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有沒有」到「好不好」書寫高質量發展的民生答卷

2021-01-08 燕鳴

剛剛結束的市「兩會」,為首都全年工作定基調、定方向,描繪了一幅美好藍圖。對於北京來說,有兩件事必須做好。一是突出政治中心,做好政治服務,這是首都職責所在;二是突出人民群眾,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切實保障改善民生。而民心是最大的政治,因此首都工作的重中之重就是「民生」二字。

在今年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中,我們看到政府要幹的事情真不少,其中很多民生承諾為我們勾勒出決勝小康之年北京市民的美好生活圖景。

「辦人民滿意的教育」被放在民生首位。2020年將新增3萬多個學前教育學位,中小學校要實現「三點半」課後服務全覆蓋。就業是最大的民生,今年全市就業目標是大力支持就業培訓和靈活就業,釋放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最終實現新增就業28萬人。

住有所居方面,「住房不炒」再次被強調。600公頃的商品住宅土地儲備和4.5萬套政策性保障住房,不僅要實現住有所居,更是爭取宜居安居。

除此之外,已經確定的32項民生實事工程,「七有」「五性」需求的各個方面,這是政府立下的軍令狀,是必須兌現的莊嚴承諾。

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不斷提升,因此民生改善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對於北京來說,「接訴即辦」最能體現黨員幹部的初心和擔當。過去一年,北京市黨建引領「接訴即辦」注重在解決群眾實際問題中解決思想問題,體現了大抓基層、服務群眾的鮮明導向,也為北京這座超大城市基層治理帶來了新氣象。2020年起,「接訴即辦」將對各區進行「七有」「五性」考核,讓人民群眾拿起考核指揮棒,從「接訴即辦」中考察政府改善民生的成效。

民生是永恆的主題,「接訴即辦」就是要以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嚮往為導向,研究不同群體合理合法的利益訴求,努力做到小事不出社區,大事不出街鄉鎮,難事通過「吹哨報到」共同解決,而且還要繼續向前一步,做到主動治理、未訴先辦。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民心所向、大勢所趨,是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重要著力點。對於全中國任何一個地方而言,厚民生才能安民心,安民心才能保穩定,保穩定才能謀發展。當前,首都高質量發展已經進入了新階段,越是經濟發展起來了,越應當關注和重視民生,越應當從更高水平保障和改善民生。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民生」含義更加深邃,不僅是「有沒有」「覆蓋全不全」的問題,更是「好不好」「群眾滿不滿意」的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要經得起人民群眾和歷史的檢驗。我們相信,北京一定能交出一份人民滿意的民生答卷。

文/宋樹東

圖文來源於網絡,歡迎關注我們!

