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導致動物園收入銳減 全球動物保護工作恐受創

2020-12-01 騰訊網

來源:海外網

資料圖(圖源:法新社)

海外網10月5日電據BBC新聞網10月1日報導,新冠病毒疫情造成的資金危機導致英國動物園的重要保護工作面臨風險,許多動物園無法獲得政府的救援資金,一些小型動物園已經關閉,一些大型動物園則可能不得不取消拯救稀有物種的育種計劃。受到疫情影響,許多動物園面臨巨額虧損,不得不關閉或減少對動物的保護工作。

英國政府動物園救援計劃旨在為動物園陷入嚴重的財務困難時提供安全網。在英國約300家動物園中,只有一家動物園成功向擁有1億英鎊(約8.8億人民幣)的政府救助資金提出了申請。代表英國動物園和水族館的貿易機構比亞扎(Biaza)表示,政府救助基金的結構方式意味著,大多數動物園幾乎都無法申請救助,它們需要破產後12周才能符合申請資格,而到那時,任何負責任的動物公園都會試圖為動物們尋找新的住所。

動物園是全球動物保護工作最大的資金提供方之一,尤其是歐洲、北美和澳大利亞的大型成功動物園。疫情封鎖使全球許多動物園處於不穩定的財務狀況。雖然許多動物園已經重新開放,但由於社交距離導致遊客數量減少,很多動物園面臨巨額虧損,一些小型動物園已經關閉,而另一些則不得不減少了對動物的保護工作。

亞歷山德拉·齊默爾曼(Alexandra Zimmermann)博士是牛津大學的高級研究員,曾任切斯特動物園的保護負責人。她告訴BBC新聞:「動物園在全世界為野外保護提供了數億美元的支持,因此,如果我們因疫情的影響而失去了這些資金支持,這將對世界各地的動物保護工作產生非常不利的影響。」

倫敦動物學協會(ZSL)的約翰·埃文(John Ewen)博士說:「瀕臨滅絕的野生動物絕對離不開人類的照顧。」 由於封鎖和遊客人數減少,動物園面臨巨大的收入損失。最終,這將影響它們對地球上瀕臨滅絕動物的保護能力,而現在只有在動物園才能發現這些物種。

諾丁漢大學動物園動物醫學名譽助理教授馬加什·裡託斯基(Mayas Liptovszky)博士說,在動物園和植物園中生存的物種是「世界上不可替代的最後保障」。他說,英國每年在博物館上花費數億美元來保存文化和歷史文物,但沒有用於拯救瀕臨滅絕的動物,他說這對熱愛自然和動物的國家來說是「怪誕的」。「保存一個已經滅絕的動物遺蹟的大英博物館和一個努力避免稀有動物滅絕的英國動物園之間最大的區別之一是,後者缺乏政府的鼎力資助。「 他說,諾丁漢大學動物園的遊客收入直接用於重要的自然保護和科學研究工作,但由於遊客人數大幅減少,他們迫切需要外部援助。(海外網-澳大利亞-李志)

本文系版權作品,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海外視野,中國立場,瀏覽人民日報海外版官網——海外網www.haiwainet.cn或「海客」客戶端,領先一步獲取權威資訊。

