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盒子 | 新發現的凡·高遺物為他早年愛情提供線索

2021-01-13 新京報網

名畫《吶喊》不是人在尖叫

 

《吶喊》為主要元素的國外周邊商品 | 圖片來源:musartboutique.com

 

挪威畫家愛德華·蒙克的成名作《吶喊》,一直以來被當作表現現代人沉悶、焦慮心情的佳作。畫中人雙手捂住耳朵,嘴巴圓張,周邊景色扭曲,很多人以為,這是為了表現主角在尖叫吶喊。然而近日大英博物館策展人Giulia Bartrum解釋道,這是一場美麗的誤會:尖叫的主角不是人,而是大自然。

 

《吶喊》是蒙克創作於1893年的作品,先後繪製了多個版本,大英博物館將於4月11日開始展出一幅稀有的黑白版《吶喊》,有別於其他彩色版本,蒙克為黑白版《吶喊》題了一句辭:「我感受到來自大自然巨聲的尖叫。」


黑白版《吶喊》 | 圖片來源: KIRSTY O'CONNOR / PA WIRE

 

大英博物館策展人Giulia Bartrum介紹說,蒙克創作《吶喊》的靈感來自於1892年的一次散步經歷。當時他在奧斯陸峽灣中行走,看見天空變成了血紅色。他感受到來自大自然的尖叫聲。蒙克的反應來源於他本人的焦慮心理,他試圖抓住當時的情緒反應。挪威奧斯陸蒙克博物館的前主管Gunnar Soerensen也認可這一觀點。

 

蒙克的題辭:「我感受到來自大自然巨聲的尖叫。」 | 圖片來源: KIRSTY O'CONNOR / PA WIRE

 

4月11日至7月21日,大英博物館將舉辦英國45年來最大的蒙克畫展。在英國每日電訊報的採訪中,奧斯陸蒙克博物館現任主管Stein Olav Henrichsen說不同時代人們對《吶喊》的解讀千差萬別,都可以接受。二戰時,人們把《吶喊》放到雜誌封面上來討論原子彈;現在英國有人用《吶喊》來解釋脫歐焦慮。《吶喊》具有衝擊力的線條,讓每個人都能直觀地感受到它的情緒,這也是流行至今的原因。你可以從天空的波浪線中,聽到焦慮的聲音。

 

草間彌生:我最欣賞我自己

 

今年3月22日是日本前衛藝術先驅草間彌生90歲的生日。「草間彌生:愛的一切終將永恆」藝術展目前正在上海復星藝術中心舉行,展覽將持續至6月9日。

 

人稱「波點女王」的草間彌生,是一名「精神病藝術家」。她10歲左右患上神經性視聽障礙,被大量幻覺困擾,她所創作的「波點」,就是她意識中幻覺世界的呈現。

 

草間彌生官網截圖

 

為了慶祝草間彌生的生日,《名利場》讓她本人做了一份「普魯斯特問卷」。這份問卷的創作者並非普魯斯特,但這份當年風靡巴黎沙龍的問卷,因為普魯斯特給出的答案而聞名。以下是草間彌生給出的回答。

 

1.    你認為最完美的快樂是怎樣的?

我在創作好的藝術的時候。

 

2.    你最恐懼的是什麼?

因為戰爭,因為死亡,現在的世界充滿了焦慮。我會時不時深入思考生活和人類的死亡。

 

3.    歷史上你最認可的人是誰?

沒別人,我自己。

 

4.    在世的人你最欣賞的人是誰?

沒別人,我自己。

 

5.    你自己的哪個特點讓你覺得最痛惜?

沒有。我崇拜我自己。

 

6.    別人的哪個特點讓你覺得最痛惜?

沒有。

 

7.    你最奢侈的是什麼?

沒想過,我一直忙於繪畫,思考我的藝術。

 

8.    你最喜歡的旅行是哪一次?

