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眉上出眉毫,吃喝不愁糧」啥意思?有道理嗎?

2021-01-11 農村小毛

古代人十分重視對經驗的總結,而這些總結的句子也被稱為俗語,它包含了耕種,天氣預測,人情世故,面相等等方面,其中最耐人尋味的莫過於面相類的俗語了,雖說這些俗語沒有科學依據,但確實也影響到了每個人的心理。

比如說在農村人長說的「前闊金,後闊銀,闊頭闊腦是貴人」,說的就是如果一個人的前額比較寬且亮的話,就叫「天庭飽滿」,之前也認為這是大富大貴之相!再比如說「好男一身毛,好女一身膘」說的是,如果一個男人的毛髮茂盛的話,那麼就代表著健康,今後的運勢也會很好,女人的一身膘也是美的象徵,將來也能找到自己的幸福。

總之這類俗語多如牛毛,今天繼續為大家分享一則這類的俗語,「眉上出眉毫,吃喝不愁糧」,這則特別的耐人尋味,並且每個地方的說法也不一樣。那麼你覺得有道理嗎?

首先來說說什麼是「眉毫」,即眉毛中長出的長眉毛,一般來說50歲以上眉毛長處長眉的話,人們也稱之為壽眉,如果二十歲到四十歲的年齡段長出眉毫的話,則稱之為鬼眉。

知道什麼是眉毫了,那麼我們就來說說為啥說眉上出眉毫,吃喝不愁糧,其實這句俗語其實是有寓意的,想必大家都知道,拿著壽桃的老神仙,拄著拐杖,額頭突出,眉毛覆面,在民間也稱呼他為"老壽星",也正是因為如此,在老人們看來,眉毛長的話則意味著人體沒有啥病,吃喝方面不也不用擔心。並且壽命也比較長壽。

因此在民間也常說「耳內長毛人聰慧,眉毛長長人長壽」。比如說我的大伯,年輕時眉毛就比較的旺盛,如今60歲歲了,身體依舊健朗,在它心中就始終堅信眉毛長就是長壽和福氣。可見人們對長眉的喜愛。

不過在民間還有這樣的一種說法,眉毛長則意味著身體逐漸衰老。特別是青中年期出現壽眉,說明身體也在加速的衰老,

至於長眉是好還是不好,對於這種現象,你是如何看待的呢?歡迎大家在留言區評論,感謝大家的關注!