相關焦點

  • 全球新冠疫情影響野生動物保護 _中國綠色時報電子報
    由於多國採取關閉邊境、限制籤證等疫情防控措施,世界上大多數旅遊目的地都被迫關停,包括非洲、亞洲和其他地區的國家公園、禁獵區和野生動植物保護區,導致野生動物旅遊業收入大幅下降,支持野生動物保護的項目資金被迫縮減。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估計,到2020年底,國際旅遊業收入將損失數萬億美元,同比下降60%至80%,使數百萬個工作崗位流失。
  • 疫情下全球動物園瀕臨倒閉 在線求捐款,有的甚至要用動物餵動物
    話說,疫情影響的不單單是人類世界,由於全球疫情原因,世界各國幾乎所有的動物園和水族館都已經暫停對外開放。另一邊,溫哥華水族館也表示,他們目前已經陷入財務困境,每月因為閉館所造成的損失已經超過300萬美元。受疫情的影響,水族館自3月17日起關閉,但每月動物護理和棲息地維護的費用高達100萬。
  • 疫情之下 非洲動物保護機構運營困難
    (新華社記者陳誠攝)新華社北京4月30日電(記者高冰冰)受新冠疫情影響,非洲國家喀麥隆一家野生動物保護中心收入減少,運營面臨困難。林貝野生動物中心由喀麥隆政府和一個國際基金會合作成立,生活著數百隻大猩猩、黑猩猩和其他靈長類動物。近幾個月,由於遊客減少,林貝中心收入銳減。同時,其他國家的一些捐贈者為應對新冠疫情資金緊張,也減少捐款。
  • 疫情之下的動物園世界
    目前,全園每天只留有大約三分之一的核心工作人員從事必不可少的照料動物、園區管理等工作。就在前天,該園迎來了一隻亞洲象寶寶的誕生(媽媽是母象Tamara),另一頭懷孕母象Janita預計也將於近期生產,小傢伙們的父親都是公象Ankhor。這也是自2016年以來,該園繁殖成功的第二批象寶寶。
  • TikTok攜手臺灣野生動物園助力動物保護
    10月4日「世界動物日」前後,短視頻平臺TikTok攜手中國臺灣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舉辦線下義賣和線上主題挑戰活動,號召用戶通過拍攝創意短視頻,助力動物保護。  頑皮世界野生動物園位於臺南市,是亞洲首座野生動物園,目前建園已超過20年,飼養了來自全球五大洲的300多種野生動物。
  • 德國動物園:已擬定宰殺動物名單
    對目前全球疫情局勢有個大體了解的人都應該清楚,總體上來說關於這次的新冠肺炎的疫情還沒有徹底結束,國內基本上是已經結束了,而國外卻是另一番模樣,不斷有愈演愈烈的跡象。不知大家是否有關注到一個新聞:德國柏林動物園的熊貓成功的產下兩個幼崽,大家在高興咱們的國寶又新添兩員的同時,是否又知道,因為疫情的影響,柏林動物園已經無力負擔動物園每日的巨大消費,甚至德國其它動物園已經擬定要宰殺的動物名單來度過疫情。
  • 英國考慮將大熊貓送回中國,疫情導致動物園關閉3個月
    旅英大熊貓「甜甜」和「陽光」於2011年12月被租借給英國愛丁堡動物園,合約期為10年。動物園負責人表示,疫情導致動物園關閉3個月,累計損失達200萬英鎊(約合1775萬元人民幣)。該機構將不得不「認真考慮每一項潛在節約」,包括大熊貓合約。「在現階段,說結果怎樣還為時過早。未來幾個月,我們將與中國同事討論下一步行動。
  • 英國疫情多嚴重?動物園租不起我們的大熊貓了,想還給中國……
    由於疫情期間,愛丁堡動物園虧損太為嚴重,無法承擔每年100萬英鎊的租借金,有可能會將陽光和甜甜兩隻大熊貓送回中國…… 促進中英兩國關係的兩隻熊貓叫做「甜甜」和「陽光」,是2011年12月租借給英國愛丁堡動物園的,也是英國國內僅有的兩隻大熊貓。
  • 動物園裡的動物失業會怎樣?結局讓人唏噓
    這雖然是個段子,可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這是整個社會的真實寫照,現在國內疫情雖然受到了控制,可是國外依舊是水深火熱,大家都不敢出門了,商店啊、飯店都沒人去了,連帶著動物園裡的動物們備受冷落。「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人要工作才有飯吃,動物何嘗不是如此,野外的動物靠捕獵過活,動物園裡的動物靠賣藝為生,然而疫情之下,很多動物被迫失業,失業後動物會怎樣?
  • 後疫情時代,動物園裡的動物,快把人類忘卻了
    這裡是許多武漢居民認識動物的起點。和大多數城市的動物園一樣,它早已成為武漢城市記憶的一部分。因為疫情封城的日子裡,人們哪兒也去不了,包括動物園。如今,隨著城市恢復正常運轉,它也重新敞開了大門。 從某種程度上看,疫情微妙地給了人類一個機會,去重新審視自己和動物的關係。
  • 智利動物園缺錢 呼籲民眾「雲領養」動物
