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咖啡文化裡沒有瑞幸

2021-01-10 界面新聞

在談起瑞幸咖啡的時候,我和一家抹茶供應商的老闆坐在他小巧而舒適的茶室裡。這個狹小的空間裝有落地窗,他說那塊玻璃有100年的歷史,窗外是小小的庭院,松樹被修剪的很整齊,院牆低矮,旁邊就是藍色的天空。

這家抹茶老店坐落在距離京都30分鐘車程的宇治,宇治,因為抹茶而名揚天下。老闆50多歲,他說自己不會用電腦,手機也不智能,一生都獻給了家族的抹茶事業。

當我告訴他瑞幸咖啡席捲中國,開店數量趕超星巴克的時候,他神色驚詫,充滿了豔羨,然後默默地說:「500年了,我的店一直這麼大,而且只有一家。」

抹茶在日本大概是慢生活的象徵,而咖啡則可以隨時隨地喝。

實際上,日本人對於咖啡的迷戀不雅於抹茶,甚至是生活中必不可缺的部分。喜愛推動日本咖啡既有品質,喝起來又極為便利。

2013年的時候,7-eleven便利店推出了100日元(6.4元左右)的咖啡,在一年時間裡賣出了超過4億5千萬杯。而他的競爭對手羅森也推出了高端咖啡,一杯185日元(11.8元左右),真是太高端了!

而對於追求咖啡品質的人來說,他們更願意在一個悠閒的下午走進熟悉的咖啡店喝上一杯濃濃的咖啡。

據說,1641年的時候,咖啡傳入了日本。當時,日本已經進入了閉關鎖國的時期,只有長崎還與外界有少量的貿易往來,而咖啡就是從這個狹窄的裂縫中來到了日本。

當時日本著名的知識分子大田蜀山人喝了人生中第一口咖啡,他記錄下來當時的感受:燒焦了的味道,臭,苦澀……

所以當時日本人沒有把咖啡當做飲品,而是認為那是一種「藥」。

一直到1807年,咖啡在日本才小範圍的流行開來。當時日本很多軍人因為攝入蔬菜不足得了水腫病,不知誰傳的,說咖啡可以治癒。

最終,咖啡有沒有治癒水腫病不知道,但咖啡的粉絲越來越多,他們還給自己起了個綽號——咖啡黨。

一些咖啡銷售商甚至打出了咖啡可以長壽的宣傳口號,於是咖啡終於成為了一種飲品而不再是藥品。

1858年,咖啡豆成為一種商品在日本售賣。此後,日本國門打開,咖啡更加堂而皇之進入了日本。

有文字可考的日本第一家咖啡館在東京的下谷地區,店名叫「可否茶館」—日本很多咖啡廳都取名為「契茶屋」。其實主打產品是咖啡。而「可否」這倆字的日文發音接近於coffee的發音,由此得名。

再之後,東京一家咖啡店推出了冰咖啡廣受歡迎。這是因為日本人喜歡生冷的食物和飲品。今天,你走進一家餐廳,服務員首先會給你端上一本冰水。據說,日本是冰咖啡的發祥地。

到此時,日本的咖啡文化正式興盛起來。很多作家都是咖啡愛好者,比如森鷗外和他的作家朋友們組成了咖啡品鑑小組,一起品嘗味道濃鬱的法式咖啡。

1969年,日本率先推出了罐裝咖啡,同時,日本的自動售賣機開始普及,這些都推動了咖啡文化的蔓延和發展。時間進入80年代,日本咖啡廳遍地開花,日本咖啡協會認為,那時候咖啡文化在日本迎來了鼎盛時期。

此後,咖啡的形式越來越多樣,在日本一些酒店會提供便捷的手衝咖啡:一個紙杯,一包咖啡粉,一張濾紙。掛耳咖啡也流行開來。

這些多樣性有一個隱喻,在追求便利的同時,儘量給消費者提供品質高的咖啡。不管形式如何,咖啡的味道不能打折。

作為世界第四大咖啡消費國,日本人對咖啡的品質要求很高,而即使是100日元咖啡,雖然追求快捷,也不能損失品質。

比如,日本咖啡廳會仔細遴選咖啡豆,然後自己進行烘焙,拿速溶咖啡對付你的情況幾乎不會存在。

我經常會從千葉縣一家小咖啡館門口經過,每每走過,都能聞到香濃的烘焙咖啡的味道。

咖啡店Cafe deL』Ambre也有自己的烘豆機,店主叫關口一郎,他被稱為日本咖啡界的活化石,這是因為他一直努力將匠心注入到咖啡中,他說自己一生的追求就是締造「一杯好喝的咖啡」。

