澎湃新聞記者 楊漾 實習生 何青怡
2020-08-03 08:47 來源:澎湃新聞
環境中無所不在的廢棄塑料垃圾會對海鳥產生怎樣的影響?你或許聽說過塑料已進入海鳥的食物鏈或是海鳥因被塑膠袋纏住而喪命,但塑料汙染對海鳥生存健康的威脅可能遠超過這些。
《海洋汙染通報》(Marine Pollution Bulletin)日前發表的一項研究發現,在蘇格蘭萊迪島(Lady Isle)上,五種海鳥的巢穴中塑料的比例高達24.5%至80%,其中歐鸕鷀(學名: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的巢穴中塑料含量已達到80%。海鳥不僅容易誤食塑料,它們的巢穴中也在積累著越來越多的塑料。
從食品包裝到洗護用品,再到衣服、家具、計算機和汽車,塑料無處不在。然而,經久耐用的塑料卻很難通過生物降解,一旦進入海洋,它們需要數百年才能被分解,還會破壞海洋生物多樣性。海鳥就是受到塑料威脅的物種之一。
近年來,不同種類的海鳥數量都在急劇下降。根據聯合自然保護委員會(JNCC)發布的1986-2018年海鳥監測計劃(SMP)報告,在過去的18年中,僅在英國範圍內,歐鸕鷀的數量就減少了24%,黑腳三趾鴴(學名:Rissa tridactyla)的數量減少了一半,短尾賊鷗(學名:Stercorarius parasiticus)的數量減少了70%。
這些海鳥數量為什麼會急劇下降?仍然是個謎。過度捕撈和氣候變化被認為是主要原因,除此之外,塑料也是不可忽略的關鍵因素之一。那麼,塑料是怎樣對海鳥產生影響的?影響規模又有多大?只有解決了這個問題,人類才能有針對性地提出解決措施,有效應對塑料對海鳥構成的威脅。但此前,人們對於上述問題缺乏基本的資料庫。
發表在《海洋汙染通報》上的《 The prevalence and source of plastic incorporated into nests of five seabird species on a small offshore island》(《一個小型近海島嶼上,五種海鳥巢穴中摻入塑料的普遍程度及來源分析》)對一些關鍵問題進行了量化分析。
論文作者之一Danni Thompson供圖在蘇格蘭海岸5.6公裡遠的萊迪島(Lady Isle)上,研究人員使用相機對625個海鳥巢穴及其周圍環境進行拍攝,並通過軟體計算分析巢穴中塑料含量和品種。
使用軟體對銀鷗巢穴進行分析被記錄的五種歐洲海鳥物種包括:銀鷗(Larus argentatus)、小黑背鷗(Larus fuscus)、大黑背鷗(Larus marinus) 、歐鸕鷀(Phala-crocorax aristotelis)和普通鸕鷀(Phalacrocorax carbo)。其中,後四者因為數量急劇下降被皇家鳥類保護協會(RSPB)列為英國「環境保護關注物種」。
結果顯示,歐鸕鷀的巢穴中塑料含量最高,達到80%,大黑背鷗次之,為53%,銀鷗巢穴中的塑料含量為39%,巢穴塑料含量最低的小黑背鷗和普通鸕鷀也超過了20%。
萊迪島(Lady Isle)上五種鳥巢中的塑料含量巢穴中的塑料有什麼危害?對於許多海鳥而言,巢穴能使其中的鳥蛋保持溫暖和乾燥,而塑料給巢穴帶來的任何環境變化都可能使鳥蛋的孵化失敗。另外,塑料改變了鳥巢的顏色,使鳥巢原本的偽裝效果失去作用,最終導致鳥蛋和幼雛暴露在捕食者的視野中,增加被捕食的機率。
該研究通過從塑料的類型和來源進一步進行分析發現,巢穴中的塑料不僅來自海鳥的覓食地點,還來自巢穴周圍的環境。也就是說,海鳥不僅通過食物攝取塑料,還會收集塑料作為巢穴材料。
論文作者之一Danni Thompson供圖在此研究結果的基礎上,研究人員提出建議:在海鳥繁殖季節開始前進行有針對性的海灘清理,儘可能減少海鳥接觸到的塑料數量,並將巢穴中的塑料含量作為長期監測數據。近年來,海灘垃圾數量明顯增加,防止塑料破壞環境的需求也變得越來越迫切。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海鳥,塑料,白色汙染,海洋汙染,微塑料,減塑,氣候變化
相關推薦
評論(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