    【新華社微特稿】受新冠疫情影響,智利一家動物園遊客人數銳減,門票收入損失慘重。園方想出妙招,呼籲民眾「雲領養」其中部分動物,從而確保動物「不餓肚子」。布因動物園位於智利首都聖地牙哥郊外,擁有大約2500隻動物。
  • 讓動物「自掙」夥食費的動物園怎麼火了?
    隨著新冠病毒疫情在全球的蔓延,各個國家的很多行業都受到了巨大的影響。為了限制人員流動,商場、電影院、學校、景區、機場等人員密集的場所關閉的關閉,限流的限流,就連動物園們也陷入了困境。
  • 財政困難,動物園也沒錢了!「屠宰名單」擬將部分動物「當飼料」
    比如正處於歐洲疫情爆發核心地的德國,德國各處動物園因為疫情就已經暫時關閉。德國動物園內的動物可能面臨被「屠宰」但是在疫情期間,動物們該吃的吃,該喝的喝,絲毫不會因為遊客數量銳減而減少費用的支出所以無法獲得收入的動物園將會成為整個德國社會率先撐不下去的第一處面向市民的公共場所,為了削減開支,部分動物園已經開始制定所謂的「屠宰處決名單」,將一些歡迎程度低的、消耗資源量大的動物處理掉,甚至作為其它動物的飼料,殘忍的手段下滿是無奈。
  • 動物多樣性:上海的鄉土物種,動物園如何保護?
    COP15將總結過去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的進展,制定未來十年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藍圖,確定2030年乃至更長時間的全球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目標和方向,國際社會高度關注並寄予厚望。 今天推出「雲」課堂第八期: 動物多樣性: 上海的鄉土物種,動物園如何保護?
  • 疫情來襲,動物園的動物們過得怎麼樣了?
    動物園的動物們過得怎樣了?為積極響應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的防疫工作,廣州動物園於1月24日起實行全面閉園。目前飼養著400多種5000多頭(只)圈養野生動物。很多人會擔心:「社會各行業都發出延期開工和自我隔離的通知,那動物園的動物們它們怎麼辦呀?它們又不能戴口罩,誰來保障它們的安全?」大家請放心,動物們在這裡得到了很好的照顧和保護呢。
  • 後疫情時代,動物園裡的動物,快把人類忘卻了
    與以往相比,動物們在這段時期享有更加安靜的交配繁殖環境和更加安靜的孕期。除黃磊照顧的黑葉猴外,武漢動物園中麋鹿、鵜鶘、矮馬等物種也添了新丁。這是科普作者、動物園愛好者花蝕關注到疫情對動物園中動物最明顯的影響之一——一些「害羞」的動物重新開始交配,並且不是個例,「廣州動物園的一對馬來熊,很多年都沒懷孕,這次疫情期間就懷上了。」 這是動物從隔離中獲益的地方。
  • 旅遊業受新冠疫情影響停滯,南非犀牛等野生動物或陷入威脅
    據今日俄羅斯電臺4月6日報導,南非的生態旅遊業,曾以狩獵活動和觀賞野生動物享譽全球。如今因受新冠疫情影響關閉,這極有可能導致野生動物偷獵活動激增。現金流的消失,意味著多項保護計劃情況危急,包括全球範圍內的反偷獵、研究項目和瀕危動物保護計劃都將受到影響。
  • 疫情下全球興起「雲吸」動物
    在之前的9年時間裡,「甜甜」和「陽光」給遊客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幫助人們親近自然,激發人們保護野生動物的興趣。    tremendous/tr??mend?執行長大衛·菲爾德表示,「隨著新冠疫情的影響,愛丁堡動物園被迫閉園3個月,這直接造成了嚴重的經濟損失,因為我們的主要收入都來自於我們的遊客。」「之後雖然動物園恢復開放,但我們去年已大約損失200萬英鎊。」
  • 氣候變化導致大黃蜂數量銳減
    新華社北京10月2日電 全球授粉類昆蟲一直在減少,科學家們依然苦苦追溯原因。美國一項新研究顯示,氣候變化造成的食物短缺間接導致了大黃蜂種群數量銳減。  美國佛羅裡達州立大學的一個團隊在英國《生態學通訊》月刊上報告說,他們在研究了美國科羅拉多落基山地區3種亞高山帶大黃蜂后發現,氣候變化使它們沒有足夠的花可以採蜜,食物短缺導致了大黃蜂數量銳減。
  • 疫情肆虐,英國動物園因無力承擔巨額租金,想將兩隻熊貓歸還中國
    引言2020年已經過去,過去的一年裡,作為全球各國最大的困擾恐怕就是突如其來的疫情了。由於疫情的爆發,全球經濟遭重創,這其中就包括英國。近日,據英國媒體報導,愛丁堡動物園恐怕因無法承擔每年100萬英鎊的租金,打算將中國的兩隻大熊貓陽光和甜甜送回來。這是怎麼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