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不出士茁所料,就在齊國新君即位不久,陳乞也開始了他的行動

2020-12-05 超凡不俗

果然不出士茁所料,就在齊國新君即位不久,陳乞也開始了他的行動,時不我待,一旦呂茶坐穩江山,在要想換掉國君實現自己獨霸齊國的夢想可就難了。簡單說一下陳乞此人,後面的晉齊爭霸中還要多次提到他。陳乞,媯姓,田氏,名乞,因其先祖為陳國厲公的後代,所以也稱為陳乞,陳厲公太子陳完因為陳國發生內亂逃亡齊國,齊桓公接納了他,並任命為齊國為大夫,繼媯姓之祀,以下五世而至田乞。

齊景公時,陳乞向百姓借糧食以大鬥借出,小鬥收進的方法籠絡民心,田氏宗族逐漸強盛,一步步進入到齊國的政治核心。此時,陳乞正在考慮著如何推翻呂茶,迎接呂陽生回國的事情。呂茶剛繼位時,原太子呂陽生害怕遭到報復逃奔到魯國。現在陳乞已經做好了兩手準備,一方面派人前往魯國接原太子呂陽生回國,另一方面陳乞找來了將軍鮑牧商議政變之事。陳乞:「鮑將軍,現在我們齊國可真是人人自危呀!我聽說國夏和高張打算把景公時期的老臣們全部拿下,另換一批新人上來。

」鮑牧:「竟有這事,我怎麼不知道。」陳乞:「你真的不知道,國夏打算用弦施接替你,高張打算用晏圉接替我,把我們這些人全部拿下之後,國高二人就可以完全把持朝政了。」鮑牧是個急性子,當下就火了:「他敢?」陳乞:「他怎麼就不敢了,那你知道為什麼上次弦施打了敗仗沒有免職,反而高升的了吧,這都是國夏一手在扶持他。國夏這是在用自己人呀!」鮑牧:「先國君雖然讓他們輔政,但沒有讓他們把我們這些老臣都踢出朝堂呀!他們若敢這樣我們就不能答應,不能讓齊國的政權落在他們手裡。

你說怎麼辦?」陳乞:「今日我就是要和將軍商議此事,我想後天朝會之時,我等發兵圍攻王宮拿下國夏和高張二人,還政國君。你看如何?」鮑牧稍作沉思,說道:「就這麼說定了。明日我就去軍中聯絡我們的人,後天一早朝會時就行動。」就這樣一場政變的陰謀就商定了。公元前489年春二月五日晚上,一輛馬車靜悄悄的駛入齊國臨淄城,進城後一路朝陳乞府駛去,車裡的人正是原太子呂陽生。第二天一早,陳乞與鮑牧早早上朝,隨後派兵控制了王宮內外。

齊國國君呂茶的母親芮姬見形勢不妙馬上派人前往國夏、高張二府稟報情況。高張聽到消息,與國夏帶兵驅車救援齊國國君,隨後弦施、晏圉等人也帶兵前來幫助,雙方軍隊在王宮前的街巷裡展開戰鬥。戰鬥從早晨一直打到中午還未見分曉。臨近中午的時候,國夏、高張、弦施、晏圉的士兵逐漸失去抵抗的勇氣,原來這些士兵的父母親人念及當年陳乞大鬥借糧小鬥還的恩情紛紛叫他們放棄抵抗。眼看著自己的士兵放棄與陳乞戰鬥,國夏與高張簡單商議後,隨即調轉車頭向臨淄城外奔去,國夏跑到了莒國,高張、晏圉、弦施奔魯避難。

二位輔政大臣兵敗之後,陳乞、鮑牧率兵進入王宮,將齊國國君呂茶和他的母親囚禁在王宮。當一切準備好之後,陳乞對各位大臣說道:「我妻子近期弄到了一些祭祀的物品,為了表示慶賀晚上我請大家到我家吃飯,請各位大人務必賞光。」「好好好,晚上一定來。」「一定來。」。。二月六日晚,陳乞府。陳乞與兒子田常在府門口迎接各位前來赴宴的大臣。等所有人都到齊了之後,陳乞等人來到宴會大廳。陳乞:「感謝各位大人賞光,來人啦,把祭品抬上來。」兩位家人抬著一個大缸走進大廳。

