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枯竭後我們該用什麼? 優酷《未來圖鑑》帶來科學家的新思路

2021-01-11 IT之家

2019年8月,世界人口總數突破77億,據聯合國預測,2100年,世界人口將達到110億。隨著世界人口的逐年增加,石油、煤炭、天然氣等化石能源的消耗量也越來越大,未來我們很可能要面對能源枯竭的困境。那麼,當能源枯竭這一天真的到來時,我們應該怎麼辦呢?優酷聯合現代汽車集團出品的科普紀錄片《未來圖鑑》帶來了科學家的新思路,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毛宗強在節目中表示,其實,關於未來,我們還有很多辦法。

我們面臨的不僅是能源枯竭,還有伴生問題

煤炭作為大自然贈予人類的禮物,是目前擁有最大自然儲量的資源。我們可以用煤炭來產生電力,用煤炭來取暖、冶金,甚至可以用煤炭來生產水泥。但根據世界煤炭協會的說法,目前世界上煤炭總儲量在1.1萬億噸左右,預計在150年後耗盡。所以,在看似龐大的儲量背後,人類資源的消耗缺口也同樣巨大。

作為人類不可或缺的工業燃料、化工原料、以及燃氣原料,天然氣資源與煤炭資源有著同樣的命運。根據英國石油研究機構統計,由於天然氣需求量每年都在不斷增加,如今的天然氣儲量正在迅速枯竭。目前剩下的儲量預計只能維持52.6年。

與全球宏觀經濟息息相關、有著「黑黃金」之稱的石油,更是成為了當今世界上最緊俏的化石能源。根據世界能源統計評估顯示,2017年的石油儲量為1696.6億桶。就算在全球使用量保持現在的情況不變的話,預計也將在50.2年後耗盡。

50年至100年是我們肉眼可見的未來,當化石能源消耗殆盡的時候,人類或許會止步不前,社會可能會在緩慢衰落的平臺期裡土崩瓦解。

同樣令人頭疼的,還有化石能源所帶來的伴生問題。自工業革命以來,人類因為持續燃燒化石能源,向大氣中排入了過多的二氧化碳。這些吸熱性強的溫室氣體逐年積淤在大氣層,將引發溫室效應。據「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評估報告估計,全球的地面平均氣溫會在2100年上升1.4至5.8℃,屆時,地球會發生巨大的變化,甚至有可能不適宜生物生存。

辦法總比麻煩多,科學家總能抓住解決問題的關鍵

那麼,人類真的會因為能源問題而面臨生存危機嗎?為了尋找答案,《未來圖鑑》主訪人陳銘來到了清華大學核能與新能源技術研究院教授毛宗強的實驗室。在這裡,毛宗強展示了科學家們對抗能源危機以及溫室效應的新思路。

氫元素是宇宙中分布最廣泛的元素,它構成了宇宙質量的75%。毛宗強教授認為,氫是人類未來可以應用的最好的能源。

氫元素的普遍性讓氫能幾乎取之不盡,大自然中,有水的地方就有氫,像風能、電能、太陽能等可再生能源都能在發電過程中通過電解水來產生氫。並且氫具有燃燒熱值高的特點,是汽油的3倍,酒精的3.9倍,焦炭的4.5倍,燃燒效能超過了化石能源,是一種非常高效的能源。

此外,氫的安全性很高,氫氣的燃點比汽油和柴油高,還比空氣輕14倍,很容易就能在大氣中自然擴散,不容易造成意外引燃。

然而這些不是科學家們青睞「氫能」的主要原因,氫能最大的優點在於其清潔性。本期節目中,毛宗強教授在實驗室中為陳銘講解了氫能的清潔特性。目前,科學家把氫能分為「綠氫」、「藍氫」、和「灰氫」。其中「綠氫」是可再生能源制氫,比如從風力發電、水力發電、太陽能發電的附屬產物中提取氫能;「藍氫」則是在用工業副產物中提取氫,並對其加以碳捕集和碳封存,讓氫能在再生的過程中達到清潔標準。這兩種制氫方式目前是科學家們的主攻方向,目的是為了讓氫能脫離「碳」的束縛。

當主訪人陳銘問到毛宗強教授「未來,人類的能源結構會是怎樣的?」時,毛宗強教授很有自信的答道:「未來氫能將會是人類能源升級後的主要能源。」毛宗強教授描繪到,如今技術的進步大大地降低了可再生能源的成本,而氫能這種高效能的清潔型二次能源也將會迎來更大的發揮空間。那時,天藍了,水清了,碳排放少了,冰川不消融了,氣溫增長也緩慢了,人們的生活也更健康了。

《未來圖鑑》是一部具有現實意義的科普紀錄片。它在思考未來的同時,也在不斷地引導人們反思現在。在全部5集當中,《未來圖鑑》從病毒、工業革命、基因編輯、AI危機和能源問題幾大方面剖析了現代人類所面對的現實問題,並以科學家的視角,將觀眾的迷思一一解答。透過《未來圖鑑》,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希望的未來,以及一個可以糾正的現在。我們不必糾結於無法改變的過去,我們只需要在前進的路上做得更好。