我最近出門只去我的工作室畫畫。

 

9.    還在世的人中你最鄙視的是誰?

忘記創作有多麼寶貴的藝術家,做事總是做一半。

 

10.  你最後悔的事情?

沒有,我對我的生活很負責。

 

11.  你這一生中最愛的人或東西是什麼?

我忙於創作,沒有時間陷入愛情。

 

12.  你最想擁有哪種天賦?

永遠繪畫。

 

13.  你現在心態是?

感到生命的終點臨近,我想成為一個偉大的人,一個偉大藝術家,留給世界偉大的藝術作品。我每天都在盡一個人所能做的最大努力,我希望我能這樣一直到生命結束。我將繼續把草間彌生的藝術傳給後代,直到生命盡頭。

 

14.  如果你可以改變你的家庭一件事,那會是什麼?

沒想過,無論如何,過去就是過去。

 

15.  你認為自己最大的成就是?

通過藝術,實現愛與和平。

 

16.  如果死後能重生,你希望以何面目示人?

我。

 

17.  你最寶貴的財產是?

我的藝術品。

 

18.  你認為最淺的痛苦是?

戰爭。我的童年因戰爭而悲慘,藝術一直是我的希望和支持。

 

19.  你最喜歡的作家?

石川啄木。(日本明治時代詩人、小說家與評論家)

 

20.  虛擬人物中你的偶像是?

沒有。

 

21.  現實生活中你的偶像是?

我。

 

22.  你最不喜歡什麼?

孤獨。

 

23.  你希望以何種方式死去?

我希望我是這樣死去的:我的藝術激發後世的創作,直到生命盡頭,我希望活在一個充滿無盡的愛與虔誠的世界裡。我正在和人們通過我的藝術進行溝通,當我離世後,還會有人繼續欣賞我的作品。

 

24.  你的座右銘是?

太陽、月亮、地球和星星都是波卡圓點(Polka Dot),它們不能單獨存在。我們每個人也都是波卡圓點,我們聚集在一起,並編織出一個美麗的波卡圓點圖。

 

新發現凡·高遺物與其早年愛情有關

 

建築工人或許是歷史文物新聞裡,除了考古學家之外最常出現的職業了。最近,他們又為藝術史提供了新的發現——在翻修凡·高舊屋的過程中,他們在閣樓的地板下面發現了凡·高生前的所有物。


凡·高臥室 | 圖片來源:theartnewspaper.com, ©凡·高研究專家Martin Bailey

 

2012年,出生於中國的Jian(James)Wang和他的英國妻子Alice Childs買下了位於倫敦南部斯託克韋爾的公寓。1873年到1874年,20歲的凡·高在藝術品交易公司Goupils英國分部工作期間曾在這裡居住。公寓當年當年以56.5萬英鎊(約501萬人民幣)的價格成交,Jian Wang並對媒體說:「我買不起凡·高的畫,所以我買了他的房子。」

 

在被發現的皺巴巴的紙團中,有一本祈禱用書,有財產保險文件,還有幾張花卉水彩畫。但這些看上去並不是出自凡·高之手。據凡·高研究專家Martin Bailey所說,這些文件都是被藏在地板下面,不是鬆散的一兩張紙,所以是被精心隱藏的重要文件。他們也許幫助我們理解凡·高的早年生活,當時他是一名沒有名氣的藝術品經銷商,愛上房東19歲的女兒歐蓋妮·洛耶。在英國逗留期間,他還成為了一名虔誠的信徒。

 

在凡·高臥室的地板下發現了帶有花卉水彩的紙片 | 圖片來源:theartnewspaper.com, ©凡·高研究專家Martin Bailey

 

一場圖像維權官司,揭開哈佛大學汙點

 

據美聯社報導,本周三,美國康乃狄克州諾裡奇市的Tamara Lanier起訴哈佛大學「無恥地」使用她祖先的照片並從中牟利,她要求交出照片原件,並支付賠償。

 