相關焦點

  • 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文/印象歷史品讀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啥意思?有道理嗎?自古以來,中國人對於外貌五官都十分的看重,尤其人們對於一個人眉毛的粗細長短,會有很多的不同的看法,由此衍生出很多和眉毛有關的成語,比如「眉開眼笑」,「慈眉善目」等等。
  • 農村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我們都知道,俗語在民間真的很流行,老一輩們用自己的經驗和教訓總結歸納出來的,是中國人偉大智慧的象徵。其中有關於自然現象、為人處世、天氣預測,還有一些面相壽命以及運勢的,在農村,經常就會聽到一些關於面相的俗語,其中這句「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就是,是什麼意思呢?
  • 「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古人的觀人術,有道理嗎?
    這些經驗後來變成人的俗語或者記錄在史冊之中,流傳至今。其實從科學的角度來說,有些俗語所代表的道理是沒有任何科學依據的。但我們不得不承認,有些俗語的確有他的道理,也的確可以應用在生活之中。比如說老祖宗曾經說過「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其實這是老祖宗的一種觀人術,有道理嗎?
  • 「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這句農村俗語真正的含義是什麼?
    原創文章,嚴禁轉載很多如今膾炙人口的俗言諺語,都是以前先輩們經過那麼多年的人生經歷,總結而得的經驗,然而有些在現在看來還是很有道理的,很符合現代社會的情況,但是也有一些在現在看來,幾乎就跟在忽悠人似的,一句話連標點符號都不敢信!
  • 「眉上一根長 勝過萬擔糧」啥意思?
    俗語「眉上一根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圖片來源:Adobestock) 在古代,長眉就是長壽的象徵。小編今天要來跟大家介紹的俗語,也跟眉毛有關,那就是「眉上一根長,勝過萬擔糧」。這句俗話的意思,是指一個人眉毛長是長壽,就算萬擔的糧食也是沒法比的。 現在很多的影視作品中,我們不難發現,許多高人或德高望重的老人,大都有一個特徵,就是眉毛很長!而研究發現:眉毛和耳朵會一直隨人的生長而變長。所以年紀一大,眉毛就會長得比較長,這在老年人群中是很常見的。
  • 老話「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啥意思,古人說的有道理嗎?
    中華文明有著五千年的深厚底蘊,其中看相佔卜是比較有爭議的文化。但又是古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習慣,而看相這門學問中眉毛也成了看相中不可忽略的一環,古人常說眉如垂長必會壽長,眉長蓋目定為福貴;眉像彎弓必性善與富足,眉淨高長必聲名遠揚;眉秀神善則享清福,眉像新月必為貞潔。
  • 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有何深意?
    李清照曾經說過: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說,李清照當時非常愁悶,於是就用憂愁上了眉頭這樣的形容,來表達自己心情不是很愉快的狀態。眉頭上沾染了憂愁,是一種藝術表達方式。而在現實生活中,人們對於眉毛的關注,多半是審美方面的在乎。
  • 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可信嗎?眉毛長短,說明什麼?
    相比男性來說,女性的眉毛比較稀少,有一些女性的眉毛不僅短,還稀少,看起來就跟沒有眉毛似的,所以很多女性出門必須要畫眉毛,不畫不出門,可以看出眉毛對臉部的重要性。在民間也有關於眉毛的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這個說法也流傳了千百年,具體指的是什麼意思,是否可信呢?一起來看看。民間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可信嗎?
  • 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什麼意思?可信嗎?別理解錯了
    在農村流傳著許多的俗語,聽著好像只是順口溜,但背後的含義值得人們深思,這些大多是老一輩生活的經驗,雖然也可能有糟粕,但也不能一刀切,也是有精華的。比如說「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這句,具體說的是什麼意思呢?眉毛越長越好?真正的含義,可能很多人理解錯了。
  • 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
    文/豬友巴巴在農村,俗語「墳後有坑絕人丁,白虎垂頭少男愁」,啥意思?近年來,社會經濟的發展,農村的變化也是有目共睹的!在不斷發展的科技文化中,很多農村固有的傳統也在不斷地適應著新時期而變化!其中,喪葬習俗也在移風易俗中,逐漸的摒棄落後習俗,為農民減負不少!
  • 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眉毛和長壽到底有什麼關係?
    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一些俗語即使放到現在社會也非常適用,不過也有一些俗語在現在人眼裡就是迷信。今天我們要說的這句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是什麼意思呢?有道理嗎?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聯繫刪除從這個角度來說,這句話是有一定道理的,一個人如果老了毛髮依然旺盛,說明這個人身體狀態很好。我們平時看到的很多長壽老人,眉毛也都比較長。
  • 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說的什麼?眉毛越長越富有嗎?
    俗語:眉上一根長,能抵萬擔糧,說的什麼?眉毛越長越富有嗎?中華文明源遠流長,五千年的歷史積澱對我們後人來說就是數不盡的珍寶。在這無盡的珍寶中,有一種飽受爭議的文化,那就是佔卜,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算命」。
  • 農村俗語「買肉不買槽頭肉,吃魚不吃鯽殼魚」啥意思?有道理嗎?
    導讀: 農村很多俗語是告訴我們一些簡單道理,往往是簡短幾個字,但是其內含深層次的含義確是值得我們思考的。
  • 農村俗語:「飛鳥屎落身,諸事要不順」,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當然了,這個聊天的範圍也很廣泛,大到宇宙萬物小到家長裡短,都是他們茶餘飯後的談資,有時村裡的老人也會說些俗語老話。這是一種很獨特的語言形式,它反映了人們的日常生活,以及生產的知識經驗等等,經過了千百年的傳承才流傳至今的,以下這幾個俗語你們聽過嗎?
  • 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說法?
    摘要:農村俗語「眉毛一條長,勝過萬擔糧」啥意思?眉毛長有啥好處?文/農夫也瘋狂古人一直很相信「相由心生」一說,認為一個人的性格如何,以後的發展怎樣,這些都是可以從面相中有所體現的。也就是說不同的面相,會預示著不同的命運。
  • 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衣食住行是人的生存的最基本需求,尤其是在過去那種非常貧窮的偏僻農村裡,人們世世代代更是渴望能夠過上溫飽不愁,衣食無憂的日子。為此,千百年來在農村中就會流傳著一些關於人的長相,和生活狀況相關聯的老話俗語什麼的。那麼,農村俗語「女人指頭短,不缺吃和穿」是啥意思?真的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之所以流傳千年,肯定有他存在的意義,這些俗語凝聚著先人們的智慧,由於是農村俗語,所以書本上很少能看見,生活在農村,就會發現這些俗語無時不刻的被傳誦著,比如這句『俗語人怕臘月生,又怕臘月死』,啥意思?有道理嗎?
  •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啥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蛇是錢袋子,鼠是糧袋子」,是什麼意思?有何道理?這句農村俗語,是形象地告訴人們,蛇是兇猛的動物,對人類的危害程度非常大,若是農民不小心被毒蛇咬了一口,輕者要花去很多的錢,才能治好蛇傷,重者那就悲慘了,生命難保,並不是危言聳聽。
  •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俗語:「男怕耳扇風,女怕鼻露空」,是什麼意思?俗話說:「林子大了,啥鳥都會有的」,同理,「而人多了,什麼樣的面相也是有的」,而這一點並不奇怪。我們走在大街的時候,也常常會看到各種形態的人,有的人長得慈眉善目,有的人長得則是尖嘴猴腮,有的人有一對招風耳,還有的人鼻子露著天。可謂是千秋百態,各色各樣的人都是有的。
  • 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啥道理呢?
    導語:農村俗語「擔米養仇、鬥米養恩」到底啥意思?說的又有何道理呢?話說農村人沒有什麼文化水平,可是現實生活中,農村人所知道的知識和人生道理,一點也不比現在讀書人少。甚至在現代社會中還有很多讀過很多書的人,所知道的道理和做人做事的方法都比不上農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