相關焦點

  • 優酷《未來圖鑑》解答人機迷思,人工智慧恐將取代人類?
    在優酷攜手現代汽車集團傾力打造的科普紀錄片《未來圖鑑》中,這一近未來迷思得到了科學家的專業解答。本期《未來圖鑑》也對此進行了解釋,我們所看到的所有人工智慧算法和應用還屬於人工智慧的初步階段,是只在特定領域解決問題的人工智慧。節目中,主訪人陳銘被華先勝邀請參觀「杭州城市大腦」,可以看到AI讓城市變得更「聰明」,從信息化到智能化再到智慧化,同時「杭州城市大腦」也是目前人工智慧最複雜的案例之一。但是人工智慧雖然具有強大的學習、分析等能力,卻不具備人類感情。
  • 資源過度利用有什麼影響?代替傳統能源的新資源,開採成難題!
    資源利用中的矛盾在資源的利用當中,卻出現了一件非常矛盾的事情,那就是如何實現人與自然的和平相處,資源的開發促進了當代社會的發展,可是社會發展帶來的卻是對於環境的破壞,那麼我們又該如何協調人和自然之間的關係呢?這一直是困擾我們的一大難題。在近百年的時間內,我們對資源利用的方式各不相同。
  • 能源——人類對未來的終極暢想
    電影裡的故事百轉千回,承載了人類對於歷史沉浮的思索、現實人間的打量與未來可能的暢想。製圖/張亦洋 素材源網絡在我們無盡的暢想中,最不乏的是人類對未來能源的勾畫。什麼,將成為驅動異日的力量?什麼,將成為我們歷史書寫的主筆?在電影中,人類給予了豐富的想像與對未來的憧憬。
  • 《上海女子圖鑑》有什麼看點 片尾曲《起床歌》歌詞
    「衣品進化」,「租房變遷」,「升職日記」,「渣男收割」……這條「土妞」奪取人生C位的荊棘之路,每一步都讓孤身在都市打拼的我們看到自己的影子。  而近期由本劇改推的《北京女子圖鑑》在優酷一經推出,更加現實且本土化的劇情,在各大社交平臺引起熱議,也使得該劇儼然成為了一部」北漂女孩生存指南「。「戳心「和「貼合感」再一次完勝了夢幻雞湯。
  • 《歸去來》亮相優酷春集 《天坑鷹獵》王俊凱挑大梁
    阿里巴巴文化娛樂集團大優酷事業群劇集中心總經理馬筱楠(COCO)也在演講中指出,在開放內容鏈條的前提下,健美和多元將是優質內容的兩個關鍵詞。健美,即拒絕注水,劇集的長度短同時保證內容濃度和故事濃度;多元,即探索多種垂直類別題材,滿足圈層用戶的需求。  本次優酷春集以「現代、古風、未來」三個維度進行劇集發布,為用戶帶來同一空間下不同時空的品質大劇,用優質作品吸引用戶。
  • 優酷買下韓國SBS全部經典劇及未來3年新劇
    該劇優酷《奇星記》結局是什麼?小米電視最新觀看攻略優酷播出的超級網劇《奇星記》迎來收官,劇情迎來最後的高潮,展雄飛最後和紫蘇在一起了嗎?第一時間觀看大結局,打開家裡的小米電視,當貝市場下載優酷TV即可。
  • 科學家給出對抗耐藥菌新思路—新聞—科學網
  • 一億年後,人類能否成功走出太陽系?科學家的答案過於現實!
    20世紀60年代,人類首次將太空人送進太空中,自從太空人初步進入太空之後,大家才了解到原來宇宙是如此巨大,根據美國NASA科學家的預測,在2050年之前,人類有可能會登陸火星成為火星人民一員,於是科學家們只能在幻想未來會登陸火星,想要真正移民到其他星球並不能只依靠幻想,此後科學家們陸續向太空中發射探測器
  • 除了地球,它是唯一適宜人類居住的星球,卻被科學家無情排除
    隨著對宇宙深入了解後,人類越來越好奇除了地球外,宇宙中是否還存在著其它的宜居星球。特別是人類進入近現代社會後,在工業文明和信息化的推動下,各個國家對能源的消耗產生了巨大依賴。但地球現有的儲備資源是有限的,儘管目前人類還不會面臨能源枯竭的問題,可是過了幾十年或者一百年,能源問題將會更加突出和迫切。所以,尋找下一個適合人類的星球,成為了科學家們目前比較重要的任務。首先,科學家們想到的是地球的近鄰——火星,為此,荷蘭在2013年啟動了「火星一號」的探測任務,而這個探測器目的是計劃在2023年前能啟動火星移民計劃。
  • 科學家又有了新思路:餓死瘧原蟲
    從奎寧到青蒿素奎寧是 17 世紀初被發現的,最初是用南美的金雞納樹的樹皮磨成的粉。後來,即使科學家分離出了其中的有效成分,但依然難以人工合成,因此金雞納樹在幾百年的時間裡都是製造奎寧的唯一原材料。那些擁有金雞納樹的國家把它們當搖錢樹一樣嚴密的保護起來,盜取金雞納樹的種子就是死罪,還要被施以酷刑。
