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疫情管控升級 春節假期餐飲業經營面臨挑戰

2021-01-13 金融界

來源: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北京1月13日訊 近期,國內多地疫情管控升級,在各地加強防疫管控措施中,餐飲經營服務場所因人員密集接觸等特點受到重點關注。隨著各地管控的升級和餐飲消費傳統春節旺季的到來,正處於復甦期中的餐飲行業再次迎來挑戰。

各地加強餐飲經營場所防控

1月5日,商務部印發了《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要求餐飲服務單位嚴格控制人流密度,提倡餐飲服務單位建立顧客預約制度,就餐時間不超過兩小時。

在此時間前後,各地商務局、市場監管部門以及餐飲行業相關組織也集中發文,對餐飲業在疫情防控方面提出新的要求。

2020年12月31日,商務部發布了《餐飲服務單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技術指南(第二版)》。作為配合商務部編寫該指南單位,中國烹飪協會方面表示,第二版《指南》對正常運營的餐飲服務單位疫情防控要求進行了更有針對性的調整,結合目前疫情防控的特點,增加了原材料、冷鏈食品的採購和防控要求,並對到店消費者的信息登記,外賣餐品包裝等內容進行了細化。

同日,中國飯店協會發布《元旦春節期間住宿企業疫情防控指引》強調,根據本地疫情防控的具體要求,審慎接待大型會議及活動,控制會場接待人數,50人以上活動應制定防控方案,嚴格落實有關措施。此外,還應加強食品來源可追溯制度,對進口冷鏈食材嚴格按照當地防疫及市場監管部門要求做好防疫管理。就餐區域應保持空氣流通。

1月2日,北京市商務局下發《常態化疫情防控下餐飲行業經營服務指引》,指引強調,餐企需嚴格落實「四方責任」, 做好常態化環境監測和預防性消毒工作,落實好常態化測溫制度,體溫正常且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

1月5日,廣州市商務局發布《廣州市春節期間餐飲服務業新冠肺炎疫情精準防控工作指引》,要求餐飲服務單位,控制餐廳(館)就餐人數,拉開桌位間距,確保間隔在1米以上;鼓勵提供訂製化年夜飯外賣服務和團餐預訂配送服務;大型群眾性活動,需按有關法律法規審批或備案。

1月11日,西安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西安市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聯防聯控工作」新聞發布會,要求餐飲單位應提供「公筷公勺」服務,並提倡單桌人數不超過9人、聚餐時間不超過兩小時,春節期間不搞群體性聚會接待。

同日,河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疫情期間餐飲消費警示》,要求農村集體聚餐舉辦者和承辦者應按照「誰舉辦誰負責,誰承辦誰負責」的原則,落實食品安全和疫情防控主體責任,超過50人的聚餐應向當地疫情防控部門報告。

疫情防控形式嚴峻 餐企首先要「活下來」

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9年全國餐飲收入46721億元,其中15.5%來自春節期間這一傳統的消費旺季。而在2020年年初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讓這15.5%幾近消失,同樣讓餐飲業迎來了艱難時刻。

「一天只有1180塊錢,這麼多年的經營,可以說是最冰點的一天,連成本都賣不出來」,隨著所在城市的疫情變化,位於東北某地的火鍋企業負責人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受疫情影響,目前公司已有關店止損計劃,具體還要看各個門店所在地疫情的近期發展情況。

綜合其他媒體報導,受疫情影響,今年部分地區餐飲企業的年夜飯訂餐量較以往有明顯下降。在此背景下,一些企業嘗試根據消費者訴求,提供送餐到家服務,小份菜、位菜等也已經融入年夜飯市場。另外,專車配送、半成品加工等新的供餐形式也逐漸出現。

有北京地區正餐企業負責人對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表示,對於年夜飯的預定,消費者還存在一定的觀望情緒,有消費者預定後年夜飯又取消的情況出現,整體預定大約在75%左右。對於如果出現年夜飯消費管控情況,該負責人表示,將為消費者提供半成品配送服務。