相關焦點

  • 春秋戰國時齊國君主世系,姜子牙的齊國20代32君,田氏齊國7代8君
    但晚年的齊桓公是悲催的,據說遭禁錮病餓而亡,隨後五公子爭立,鬧得齊國烏煙瘴氣。桓公更是橫屍在床六十七日,蛆出於戶,齊國霸業瞬間土崩瓦解。春秋時期,隨著諸侯國的興起,諸侯國內卿大夫的勢力亦發展壯大,如此某些諸侯國君逐漸失去了對國家的主導權,形成了「禮樂徵伐自大夫出」的現象,如魯國三桓、晉國六卿。
  • 春秋戰國史四:齊國內亂結束,齊桓公即位,管仲治齊,長勺之戰
    隨著鄭國、楚國的崛起,同時代齊國,也開始迎來自己的國運——公元前685年,齊桓公繼位了。在此之前,齊國一直是鄭國的小跟班。在此之前,也就是公元前722年開始這幾十年時間裡,隨著鄭國的崛起,齊國一直都是鄭國的小跟班。
  • 鵝眼:日本天皇&泰國國王,新君即位排場大不相同
    過去幾天,日本和泰國這兩個亞洲君主制國家新君即位,成為世界媒體關注的焦點。日本是時隔31年新天皇即位,而泰國則是時隔69年迎來新的國王,兩國新君的即位儀式相差不過幾天,雖然同為君主立憲制,但即位的儀式、規模、流程相去甚遠;國民態度、軍方立場也各具特色。德仁天皇與哇集拉隆功國王的婚姻生活,也因這場大典再度被人談起。
  • 齊國和魯國之間戰爭,因為齊國犯了一個錯誤,結果悲催了!
    1,擁子結怨春秋時期是我國奴隸制統治秩序開始走向崩潰的歷史時代。這時,作為中原共主的周王室已逐漸衰微沒落,失去了控制四方諸侯的力量,各諸侯國之間則由於政治、經濟發展的不平衡,出現了相互兼併、大國爭霸的局面。齊魯長勺之戰就是在這樣大的歷史背景下開始的一幕歷史短劇。
  • 長勺之戰,齊國和魯國,誰才是正義的一方?
    魯莊公即位後,忍氣吞聲,齊襄公最後殺了兇手公子彭生了事。所謂報應不爽,齊襄公的淫亂終於為自己迎來了被殺的結局。公孫無知自立為齊君,第二年,公孫無知再次被齊人殺死。齊國無君,這時,魯國發現自己手裡有一張王牌。襄公之時,襄公的兩個弟弟公子糾和公子小白在師傅鮑叔牙和管仲的提醒下,提前從齊國出逃,分別逃往自己的母國魯國和莒國。
  • 在動亂中即位的燕昭王,一生在為滅齊而奮鬥,最終齊國破,昭王薨
    此舉使得將軍市被與燕國王室不服,不久,將軍市被與太子平率軍叛亂,聯手進攻子之,但是因為子之羽翼已豐,市被所部損失慘重,隨後轉攻太子平,導致太子平兵敗,逃亡齊國。太子平逃到了齊國之後,胞弟公子職則是逃到了韓國。齊宣王得知太子平到了齊國之後,認為幹涉燕國的時候到了,就派人找到了他,並且表示齊國願意幫助他奪回王位。
  • 孟嘗君田文:明明是齊國宗室,為何要組織五國伐齊,滅亡母國
    孟嘗君田文是靖郭君田嬰之子,屬於齊國的宗室。田文出生於五月初五,田嬰認為不吉,命田文之母將他扔掉。田文之母不忍心扔掉兒子,便將田文留下來,偷偷撫養。田文長大後,其母帶他去認父親田嬰。父親把這多財富留給不知道姓名的子孫,到底是圖什麼?」田嬰聽了覺得很有道理,便讓田文主持家事,田文禮賢下士,因此有許多人投到他的門下。田嬰去世後,田文繼承了他的封地薛邑,被人尊為孟嘗君。二,雞鳴狗盜
  • 自燕滅齊田單復國,五六十年發展,曾經強大齊國為何還是不堪一擊
    齊威王是齊國的有為之君,他在位時期曾創造了齊國的盛世。然而齊威王重用的相田嬰卻是一個庸才。田嬰是齊威王的親信,有記載說他是齊威王之少子,亦可能是其庶弟,被封為靖郭君。齊威王對田嬰非常信任。當時齊國國君每日必須聽五官(司馬、司空、司士、司寇、司徒)的奏事,而齊威王聽「五官」奏事的國務很是厭倦。《戰國策·齊策一》載:「王曰:說五而厭之。'令與靖郭君。」
  • 被困5年的齊國田單,是怎樣用反間計火牛陣打敗楚軍復國的?
    被困5年的齊國田單,是怎樣用反間計火牛陣打敗楚軍復國的?許多當代的歷史類著作中,在講田單時老說他起點很低,實際上他起點很高的,他是齊國都城臨淄的市政官員,還是齊國的王室成員,但在族譜上有些疏遠,類似於遠方親戚。
  • 齊湣王——喜歡花樣作死的齊國君主