我當時喝的是曼特寧咖啡,口感順滑,居然還有回甘。關口一郎說:「日本大部分咖啡店都會有自己的手衝方式,烘焙程度不同,衝泡的方式也各異,相同的是,都要經過了無數次測試,找到最佳的口味。」

除了注重品質,日本咖啡廳也想盡辦法用更好的空間設計來吸引消費者。在東京青山匯集了很多具有現代藝術風格的咖啡廳,你甚至分不出來他們是藝術館還是咖啡聖地。

東京清澄白河也是咖啡館聚集地,既有古樸的和風咖啡廳,也有精心設計的現代風格。還有飛機主題咖啡廳、貓主題咖啡廳,不一而足。

提倡標準化生產的星巴克在日本也不拘一格。他們也在努力融入日本的文化中去。

2017年,星巴克在日本古都京都開了店,這座建築有百年歷史,醇香的咖啡味與古建築散發的寧謐雋永居然毫不違和。星巴克並沒有破壞這座老屋的形態,日本式暖簾、推拉門、榻榻米、隔斷依然保留完好,有種歷久彌香之感。

去年,日本宣布1月9日為牙買加藍山咖啡日,這是什麼意思?在1953年3月,咖啡供應商Mavis Bank Coffee Factory的Keble Munn咖啡首次直接運往日本。到2019年,牙買加每年咖啡產值約為2500萬美元。其中85%的產量來自小型農戶,而每年70%的藍山咖啡被出口到日本。

藍山咖啡被認為是世界上最優質的咖啡之一,從源頭上,日本人就把控住了咖啡的品質。日本咖啡協會認為,藍山咖啡平衡了甘、酸、苦三種味道,特別是酸味可以有效地中和苦味。

在1969年的時候,日本為牙買加提供了大筆貸款用於咖啡豆的採摘、咖啡生產水平的提升,提升了藍山咖啡的質量——當然,日本的最終目的還是自己能喝上醇美的藍山咖啡。

正是在日本的幫助下,藍山咖啡不斷擴大產量,而日本財團也承包了藍山咖啡的銷售。

當時,日本與牙買加咖啡工業局(CIB)籤訂了30年的合約,持續投資牙買加咖啡業,因此在2009年前,牙買加藍山咖啡基本為日本財團包銷。例如:1992年,牙買加賣給日本688噸藍山咖啡,賣給美國75噸,賣給英國59噸。

2008年,在雙方合約到期後,正遇到全球經濟危機,日本經濟低迷,購買力下降,加上牙買加咖啡農覺醒,不願意再被日本商人壟斷市場,因此對咖啡生豆進行了大幅度提價,到目前,日本購買牙買加藍山咖啡的量已經由之前的90%,降到70%。但依然是第一大買家。

在告別抹茶店老闆之後,我回到了京都,在小路上遊蕩。路邊有個小書店卻也散發出咖啡的香味。我走進去,在書架上拿下一本書,點了一杯咖啡。喝一口真是醇美。

我問老闆,為什麼書店的咖啡可以做得這麼好喝?他說:「如果一家書店的咖啡做得好喝,不也是我們的一大特色嗎?」

星巴克創始人霍華德·舒爾茨有一本暢銷書叫《將心注入》。是的,把心注入才會做出一杯好喝的咖啡。

心,比資本更重要。

(註: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責編郵箱:zhoujing@jiemian.com)