相關焦點

  • 這份「民生答卷」,請查收!
    這份「民生答卷」,請查收!」眼下,到了第四季度慢性病隨訪的日子,相較於往年的「慌亂」,今年全縣醫護人員明顯「淡定」了許多。含山縣充分利用媒體平臺,多渠道開展就業扶持民生工程政策集中宣傳,讓更多符合條件的勞動力和用人單位主動申報公益性崗位。除了最大限度開發一批護林護路、保潔保綠等公益性崗位進行託底安置外,含山縣還積極推薦、安排困難群體和貧困勞動力到企業集中就業,讓貧困勞動力實現就地就近就業。
  • 以奮進之筆書寫高質量發展之路——肥城市桃園鎮「十三五」發展紀實
    過去的五年,在肥城市委、市政府的堅強領導下,肥城市桃園鎮搶抓新機遇,培育新動能,厚植新優勢,全鎮上下齊心協力,創新進取,經濟社會平穩快速發展,順利完成「十三五」規劃的各項任務目標,以奮進之筆書寫出高質量發展的新時代答卷,為「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生態持續健康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 大美「暖心之城」——伊旗阿勒騰席熱鎮奮力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悠悠萬事,民生為重。黨的十九大以來,伊金霍洛旗阿勒騰席熱鎮始終堅持人民至上,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以時不我待只爭朝夕的精神狀態投入工作,奮力書寫新時代民生答卷。  做大經濟蛋糕的同時,如何切好民生蛋糕,考驗著決策層的執政智慧和民生情懷。  阿勒騰席熱鎮的答案樸實而有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沒有終點,只有連續不斷的新起點。用一個個有時間表、路線圖、任務書的民生工程,持續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 吳慶榜:在廣袤大地書寫青春答卷
    回首走過的駐村扶貧路,我有過迷茫、有過困惑,但更多的是成長和收穫。望著辦公桌上一個個文件夾,百感交集。文件夾裡的每一頁資料,就像印著每天忙碌工作的膠捲,讓我得以窺見時光匆匆流過的痕跡。2016年8月,單位領導問我願不願意去薊州區參加一次很有意義的扶貧鍛鍊,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了,以後坐在機關辦案的時間有很多,可到農村扶貧鍛鍊的機會可能一生僅此一次。
  • 光明區教育要高質量高顏值發展
    到2025年,光明區將新增基礎教育學位6.88萬座,包括新增公辦義務教育學位4.94萬座、新增幼兒園學位0.8萬座、新增公辦普通高中學位1.14萬座。 劉勝表示,基礎教育承載民生幸福、關乎千家萬戶、關係光明未來。
  • 書寫井岡山發展新時代答卷!
    這份光榮的成績,是向長眠地下4.8萬餘名烈士奉上的歷史告慰,是向老區群眾兌現的莊嚴承諾,更是向總書記交出的一份答卷。脫貧不是終點,而是16.8萬井岡兒女新生活、新奮鬥的起點。當歷史的時針指向2019年5月,習近平總書記再次踏上江西這片紅土地,勉勵我們「努力在加快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上作示範、在推動中部地區崛起上勇爭先,描繪好新時代江西改革發展新畫卷」。
  • 能源高質量發展 怎麼看怎麼辦怎麼幹?
    3月5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內蒙古代表團審議時的發言,著眼發展大勢,突出問題導向,對能源行業實現高質量發展極具現實針對性和指導性。  從黨的十九大到2018年全國兩會,讓黨的主張成為國家意志,一系列政策規劃部署繪就了高質量發展的 「施工圖」。從兩會傳遞的系列信息看,推動中國經濟轉向高質量發展的圖景愈發清晰。
  • 轉型升級篤行致遠,書寫「無錫答卷」
    建設一個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無錫——城市未來發展的總命題,以「經濟」為開篇就此開始了濃墨重彩的落筆。  時間是最忠實的記錄者。五年來全市上下砥礪奮進、孜孜探路,標註在歷史刻度上的,有奮鬥者的足跡,也有藏在一連串數據中的累累果實,勾畫出一個「體格」變壯、「體能」變強、「體型」變優的嶄新形象。
  • 醫保談判「靈魂砍價」不只惠澤民生、降低藥價 倒逼藥企高質量發展
    ▲圖片來自央視新聞。「10元零5分可以除盡」「7和4連在一起真的不好」……據媒體報導,這兩天,除了「治療新冠藥品納入國家醫保目錄」外,「醫保談判靈魂砍價名場面再現」、「醫保談判時東北藥企代表說我不會說話」等跟醫保相關的話題,輿論熱度都很高。
  • 邁向「十四五」,在實幹擔當中描摹湖南時代答卷
    制定實施好湖南「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建議,事關全省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事關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全局。歷史的交叉點,是湖南再向前邁步的又一個歷史機遇,只有踏上這個階梯才能推動湖南走向更美好的未來。
  • 常州:以提案辦理高質量推進發展高質量
