陽坪村4組村民。在其他村民眼中,陳偉是「身殘志堅」的典範。截至目前,陽坪村共有148戶加入陳偉的「鄉卡卡烏骨雞養殖合作社」,烏骨雞養殖總量達1萬多隻,每年能為村民帶來數十萬元的收入。
  • 汪營村:鵪鶉養殖帶動持續增收
    汪營村:鵪鶉養殖帶動持續增收 2020-07-15 18: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新疆庫車縣:毛驢特色養殖 拓寬村民致富路
    「今年我家養殖的毛驢發展到了15頭,聽說今年驢奶價格好,一公斤驢奶能買到100元,明年開春預計這批毛驢就可每天產奶3公斤左右,這樣靠賣驢奶每天就能有近300元的收入,家裡還種了45畝地青儲玉米,可為毛驢養殖提供飼料供給。感謝你們對我家的支持和幫助。」
  • 阿歪寨村:蛋雞養殖助力群眾增收
    阿歪寨村:蛋雞養殖助力群眾增收 2021-01-06 17:4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古交市鎮城底鎮臺盤村:林麝養殖蹚出特色農業發展新路
    古交市鎮城底鎮臺盤村:林麝養殖蹚出特色農業發展新路 2020-09-18 21:1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陳富華:下崗創業發展蛋雞養殖 帶動群眾就業致富
    義龍新區頂效街道查白村歌臺組下崗工人陳富華,通過創業發展蛋雞養殖,帶動村民共同發展,成為了村裡的致富帶頭人。陳富華,1969年出生,1992年開始在貴州醇酒廠從事窖酒,2012年因酒廠改制下崗。下崗後,陳富華就想著在村裡創業,並希望能帶動周邊群眾就業致富。
  • 成都溫江:「鳧貓」等手工藝品帶動村民就業創業
    成都溫江:「鳧貓」等手工藝品帶動村民就業創業
  • 陝西佳縣以黨建引領帶動村民致富增收 農場建起來 扶貧出實招
    在黨組織的引領帶動下,王寧山村建起了以紅棗循環產業為主的扶貧農場,助力當地村民脫貧。「目前我們共改造了4500畝有機紅棗林,建成5條紅棗深加工生產線,開發出紅棗系列的果酒、醋飲、濃縮汁等10多種產品。將紅棗釀酒酒糟作為飼料,發展養殖產業。」說起王寧山村扶貧農場的綠色生態循環產業鏈,農場負責人杜軍鋒滿臉笑容。
  • 汝南縣金鋪鎮大力發展特色養殖促進農民增收
    映象網訊(記者 黃向陽 實習生 吳國華 通訊員 李超 王如意)7月16日下午,汝南縣金鋪鎮人民政府鎮長賀軍一行在金鋪鎮徐莊村支部書記常會的陪同下,到徐莊村鴕鳥養殖戶王永軍家了解鴕鳥養殖情況。一進養殖基地,王永軍就熱情招待,並帶領大家參觀他的「寶貝」,經他介紹,鴕鳥養殖基地由他的宅院改建而成,2018年開始籌建,目前共飼養了有30多隻鴕鳥,個個都肥大健壯。他還拿來鴕鳥蛋給大家參觀,賀鎮長高興地捧起鴕鳥蛋,並對他說,鴕鳥養殖很具有特色,要把它做好,做大。
  • 古城鎮:積極發揮當地人才作用帶動集體經濟發展
    內蒙古恆富飼料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積極響應各級黨委、政府的號召,在脫貧攻堅決戰決勝時期主動參與「精準扶貧」工作,通過「奶牛託管」、資產租賃等模式,大力發展奶牛養殖、肉牛養殖等項目,積極調整產業結構,以農民增收,穩定解決溫飽、脫貧致富奔小康為目標,充分挖掘經濟發展潛力,努力提高農業綜合效益和全鎮貧困戶發展能力,增強「造血功能」,使農民純收入逐年得到提高,帶動貧困人口全部脫貧。
  • 職業村支書劉曉金養羅氏沼蝦 帶動村民共同致富
    在這個已經於2016年退出貧困村的山村裡,劉曉金將羅氏沼蝦養殖作為發展村集體經濟、增加就業、防止返貧的重要舉措。  2019年,為了帶動村民致富,畢業於華中農業大學水產養殖專業的劉曉金經過多番考察後,以集體經濟入股的方式流轉土地57畝,在幸福橋村建立起了羅氏沼蝦養殖基地。   劉曉金告訴記者:「發展集體經濟,就是為了起到示範作用,帶動村民共同致富。羅氏沼蝦對養殖技術的要求不高,適合粗放的稻田養殖,且市場潛力巨大。」
  • 冬天採柑橘春夏釣龍蝦,四川自貢沿灘這個地方帶動村民增收有路子!