相關焦點

  • 瑞幸咖啡,復活?
    雖然漲價了,但還是用性價比留住了忠實消費者,還在私域社群裡撬動復購率。暫停無人零售,快取店站上C位,將成本向性價比最高的門店傾斜。 3、差異定價、拓展合作平臺,沒有資本的持續輸血,瑞幸真能奇蹟般地復活嗎? 臨近年末,中國咖啡市場賽道又熱鬧起來。
  • 一二線咖啡,三四線奶茶,小鹿茶品牌獨立背後的瑞幸格局
    而一個值得參考的案例則是,在和中國文化相近的日本市場,茶系飲料佔據日本軟飲料市場銷售額的25%,是最大的軟飲料品類。而一個好消息則是,海外巨頭在茶飲方面一直缺乏成功經驗,大概是文化理解方面的問題。雀巢、可口可樂、星巴克等在這方面的拓展接連失利,日本的本土企業還是把握著茶飲市場的大局。
  • 瑞幸咖啡的「人事兒」
    1月6日晚,社交平臺曝出《關於罷免郭瑾一瑞幸咖啡董事會主席和CEO的請求信》,瑞幸咖啡七位副總裁、所有分公司總經理和核心業務總監總共24人籤字畫押,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郭謹一。 瑞幸咖啡剛剛經歷了一番煉獄,被曝虛假交易22億人民幣後,瑞幸咖啡面臨國內外多項調查,管理層充滿動蕩,但並沒有陷入破產倒閉的境地。
  • 瑞幸咖啡上市花了多久?瑞幸咖啡上市歷程一覽
    綜投網(www.zt5.com)4月3日訊   美東時間4月2日晚間,瑞幸咖啡股價暴跌開盤後,瑞幸咖啡股價就觸發熔斷機制,在20分鐘內連續三次觸發熔斷。截至發稿,瑞幸咖啡共計在盤中六次暫停交易,跌幅68%。  那麼,瑞幸咖啡上市時間多長時間?  一路狂奔,運營18個月即上市  從2018年1月1日瑞幸咖啡試運行,到2019年5月份正式上市,瑞幸咖啡刷新中國企業近期赴美上市的最快速度,可以說是資本的寵兒。
  • 瑞幸咖啡,復活了?怎麼做到的?
    瑞幸咖啡究竟是怎樣從人人豔羨淪落到人人喊打,將「一手好牌」打爛的?簡單來說,欺騙資本,沒有盈利,還在造假。從2019年4月起到2019年末,瑞幸咖啡公司通過虛構商品券業務增加交易額22.46億元,虛增收入21.19億元(佔對外披露收入51.5億元的41.16%),虛增成本費用12.11億元,虛增利潤9.08億元。
  • 瑞幸咖啡的三大未解之謎
    但稍微想一下會發現,中國人均咖啡消耗量每年4杯恰恰說明了市場容量之小,即使增量較高,市場成熟度是否到達消費升級的臨界點還很值得懷疑,更何況還有飲食習慣、文化習俗等因素在影響著咖啡的消費習慣。咖啡愛好:對於愛好咖啡的人來說,大多都會選擇精品咖啡館或者自己手工調製,他們不光人群數量太少,而且對咖啡口味有很高的要求。從現在的瑞幸咖啡產品質量和外界評價來看,根本無法吸引到這群咖啡發燒友,而瑞幸本身也不是面向這群人的。也就是說瑞幸咖啡似乎在一個不上不下的位置上,既沒有速溶咖啡、便利店咖啡的性價比,又沒有星巴克的社交氛圍感,更沒有打動發燒友的口感。
  • 瑞幸咖啡主題店,你去過幾個?
    以體驗為主的「悠享店」,面積約80-200平米,經過精心裝修與打造,可以體驗到瑞幸獨有的咖啡文化氛圍。小商發現,每開一家店,瑞幸咖啡就會通過用戶補貼來獲取客戶,贏得了用戶的熱烈追捧(其中當然也包括小商我)從2018年起,瑞幸咖啡陸續在全國開設了一系列主題鮮明的門店,用厚重的文化色彩和富有情懷的 IP 符號為品牌賦能,其中有:故宮主題店、馮唐主題店
  • 「小藍杯」瑞幸咖啡,給消費者帶來高效、優質的咖啡體驗
    咖啡作為當代人喜愛的熱門飲品之一,無論是在公司,還是在高鐵、飛機上,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作為中國新零售咖啡運營商,「小藍杯」瑞幸咖啡成功打造了一杯人人喝得起、喝得到、喝得值的好咖啡,給消費者帶來了高效、優質的咖啡體驗。 一杯咖啡的風味如何,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咖啡豆的品質。
  • 渾水如何做空瑞幸咖啡?
    接著渾水給出一個可能,通過第三方的媒體追蹤顯示瑞幸在2019 Q3大幅誇大了其廣告費用,高達150%,而這些多出來的錢通過關聯交易回到了瑞幸公司,用來充當其每個門店的收入。另外瑞幸號稱在擴展品類,2019 Q3收入裡有6%來自於「other product」,而這一數據也被誇大了400%。
  • 瑞幸咖啡 還有詩和遠方嗎?
    來源:莫開偉作者謝軍系經濟學博士近日,瑞幸咖啡收到了市場監管總局開出的罰單。瑞幸咖啡為其造假行為付出慘重代價。從成立到上市,短短一年半的時間裡,瑞幸咖啡刷新了IPO紀錄。至此,瑞幸咖啡財務造假事件畫上句號。不過,筆者要說的是,瑞幸咖啡並非一無是處。即便瑞幸咖啡財務造假重創了自身企業形象、擠壓了融資空間,但經營模式卻為業界所樂道。瑞幸咖啡對於企業的精準定位——服務都市白領階層,無論是產品服務還是門面形象,都迎合了消費群體需求。