案件爭議的核心,是一組拍攝於1850年的銀版照片,主角是兩名赤裸上身的黑人奴隸:Renty和他的女兒Delia。當年,哈佛大學生物學家路易斯·阿加西斯通過人種研究來支持奴隸制,到處尋找非洲出生的「純種」奴隸,最後找到了Renty和Delia,並為他們拍攝了多張照片。這些照片是現存的關於黑人奴隸的最早的資料照片。

 

引起爭議的照片 | 圖片來源:美聯社(哈佛大學提供)

 

Tamara Lanier的起訴書中寫道,她的祖先Renty、 Delia只是被當作研究的範本,他們當時被強迫參與這項有辱人格的研究。哈佛大學對侮辱黑人奴隸負有責任,也需要對曾經為黑人奴隸制辯護而負責。此外,起訴書認為哈佛大學出版的書籍使用了Renty的形象作封面是可恥的。Lanier的律師說:「Renty被我們當作黑人奴隸已經169年了,還要過多久哈佛才能『放過』他。」

 

Lanier希望這場官司能夠引發全國關於種族和歷史的討論。她曾於2011年寫信給哈佛大學,說明她和Renty的關係,表示希望了解圖像的具體用途。2017年,她明確要求哈佛大學放棄這些照片,Lanier說哈佛雖然對她的請求做出了回應,但都迴避了關鍵問題。

 

哈佛大學發言人Jonathan Swain表示暫時無法回應。

 

藝術界拒絕醫藥公司家族的 「黑心錢」

 

美國的薩克勒家族(Sacklers)很有錢,它們被稱作「止疼片「家族,因生產阿片類藥物奧施康定而登上了富豪榜。「阿片」即罌粟,阿片類藥物由從罌粟中提煉的生物鹼和衍生物製成的,能夠緩解疼痛、產生幸福感,嗎啡、杜冷丁皆為此類藥物。雖然阿片類藥物容易上癮,但是晚期癌症病人非常依賴它們。

 

1996年,薩克勒家族生產的「奧施康定」問世,聲稱成癮度低、安全可靠,藥效持續時間是其他止疼藥的兩倍。藥物上市後,薩克勒家族通過買通醫生大劑量開藥,讓「奧施康定」迅速成為明星藥物,並讓薩克勒家族賺取了上百億美元。

 

但事實證明,「奧施康定」的成癮度很高,將其磨碎吸入口鼻帶來的快感堪比毒品,二十多萬人因為過量服用「奧施康定」死亡。2007年,薩克勒家族承認虛假營銷,並為此支付了6.35億美元的賠償。2018年紐約市市長稱要繼續整頓薩克勒家族。薩克勒家族在美國本土的收益大幅度縮減,將目標對準了海外市場,包括中國。

 

億萬富豪薩克勒家族還是藝術慈善愛好者,英國許多藝術畫廊、博物館、劇院和大學都從他們的慷慨捐贈中獲益。但當薩克勒家族的醜聞爆發之後,曾對「奧施康定」成癮的美國攝影師Nan Goldin克服了藥物上癮,並於2018年開始呼籲藝術界拒絕薩克勒家族的資助。她希望薩克勒家族的錢,能夠轉入治療和教育領域,減輕藥物帶來的負面效果。而據她所知,當時已經拒絕薩克勒家族資助的,只有倫敦環球劇院。

 

攝影師Nan Goldin作品 | 圖片來源:artnet.com拍賣之Nan Goldin主頁

 

今年,又有兩家藝術機構站出來發聲。3月18日,倫敦國家肖像館拒絕接受薩克勒家族基金會提供的100萬英鎊的捐贈;3月21日,英國泰特美術館宣布不再接受相關捐贈。但其他接受資助的機構暫時還沒有拒絕的意思,包括威斯敏斯特修道院、倫敦皇家歌劇院和自然歷史博物館等。

 

反對薩克勒家族的作家LF Kaufmann在接受BBC採訪時說,雖然泰特美術館和倫敦國家肖像館拒絕捐助是大膽的壯舉,但是藝術機構和博物館不代表人類最基本的價值,它們又能代表什麼呢?

