兔兔這麼可愛,怎麼可以吃它呢,古人云,天將降大任於兔兔也,必先扒其筋骨,褪其皮毛,身子小炒,兔頭麻辣。
沒錯,語文老師一定是這樣教我們的,而其中,兔頭更是一道讓人留戀的美食。
筆者是土生土長的四川人,在四川,吃兔子簡直是再正常不過的一件事了,而且做法相當多,例如可以吃好幾碗飯的跳水兔,還有香香辣辣的麻煩兔,也有可以當零食吃的冷吃兔。
當然,最為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那充斥整個口腔麻與辣的兔頭了。
而在筆者前往深圳工作以後,才發現,原來外地很少有吃兔子肉的,而兔頭,每每說起,更是引得他們驚恐的注視。為此筆者只好遺憾作罷,不得不感嘆果然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特色,比如我始終就無法理解南京人為什麼喜歡吃毛雞蛋一般。
不過說起兔頭,那真是極為美味的。
兔頭上的肉不是很多,但往往這部分肉質非常的鮮嫩,然後用獨有的香料滷製以後,兔頭仿佛升華了一般,那種香氣就完全釋放了出來。
吃兔頭其實也是非常講究流程的,只有順序把握好了,才能把其精華給完全體現出來。首先入口的位置是兔子的門牙,上下掰開,沒錯,就是下圖這樣。
掰開以後,首先需要和兔子來一次舌吻,深深吮吸一下,感受其汁水在口中縈繞,然後一口咬掉其舌頭,兔子的舌頭是有點脆脆的感覺,而且非常麻辣,接下來就是啃上半部分的兔腦,兔腦的口感也是一絕,吃起來綿軟入味,相當痛快。
緊接著是吃兔子臉頰的肉,肉不多,卻因為和滷汁接觸,最為入味。吃完以後,再吃眼睛,兔眼睛吃起來口感爽脆,吃完臉頰以後剛好會有點鹹,而兔眼入味不是很深,剛好形成一次完美的搭配,整個兔頭差不多就吃的七七八八了,剩下的就是啃一些零碎的肉就好了。
在四川,兔頭以雙流老媽兔頭最為出名,兩種口味,一個是五香一個是麻辣,當然作為純正的四川人,必然是麻辣才最為過癮,但其實,五香的對外地人而言,或許要更為接受一些。
可能很多人第一次吃兔頭很難接受,但其實入口以後才發現是人間極味,筆者幾個外地的朋友最開始都是整死不吃,後來也都漸漸適應,最後竟然比筆者還吃得瘋狂。
而走在雙流街上,你總是能看到各種美女,一手挎包,一手啃著兔頭,邊走邊吃,愜意之極,兔頭的魔力,其實早就藏在了這些點點滴滴之間。