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繪就小康圖景:凸顯生態底色 景區實現化工企業「清零」

2021-01-08 中國新聞網

12月23日,揚州舉行「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景區專場。 崔佳明 攝

中新網揚州12月23日電 (記者 崔佳明)良好生態環境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色。23日,蜀岡—瘦西湖風景名勝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胡曉峰表示,「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堅決打好『藍天、碧水、淨土』三大保衛戰,努力將景區打造成為美麗揚州的樣板區。」

當日,揚州市委宣傳部、揚州市政府新聞辦舉行「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景區專場。會上,胡曉峰從著力提升產業層次,發展動能更加強勁;加快完善城市功能,宜居品質更加突出;持續推動汙染防治,生態優勢更加彰顯;不斷加大民生投入,群眾生活更加美好四個方面介紹近年來景區在決勝全面小康、推進高質量發展,以及今年以來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一些做法和成效。

揚州「第一名片」瘦西湖。(資料圖) 孟德龍 攝

「2500多年的建城史為揚州積澱了豐厚的文化遺存,留下了美好的自然生態。」這是揚州人最引以為傲的。景區「兩堤花柳全依水,一路樓臺直到山」的美景,吸引著中外賓朋「煙花三月下揚州」。

生態底色是景區最大的優勢所在。胡曉峰說,景區實行「治企、限煤、管車、抑塵、禁燃」五氣同治、聯防聯控。持續開展「小散亂汙」企業綜合治理,先後關閉「小散亂汙」企業241家;整治鍋爐42臺;關停煙花爆竹零售點15家;在全市率先建成規模餐飲單位油煙在線監控系統的同時,強化工地、道路揚塵管控,共同守護「氣質」景區。

揚州繪就小康圖景,凸顯生態底色。 (資料圖) 孟德龍 攝

與此同時,景區推進「水資源、水生態、水環境」三水統籌、系統治理。在全市率先建成智慧水務自動控制平臺,實現所有河道全天候高效監管,確保河道長治久清。堅持「預防為主、保護優先」,促進土壤資源永續利用。2017年以來,先後關停5家化工企業,實現化工企業「清零」目標,減少土壤汙染風險。

「景區重點發展低能耗、高附加值的現代服務業,培育形成旅遊休閒、科創、文創、大金融、大健康等五大主導產業。」胡曉峰還告訴記者,落戶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封頂,進入布展階段,明年7月1日前將和運河非遺文化街區首發工程同步亮相。

生態好,城市才能美麗;能宜居,民眾才能幸福。胡曉峰說,景區不斷加大民生投入,從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滿足老百姓多層次、多樣化的民生需求。今年來,景區為115戶低保對象、554名殘疾人,42名特困人員及困境兒童發放救助補貼380萬元。「十三五」期間,景區共發放低保金944萬元、發放慈善救助72.2萬元,基本做到困難群眾「出現一個發現一個,發現一個幫扶一個,幫扶一個解決一個」,實現「不讓一戶家庭因生活困難而過不下去」目標。(完)

落戶運河三灣生態文化公園的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主體封頂,進入布展階段。 孟德龍 攝