 

參考連結:

每日電訊報:大英博物館說,《吶喊》並不是人在尖叫

https://www.telegraph.co.uk/news/2019/03/20/edvard-munchs-scream-isnt-screaming-says-british-museum/

名利場:草間彌生回答普魯斯特問卷

https://www.vanityfair.com/magazine/2019/03/yayoi-kusama-answers-the-proust-questionnaire

藝術報:在Brixton凡·高臥室地板下的發現

https://www.theartnewspaper.com/blog/discoveries-under-the-floorboards-of-van-gogh-s-bedroom-in-brixton

衛報:紙質文件為凡·高的愛情和倫敦生活提供了線索

https://www.theguardian.com/uk-news/2019/mar/17/van-gogh-loding-house-brixton-london-documents

美聯社:訴訟稱,哈佛從早期奴隸照片中獲利https://www.apnews.com/1105a521e969423b8f5a64609b804621

BBC:這是美國最令人討厭的家庭嗎?

https://www.bbc.com/news/business-47660040

泰晤士報:泰特美術館因為藥物醜聞拒絕捐贈

https://www.thetimes.co.uk/edition/news/sackler-trust-now-tate-turns-back-on-donors-over-opioid-scandal-f7hs2jvfm

ArtnetNews:在一個標誌性的決議中,倫敦國家肖像館拒絕薩克勒家族130萬美元的捐贈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sackler-trust-national-portrait-gallery-1492120