餓了麼相關負責人表示,2020年受到疫情因素影響,餐飲行業的線上化增長很顯著,行業內的不少商家已經開始籌備今年線上年夜飯以及年貨的零售供應,預計2021年春節從參與品牌到提供的年夜飯菜品種類和數量都將進一步提升。今年的線上年夜飯,消費者預計在2月初就可以在餓了麼上提前預訂。另外,今年北京鼓勵在京過年,北京的外賣預計也將迎來高峰,餓了麼將做好各項運力保障和供應協調,滿足消費者「年夜飯到家」需求。

對於春節期間餐飲企業經營,《紅餐網》發文提出,目前,疫情發展和走向還存在很多不確定性,相比賺錢、翻盤、拯救餐飲營業額,做好防疫防控措施才是首要準則,是餐廳經營的重中之重。

在備貨上,儘可能採取多手準備和預案。比如一些已經在籌備年夜飯的餐企,首先要根據消費者的預定情況,合理控制庫存的食材儲備,其次也要提前和顧客提前溝通,一旦在春節期間出現無法聚餐的情況,預定的菜品可以採取自提或者閃送服務等方式進行配送。

紅餐網專欄作者王冬明表示,「疫情影響是整體的,尤其是在重災區,別在營業額上較勁。作為老闆,要知道樹倒猢猻散,所以不要顧及面子,關店止損,活著比啥都強。」

相關焦點

  • 美團收銀髮布餐飲業營銷洞察報告:疫情加速供給側數位化進程
    5月14日,美團收銀聯合美團研究院發布了《疫情下餐飲業營銷洞察報告》(以下稱為《報告》)。《報告》顯示,自疫情發生至今,餐飲業陸續經歷了斷崖下跌、消費低迷、復甦回暖、相對穩定期四個階段。截止目前,餐飲商戶復工率已恢復至正常水平的90.7%,消費復甦率恢復至80%以上。
  • 讓網上文化為春節假期添彩
    各地相關部門要組織豐富多彩的網上文化活動,讓人們在春節假期也能實現「網絡幸福年」「網絡文化年」「網絡快樂年」郭元鵬剛剛過去的元旦假期,各地在切實做好常態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文化活動。元旦假期,2021國家大劇院新年音樂會在線上舉辦,國家大劇院音樂藝術總監呂嘉率領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合唱團,以管弦樂、器樂協奏、合唱、民樂、聲樂及朗誦等多種舞臺形式演繹了經典名篇。雖然現場觀眾少了,但網上觀眾多了,也沒有因為線下活動減少而影響人們享受跨年文化的歡樂和幸福。隨著春節臨近,各地正在籌劃舉辦各種文化活動,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旅遊安全工作非常重要。
  • 西陵區關於春節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集體聚餐疫情管控溫馨提示
    西陵區關於春節期間餐飲服務單位集體聚餐疫情管控溫馨提示 2021-01-08 18:1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專訪艾默生:疫情下冷鏈的機遇與挑戰
    曾蕩:「生鮮電商+冷鏈配送」帶來需求增長:相關數據顯示,由於「無接觸配送」模式逐漸成為民眾保證鮮食採購的主要手段,2020年春節期間,生鮮類APP的平均日活率同比增幅為107.17%。相比之下,2018年生鮮電商滲透率僅為3.8%。可以說,疫情之下,生鮮電商+冷鏈配送的結合不僅滿足了民生需求,也給整個冷鏈市場注入了一劑發展強心劑。
  • 海底撈漲價後,西貝、喜茶、胖哥倆也漲了,餐飲業也要割韭菜了?
    雖然疫情期間運營成本上升,餐飲企業需要面對很大的壓力,但這樣的回應,顯然並沒有得到消費者諒解,「可以理解,但我不吃」不知道,悄悄漲價之後的海底撈,清明節假期的整體消費量如何。只是清明節過去之後,有用戶發現,清明節假日結束後,海底撈價格有所回落。海底撈之後,西貝、喜茶、胖哥倆悄悄漲價事實上,被發現漲價的不止海底撈一家。同樣漲價的還有西貝莜麵村。