    然而,這些和齊湣王都沒啥關係,主要都是孟嘗君幹的,不過由於孟嘗君專權,不就就被逼離開齊國,大權落到齊湣王手中。孟嘗君標題說過,齊湣王喜歡作死,前286年,滅掉宋國後,開始頻繁攻擊其它國家,周邊的國家都被他搞過。
  • 在晉國避難的衛莊公,即位後竟然與齊國修好,趙鞅憤怒了
    他比誰都清楚,憑他現在的能力要去幹掉衛出公,最後只會被人家幹掉。於是,他想到了蒯聵,立馬跟孔姬商量。那個孔姬一聽,就覺得這個辦法好,說:「你趕快去吧,這事可是宜早不宜遲的。」渾良夫連夜跑出首都,跋山涉水找到正鬱悶的蒯聵,把他的想法向蒯聵說了。蒯聵一聽:「好啊,咱這叫裡應外合,現在孔悝沒有發現你和我姐的事情吧?」「放心,我們的事情隱蔽得很。」
  • 齊成公時代的齊國與魯國外交關係如何?
    這即是魯武公要帶著兩個兒子去周王城的原因、周宣王是位非常有全局戰略思維的君主,在穩定國內局勢而後,即在朝中培育出重要的朝臣力量,將這些力量也都全部發揮到對外作戰中。無獨有偶的是,魯武公在朝見周宣王完畢,回到魯國不久就死掉了。公子戲在周天子支持下,順理成章繼位為君,是為魯懿公。數年而後,魯武公的嫡長子公子括死去,他的兒子伯御與魯人攻擊弒殺魯懿公,是為魯廢公。這場內亂大為削弱魯國國力,而周宣王更是對此頗為不滿,發動大軍進攻魯國,以討伐魯國不尊重自己的決定。
  • 春秋五霸,戰國七雄之一齊國為何滅亡?君主不作為,導致不戰而降
    強大的齊國,其國力一直都在秦國之上,即使在戰國後期,齊國也能與秦國拼一拼,為什麼會不戰而降呢?藉助《大秦帝國》這部影視劇,我們來談談歷史上的齊國。齊國是戰國時代的一個老牌諸侯國,它的開國之君是西周大名鼎鼎的姜子牙,在武王伐紂的戰爭當中,姜子牙被譽為是功臣之首,周武王姬發平定天下之後便將東海之濱的齊國分封給了姜子牙。
  • 秦滅六國的順序,荊軻刺秦失敗加速了燕國滅亡,齊國為何不抵抗就投降?
    秦始皇嬴政登基後,在平定了嫪毐的叛亂,又除掉了朝臣呂不韋,開始真正的中央集權制度,也開始了秦王的霸權,並在後十年時間先後滅掉了韓國、趙國、魏國、楚國、燕國、齊國。
  • 他師從鬼谷子,精通縱橫之術,輔佐秦王破六國合縱讓他留名於世!
    他師從鬼谷子,精通縱橫之術,輔佐秦王破六國合縱讓他留名於世!我相信大家都知道戰國時期有蘇秦佩戴六國相印,合縱連橫,一起遊說六國對抗秦國,使得秦國十五年不敢出函谷關的故事。從此張儀開始了他在秦國的輝煌生涯。後來張儀通過計謀,使得楚國和齊國決裂,本來張儀答應楚王說,只要楚國和齊國不訂立盟約,張儀就讓秦王將六百裡的土地交給楚國。然而,等到楚國和齊國決裂之後,張儀回到秦國,只是將秦王封給自己的六裡土地交給了楚國,引得楚王大怒。
  • 韓信:齊國必須佔領,不能投降
    代王陳餘聽說漢軍犯兵家大忌背水列陣後,認為韓信帶兵不過浪得虛名,奇兵出漢中打敗章邯也沒多少含金量,於是輕視韓信並拒絕了李左車關於截斷漢軍糧道的建議,對手下說「兵法雲十倍於敵人的兵力就包圍他,一倍於敵人的兵力就與之力戰,現在韓信只不過率幾千疲憊之師,我們躲避不戰顯得我們膽怯,現在我們十倍於敵人,十打一難道還打不贏嗎」。
  • 當時齊國和魯國都是分封國,為什麼後來齊國比魯國大這麼多?
    齊國無論在國力還是控制區域方面,都比魯國高出一個檔次。經濟上,魯國重農商業並不發達,在西周初期依仗政治優勢還可以躋身大國,到了春秋禮崩樂壞時,經濟短板便顯現出來,反觀齊國,西臨大海,坐擁鹽鐵之利,注重經商,因而以煮鹽富甲天下;故而在經濟上不如齊國;在政治上,魯國嚴格遵守西周傳承下來的禮樂制度,但未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而做出相應的調整,以致墨守成規,早在第一代國君伯禽時期,治國因繁瑣而遜於姜太公一籌,周公也因此斷定魯國將來必在齊國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