相關焦點

  • 揚州生態科技新城小康圖景:「長在花園中的高鐵站」
    3日,揚州舉行「聚力強富美高,決勝全面小康」系列新聞發布會生態科技新城專場。 崔佳明 攝中新網揚州12月3日電 (記者 崔佳明)揚州生態科技新城鐵腕「治汙」,昔日「髒亂差」變成「綠淨美」,藍天碧水淨土業已成為新城的「最亮標識」。
  • 泗洪:牢握「四色融合」畫筆 繪就小康幸福圖景
    近年來,江蘇省宿遷市泗洪縣界集鎮緊緊圍繞「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奮鬥目標,以紅色文化為引領,重點發展金色稻米、綠色苗木和藍色水產三大特色農業產業,用「紅金綠藍」四色融合畫筆,繪就全面小康幸福圖景。2019年以來,朱家崗烈士陵園接待周邊和外地遊客超過3萬人次,從無人問津的貧困村,到遊客雲集的現代「紅色小鎮」,在實現群眾增收致富的同時,曾經的經濟薄弱村,如今集體收入也突破了70萬元。以金色之筆,繪就十裡稻香圖景金秋十月,稻穀飄香,沁人心脾。
  • 福建三明:綠色發展繪「濃」轉型底色
    新華社福州2月22日電  題:福建三明:綠色發展繪「濃」轉型底色  新華社記者劉姝君、林超、張逸之  莽莽林海,一望無際;清溪如帶,蜿蜒其間。地處福建中部的三明市,森林覆蓋率達76.8%,被譽為中國最綠省份的「綠海明珠」。
  • 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規上企業100%復工
    揚州生態科技新城規上企業100%復工防控日日清 復工再加速 中國江蘇網訊 3月2日上午,揚州生態科技新城杭集鎮倍加潔集團的生產車間,記者看到,除了配備口罩回收箱外,門口還張貼著「保持通風,勤換口罩」的宣傳要求。生產線上,員工之間都保持著適當距離。
  • 蘇州:鋪陳「環境美」底色 延伸全面小康力度
    原標題:蘇州:鋪陳「環境美」底色,延伸全面小康力度   在工業化、城市化、國際化進程中,蘇州把生態環境「高顏值」和經濟發展「高質量」當作一幅「雙面繡」來精工細作
  • 長江生態修復有多難:重化工密集布局 過度開發
    近日,《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沿長江下遊江蘇段採訪時發現,與數年前相比,沿江各縣市的生態環保意識加強,他們不僅主動削減和搬遷對長江汙染嚴重的危化企業,而且還加強對長江岸線資源的科學布局和合理利用,對難以搬遷的重化企業加大環保投入力度,通過技術改造進行轉型升級,實現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雙贏。
  • 揚州搭建環境地理信息系統 實現數據可視化、決策科學化
    集成11個需求模塊,在地圖上將環保專業數據製成專題圖層在「揚州環境地理信息系統」中,記者看到這套系統集成了汙染源、水環境、氣環境、聲環境、土壤與生態、固廢管理、輻射管理、建設項目、機動車排氣、綜合分析、模型分析共11個模塊。這11個模塊實際上是在地圖之上將揚州環保的專業數據製作成專題圖層。
  • 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金字招牌」這樣煉成
    日前,國家生態環境部、商務部、科技部聯合印發《關於批准蕪湖經濟技術開發區等10家園區為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的通知》,嘉興港區作為全國唯一一家省級化工園區榜上有名。  化工新材料一直是嘉興港區的主導優勢產業,但也帶來了生態環境汙染的隱患和擔憂。此次榮獲國家生態工業示範園區「金字招牌」,嘉興港區的高質量發展邏輯與實現路徑尤顯珍貴。
  • 生態環境部部長赴浙江、江蘇、山東三省調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
    他強調,要保持方向不變、力度不減的戰略定力,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統籌推進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保工作,確保如期實現汙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提高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綠色底色和成色,不辜負黨中央的重託和人民群眾的期盼。三天三省五地,黃潤秋先後就水、大氣環境治理,生態保護監管以及推動企業高質量發展進行調研。
  • 「後浪」課堂 | 杜鵑:綠水青山下 繪就小康夢
    「後浪」課堂 | 杜鵑:綠水青山下 繪就小康夢 2020-11-21 22:1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綠色金融增色八閩大地 興業銀行繪就清新福建「工筆畫」
    來源:經濟日報從福州公交的線網建設到泉州五裡橋畔的休閒慢道,從龍巖傳統企業生產線的綠色升級到寧德鋰電池的新能源產業鏈,從廈門生活垃圾的分類處理到南平三江六岸的綠化景觀工程……一個個綠色項目在八閩大地上用工筆勾勒出的美麗生態畫卷,見證著福建生態環境「高顏值」與經濟發展「高素質」的齊頭並進,也見證著根植福建的興業銀行如何發揮綠色金融優勢,做好福建「生態+」文章。
  • 江蘇「生態環境高質量」交出亮眼成績單 魚米之鄉如今天更藍水更清
    灌河入海口是鯨魚成群交配產仔的水域,前些年由於化工企業發展,水質受到嚴重影響,2008年起便難覓偽虎鯨蹤影,近年連雲港強力推進「兩灌」化工園區整治,灌河水質變好,偽虎鯨又來活動了。【縱深】 「無論是南京長江段江豚戲水、太湖桃花水母重現,還是連雲港灌河口偽虎鯨群回歸,都是江蘇生態環境質量改善最直觀的體現。」
  • 綠色為底,繪就長江大保護「鎮江新區畫卷」
    壓實「河長制」工作,實行「一河一策」治理策略,努力實現水清河暢、岸綠景美。總長4.78公裡的祁家港徹底告別「黑髒臭」,成為鄉村環境的特色亮點,並申報了江蘇省農村生態河道,丁卯四明河、張許河總體達到消除黑臭要求。持續推進丁卯團結河、大港河、大路吳沙河等骨幹河道治理,啟動河道疏浚工程、系統推進雨汙混流排口整治,確保水面清暢、水質達標。
  • 修復長江生態環境 守護「一江春水向東流」
    經過艱苦努力,目前國家生態環境警示片所披露問題均已完成整改,在沿江11個省市中率先實現問題整改清零。為建立長效機制、不斷提升長江生態環境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水平,江蘇還發布了10項地方環境標準,《江蘇省生態環境監測條例》成為生態環境監測領域全國第一部地方性法規;選擇10個產業園區,開展生態環境政策集成改革試點,推出16項「放管服」改革舉措;實施133個「綠島」試點項目;制定在生態環境監管中保護企業合法產權的「二十三條」,完善差別化管控機制,充分調動企業治汙的積極性;利用科技手段推行
  • 「十三五」開啟民樂生態工業園區經濟新圖景
    今年是「十三五」開局之年,民樂生態工業園區勾畫新藍圖,出臺新舉措,努力探索創新驅動的新路徑。  發展的總體要求是: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中央歷次全會精神及中央、省市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緊緊圍繞「四二」部署,實施「六六」戰略,按照生態循環、創新驅動、擴容增量、提質增效的原則,大力發展農副產品加工、化工新材料、裝備製造3大主導產業,著力培育生物製藥戰略性新興產業,全力扶持現代物流綜合配套服務產業,以綠色有機食品加工業為主要突破口,加快構建新型工業經濟發展體系
  • 南京燕子磯化工企業搬遷後18家企業地塊土壤修復
    北極星環境修復網訊:作為南京市傳統老工業集中地,燕子磯地區化工企業眾多,環境汙染較重,安全隱患較大。5年前,南京市啟動了化工企業整治行動,鐵腕關停了51家小化工。剩餘的十幾家大化工搬遷工作有序推進。5年後,燕子磯新城片區情況如何?不久前,市政協召開了十三屆33次主席會議,聽取江南小化工集中整治工作現場指揮部關於南京市「燕子磯老工業區集中整治情況的通報」,並進行了協商討論。
  • 江蘇沿江化工企業開始退出:常州4家化工企業籤訂騰退意向書
    江蘇沿江化工企業開始退出:常州4家化工企業籤訂騰退意向書 澎湃新聞記者 徐路易 2019-05-10 19:45 來源:澎湃新聞
  •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念好「山」字經 加快奔小康——重慶武陵山區城鎮群生態脫貧記 2020-09-05 10:17:49   來源: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