  • @河北人 疫情防控不放鬆,元旦春節該咋過?
    2021年即將到來,元旦、春節兩個假期在向我們「招手」。元旦、春節是親友團聚、外出旅遊的高峰期,各地人員流動性將大大增加,疫情防控將面臨重大考驗。專家提醒,元旦春節期間,儘量不要安排外出旅行和聚集活動。如果確實需要聚集出行,也一定要做好防控措施。過節了,聚一聚?
  • 【普法特別課堂】延長的假期是什麼假?企業如何防控疫情?
    編者按:國務院於昨日發布《國務院辦公廳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國辦發明電〔2020〕1號),決定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那麼問題來了,延長的假期屬於什麼性質?
  • 春節假期延長到正月初九,正月初十正常上班
    春節假期延長到正月初九,正月初十正常上班 國務院辦公廳27日發布關於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的通知。經國務院批准,為加強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有效減少人員聚集,阻斷疫情傳播,更好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身體健康,現將延長2020 年春節假期的具體安排通知如下: 一、延長2020年春節假期至2月2日(農曆正月初九,星期日),2月3日(星期一)起正常上班。
  • 中國飯店協會:2018年住宿餐飲業總收入近5萬億元,餐飲業收入42716...
    新華網北京7月3日電(王忻)7月3日,新華網攜手中國飯店協會、中公委租賃式公寓創新研究中心聯合發布了《2019中國餐飲業年度報告》和《中國長租公寓行業運營情況分析報告》。」是協會連續十年發布、全面展示餐飲業發展情況的報告,主要內容包括領軍企業排名、主要的經營指標標杆、企業信心指數等,是業內公認的權威數據。
  • 疫情下社會資本辦醫機構經營「飽受風雪」 將面臨洗牌升級
    在疫情期間,社會辦醫機構的經營也受到了衝擊。不過,3月中旬,隨著社會辦醫機構逐漸開診,就診患者增多,行業信心已經升溫。陳先生說,口腔醫療是剛需,所以他的門診部只要「扛一扛」,應該能扛過去這次疫情的影響。  陳先生的口腔門診部,自3月16日開診至今一個多月,營業收入同比去年能達到50%左右。他認為,每位患者結束治療時都需要至少30分鐘以上的消殺,一天也約不了多少患者到院,使到診率下降。  此外,因為疫情尚未解除,門診部的每日成本還需加上「防疫物資」。
  • 開年即遭疫情對衝,2021國內旅業復甦陷「拉鋸戰」
    到了2021年,錯失了一次春節假期等待「翻身」的旅遊人又因疫情反覆再次陷入焦慮中。 日前,因為疫情影響,國家衛健委和24個省市紛紛發出倡議,建議春節假期在工作地過節,非必要不出行,至於出門旅行更不提倡,大眾的出遊計劃也很有可能就此「報銷」。安全第一是一切經營活動的底線,當疫情有再次反彈的風險時,直接受影響的行業之一就是旅遊業,這從元旦出行數據也能看出一些端倪。
  • 疫情後,餐飲業將迎來3個新機遇,未來10年都是趨勢!
    疫情後餐飲行業,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大洗牌。首先大的連鎖餐飲企業,在疫情期間導致大量關店。其次對於小作坊、路邊攤,也會因為防疫、衛生等問題面臨關門。那麼未來餐飲業該何去何從呢?牢記這3個新機會。1、餐飲數位化2、餐飲零售化3、轉變經營思路一餐飲店平均的壽命超不過3年,出現這種現象,主要是人為的經營方式所致。