  • 速溶咖啡逆襲:瑞幸之後,這個咖啡品牌也火了
    出差去偏遠的地方,沒有咖啡館,就帶著冷萃速溶咖啡,隨時衝一杯。 世界咖啡組織曾經列出過全球傳統咖啡消費市場,包括美國、加拿大、歐盟和日本等地區,中國並不在列。但與此同時,中國咖啡市場的增速卻跑贏了全球大盤,2017年,中國咖啡消費市場增速15%,同一年,全球咖啡市場增速僅2%。 增長數據令人驚喜的同時,也不乏明星案例。
  • 比咖啡還提神的「宮鬥大戰」,瑞幸咖啡還能好好賣咖啡嗎?
    沒想到,熬過了2020,2021年新年開端,瑞幸咖啡再度被攪渾。 近日,瑞幸咖啡傳出驚天大瓜,多位高管籤署聯名信,要求罷免現任董事長兼CEO郭謹一。
  • 「碰瓷」過頭的瑞幸咖啡,真的是在做咖啡麼
    昨天,瑞幸咖啡「炮轟」星巴克涉嫌壟斷,受到不正當競爭待遇,擬向有關法院提起訴訟。原因是控訴星巴克與很多物業籤了排他協議,並施壓供應商要求二選一。星巴克在幾小時後做出官方回應稱:「我們歡迎有序競爭,彼此促進,不斷創新,持續提升品質和服務,為中國消費者創造真正的價值。但我們無意參與其他品牌的市場炒作。」
  • 瑞幸咖啡能涅槃重生嗎?
    從今年4月份曝光財務造假,到經過海內外監管部門多次調查與處罰後,相信瑞幸已經意識到了這一點。在資本市場上,瑞幸臉上無光,讓人敬而遠之,但戳破光怪陸離、似真似幻的泡沫,重新回歸做好咖啡的初心,瑞幸未必沒有翻身機會9月22日,市場監管總局通報了對瑞幸咖啡的行政處罰,瑞幸咖啡(中國)有限公司及協助其造假的40多家涉案公司機構被罰共計6100萬元。
  • 瑞幸咖啡騙局「終於」玩不下去 其之不幸是誰之大幸?
    我們內在的競爭文化有劣根性。」   但隨著瑞幸貌似不斷高歌猛進,各界精英包括我的同事,也就從懷疑瑞幸,逐漸變成了懷疑自己。有名家在研究了瑞幸炫耀的運營模式後,微調了視角:「他們有一定道理和商業邏輯。過去我們把咖啡當作服務業,但他們把咖啡店做成了自提網點。別人賣服務賣體驗,他們賣產品賣快捷。唯一的問題,咖啡是不是剛需。」
  • 鬥歸鬥,但別影響我喝瑞幸咖啡
    而在此前瑞幸造假事件後,包括時任董事長陸正耀在內的管理層被停職調查,所涉及的指控與聯名信中列出的郭謹一罪狀如出一轍。事實上,這次內鬥的關鍵還是權利之爭。造假事件後瑞幸並沒有垮掉,反而業績慢慢向好,令人垂涎;而據一位接近瑞幸咖啡的行業人士表示,「郭不聽話,陸不高興,要換人。」
  • 瑞幸咖啡籤署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精品咖啡豆採購大單
    1月5日(北京,衣索比亞駐華大使館)瑞幸咖啡與合作夥伴籤署有關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精品咖啡豆採購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據協議約定,瑞幸咖啡計劃於2021年至2023年,每年在衣索比亞耶加雪菲產區採購總量1000至2000噸的精品咖啡豆。
  • 瑞幸咖啡,品牌營銷的歷史選擇?
    2020年4月3日 天氣晴 | 西柚weekends 第6期瑞幸咖啡SEC公告全文:承認虛假交易22億元。股價從26.2美元,最低跌至不到5美元,暴跌80%。這樣的慘澹情況,可能比鼎盛時期的樂視稍微好點兒。
  • 瑞幸咖啡:成於資本,敗於內鬥?
    投稿來源:異觀財經瑞幸咖啡一直都是輿論的「寵兒」。瑞幸咖啡創立之初,通過社交分享的裂變方式,大手筆燒錢補貼,以獲取用戶。通過「碰瓷」星巴克博取眼球,吸引輿論關注。瑞幸咖啡在資本助推下,在IPO道路上一路開掛,成立一年多就登錄美股市場,在納斯達克掛牌上市,耀眼程度甚至超過拼多多,也贏得瑞幸咖啡短暫歷史中的「高光時刻」。
  • 民族咖啡品牌瑞幸,自爆銷售額造假22億,騙美國人錢就是英雄嗎?
    星巴克是不登大雅之堂的飲食文化代表符號,在故宮開店是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糟蹋!不知道星巴克是否有在印度的泰姬陵,埃及的金字塔,英國的白金漢宮等等世界文化瑰寶和奇蹟裡開分店的宏偉計劃,但請先從中國的故宮裡撤出來!這件事,在當年的中國網絡輿論場掀起了巨大的震動。最終,故宮迫於壓力,將當年它主動邀請來的星巴克清退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