ArtnetNews:Nan Goldin如何計劃讓薩克勒家族為阿片類藥物危機負責

https://news.artnet.com/art-world/nan-goldin-sackler-oxycontin-1193594


作者:呂婉婷

編輯:覃旦思;校對:薛京寧

相關焦點

  • 凡·高成了一隻貓,塞尚化身水果商,這個漫畫家比大畫家們更瘋狂
    誇張的藝術大師們凡·高變身的貓在某種程度上很像是斯穆賈本人,女孩魯娜像是他女兒伊萬娜的化身。他們倆聯手創作了兩冊大開本繪本小說《瘋狂藝術史》,一人負責畫、一人負責文字腳本;同時,兩個人攜手在故事裡穿越時空,不斷地參與到西方藝術史名家大師的生活片段之中,從另外的角度觀察他們。
  • 新發現的「小蟲子殺手」或為恐龍起源提供線索:比一部iPhone還小
    據外媒報導,二十多年前在馬達加斯加南部的砂巖盆地發現的一種類似侏儒的恐龍可能為恐龍的起源提供了線索,其中包括翼龍是如何學會飛行的、為什麼這些生物可能會被羽毛等「毛茸茸的」皮膚覆蓋物覆蓋等。周一發表在《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上的這項研究報告描述了首次發現了一批距今2.37億年前的爬行動物化石,這隻爬行動物被稱為Kongonaphon kely。
  • 裸鼴鼠為人類抗衰老提供新線索
    新華社倫敦8月2日電(記者張家偉)體小毛少的裸鼴鼠總是給科學家們帶來新驚喜。英國《生物醫學中心·生物學》雜誌2日發表的一項研究說,有繁殖能力的裸鼴鼠比工鼠活得更久,這與有關哺乳動物生殖和壽命狀況的傳統認知相悖,為人類抗衰老研究提供了新線索。
  • 科學網—DNA提供鳥類遷徙新線索
    日前,一個團隊通過分析其羽毛上的DNA 給出了關於鳥類遷徙的新線索。華盛頓州西雅圖市北方鳴禽保護協會的Jeff Wells說:「儘管還停留在原理驗證階段,但這項技術將對大多數瀕危鳥類的保護工作提供巨大幫助。」 最近的研究發現鳥類羽毛上的同位素比值能幫助科學家粗略了解其覓食區域。此外,針對線粒體和核基因的分析也提供了線索。但這些方法仍不能弄清鳥類在冬天和夏天生存地點的細微差異。
  • 可燃冰中發現了生命體!科學家:為尋找外星生命提供了新的線索
    最近,一組科學家在日本海域研究那裡的可燃冰,驚奇地發現可燃冰中的微觀氣泡中存在生命體。在詳細了解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發現前,先介紹一個概念——微生境。在環境生態學中,微生境指的是一種對微小生物體的特殊生態環境。
  • 「兩個盒子」的藝術碰撞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孟迷)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第五展「騰挪——一所民宅藝術機構的自治之維」於1月17日在歡樂海岸購物中心開幕。該展是盒子藝術空間自2015年5月開放以來的第五場展覽,也是2016年的首展,將持續至3月5日。 前四次展覽分別以藝術實驗為主題,對青年學子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甄選,真實還原學院內當代藝術創作的現狀。
  • 騰挪作品搬進藝術「盒子」
    【深圳商報訊】(記者 梁瑛)作為盒子藝術空間2016年首展,「騰挪——一所民宅藝術機構的自治之維」近日在歡樂海岸購物中心正式開幕。本次展覽是盒子藝術空間自2015年5月開放以來的第五場展覽,前四次展覽分別以藝術實驗為主題,對青年學子藝術家的作品進行甄選,真實還原學院內當代藝術現狀。
  • Science:獼猴的參考基因組為進化和疾病研究提供線索
    ,有望為進化研究和人類疾病提供線索。鑑於獼猴在生物醫學研究中的重要地位,華盛頓大學等多家機構的研究人員近日組裝出獼猴的最新參考基因組,發現了新的譜系特異性基因和擴展的基因家族,有望為進化研究和人類疾病提供線索。研究人員在《Science》雜誌上報導稱,更新後的獼猴基因組組裝將序列連續性提高了120倍。
  • 被毀滅的藝術
    其生前最著名、最重要的作品是為布魯塞爾市政廳金色大廳創作的巨幅四聯組畫,都以正義為主題。在九年戰爭(1688-1697)期間的1695年8月13-15日,法國軍隊對布魯塞爾進行猛攻,隨之縱火焚城,布魯塞爾三分之一建築被毀,威登的四聯組畫化為青煙。它們只在無數崇拜者(包括阿爾布雷希特·丟勒,他在1520年專門提及去布魯塞爾城市金色大廳參觀威登畫作)的遊記和繪畫、油畫和掛毯的模仿品中倖存。