  • 被指擅自更改合同,DaDa英語稱疫情令公司經營面臨挑戰
    對此DaDa英語回覆:「在正式執行課程升級調整之前,自 5 月 20 日起,也通過多輪簡訊及 App 每日登錄彈窗強提醒方式觸達所有用戶,並持續至今。」不過鄔女士表示她在7月7日之前都未收到來自DaDa英語的相關提醒。「孩子在DaDa英語的班主任突然提醒我課程有效期,我就很震驚。因為之前我買課時,課程顧問完全沒有提及有效期。
  • 疫情衝擊 臺灣3月觀光、餐飲業業績恐滑坡式衰退
    【來源:中國臺灣網】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了臺灣地區服務業。(圖片來源:臺灣「中時電子報」) 中國臺灣網3月16日訊 新冠肺炎疫情嚴重衝擊了臺灣地區服務業。據臺灣《聯合報》報導,全臺商業總會分析,二月份雖然已有營業額下滑導致無薪假、減薪的情況出現,但照目前疫情來看,三月損失恐怕更加慘重。 臺灣商業總會理事長賴正鎰指出,疫情對薪資的衝擊在二月開始顯現,觀光旅遊、餐飲業等受衝擊的產業,營業額恐怕在三月會出現滑坡式衰退,不僅員工薪資、獎金將縮水,甚至面臨「最後一根稻草」的業者,不得不選擇關門大吉、員工也因此失業。
  • 婚慶、聚餐、澡堂、麻將館……多地嚴防春節聚集活動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1月15日電(彭寧鈴)春節將近,聚會、聚餐、婚慶等活動迎來高峰期,然而,眼下國內疫情多點散發,大規模的人員流動和聚集,對疫情防控提出更嚴峻的挑戰。為全方位保障春節期間的防疫工作,各地陸續發布通知,對春節期間的聚會聚餐、紅白事、休閒娛樂等聚集性活動進行細緻部署。
  • 2021年各地高校「寒假時間」出爐,最長假期71天,最短僅有7天
    2020年春節家人團聚的場面恍如昨日,2021年的春節就以悄悄向我們走來,真可謂: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對大學生來說,盼望春節就是盼望著寒假,而今年受疫情影響,雖然上了網課,但大學的課程還是受到影響,寒假還能如約而至嗎?
  • 不到一分鐘秒光6萬袋,疫情之下船歌如何實現逆風翻盤?
    毫無疑問,餐飲行業是此次新冠肺炎疫情中受衝擊最大的行業之一,疫情突發,眾多餐飲人被打得猝不及防。中國烹飪協會調研報告顯示:2020年春節期間78%餐飲企業無營收。恆大研究院數據顯示:僅春節七天,餐飲行業零售額損失已達5000億元。
  • 因為疫情,提升管控,網友:不要千裡之堤潰於蟻穴
    最近疫情在全國各地小範圍爆發,人們都特別關注,12月10日,黑龍江東寧市也提升了管控等級,入了戰時狀態!據了解東寧市現在要求人們沒什麼事儘量減少出行,必須出行的,需要持有核酸檢測結果才可以出行!客運,公交等公共運輸設施全部暫時停止營運!
  • 進入冬季新冠疫情還會大爆發嗎?政策會提倡外出人員不回家過年嗎
    並且目前隨著北半球進入冬季,全球新冠疫情也加速上升,因為初冬季節就是新冠疫情最適應和最容易爆發的季節,想想去年這個時候,其實也是地球上新冠疫情萌芽初露,只不過當時人們沒有意識到是疫情的原因,只是作為了普通流感來對待。
  • 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會延長嗎放假15天嗎 法定放假幾天
    2021年春節放假安排會延長嗎放假15天嗎 法定放假幾天  春節,俗稱「年節」、「大年」等,是中華民族傳統佳節。每年至此,中國各地都要舉行各種慶祝活動,除舊布新、迎春納福、祈求豐年,帶有濃鬱的民族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