  • 優酷會員可以幾個人用?
    優酷會員可以幾個人用?大家都知道,優酷會員還是比較划算的,而且資源很多,開通一個會員來追劇那是最好不過了。不過很多人就是不願意花錢,總想著借別人的用一下,那麼,優酷會員到底可以幾個人用呢?小編給大家介紹下。
  • 【中國科學報】微藻制油新思路
    隨著世界經濟的高速發展,能源需求增加與傳統能源日漸枯竭之間的矛盾日益加劇,同時,大量化石燃料燃燒帶來的環境和氣候變化問題已引起世界各國的關注。為實現人類和社會的可持續發展,大力發展可再生能源是一條必由之路,其中,生物能源的開發成為世界各國研究的熱點之一。  生物柴油是一種具有較好發展前景的生物能源,是優質的石化柴油代用品。
  • 如果在未來,科學證明了「鬼」的存在,會帶來什麼影響?
    大家好,我是一隻喜愛科學的小老鼠,歡迎關注我~如果在未來隨著科學的發展,科學家證明了「鬼」的存在,會帶來什麼影響?所謂的「鬼魂」只是封建迷信,是不可能的存在的,其實在這裡指的並不是傳統文化上的「鬼」,而是在人類死亡後,意識的歸途。現代科學家證明,在大腦死亡後,意識也會隨之消失,一切都會停止。但是人類的意識真的會消失嗎?死亡後就真的什麼都不存在了嗎?
  • 用《MOVE圖鑑》幫助孩子學會觀察,建立知識背景
    看到《MOVE圖鑑 昆蟲》(以下簡稱《MOVE圖鑑》),很是驚喜。《MOVE圖鑑》是由日本最大的出版社——講談社出版,畫質清晰,內容專業。童書打通生活郝景芳在《寫給父母的未來之書》中,曾提過父母在家就可以帶孩子做的啟蒙活動,是用童書幫助孩子打通與生活的聯結。慢慢地,對這句話有了深刻地理解。
  • 未來可以拿太陽能板做什麼?
    根據《科學報告》(Scientific Reports)的報導,史丹福大學的科學家發明了即剝即貼太陽能電池板,這種新型太陽能電池板能提供和普通太陽能電池板一樣大小的電能,重要的是,該太陽能電池板不需要任何裝配,大大拓寬了太陽能技術的潛在應用範圍。
  • 徐谷根:創新治療方式 為糖尿病管控帶來新思路
    原標題:徐谷根:創新治療方式 為糖尿病管控帶來新思路糖尿病是嚴重威脅我國居民健康的四大類慢性病之一,近幾年更是呈快速增長和年輕化趨勢。為何糖尿病來勢洶洶?作為一種常見又重大的慢性病,糖尿病近年來的治療理念發生了哪些變化?
  • 「千人計劃」專家:「計算」新思路「催化」催化劑
    中新網上海4月24日電 題:「千人計劃」專家胡培君:用「計算」新思路「催化」催化劑  記者 許婧  「未來5到10年間,計算化學對中國國民經濟會越來越重要。」  在計算化學產生以前,催化劑研究和製備都依靠實驗試錯而進行,但以密度泛函理論為基礎的計算化學產生後,改變了這一局面——它不僅解決了化學領域的一些經典科學問題,發現了新的規律,也大大提高了催化劑應用研究的效率。  胡培君就是這樣一位為國際理論催化研究奠基並在該領域持續發揮重要影響的學術帶頭人。
  • 網絡電影營銷新思路助力《大蛇2》走紅,首周末票房破千萬
    《大蛇2》上線三天,第一天搜索率增長達到200%,成為了優酷站內主動搜索排名第一的詞條。此外,會員拉新、付費轉化率等多項數據更是打破了前作《大蛇》保持的行業紀錄,甚至直接帶動了前作《大蛇》播放量的暴漲。
  • 【凱文·凱利】用100個詞描述100年後的技術化未來
    最近我在網上發推特說,「請網友們用一百個詞描述100年後的未來,一個我願意生活其中的合情合理的技術化未來,我將付給寫得最好的人100美元。請給我發郵件。」在得到允許的情況下,我列出了如下23個回復。在宣布贏家之前,我想先說說這次嘗試之後,我的一些體會。這項任務很艱巨。
  • 大同啟迪未來能源學院成立
    12月24日,大同啟迪未來能源學院揭牌成立。大同啟迪未來能源學院是山西省首家未來能源領域現代產業學院,由大同煤炭職業技術學院與啟迪教育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大同啟迪未來能源科技集團有限公司,採取「政、企、行、校」創新發展模式合作共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