  • 蘇享茂親友:懷疑是盤踞世紀佳緣的團夥作案 呼籲提供線索
    9月11日下午消息,最早曝光WePhone開發者蘇享茂事件的DevLink發布消息稱,收到了來自蘇享茂親友的聲明,公開了部分新的線索,並呼籲社會各界儘可能提供線索
  • 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第八展開幕
    深圳特區報訊(記者 孟迷)9月4日—11月29日,由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主辦、廣州美術學院油畫系策劃組策劃的「鏡像——2016畢業之星的選擇」將持續展出。此外,2016自然夢想家特別行動——棄物意境「廢友圈」也同時成立,一座由中外知名藝術家聯袂打造的「棄物博物館」將於下半年亮相深圳。
  • 北京朝陽:電動車司機撞飛女子後逃逸,「紅色盒子」成關鍵線索
    前不久的一天晚高峰,在廣渠路輔路上發生了一起電動車的事故,其中一輛電動車肇事後逃逸,民警在隨後偵查的過程中,發現這名司機心虛害怕被抓,和民警玩起了捉迷藏。被撞的傷者說:我下班的時候正常行駛,後面突然來了一個車給我撞飛起來了,給我撞倒之後我起來的時候手和胳膊上都是血,我說你給我拿點紙我擦血,後來他給我的時候我就抓著他的手,我就想站起來但是我的腿已經起不來了,然後他就要走,我就要報警,他給我手掰開了之後他就走了。經過醫院診斷,被撞女子盆骨粉碎性骨折,全身多處擦傷,只能靠雙拐輔助前行。
  • 盒子藝術空間第七展進行中
    【深圳商報訊】(記者 梁瑛)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第七展「暗示之輪:隱喻的年代」正在歡樂海岸購物中心舉行。本次展覽由知名策展人鄭念緹策展,展出22位藝術家用不同創作手法創作的涉及電影、聲音藝術、燈光裝置、電動機械裝置、雕塑、攝影、錄像、架上綜合材料等多媒介的大型藝術項目。
  • 從遺物中翻出一張尋親啟事 家人為96歲老兵尋親成功
    蘭亞新在整理父親的遺物時,發現一張黑白老照片,照片裡是一位年輕貌美的女子,高鼻梁,大眼睛,梳著時髦的長髮。這張照片被鎖在一個小木匣裡,蘭亞新介紹,這個棗紅色的木匣子長約30釐米,寬約20釐米,平日放在父親的床頭。在世時,父親從不允許別人翻他的木匣。
  • 或為研究人類跳舞起源提供線索
    作者 | 卡麥拉出品 | 網易科技《知否》欄目組(公眾號:tech_163)研究人員指出,黑猩猩跳「康加舞(conga)」可能是人類舞蹈進化和人類如何懂得節拍韻律的重要線索
  • 《文明6》剛果遺物打法文化勝利思路解析
    導 讀 《文明6》中如果說不用戰爭取得勝利的話,剛果是非常適合的一個,這次就為大家帶來了文明6剛果遺物打法文化勝利思路解析
  • 盒子藝術空間「雙展」開幕
    【深圳商報訊】(記者 杜翔翔)12月17日,華僑城歡樂海岸盒子藝術空間雙展「旁聽——回到直覺」/「有用無用」開幕暨棄物博物館揭幕儀式在歡樂海岸舉行。來自國內外藝術家利用各種廢棄物建成的眾多精美藝術裝置亮相。兩個藝術展將展出至明年2月。
  • 外媒:非洲鱂魚為人類如何延緩衰老提供線索
    現在,科學家說,他們已仔細分析了這種現象背後的機制,並發現,胚胎暫停發育對這種魚未來的壽命、生育能力和成年後能長到多大沒有影響——這表明時間對細胞和組織本身的影響被暫停了。布魯尼特說:「滯育是一種令人著迷的『生命暫停』狀態,能長期保存一個複雜的有機體,而不對隨後的生命產生明顯的此消彼長的影響。」
  • 提供線索最高獎勵30000元!
    提供線索最高獎勵30000元!被執行人:楊挨心涉案標的:7.8537萬元涉案未執行標的:6.3537萬元凡向本院提供被執行人下落線索,申請人自願給予5000元獎勵。本院鄭重承諾:對舉報人及提供的被執行人財產線索予以嚴格保密。
  • 村民遇神秘「大貓」新線索: 山中發現10堆羊骨
    村民遇神秘「大貓」新線索: 山中發現10堆羊骨 他突然意識到,附近可能有「猛獸」,他立即砍下一根鋤頭把粗細的木棒用來防身。  就在這時,羅培發聽到坡下樹林中有草叢被翻動的聲音,他抬頭一看,一隻「大貓」正從樹叢中走出來,嚇得他不敢喘大氣,縮回身子緊抓木棒,手拿砍柴刀,在一處靠近石牆的地方蹲著,注視著「大貓」的行動。  他說,自己當時在坡上,和「大貓」的距離在50米左右,猛獸就從坡下的草叢中慢悠悠地走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