    曾鵬程 黃鴻 封面新聞記者 鄧丹11月25日下午,四川自貢沿灘區仙市鎮大巖村,在榮鑫小龍蝦養殖基地內,曾遠正和父親一起轉移蝦苗。上午放下的捕蝦籠內已活躍著個頭不一的小龍蝦,曾遠父子起籠收蝦,蝦苗入筐,成蝦放歸,短短1個多小時就收穫了2大筐蝦苗。
  • 開江縣開源村大力發展特色水產養殖
    通過發展特色水產養殖,不斷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群眾致富增收。為拓寬群眾增收渠道,2018年,在村上工作25年的唐紅帶領大夥流轉閒置土地,著手建立「大閘蟹·小龍蝦·魚」養殖基地,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村上鼓勵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參與到產業發展中來,享受固定租金和分紅。
  • 正寧縣羅川村肉牛產業帶動群眾增收
    正寧縣羅川村肉牛產業帶動群眾增收每日甘肅網1月8日訊 據隴東報報導(通訊員彭曉龍、張峰)正寧縣永和鎮羅川村按照「黨建引領、政策扶持、大戶帶動、農戶參與、藏牛於戶」的發展思路,宣傳「牛十條」政策,推動肉牛產業發展,帶動群眾增收致富。
  • 四川涼山喜德發展特色產業助農增收脫貧
    當地發揮陽光足、氣溫高等優勢,依託多種幫扶協作機制,大力發展特色農業,帶動農戶脫貧增收。總臺央廣記者劉濤。記者:這幾天,喜德縣魯基鄉現代農業循環產業園裡,第一批種下的甜菜心已經陸續開始成熟。魯基鄉翁古阿合鄉長說,他們鄉上不少貧困戶都在產業園務工,增加了不少收入:「從這幾天已經正式了進入第一批的集中採摘,今天採摘人數已經達到了150人,每天可以採摘5000斤,目前採摘了3萬斤。」
  • 安順經開區阿歪寨村:蛋雞養殖助力群眾增收-新華網
    近年來,安順經開區么鋪鎮阿歪寨村不斷壯大村級產業發展,利用優勢資源發展蛋雞養殖,如今,蛋雞養殖已經為當地部分群眾解決了就業問題,還帶動貧困戶增收。  正在么鋪鎮阿歪寨村牛蹄組永衛養殖場,村民王義芬一早就來到雞舍,撿拾雞蛋,當天,她要把撿拾出來的雞蛋裝箱、打包。
  •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
    清水:特色產業夯實鄉村振興之基新甘肅·甘肅經濟日報記者 李雙勝 清水縣融媒體中心記者 王玉芳近年來,清水縣把產業扶貧作為打贏脫貧攻堅戰、鞏固脫貧成效的治本之策,深入推進清水農業產業發展,形成了「草莓、畜牧、中草藥、食用菌、服裝加工」等多個特色產業,讓群眾實現增收,走出了一條符合清水的特色農業產業發展新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