    以提案辦理高質量推進發展高質量市政協十四屆四次會議以來,廣大政協委員、政協參加單位、專門委員會、界別組,以提案形式提出意見建議381件,立案359件,圍繞加快智能製造產業發展、提升城市能級和區域競爭力、加快社會事業發展、增進民生福祉等積極建言。提案分別送交74家單位辦理,均已按時辦復,273件提案被採納,53件提案被部分採納或列入計劃採納。
  • ...陳勇調研民生實事進展情況!今年的50件「民生大事」進展咋樣了?
    昨日,市委書記陳勇調研我市民生實事工程推進情況,在實地察看和了解工程建設進展情況後,陳勇強調,要對今年上半年實施的民生實事進行認真盤點,按照既定的序時進度,高質量快節奏推進,把每一件民生實事辦實辦好辦到位,讓百姓充分享受到高質量民生實事帶來的實惠,提升百姓的獲得感、幸福感。
  • 知難而進 擔當作為 推動老城區高質量發展
    他指出,市北區承擔著青島歷史文化傳承和老城區改造提升更新繁榮的重任,要知難而進、擔當作為,敢想敢幹、敢於亮劍、敢於攻堅克難,推動老城區實現高質量發展。    審議中,李奉利、王亞軍、邢泉生、張旭明、徐瑞澤、滿善良、姜法春、付鋼、劉同敬、郭文、張永國等代表先後發言。
  • 堅持高質量發展 華潤雙鶴營收利潤跑贏「大盤」
    華潤雙鶴藥業股份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馮毅表示,未來將繼續在「關心大眾,健康民生」的願景引領下,落實「打造一流製藥企業」轉型路徑,堅定走「低成本、高質量、多品種、大規模」發展之路,聚焦企業「八大戰略」主題,全力以赴推進「十三五」時期既定戰略目標的達成,為人民健康保駕護航。
  • 要在推動高質量發展上形成新優勢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北京市要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對北京重要講話精神,堅持新發展理念,加強「四個中心」功能定位,提高「四個服務」水平,在減量中實現高質量發展。政府堅持過「緊日子」,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加強績效管理,精打細算,不斷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率,堅決杜絕浪費。
  • 薛惠鋒:推動網信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
    我們充分認識到,推動網信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是重大戰略工程,也是複雜系統工程;要凝聚多元力量,切實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習近平總書記一系列重要講話精神上來,激發網絡強國和軍民融合戰略的共振效應,形成一體化的國家戰略體系和能力;還要運用錢學森系統工程思維,在「一個總體、兩大關係、三種類型、四大力量、五項任務、六大戰略、七種意識」等方面綜合施策,探尋網信軍民融合高質量發展的科學路徑。
  • 「吃螃蟹下深水」推動湖南高質量發展
    11月19日下午,湖南省委副書記、省長許達哲赴華菱集團調研,他強調,要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重要論述為根本遵循,為打造內陸創新開放新高地作出更大貢獻,在推動全省高質量發展中走在前列。「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
  • 凝心聚力,幹出高質量發展新局面
    關中、陝北、陝南,不同的資源稟賦,如果用好了,就會區域互補,形成1+1+1>3的效果;如果用不好,不立足於自身地域特色精準施策,不在改革創新上動腦筋,則會一盤散沙,形不成聚力,就和高質量發展背道而馳。當前,三大區域聯動發展不夠,大平臺有,通道卻不足。 找對了路子,轉角就是機遇。老有老的擰勁兒,少有少的蓬勃;大有大的氣派,小有小的精彩。
  • 履職盡責謀發展 凝心聚力創偉業
    委員們不僅關心國是,也十分關注山西的發展。住晉全國政協委員一直為山西高質量轉型發展、民生改善呼籲,奉獻了對山西的關心關愛。本次會議上,委員們將向大會提交多個聯名提案,這些提案是在專題調研、與專家和有關部門座談的基礎上完善形成的。住晉委員王維平、薛維梁、昝寶石、慄桂蓮、妙江等人還將牽頭就加大大宗工業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支持山西中部盆地城市群一體化發展、加快發展通用航空業等提交提案。
  • 萬寶槐柳村:重走「梨子路」書寫鄉村振興「槐柳」答卷
    如今,依託婁星區委組織部的駐村幫扶,槐柳村幹群齊心重走「梨子路」,書寫鄉村振興的「槐柳」答卷。產業發展,「智志雙扶」致富有奔頭鄉村要發展,村民要致富,都離不開產業的加持。在區委組織部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槐柳村依託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因地制宜,科學規劃,種植350畝油茶林基地作為集體經濟收入,同時,以依託農業公司、免費發放種苗、以獎代投等方式,幫助鼓勵貧困戶發展養殖業,讓村民的「腰包」鼓起來。貧困戶曾光華有6個子女,因病致貧的他在村幹部和扶貧工作隊的建議下,種植紅薯、發展紅薯加工產業,家庭年收入可達6萬元,並於2019年成功脫貧摘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